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交亭正氣錄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大明,即是有欺。
隻今尚恢複不來;兵馬莫集、糧草莫辦,徒懷耿耿耳』!曰:『吾聞屠為謀主,房子大可藏奸』?曰:『屠固世家,薄宦裔耳。
明時會文其家,今廢久矣』。
曰:『謝三賓與爾同謀乎』?曰:『謝三賓,最為甯郡人不齒!申申之變,猶居鄉也;弘光皇帝蒙塵,彼竟降附!迨錢刑部起義,王武甯執詞問謝罪,彼自願督饷自贖。
監國幸越,不次入束閣;惟聞暮夜金即用千金,買美姬行樂耳。
坐陷錢塘,急切奔降;而大刊揭帖告當事,明歸心大清赤忱:是一反覆小人,行同狗彘也!此好事,豈有他分!惜與他同獄,未免抱愧耳』!直指點首者久之。
又問餘「李文缵」;曰:『明朝英俊,向同古文社;今五、六年廢筆硯,亦疏矣』。
又問「馮堯、馮家桢」;曰:『慈人耳,地隔;且喔咿嚅唲子也』。
複出揭,問『楊文瓒何如人』?曰:『是一名孝廉;然極文弱,鄉居不求聞達者』。
直指色忽厲,曰:『難道爾一人謀叛耶?我欲生爾,爾尚抵塞,我嚴刑爾矣』!曰:『為大明,則七尺已拌;雖鼎烹,曷懼!苟僥幸無死而支吾粉飾,何以對大明!何以信友!前年薙發,雖因小人有母;然監國在閩、永曆在廣,明正可興,何敢輕死』!直指倏和顔,手指帛書中「奴罪貫盈」語,曰:『此謂順治不德乎』?曰:『然』。
「天亦悔禍」;曰:『些雲天意屬明乎』?曰:「義旗四起」!曰:『天下起義者多與』?曰:『是也』。
至「布置已定,發不待時」;曰:『爾如何布置?有說則生、無說則死』!曰:『心、腹、腎、腸、肝、膽,皆布置也;亦何言!既已為大明,則聞為恢複計,無不色喜。
苟有可通,不能不大言以壯任事之氣;又何藉區區實布置為』!直指又點首者久之。
餘又曰:『誠能布置,豈無一番舉動!奈生長澥濱,非其地;衆心懼禍,無其人。
獨存介石,以号召澥内之有志興複者耳』。
直指若又點首然者;曰:『屠獻宸何人?親耶』?餘不應。
又問曰:『屠宸,即獻宸乎』?餘又不應。
又曰:『屠與董諸人何在』?曰:『初二日,即出就逮。
經今六日,奈何向獄中人間;未獲耶』?曰:『同謀豈止五人』!曰:『安得盡人而望以忠義也』!直指又若點首然者;複肅容雲:『尚可質言,以免爾死』!曰:『蒙霁顔曲詢,豈不惜死!但成仁取義,止慰寸衷;亦何憚而不甘心正法,以表素志』!直指又點首者久之,乃命餘下。
呼詢李,李猶強項不承謀也。
呼詢馮氏,馮惴惴哀告,乞命耳。
于是發謝及馮、李赴會議所,聽道勘釋;而監锢餘司獄中,李自願伴餘于獄。
适倪廷評玄楷因蓄發被仇家首,亦受刑被獄;相與共入牢籠,彼此和歌「昙花」傳奇中「木公不肯屈」、「魔鬼纏綿道」諸折,歡笑徹旦。
餘私拟公孫杵臼、侯生、田光輩意,玉成同盟肥遯人,他日報成事也。
未幾,而楊氏兄弟被獲矣。
聞長兄文琦慷慨無卮詞,餘淚淫淫下。
即聞道解屠、董赴台見直指,餘不禁頓足穿履底。
以臘盡十有九日府奉道所遵院文,取餘同楊氏兄弟與李及馮及王、董面鞫定罪。
時王、董尚未出,家屬被縛耳;然王被拘丁搶毀無餘矣。
除夕,屠、董自台歸,聞其力卸專嫁罪,非複平時激昂态;徒養有為也。
旦晨,賦「獄中」八韻寄嘅。
越七日,府又遵道所轉院批,再取餘及屠、董與楊文琦等嚴對簿,必欲實屠、董不同謀并帛書中「布置已定」八字;且曰:『爾不求生,已矣;良心已昧,别人豈可誣得』!曰:『前對按君,一字無欺』。
曰:『屠、董與爾并不相識,而書中何插入他名耶』?曰:『亦為諸友平生談忠說孝,指矢天日故爾』!曰:『得毋借屠、董名士名,煽惑王賊乎』?曰:『論職方王翊,餘亦素昧平生也。
因楊友文琦面善翊,而餘喜其有恢複志,或藉以早見日月,遂不禁走筆之迅也』。
何為而有屠獻宸、又有屠宸也?時餘憫屠、董因念錯求生,緻家焚雪慘;今直詳所以,則屠、董死矣,甯便贖身。
又重違平日面面心諾,有如社稷山河,毋敢負!自許許人,終始肩罪。
一若直指鞫訊時,必不言;特舉筆屬餘耳,并不言同人知有是劄也。
韋府未之察也,叱餘奸甚,巧借他人名首尾叛賊,而事成,功獨擅;事露,他歸罪:謂「真大盜耳」!餘曰:『假識禍随其後,曷不竟脫己名!且苟有旦暮心,甯不能他一及天下!豈與人共有利害,而罪無旁讓之理!穿窬者,如是乎』?韋府閉目搖首;已複曰:『清朝有天下二十餘
