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申報台灣紀事輯錄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三萬石,共四萬石。
自本年正月十九日起、至四月初十日止,閱時未及三月,一律抵津交收清楚,均系幹圓潔淨,幸無贻誤要需。
至運米系用「萬年清」、「伏波」、「安瀾」等号官廠輪船分批裝兌,間因不敷;旋轉由滬添雇洋船運往,以副直省春赈之期。
給過價腳等項,另容一并核實報銷。
其在事各員辦理妥速,着有勞績;可否擇尤酌保以示鼓勵之處?出自高厚恩施。
據委員丁嘉玮等報由布政使潘霨會同船政提調、準署台灣道夏獻綸詳請核奏前來;除咨部外,臣等謹合詞恭折馳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訓示! 再,福州将軍系臣文煜本任,毋庸會銜,合并陳明;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着準其擇尤酌保,毋許冒濫。
欽此』。
七月十八日 署閩浙總督文(煜)奏福建台灣道夏獻綸因船政局務難易生手遵旨遴員署理片(六月二十六日京報) 文煜等片: 再,福建台灣道缺,先奉谕旨:着夏獻綸署理。
嗣經總理船政、前江西巡臣沈葆桢以船政未便驟易生手,附片奏請饬令夏獻綸暫緩交卸渡台;欽奉上谕:『船政經理需員,而台灣道員缺亦關緊要,夏獻綸應否暫緩赴任、抑或另行遴員接署?着文煜等會商具奏』等因,欽此。
臣等遵即與沈葆桢會商:現在船政事宜難易生手,應令夏獻綸暫緩東渡;俟本年十二月間沈葆桢服阕到工,再饬夏獻綸赴任。
惟台灣道員缺緊要,應先遵旨遴員署理。
查有現署興泉永道潘駿章年富力強、明白谙練,署任以來,辦理洋務尚臻妥協;堪以暫行調署。
其現署台灣道定保,饬回興泉永道本任,以專責成。
潘駿章未到台灣以前,先饬台灣府知府周懋琦暫行兼護道篆,以便定保交卸内渡。
除分饬遵照外,臣等謹附片具奏,伏乞聖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
欽此』。
八月十四日 上谕(七月二十三日京報) 上谕:『文煜奏「懇請陛見」一折,文煜着俟李鶴年到任後,再行來京陛見。
福州将軍,即着李鶴年兼署。
欽此』。
八月二十八日 上谕(八月十一日京報) 上谕:『江長貴奏「校閱台、澎營伍,請将庸劣各弁分别懲處」一折,福建署舺艋營陸路守備、留閩補用守備陳世恩,居心貪詐,聲名平常;着即行革職。
台灣城守營截缺外委劉光升,弓馬生疏;北路中營額外陳登輝、北路右營額外黃遇雲,弓馬平庸:均着斥革。
台灣水師協标中營把總林勝标,步射無準;着開缺候補。
噶瑪蘭營外委吳得全,馬射不穩;着降為額外。
餘着照所議辦理。
該部知道。
欽此』。
九月初八日 上谕(八月二十日京報) 上谕:『李成謀着調補長江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着彭楚漢補授。
欽此』。
十月十五日 琉球商人為台灣生番殺害 日本信息雲:琉球國近有差使往見日本國王,求其援手;謂其國有六十人民航海為商者,于台灣内地為生番野人殺其五十有六。
彼國勢力孤窮,特懇日本王雪其冤屈。
而日本官聞之,特發炮船四艘往将野人以事剿滅雲。
日本西字日報所言如此。
但琉球一國為中國附庸,且台灣又為中國疆土,使果該國人民慘罹不測,自當奏聞中國,滅此朝食;胡為舍近圖遠,而乞拯于日本國君!此事實有不可解者。
或傳聞之誤,抑未可知也。
十月二十二日 記玉山奇石 老城近聖裡陸其忠,從舅氏賈,避台灣者數年。
