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聞錄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南昌劉健述
雜錄備遺
三桂巨耳、隆準,無須;瞻視顧盼,尊嚴若神。
雞鳴即興,夜分始就枕,終日無惰容。
鼻梁傷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紋如絲,非締視不見。
忤意,即自扪其鼻。
與人語,如疾言,則意無他;或中變,則閉唇微咳,聲出鼻中。
以此兩者測,百不失一。
好輕财。
士人有一長,即收錄無棄。
與人計事,相對如家人父子。
或有诘難,益喜與相往複,娓娓不倦。
生平非盛怒,無疾言遽色也。
初入滇,請開局鼓鑄。
疏曰:雲南市肆,所信惟錢;一日無錢,即稱不便。
今蒙頒新制樣錢到滇,方興鼓鑄,旋行停止。
在滇省所鑄無多,賓泉、江甯之錢,無能轉達而至,不足以供人民日用之需;是以該司有懇請鼓鑄之議也。
以臣愚見,滇省懸處天末,錢法通滞,自與别省無關。
況今省中漢土樂行新錢,此于交易所涉尚淺,而于聲教遠被所關甚大;鼓鑄誠不宜缺。
合無将雲南省城與大理府之下關現爐十八座減去八座,量存十座;于省城設七座、下開設三座,鼓鑄新錢,給散使行,俾人民有交易之便、遐荒仰國寶之尊,似于餞法有裨也雲雲。
平西府制,拟于帝居;千門萬戶,極土木之盛。
又造亭海中,名近華浦。
又為園于西郊,名安阜園。
園内書屋一所,名萬卷樓;古今書籍,無一不備。
刻開疆疏草,自侈平蠻功績,期垂永久。
塑像于報國寺,在左庶布袋和尚下。
像将巾,松花色,衣錦邊;右手撫膝,左執卷,面左顧。
修玉皇閣,獲窖金五十餘萬兩。
老君殿圯,捐資重建,易神座,獲窖金百餘萬兩。
其它十萬兩以内,因土木而發者甚多。
西寺落成,大享文武官。
鹽道趙廷标平日好為詩,三桂請詠金剛。
廷标口占曰:金剛本是一團泥,張拳鼓掌把人欺;你說你是硬漢子,你敢同我洗澡去?三桂大笑,亦心知其諷己也。
作白牡丹詩,記室代筆也。
特示朱中丞。
中丞亦乞人次韻,三桂歎賞,以為奇才,且屬中丞更為索和。
首及李臬司,臬司謝不能,中丞強之。
臬司曰:公之不能文,無異于王;我之不能文,無異于公。
中丞赧然而止。
三桂有三奇物;一虎皮,一大理石,一帽頂。
虎皮白章黑紋,得之甯遠,即驺虞皮也。
大理石屏二,沐氏舊物也。
一高六尺,山水木石,渾然天成,似元人名筆。
一差小,山巅一莺、溪旁一虎,上下顧盼,神氣如生。
帽頂大紅寶石,徑寸、長二寸許;光照數丈,炎炎如火。
大禮公出乘辇,閑行多騎馬;宮中乘女轎。
應熊歸省,亦出郭迎。
福金張氏,關東人,自奉儉約。
嘗歎曰:昔作嫁衣裳,吾母嘗吝一紅裙;今若此,豈非命耶!應熊,張氏出。
福金貌寝而性妒,三桂頗憚之。
布政司崔之瑛亦同病,常侍坐便殿,言及家事,彼此相憐。
之瑛哽咽,三桂亦欷歔不已。
八面觀音與圓圓,并擅殊寵;故宗伯南昌李明睿妓也。