隻今尚恢複不來;兵馬莫集、糧草莫辦,徒懷耿耿耳』!曰:『吾聞屠為謀主,房子大可藏奸』?曰:『屠固世家,薄宦裔耳。
明時會文其家,今廢久矣』。
曰:『謝三賓與爾同謀乎』?曰:『謝三賓,最為甯郡人不齒!申申之變,猶居鄉也;弘光皇帝蒙塵,彼竟降附!迨錢刑部起義,王武甯執詞問謝罪,彼自願督饷自贖。
監國幸越,不次入束閣;惟聞暮夜金即用千金,買美姬行樂耳。
坐陷錢塘,急切奔降;而大刊揭帖告當事,明歸心大清赤忱:是一反覆小人,行同狗彘也!此好事,豈有他分!惜與他同獄,未免抱愧耳』!直指點首者久之。
又問餘「李文缵」;曰:『明朝英俊,向同古文社;今五、六年廢筆硯,亦疏矣』。
又問「馮堯、馮家桢」;曰:『慈人耳,地隔;且喔咿嚅唲子也』。
複出揭,問『楊文瓒何如人』?曰:『是一名孝廉;然極文弱,鄉居不求聞達者』。
直指色忽厲,曰:『難道爾一人謀叛耶?我欲生爾,爾尚抵塞,我嚴刑爾矣』!曰:『為大明,則七尺已拌;雖鼎烹,曷懼!苟僥幸無死而支吾粉飾,何以對大明!何以信友!前年薙發,雖因小人有母;然監國在閩、永曆在廣,明正可興,何敢輕死』!直指倏和顔,手指帛書中「奴罪貫盈」語,曰:『此謂順治不德乎』?曰:『然』。
「天亦悔禍」;曰:『些雲天意屬明乎』?曰:「義旗四起」!曰:『天下起義者多與』?曰:『是也』。
至「布置已定,發不待時」;曰:『爾如何布置?有說則生、無說則死』!曰:『心、腹、腎、腸、肝、膽,皆布置也;亦何言!既已為大明,則聞為恢複計,無不色喜。
苟有可通,不能不大言以壯任事之氣;又何藉區區實布置為』!直指又點首者久之。
餘又曰:『誠能布置,豈無一番舉動!奈生長澥濱,非其地;衆心懼禍,無其人。
獨存介石,以号召澥内之有志興複者耳』。
直指若又點首然者;曰:『屠獻宸何人?親耶』?餘不應。
又問曰:『屠宸,即獻宸乎』?餘又不應。
又曰:『屠與董諸人何在』?曰:『初二日,即出就逮。
經今六日,奈何向獄中人間;未獲耶』?曰:『同謀豈止五人』!曰:『安得盡人而望以忠義也』!直指又若點首然者;複肅容雲:『尚可質言,以免爾死』!曰:『蒙霁顔曲詢,豈不惜死!但成仁取義,止慰寸衷;亦何憚而不甘心正法,以表素志』!直指又點首者久之,乃命餘下。
呼詢李,李猶強項不承謀也。
呼詢馮氏,馮惴惴哀告,乞命耳。
于是發謝及馮、李赴會議所,聽道勘釋;而監锢餘司獄中,李自願伴餘于獄。
适倪廷評玄楷因蓄發被仇家首,亦受刑被獄;相與共入牢籠,彼此和歌「昙花」傳奇中「木公不肯屈」、「魔鬼纏綿道」諸折,歡笑徹旦。
餘私拟公孫杵臼、侯生、田光輩意,玉成同盟肥遯人,他日報成事也。
未幾,而楊氏兄弟被獲矣。
聞長兄文琦慷慨無卮詞,餘淚淫淫下。
即聞道解屠、董赴台見直指,餘不禁頓足穿履底。
以臘盡十有九日府奉道所遵院文,取餘同楊氏兄弟與李及馮及王、董面鞫定罪。
時王、董尚未出,家屬被縛耳;然王被拘丁搶毀無餘矣。
除夕,屠、董自台歸,聞其力卸專嫁罪,非複平時激昂态;徒養有為也。
旦晨,賦「獄中」八韻寄嘅。
越七日,府又遵道所轉院批,再取餘及屠、董與楊文琦等嚴對簿,必欲實屠、董不同謀并帛書中「布置已定」八字;且曰:『爾不求生,已矣;良心已昧,别人豈可誣得』!曰:『前對按君,一字無欺』。
曰:『屠、董與爾并不相識,而書中何插入他名耶』?曰:『亦為諸友平生談忠說孝,指矢天日故爾』!曰:『得毋借屠、董名士名,煽惑王賊乎』?曰:『論職方王翊,餘亦素昧平生也。
因楊友文琦面善翊,而餘喜其有恢複志,或藉以早見日月,遂不禁走筆之迅也』。
何為而有屠獻宸、又有屠宸也?時餘憫屠、董因念錯求生,緻家焚雪慘;今直詳所以,則屠、董死矣,甯便贖身。
又重違平日面面心諾,有如社稷山河,毋敢負!自許許人,終始肩罪。
一若直指鞫訊時,必不言;特舉筆屬餘耳,并不言同人知有是劄也。
韋府未之察也,叱餘奸甚,巧借他人名首尾叛賊,而事成,功獨擅;事露,他歸罪:謂「真大盜耳」!餘曰:『假識禍随其後,曷不竟脫己名!且苟有旦暮心,甯不能他一及天下!豈與人共有利害,而罪無旁讓之理!穿窬者,如是乎』?韋府閉目搖首;已複曰:『清朝有天下二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