偏安排日事迹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鎮副将王國棟,凡擒僞府尹一人、僞州牧三人、僞縣令九人、僞防禦同知推官各一人。
劉澤清以聞,皆命優叙。
辛卯,命撰起居注。
起升原任淮安佥事劉若金通政司參議。
壬辰,留用例推戶科陸朗。
吏部尚書徐石麒疏朗通内被留,故外遷也。
卒得留。
予公弘基、伯孔昭一子錦衣千戶。
以迎聖母勞也。
癸巳,革湖廣巡按黃澍職。
澍按楚,贓私狼籍,故糾閣臣士英以蓋其貪。
至是,竟批「革職」——士英意也。
升禦史陳良弼、周元泰、朱國昌太仆寺少卿;予實俸,管差如故。
以定策功也。
大學士姜曰廣乞休。
允之;命行人護送,予驿,賜銀、币俱從優。
曰廣入閣,铮铮有風裁;不幸為劉澤清、朱統■〈金類〉誣诋,遂以此去。
贈故祭酒陳仁錫詹事府正詹事,谥「文莊」。
命修先帝「實錄」,并纂修「玉牒」。
閣臣弘圖疏言:『先帝在祚十七年,溯厥盛美,指不勝屈。
陛下悼往方深,采緝邸報、搜羅見聞,正可授管南董,以成「實錄」』。
允之。
甲午,左都禦史劉宗周乞休。
允之;命馳驿回籍,給登極恩典。
宗周臨行,疏言五事:一曰修聖政,無以近娛忽遠猷。
一曰振王綱,無以主恩傷臣紀。
一曰明國是,無以邪鋒危正氣。
一曰端治術,無以刑名先教化。
一曰固邦本,無以外釁釀内憂。
戶科吳适請申明祖制,以議論歸言官。
報聞。
适言:『頃中興求舊,一升姜曰廣于揆席、一還劉宗周于憲署,與舊冢臣張慎言同被特簡。
曾日月幾何,三臣忽先後去。
揆厥所自,皆因含沙為祟耳。
身非言責,遂一言摻大臣進退;則捷幡風熾,而正直氣衰。
臣恐廷臣中有如三人者,漸且戀盟猿鶴;即啟事未列諸臣有如三人者,益複锢夢林泉。
去者日多,來者日寡;誰與共圖天下事!繼自今,請申明祖制,以議論歸言官,毋使讒說高張,熒惑聽睹;則大臣益懋于職矣』。
例轉禦史黃耳鼎江西南瑞道佥事。
耳鼎奉差按秦,以闖熾不敢進;故例轉。
命黃斌卿移駐九江、鄭鴻〔逵〕移駐鎮江、黃蜚移駐蕪采。
命巡按禦史淩駉便宜聯絡北直、河南鄉紳義士。
丙申,以王之綱為都督同知,充河南總兵。
丁酉,叙江北文武多年戰功,加馬士英少傅仍兼太子太師、進建極殿大學士,盧九德升一級,各予蔭錦衣衛指揮佥事世襲;黃得功、劉良佐各加宮銜一級,蔭一子入監。
加史可法仍兼太子太師,越其傑兵部侍郎,張國維加太子太保,蔭子錦衣衛佥事。
其餘文武内臣,加升有差。
戶科倪嘉慶請開屯田,限撫标。
允行。
疏言:『敵、寇兩強,邊腹皆削。
兵少不可制敵,饷少不足養兵;求兵、饷之俱足,無如連絡諸鎮以自強、力講屯田以自贍可也』。
戊戌,谥原任禮部尚書董其昌「文敏」、左副都禦史張玮「清惠」。
谥舊輔臣孫承宗「文忠」、太常寺少卿鹿善繼「忠節」,賜祠額「忠烈」。
升行人司副姚孫榘尚寶司丞。
己亥,命戶部等衙門會議省節,以國用匮诎故也。
工科都李清言:『先帝時,何嘗不因敵寇急饷,然猶以天下供天下不足;今欲以一隅贍天下有餘,此必不得之數也。
蓋疆宇雖縮,而沿江、沿淮之費無異九邊;祈敕各部察現可征錢糧通行會算,以入定出,徐俟轉輸』。
疏奏,命會議。
戶科吳适疏陳「憂勤節愛」四款。
俞之。
命行人洪維翰催督錢糧。
庚子,谥原任右都禦史沈子木「恭靖」、工部尚書沈儆炌「襄敏」。
禮科都沈胤培疏請其祖與父也。
升右通政王潆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登萊、東江等處。
加原任淮督路振飛右副都禦史。
補原任錦衣衛指揮使劉僑管西司、餘之英管街道、徐同貞等各佥書。
準牟文绶以原官充總兵,鎮守荊州。