宗伯侍兒十數輩,聲色極一時之選,而八面為之魁。
其曹四面觀音亦美姿容,亞于八面。
先公曾于宗伯第見其歌舞,果尤物也。
宗伯老,為給事高安所得,以奉三桂。
辛酉城破,圓圓先死,八面歸綏遠将軍蔡毓榮,四面歸征南将軍穆占。
三桂少時,曾為毛文龍部将,入國朝,與毛氏不相聞問。
浙帥李,強奪毛氏宅,毛氏無如何。
一老仆素狎三桂,赴滇訴其事。
三桂令李還宅,且責輸金謝毛氏。
傅宗龍,亦三桂舊帥也。
其子汝,視之如親兄弟。
王府門禁甚嚴,汝非時出入,侍衛不敢诘。
甯都曹應遴,于三桂有恩;其子孝廉傳燦遊滇,三桂以十四萬金贈行。
既貴不忘故舊,三事可以愧世之薄夫。
湖廣會元曹石霞,省親雲龍州返,三桂令扶督學何宏中榇歸裡,贈金三千兩,并遺宏中子千金。
其以利誘士心,類如此。
自督撫以及守令,時有饋遺。
袁巡撫懋功内召,程儀十萬兩。
揮金如土,為防口也 李巡撫天浴,嘗有疾,三桂往視曰:先生清貧,不可以口腹相累。
自攜茶食往。
康熙九年,中丞予告,饋赆三萬金;中丞不受,三桂亦不強也。
及抵鎮遠,侍衛赍原赆以待;委之舟中,疾馳而去。
予督、撫用年家弟帖,司道用侍生帖。
朱中丞入滇之初,為蠹役沙象德所蠱,以賄聞。
又事三桂禮過,年後悟,力改前轍,遂為所疾。
胡國柱,字擎天,号怡齋,順治甲午舉人。
與夏國相、衛模、郭壯圖,皆三桂婿。
吳應期,三桂侄。
吳國貴從守甯遠日,嘗力戰被傷而血不出,歸營乃仆。
有老人郭某,言人休咎,往往有驗,軍中呼為郭見鬼。
先數日,募人拾石子十餘擔,人莫知其意。
至是,置國貴于地仰卧,壓以石子;越二日,血出而蘇。
吳國貴所将卒正甲一名、副甲五六人不等,皆以
雞鳴即興,夜分始就枕,終日無惰容。
鼻梁傷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紋如絲,非締視不見。
忤意,即自扪其鼻。
與人語,如疾言,則意無他;或中變,則閉唇微咳,聲出鼻中。
以此兩者測,百不失一。
好輕财。
士人有一長,即收錄無棄。
與人計事,相對如家人父子。
或有诘難,益喜與相往複,娓娓不倦。
生平非盛怒,無疾言遽色也。
初入滇,請開局鼓鑄。
疏曰:雲南市肆,所信惟錢;一日無錢,即稱不便。
今蒙頒新制樣錢到滇,方興鼓鑄,旋行停止。
在滇省所鑄無多,賓泉、江甯之錢,無能轉達而至,不足以供人民日用之需;是以該司有懇請鼓鑄之議也。
以臣愚見,滇省懸處天末,錢法通滞,自與别省無關。
況今省中漢土樂行新錢,此于交易所涉尚淺,而于聲教遠被所關甚大;鼓鑄誠不宜缺。
合無将雲南省城與大理府之下關現爐十八座減去八座,量存十座;于省城設七座、下開設三座,鼓鑄新錢,給散使行,俾人民有交易之便、遐荒仰國寶之尊,似于餞法有裨也雲雲。
平西府制,拟于帝居;千門萬戶,極土木之盛。
又造亭海中,名近華浦。
又為園于西郊,名安阜園。
園内書屋一所,名萬卷樓;古今書籍,無一不備。
刻開疆疏草,自侈平蠻功績,期垂永久。
塑像于報國寺,在左庶布袋和尚下。
像将巾,松花色,衣錦邊;右手撫膝,左執卷,面左顧。
