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計劃
關燈
小
中
大
線。
【宇】東鎮漠河線。
【宙】東鎮科爾芬線。
【洪】東鎮饒河線。
【荒】東鎮延吉線。
【日】東鎮長白線。
【月】葫蘆島熱河北京線。
【盈】葫蘆島克魯倫線。
【昃】葫蘆島呼倫線。
【辰】葫蘆島安東線。
【宿】漠河綏遠線。
【列】呼瑪室韋線。
【張】烏蘇裡圖們鴨綠沿海線。
【寒】臨江多倫線。
【來】節克多博依蘭線。
【暑】依蘭吉林線。
【往】吉林多倫線。
此是由計劃中之滿洲鐵路中區分出之第一線。
比較其他直達遼東半島之不冰口岸之二線為短,路線與南滿鐵路平行。
在兩線之北部末尾,相距約八十英裡。
依據與俄前政府所訂原約,不能在南滿鐵路百裡以内建築并行路線,但當施行國際發展計劃,為共同利益起見,此等約束必須廢除。
此線起自東鎮,向南延進,經過滿洲大平原,由長嶺、雙山、遼源、康平而至新民,成為一直線,約有二百七十英裡之長。
過新民後,即與京奉鐵路合軌,約行一百三十英裡之長,即至葫蘆島。
此是由鐵路中區直達不冰之深水港之第二線。
起自東鎮,向西南方延進,經過廣安于東鎮與西遼河間之中道。
在未到西遼河以前,先須經過無數小村落。
當經過遼河之後,即進入熱河區域之多山境界。
經過一谷地至阜新縣城,再經過分水界,進入大淩河谷地。
當經過大淩河谷地之後,此線即由此河之支流,再經一分水界而入于灤河谷地。
然後通過萬裡長城,取道永平與樂亭,而至北方大港。
此線共長約五百五十英裡,前半截所經過者是平地,後半截所經過者是山區。
此是由鐵路中區分出之第三線。
向西方直走,經過平原,至洮南。
由此橫過日本之計劃瑷珲熱河線,并與長春洮南及鄭家屯洮南兩計劃路線之終點相合。
經過洮南後,此線即沿大興安嶺山脈東南方之山腳轉向南走,在此一帶山脈,發見有最豐盛之森林與富饒之礦産。
然後經過上遼河谷地,此谷地即由在北之大興安嶺與在南之熱河山所成。
再通過林西與經棚等市鎮,至多倫,于是由此處與西北鐵路系統之幹線相合。
此線長約有四百八十英裡,大半皆在平地。
此由東鎮鐵路中區分出之第四線。
向西北走,幾與中東路之哈爾濱滿洲裡線平行。
兩線相隔之距離,由一百英裡至一百三十英裡不等。
此線由嫩江與松花江合流處之東鎮北部起,複向西渡嫩江,至大赉,轉西北向,橫過平原,進入奎勒河之北支流谷地。
當進入此谷地後,即沿此河流直上至河源處,然後橫過大興安嶺分水界,進入蒙古平原。
于是從哈爾哈河之右岸至貝爾池北之末端,由彼處轉向西走,至克魯倫河,即循克魯倫河南岸至克魯倫。
此線的共長六百三十英裡。
此是由鐵路中區發出之第五線。
起自嫩江與松花江合流處之北部,向西北行,橫過滿洲平原之北端,至齊齊哈爾。
在齊齊哈爾與計劃之錦瑷線相會,同向西北方,沿嫩江左岸走,至嫩江,而後彼此分路。
于是再向西北走,進入嫩江上流谷地,至發源處再橫過大興安嶺山脈之北部末尾處至漠河,在漠河與多倫漠河線之末站相會。
此線約長六百英裡。
全線首之四分一行經平原,其次之四分一沿嫩江下流走,第三之四分一行經上流谷地,第四之四分一截經山嶺。
是為金礦産地,但天然險阻亦意中事也。
此是由鐵路中區分出之第六線。
起至嫩江與松花江合流處之北邊,向平原前行,經肇東、青岡等城鎮。
到青岡後,波通肯河,至海倫。
然後上通肯河谷地,橫過小興安嶺分水界,由此即向下進入科爾芬谷地。
經車陸前行,至科爾芬,即黑龍江之右岸也。
此線共長約三百五十英裡,三分二為平地,三分一為山地。
此為由東鎮至黑龍江之最短線,黑龍江之對岸即俄境也。
此是由鐵路中區分出之第七線。
起自嫩江、松花江合流處之北邊,經肇州,繞松花江左岸行經平原,而後再橫過中東鐵路,渡呼蘭河,而至呼蘭。