近歸帆珠海,壓裝有玉一座。
形如小山,而岩洞畢具;兩人對坐岩前,其間樵徑延宛、懸崖深邃,令觀者如置身千岩萬壑間。
出示親友,莫不啧啧然羨之。
或叩之曰:『韫藏乎,抑待價也』?陸曰:『小人無懷璧其罪,吾安用此以赀戾哉!亦惟以易數畝薄田可矣』。
親友知其出沽,凡嗜玩器而不吝重赀者皆引之往閱;而瑕疵之者亦複不一其詞,酬價者率不越五百金以上。
陸曰:『以是區區者而予畀,予亦何必作大腹之賈哉』!是玉固台灣中玉山之産,經良工琢制者;而惜乎不遇波斯胡也!自是有願酬至千金者,而陸仍揮塵卻之。
有候補明府王公見之,以為希世珍也;具一千五百金相易,于九月二十八日已成事矣。
按台灣玉山在萬山中,獨高遠;望如積雪。
遍山皆美玉,生番不知;外人又畏生番,莫敢近,故獲之者甚鮮也。
每遇晴霁,遙盼山中瑩然可愛。
又有名銀山者,積镪皆大錠;不知何代所藏。
欲入取者,辄迷不能出。
前有台廈道王公曾命仆挽牛車,随樵人往;既至,積資如山,恣取滿車,迷不能出洞。
盡棄之,乃獲途出。
後人見可望、可即而不能取攜,遂無複有過而問者矣。
以上皆陸其忠所經見而以告親友者(附錄香港「中外新聞」)。
十二月初二日 台灣大旱 昨接西人于月前由台灣發來信雲:台灣今年不雨者數月,旱魃為虐,年歲大荒;禾苗概成焦黑,牛馬皆縱田中。
饑民之弱者,轉于溝壑;強者求食不得,多随無賴流為盜賊,随地剽掠,至相戒不敢獨行。
地方官已照會英領事曉谕西人,勿往僻地遊玩。
蓋恐遇饑民,或被侵奪,甚且戕其性命也。
頃廈門已到米船四隻,聞系東洋所來者;聊以拯一時之急,究難敷用。
今官憲已設法平粜,不使奸商貪利昂價雲。
十二月十八日 上谕(十一月十六日京報) 上谕:『李鴻章奏:請留提督,緩赴新任等語。
新授福建水師提督彭楚漢,在直隸總兵任内統帶練軍,未能遽易生手;着準其暫緩赴任,仍當署大名鎮總兵以資鎮撫。
所有福建水師提督,着李鶴年揀員奏請署理。
欽此』。
自本年正月十九日起、至四月初十日止,閱時未及三月,一律抵津交收清楚,均系幹圓潔淨,幸無贻誤要需。
至運米系用「萬年清」、「伏波」、「安瀾」等号官廠輪船分批裝兌,間因不敷;旋轉由滬添雇洋船運往,以副直省春赈之期。
給過價腳等項,另容一并核實報銷。
其在事各員辦理妥速,着有勞績;可否擇尤酌保以示鼓勵之處?出自高厚恩施。
據委員丁嘉玮等報由布政使潘霨會同船政提調、準署台灣道夏獻綸詳請核奏前來;除咨部外,臣等謹合詞恭折馳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訓示! 再,福州将軍系臣文煜本任,毋庸會銜,合并陳明;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着準其擇尤酌保,毋許冒濫。
欽此』。
七月十八日 署閩浙總督文(煜)奏福建台灣道夏獻綸因船政局務難易生手遵旨遴員署理片(六月二十六日京報) 文煜等片: 再,福建台灣道缺,先奉谕旨:着夏獻綸署理。
嗣經總理船政、前江西巡臣沈葆桢以船政未便驟易生手,附片奏請饬令夏獻綸暫緩交卸渡台;欽奉上谕:『船政經理需員,而台灣道員缺亦關緊要,夏獻綸應否暫緩赴任、抑或另行遴員接署?着文煜等會商具奏』等因,欽此。
臣等遵即與沈葆桢會商:現在船政事宜難易生手,應令夏獻綸暫緩東渡;俟本年十二月間沈葆桢服阕到工,再饬夏獻綸赴任。
惟台灣道員缺緊要,應先遵旨遴員署理。
查有現署興泉永道潘駿章年富力強、明白谙練,署任以來,辦理洋務尚臻妥協;堪以暫行調署。
其現署台灣道定保,饬回興泉永道本任,以專責成。
潘駿章未到台灣以前,先饬台灣府知府周懋琦暫行兼護道篆,以便定保交卸内渡。