修玉皇閣,獲窖金五十餘萬兩。
老君殿圯,捐資重建,易神座,獲窖金百餘萬兩。
其它十萬兩以内,因土木而發者甚多。
西寺落成,大享文武官。
鹽道趙廷标平日好為詩,三桂請詠金剛。
廷标口占曰:金剛本是一團泥,張拳鼓掌把人欺;你說你是硬漢子,你敢同我洗澡去?三桂大笑,亦心知其諷己也。
作白牡丹詩,記室代筆也。
特示朱中丞。
中丞亦乞人次韻,三桂歎賞,以為奇才,且屬中丞更為索和。
首及李臬司,臬司謝不能,中丞強之。
臬司曰:公之不能文,無異于王;我之不能文,無異于公。
中丞赧然而止。
三桂有三奇物;一虎皮,一大理石,一帽頂。
虎皮白章黑紋,得之甯遠,即驺虞皮也。
大理石屏二,沐氏舊物也。
一高六尺,山水木石,渾然天成,似元人名筆。
一差小,山巅一莺、溪旁一虎,上下顧盼,神氣如生。
帽頂大紅寶石,徑寸、長二寸許;光照數丈,炎炎如火。
大禮公出乘辇,閑行多騎馬;宮中乘女轎。
應熊歸省,亦出郭迎。
福金張氏,關東人,自奉儉約。
嘗歎曰:昔作嫁衣裳,吾母嘗吝一紅裙;今若此,豈非命耶!應熊,張氏出。
福金貌寝而性妒,三桂頗憚之。
布政司崔之瑛亦同病,常侍坐便殿,言及家事,彼此相憐。
之瑛哽咽,三桂亦欷歔不已。
八面觀音與圓圓,并擅殊寵;故宗伯南昌李明睿妓也。
宗伯侍兒十數輩,聲色極一時之選,而八面為之魁。
其曹四面觀音亦美姿容,亞于八面。
先公曾于宗伯第見其歌舞,果尤物也。
宗伯老,為給事高安所得,以奉三桂。
辛酉城破,圓圓先死,八面歸綏遠将軍蔡毓榮,四面歸征南将軍穆占。
三桂少時,曾為毛文龍部将,入國朝,與毛氏不相聞問。
浙帥李,強奪毛氏宅,毛氏無如何。
一老仆素狎三桂,赴滇訴其事。
三桂令李還宅,且責輸金謝毛氏。
傅宗龍,亦三桂舊帥也。
其子汝,視之如親兄弟。
王府門禁甚嚴,汝非時出入,侍衛不敢诘。
甯都曹應遴,于三桂有恩;其子孝廉傳燦遊滇,三桂以十四萬金贈行。
既貴不忘故舊,三事可以愧世之薄夫。
湖廣會元曹石霞,省親雲龍州返,三桂令扶督學何宏中榇歸裡,贈金三千兩,并遺宏中子千金。
其以利誘士心,類如此。
自督撫以及守令,時有饋遺。
袁巡撫懋功内召,程儀十萬兩。
揮金如土,為防口也 李巡撫天浴,嘗有疾,三桂往視曰:先生清貧,不可以口腹相累。
自攜茶食往。
康熙九年,中丞予告,饋赆三萬金;中丞不受,三桂亦不強也。
及抵鎮遠,侍衛赍原赆以待;委之舟中,疾馳而去。
予督、撫用年家弟帖,司道用侍生帖。
朱中丞入滇之初,為蠹役沙象德所蠱,以賄聞。
又事三桂禮過,年後悟,力改前轍,遂為所疾。
胡國柱,字擎天,号怡齋,順治甲午舉人。
與夏國相、衛模、郭壯圖,皆三桂婿。
吳應期,三桂侄。
吳國貴從守甯遠日,嘗力戰被傷而血不出,歸營乃仆。
有老人郭某,言人休咎,往往有驗,軍中呼為郭見鬼。
先數日,募人拾石子十餘擔,人莫知其意。
至是,置國貴于地仰卧,壓以石子;越二日,血出而蘇。
吳國貴所将卒正甲一名、副甲五六人不等,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