過呼蘭後,向巴彥、木蘭、通河等地方前進,再渡松花江至三姓,即今名依蘭地方也。
于是向前進入倭肯河谷地,過分水界,經七星碣子與大鍋蓋等地方,進入饒河谷地。
于是沿此河邊經過無數村落市鎮,始至饒河縣,以饒河與烏蘇裡江合流處為終點。
此線之距離約有五百英裡,所經之處皆為肥美土地。
此是第八線,由鐵路中區分出。
起自嫩江、松花江會流處之東邊,循松花江右岸,向東南方前行,至扶餘(又名伯都讷),并經過此江邊之鎮甚多。
至橫過哈爾濱大連鐵路後,即轉向東行,至榆樹與五常等地方。
到五常後,此線轉偏南行,向辛德棧前進,而後依同一方向至額穆。
于是由額穆渡牡丹江,然後向涼水泉與石頭河前行,至此即與日本會甯吉林線合軌,直達于延吉。
此線約共長三百三十英裡,經過各農産與礦産極豐富之地方。
此是由鐵路中區分出之第九線。
起自嫩江、松花江相會處之南部,向東南方走,橫過平原,至農安。
渡伊通河,相繼向同一方進行,經過此河之各支流,至九台站。
複由此與長春吉林線合軌,直行至吉林。
迨至吉林後,則由其本路循松花江右岸,向東南行至拉法河合流處。
即沿松花江河岸轉南行,至桦甸。
即再由此溯流而上,至頭道溝,直達撫松。
即轉東南行,進入松香河谷地。
再溯流前行,經長白山分水界,繞天池湖邊南部,然後轉向循暧江至長白,即近高麗邊界地方也。
此線之距離約共三百三十英裡。
最後之一部分,當經過長白分水界時,須曆許多困難崎岖之地。
由此吾将從而另為計劃東北鐵路系統之一新組,此組以遼東半島之不冰口岸葫蘆島為總站。
此第一線起自葫蘆島,向西方走進沙河谷地,至新台邊門。
于是行過海亭、犛牛營子、三十家子之多山境界,至平泉。
複依同一方向直達熱河(又名承德)。
到熱河後,由舊官路至灤平,然後轉西南向至古北口,通過萬裡長城,由彼處循通路經密雲與順義,至北京。
此線之距離約有二百七十英裡。
此是由葫蘆島分出之第二線。
起自葫蘆島口岸,向北直走,經建平與赤峰。
行過熱河之多山地域後,此線循通道而行,過遼河谷地上部,至間場、西圖、大金溝與林西等地方。
到林西即進至陸家窩谷地,即由甘珠廟、右府迹,經過大興安嶺極南之分水界。
然後再進至巴原布拉克、烏尼克特及歡布庫列,由此即與多倫克魯倫線合軌,直達克魯倫。
此線以達至歡布庫列計之,約長四百五十英裡,經過豐富之礦産、木材、農業等地方。
此是由葫蘆島分出之第三線。
取道錦州,循大淩河右邊直走至義州,由此渡大淩河,至清河邊門與阜新。
到阜新後,此線即向北直行至綏東,由此波西遼河至開魯,再由大魚湖與小魚湖之間直達合闆與突泉。
然後橫過大興安嶺,進入阿滿谷地,沿河流直達呼倫。
此線長約六百英裡,所經過地方皆富于礦産與農業,并有未開發之森林。
此第四線,自葫蘆島起,向東北方走,循計劃中之遼河葫蘆島運河邊直上,而後轉東南行至牛莊與海城,由此再轉東南行至析木城,于是與安東奉天線合軌,直達近高麗境界之安東。
此線的長二百二十英裡。
此線與葫蘆島熱河北京線連合,則成為一由安東以外之高麗至北京之至直捷之線矣。
此是别一組鐵路系統中之第一線,吾且進而論之。
此等為環形線,以東鎮中區為軸,成二半圓形,一内一外。
此之漠河綏遠線,起自漠河,沿黑龍江邊前進至烏蘇裡、額木爾蘋果、奎庫堪、安羅、倭西們等地。
過彼處後,此後轉折南流,故此線亦循之至安幹、察哈顔、望安達、呼瑪等處。
于是再由呼瑪前行,至錫爾根奇、奇拉、滿洲屯、黑河、瑷珲,在瑷珲乃與錦瑷線之終點相會。
過瑷珲後,此線即漸轉而東向,直達霍爾木勒津、奇克勒與科爾芬等處,在科爾芬與東鎮科爾芬線相會。
然後由彼處再進至烏雲、佛山與蘿北,由蘿北直至同江,此即黑龍江與松花江會流之點也。
此線即由此處渡松花江,抵同江。
