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搞不好你也有份,怪不得雨杭說什麼‘家有賢妻’的話……對了對了,就是這樣,我中了你們的詭計了!那個方曉東被我這樣一頓打,那裡還敢再出現,早就吓破了膽,找個地方躲起來了,永遠都不會出現了!” 聽了他這樣的話,夢寒實在沒有辦法裝出笑臉來搭理他。

    轉過身子,她就去奶媽那兒找書晴了。

    靖南看着她的背影,氣得牙癢癢的。

    “神氣個什麼勁兒?不過是念過幾本書嘛!這女子無才便是德,實在是至理名言!” 這晚,他喝了酒,喝得醉醺醺的。

    所有的顧忌和害怕都忘了,一心隻想去找他的楊曉蝶。

    半夜三更,他偷偷的從後門溜了出去,身邊居然一個人都沒有帶。

    提着一盞燈籠,他一邊搖搖晃晃的走着,一邊唱着二簧平闆: “在頭上除下來沿氈帽,身上露出滾龍袍,叫一聲大姐來觀寶,你看我頭上也是龍,身上也是龍,前面也是龍,後面也是龍,渾身上下是九條龍啊!五爪的金龍!” 他那句五爪的金龍才唱完,眼前有個黑影子一晃,他怔了怔,站住了,回過頭去,四下裡張望着,嘴裡咕哝着說: “什麼人在這兒妨礙你大爺的興緻……” “方曉東!”一個聲音冷冷的接口,接着,就是一把利刃,直刺進靖南的胸口,他張口想喊,第二刀又刺進了他的喉嚨。

    他倒了下去。

    當第三刀,第四刀,第五刀……刀刀往他身體裡刺去時,他早就咽了氣。

    他一共被刺了十七刀。

    那方曉東刺殺了他之後,并沒有逃走,他帶着刀,去警察廳投了案,把刺殺經過,招認得清清楚楚。

    他在曾家門外,已經足足埋伏了兩個半月。

    那年十月初三,秋風乍起,天空中,飄着蒙蒙細雨。

    曾家在這一天,葬了靖南。

    根據曾家的規矩,紅事白事,都要從那七道牌坊下面經過,所以,盛大的喪葬隊伍,舉着白幡白旗,撒着紙錢,扶着靈柩,吹奏着哀苦的音樂……一直穿過牌坊,走往曾家的祖墳。

    白沙鎮的人,又趕來看熱鬧。

     夢寒一身缟素,懷抱着才五個月大的書晴,往前一步一步的邁着步子,每一步都像有幾千幾萬斤重。

    她凄苦的走着,茫然的走着,猶記得上次通過這牌坊時的種種種種。

    她嫁到曾家來,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前面有“秋桐事件”,後面有“曉蝶事件”,婚姻中,幾乎不曾有過歡樂和甜蜜,如今,靖南竟這樣走了,連以後的遠景都沒有了。

    她的眼光,直直的看着前面,七道牌坊巍然聳立,像是七重厚重的石門,又像是七重厚重的詛咒,正緊緊的壓迫在她的身上和心上。

     群衆議論紛紛。

    小小聲的談論着今日的寡婦,就是去年的新娘。

    大家對于紅白相沖的事,記憶猶新。

    這種詛咒,居然應驗,大家就不能不對老天爺肅然起敬。

    個個都表情凝重,面帶畏懼的看着曾家的人,送走他們僅有的一脈香煙。

    從此,曾家就沒有男丁了。

    卓家的人,也在送葬的隊伍中,懷着無限的悲哀和忏悔,跟在隊伍後面哀哀哭泣。

    他們不是為靖南哭,他們為夢寒哭。

    在他們那簡單的思想裡,深深以為,都是當日的燒花轎,才造成今日的悲劇,認為那方曉東不是兇手,他們才是兇手。

    對于當日的一語成谶,他們簡直不知道要怎樣悔罪才好。

     雨杭也在隊伍裡,他悲痛而機械化的走着,眼光不由自主的看着走在前面,披麻帶孝的夢寒,他依稀看到一身紅衣的夢寒。

    那天,有一陣奇怪的風,吹走了夢寒的喜帕……那天,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那天以後,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而現在,僅僅一年零三個月,夢寒,從曾家的新娘,變成了曾家的寡婦。

    世間,怎有如此苦命的女子? 奶奶,被牧白和文秀攙扶着,一步一個颠踬,一步一個踉跄,淚,糊滿了她那遍是皺紋的臉。

    牧白和文秀更是淚不可止,白發人送黑發人,情何以堪?三個老人,步履蹒跚,彼此扶持,随着那白幡白旗,走在那蕭飒的秋風秋雨之中,真是一幅人間最悲慘的圖畫。

     白沙鎮的人,都忘不掉曾家的婚禮。

    白沙鎮的人,更忘不掉曾家的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