除分饬遵照外,臣等謹附片具奏,伏乞聖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
欽此』。
八月十四日 上谕(七月二十三日京報) 上谕:『文煜奏「懇請陛見」一折,文煜着俟李鶴年到任後,再行來京陛見。
福州将軍,即着李鶴年兼署。
欽此』。
八月二十八日 上谕(八月十一日京報) 上谕:『江長貴奏「校閱台、澎營伍,請将庸劣各弁分别懲處」一折,福建署舺艋營陸路守備、留閩補用守備陳世恩,居心貪詐,聲名平常;着即行革職。
台灣城守營截缺外委劉光升,弓馬生疏;北路中營額外陳登輝、北路右營額外黃遇雲,弓馬平庸:均着斥革。
台灣水師協标中營把總林勝标,步射無準;着開缺候補。
噶瑪蘭營外委吳得全,馬射不穩;着降為額外。
餘着照所議辦理。
該部知道。
欽此』。
九月初八日 上谕(八月二十日京報) 上谕:『李成謀着調補長江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着彭楚漢補授。
欽此』。
十月十五日 琉球商人為台灣生番殺害 日本信息雲:琉球國近有差使往見日本國王,求其援手;謂其國有六十人民航海為商者,于台灣内地為生番野人殺其五十有六。
彼國勢力孤窮,特懇日本王雪其冤屈。
而日本官聞之,特發炮船四艘往将野人以事剿滅雲。
日本西字日報所言如此。
但琉球一國為中國附庸,且台灣又為中國疆土,使果該國人民慘罹不測,自當奏聞中國,滅此朝食;胡為舍近圖遠,而乞拯于日本國君!此事實有不可解者。
或傳聞之誤,抑未可知也。
十月二十二日 記玉山奇石 老城近聖裡陸其忠,從舅氏賈,避台灣者數年。
近歸帆珠海,壓裝有玉一座。
形如小山,而岩洞畢具;兩人對坐岩前,其間樵徑延宛、懸崖深邃,令觀者如置身千岩萬壑間。
出示親友,莫不啧啧然羨之。
或叩之曰:『韫藏乎,抑待價也』?陸曰:『小人無懷璧其罪,吾安用此以赀戾哉!亦惟以易數畝薄田可矣』。
親友知其出沽,凡嗜玩器而不吝重赀者皆引之往閱;而瑕疵之者亦複不一其詞,酬價者率不越五百金以上。
陸曰:『以是區區者而予畀,予亦何必作大腹之賈哉』!是玉固台灣中玉山之産,經良工琢制者;而惜乎不遇波斯胡也!自是有願酬至千金者,而陸仍揮塵卻之。
有候補明府王公見之,以為希世珍也;具一千五百金相易,于九月二十八日已成事矣。
按台灣玉山在萬山中,獨高遠;望如積雪。
遍山皆美玉,生番不知;外人又畏生番,莫敢近,故獲之者甚鮮也。
每遇晴霁,遙盼山中瑩然可愛。
又有名銀山者,積镪皆大錠;不知何代所藏。
欲入取者,辄迷不能出。
前有台廈道王公曾命仆挽牛車,随樵人往;既至,積資如山,恣取滿車,迷不能出洞。
盡棄之,乃獲途出。
後人見可望、可即而不能取攜,遂無複有過而問者矣。
以上皆陸其忠所經見而以告親友者(附錄香港「中外新聞」)。
十二月初二日 台灣大旱 昨接西人于月前由台灣發來信雲:台灣今年不雨者數月,旱魃為虐,年歲大荒;禾苗概成焦黑,牛馬皆縱田中。
饑民之弱者,轉于溝壑;強者求食不得,多随無賴流為盜賊,随地剽掠,至相戒不敢獨行。
地方官已照會英領事曉谕西人,勿往僻地遊玩。
蓋恐遇饑民,或被侵奪,甚且戕其性命也。
頃廈門已到米船四隻,聞系東洋所來者;聊以拯一時之急,究難敷用。
今官憲已設法平粜,不使奸商貪利昂價雲。
十二月十八日 上谕(十一月十六日京報) 上谕:『李鴻章奏:請留提督,緩赴新任等語。
新授福建水師提督彭楚漢,在直隸總兵任内統帶練軍,未能遽易生手;着準其暫緩赴任,仍當署大名鎮總兵以資鎮撫。
所有福建水師提督,着李鶴年揀員奏請署理。
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