再由此向街津口額圖前行,至綏遠,即黑龍江與烏蘇裡河之合流處也。
此線長約有九百英裡,至所經之地方,皆系金礦産地。
此本是漠河綏遠線之支線。
起自呼瑪,循庫瑪爾河,經過大砬子與瓦巴拉溝等金礦。
然後溯庫瑪爾而上,向西行,又西南偏至此河之北源。
遂由彼處過分水界,進入哈拉爾谷地,于是由此各地上達室葦。
此線約長三百二十英裡,經過極豐富之金礦地方。
此是外半圓形之第二線。
由綏遠起與第一線相續,沿烏蘇裡江前行,經過高蘭、富有、民康等處,至饒河,于是此線與東鎮饒河線之末站相會。
由饒河起南行,則與在烏蘇裡江東邊之俄烏鐵路成平行線,直達虎林而止。
到虎林後即離俄羅斯線,轉向西方,循穆陵河至興凱湖之西北角之密山縣。
由此再至平安鎮,轉南向,循國界在小綏芬車站橫過哈爾濱海參威線,直至東甯。
到東甯後相繼南向,循國界而行,至五道溝與四道溝間之交點。
然後轉而西行,至珲春,再西北走至延吉,于是與日本之會甯吉林線相會。
由延吉循日本線至和龍,離日本線由圖們江左岸向西南走,經過分水界,進入鴨綠谷地,即在此處與東鎮長白線相會。
過長白後即轉西向,又西北偏,沿鴨綠江右岸至臨江。
彼時又複西南偏,仍沿鴨綠江右岸前行,至輯安縣。
再相繼依同一方向,沿鴨綠江右岸直達安東,由此即與安東奉天鐵路相會。
過安東後,向鴨綠江口之大東溝前走,循此海岸線至大孤山與莊河等處。
然後轉而西向,經平西屯、房店,至吳家屯,與南滿鐵路相會。
此線之距離約有一千一百英裡,自頭至尾皆依滿洲東南之國界而行也。
此是東鎮鐵路中區外半圓之第三線。
與在中區南部分出之支線相接。
此線起自臨江,即鴨綠江之西南轉彎處也。
由此處向多山地域前進,經過通化、興京與撫順等地方,至奉天,橫過南滿鐵路。
于是此線由奉天與京奉線合軌,直達新民。
由此橫過東鎮葫蘆島線,轉向西北走,經過新立屯,至阜新。
過阜新後,此線進入遼河谷地上部之山地,直向赤峰前行,經過無數小村落與帳幕地,皆大牧場也。
此線由赤峰再前行,經三座店、公主陵、大輾子等處,通過銀河谷地至發木谷,然後循吐根河至多倫諾爾。
此線長五百英裡。
此是内半圓形之第一線。
與東鎮鐵路中區之東北方所分出之各支線相連。
起自黑龍江上遊之節克多博,向東前行,又東南偏,經過大興安嶺山脈之谷地、山地數處,即至嫩江。
過嫩江後,漸轉南向至克山,由被處再至海倫,然後波松花江至三姓,即依蘭也。
此線長約七百英裡,經過農業與金礦地方。
此是内半圓之第二線。
起自依蘭,向西南方,沿牡丹江右岸前行,經過頭站、二站、三站、四站,至城子,即由此處橫過哈爾濱海參威線。
于是由牡丹江右岸渡至左岸,直往甯古塔。
過甯古塔後,複向西方前行,經過甕城、藍旗站、搭拉站與鳳凰店,至額穆。
于此與日本之會甯吉林線相合,向西前行,至吉林。
此線所行之長度約二百英裡,經過牡丹江之肥美谷地。
此是在東鎮鐵路系統中内半圓形之第三線。
起自吉林,循舊通路西行至長春,于是在此與中東鐵路北來之線及日本南滿鐵路南來之線之兩末站相會。
過長春後,即橫過平原,至雙山,又在此與東鎮葫蘆島<線>及日本之四平街鄭家屯洮南線相會。
再由雙山渡遼河,至遼源,複由彼處行經一大平原,經過東鎮北方大港線,直達綏東,與葫蘆島呼倫線相會。
過綏東後,循遼河谷地上行,先橫過葫蘆島克魯倫線,然後過分水界至多倫,是為終站。
此線所經之遠度約有五百英裡。
由以上所舉,方能完成吾計劃中東北鐵路之蜘蛛網系
【宇】東鎮漠河線。
【宙】東鎮科爾芬線。
【洪】東鎮饒河線。
【荒】東鎮延吉線。
【日】東鎮長白線。
【月】葫蘆島熱河北京線。
【盈】葫蘆島克魯倫線。
【昃】葫蘆島呼倫線。
【辰】葫蘆島安東線。
【宿】漠河綏遠線。
【列】呼瑪室韋線。
【張】烏蘇裡圖們鴨綠沿海線。
【寒】臨江多倫線。