命靖南侯黃得功移駐廬州以防桐、皖,與廣昌伯劉良佐合營進恢黃、汝;興平伯高傑移駐徐、泗,進恢開、
劉澤清以聞,皆命優叙。
辛卯,命撰起居注。
起升原任淮安佥事劉若金通政司參議。
壬辰,留用例推戶科陸朗。
吏部尚書徐石麒疏朗通内被留,故外遷也。
卒得留。
予公弘基、伯孔昭一子錦衣千戶。
以迎聖母勞也。
癸巳,革湖廣巡按黃澍職。
澍按楚,贓私狼籍,故糾閣臣士英以蓋其貪。
至是,竟批「革職」——士英意也。
升禦史陳良弼、周元泰、朱國昌太仆寺少卿;予實俸,管差如故。
以定策功也。
大學士姜曰廣乞休。
允之;命行人護送,予驿,賜銀、币俱從優。
曰廣入閣,铮铮有風裁;不幸為劉澤清、朱統■〈金類〉誣诋,遂以此去。
贈故祭酒陳仁錫詹事府正詹事,谥「文莊」。
命修先帝「實錄」,并纂修「玉牒」。
閣臣弘圖疏言:『先帝在祚十七年,溯厥盛美,指不勝屈。
陛下悼往方深,采緝邸報、搜羅見聞,正可授管南董,以成「實錄」』。
允之。
甲午,左都禦史劉宗周乞休。
允之;命馳驿回籍,給登極恩典。
宗周臨行,疏言五事:一曰修聖政,無以近娛忽遠猷。
一曰振王綱,無以主恩傷臣紀。
一曰明國是,無以邪鋒危正氣。
一曰端治術,無以刑名先教化。
一曰固邦本,無以外釁釀内憂。
戶科吳适請申明祖制,以議論歸言官。
報聞。
适言:『頃中興求舊,一升姜曰廣于揆席、一還劉宗周于憲署,與舊冢臣張慎言同被特簡。
曾日月幾何,三臣忽先後去。
揆厥所自,皆因含沙為祟耳。
身非言責,遂一言摻大臣進退;則捷幡風熾,而正直氣衰。
臣恐廷臣中有如三人者,漸且戀盟猿鶴;即啟事未列諸臣有如三人者,益複锢夢林泉。
去者日多,來者日寡;誰與共圖天下事!繼自今,請申明祖制,以議論歸言官,毋使讒說高張,熒惑聽睹;則大臣益懋于職矣』。
例轉禦史黃耳鼎江西南瑞道佥事。
耳鼎奉差按秦,以闖熾不敢進;故例轉。
命黃斌卿移駐九江、鄭鴻〔逵〕移駐鎮江、黃蜚移駐蕪采。
命巡按禦史淩駉便宜聯絡北直、河南鄉紳義士。
丙申,以王之綱為都督同知,充河南總兵。
丁酉,叙江北文武多年戰功,加馬士英少傅仍兼太子太師、進建極殿大學士,盧九德升一級,各予蔭錦衣衛指揮佥事世襲;黃得功、劉良佐各加宮銜一級,蔭一子入監。
加史可法仍兼太子太師,越其傑兵部侍郎,張國維加太子太保,蔭子錦衣衛佥事。
其餘文武内臣,加升有差。
戶科倪嘉慶請開屯田,限撫标。
允行。
疏言:『敵、寇兩強,邊腹皆削。
兵少不可制敵,饷少不足養兵;求兵、饷之俱足,無如連絡諸鎮以自強、力講屯田以自贍可也』。
戊戌,谥原任禮部尚書董其昌「文敏」、左副都禦史張玮「清惠」。
谥舊輔臣孫承宗「文忠」、太常寺少卿鹿善繼「忠節」,賜祠額「忠烈」。
升行人司副姚孫榘尚寶司丞。
己亥,命戶部等衙門會議省節,以國用匮诎故也。
工科都李清言:『先帝時,何嘗不因敵寇急饷,然猶以天下供天下不足;今欲以一隅贍天下有餘,此必不得之數也。
蓋疆宇雖縮,而沿江、沿淮之費無異九邊;祈敕各部察現可征錢糧通行會算,以入定出,徐俟轉輸』。
疏奏,命會議。
戶科吳适疏陳「憂勤節愛」四款。
俞之。
命行人洪維翰催督錢糧。
庚子,谥原任右都禦史沈子木「恭靖」、工部尚書沈儆炌「襄敏」。
禮科都沈胤培疏請其祖與父也。
升右通政王潆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登萊、東江等處。
加原任淮督路振飛右副都禦史。
補原任錦衣衛指揮使劉僑管西司、餘之英管街道、徐同貞等各佥書。
準牟文绶以原官充總兵,鎮守荊州。
命靖南侯黃得功移駐廬州以防桐、皖,與廣昌伯劉良佐合營進恢黃、汝;興平伯高傑移駐徐、泗,進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