【來】節克多博依蘭線。
【暑】依蘭吉林線。
【往】吉林多倫線。
此是由計劃中之滿洲鐵路中區分出之第一線。
比較其他直達遼東半島之不冰口岸之二線為短,路線與南滿鐵路平行。
在兩線之北部末尾,相距約八十英裡。
依據與俄前政府所訂原約,不能在南滿鐵路百裡以内建築并行路線,但當施行國際發展計劃,為共同利益起見,此等約束必須廢除。
此線起自東鎮,向南延進,經過滿洲大平原,由長嶺、雙山、遼源、康平而至新民,成為一直線,約有二百七十英裡之長。
過新民後,即與京奉鐵路合軌,約行一百三十英裡之長,即至葫蘆島。
此是由鐵路中區直達不冰之深水港之第二線。
起自東鎮,向西南方延進,經過廣安于東鎮與西遼河間之中道。
在未到西遼河以前,先須經過無數小村落。
當經過遼河之後,即進入熱河區域之多山境界。
經過一谷地至阜新縣城,再經過分水界,進入大淩河谷地。
當經過大淩河谷地之後,此線即由此河之支流,再經一分水界而入于灤河谷地。
然後通過萬裡長城,取道永平與樂亭,而至北方大港。
此線共長約五百五十英裡,前半截所經過者是平地,後半截所經過者是山區。
此是由鐵路中區分出之第三線。
向西方直走,經過平原,至洮南。
由此橫過日本之計劃瑷珲熱河線,并與長春洮南及鄭家屯洮南兩計劃路線之終點相合。
經過洮南後,此線即沿大興安嶺山脈東南方之山腳轉向南走,在此一帶山脈,發見有最豐盛之森林與富饒之礦産。
然後經過上遼河谷地,此谷地即由在北之大興安嶺與在南之熱河山所成。
再通過林西與經棚等市鎮,至多倫,于是由此處與西北鐵路系統之幹線相合。
此線長約有四百八十英裡,大半皆在平地。
此由東鎮鐵路中區分出之第四線。
向西北走,幾與中東路之哈爾濱滿洲裡線平行。
兩線相隔之距離,由一百英裡至一百三十英裡不等。
此線由嫩江與松花江合流處之東鎮北部起,複向西渡嫩江,至大赉,轉西北向,橫過平原,進入奎勒河之北支流谷地。
當進入此谷地後,即沿此河流直上至河源處,然後橫過大興安嶺分水界,進入蒙古平原。
于是從哈爾哈河之右岸至貝爾池北之末端,由彼處轉向西走,至克魯倫河,即循克魯倫河南岸至克魯倫。
此線的共長六百三十英裡。
此是由鐵路中區發出之第五線。
起自嫩江與松花江合流處之北部,向西北行,橫過滿洲平原之北端,至齊齊哈爾。
在齊齊哈爾與計劃之錦瑷線相會,同向西北方,沿嫩江左岸走,至嫩江,而後彼此分路。
于是再向西北走,進入嫩江上流谷地,至發源處再橫過大興安嶺山脈之北部末尾處至漠河,在漠河與多倫漠河線之末站相會。
此線約長六百英裡。
全線首之四分一行經平原,其次之四分一沿嫩江下流走,第三之四分一行經上流谷地,第四之四分一截經山嶺。
是為金礦産地,但天然險阻亦意中事也。
此是由鐵路中區分出之第六線。
起至嫩江與松花江合流處之北邊,向平原前行,經肇東、青岡等城鎮。
到青岡後,波通肯河,至海倫。
然後上通肯河谷地,橫過小興安嶺分水界,由此即向下進入科爾芬谷地。
經車陸前行,至科爾芬,即黑龍江之右岸也。
此線共長約三百五十英裡,三分二為平地,三分一為山地。
此為由東鎮至黑龍江之最短線,黑龍江之對岸即俄境也。
此是由鐵路中區分出之第七線。
起自嫩江、松花江合流處之北邊,經肇州,繞松花江左岸行經平原,而後再橫過中東鐵路,渡呼蘭河,而至呼蘭。
過呼蘭後,向巴彥、木蘭、通河等地方前進,再渡松花江至三姓,即今名依蘭地方也。
于是向前進入倭肯河谷地,過分水界,經七星碣子與大鍋蓋等地方,進入饒河谷地。
于是沿此河邊經過無數村落市鎮,始至饒河縣,以饒河與烏蘇裡江合流處為終點。
此線之距離約有五百英裡,所經之處皆為肥美土地。
此是第八線,由鐵路中區分出。
起自嫩江、松花江會流處之東邊,循松花江右岸,向東南方前行,至扶餘(又名伯都讷),并經過此江邊之鎮甚多。
至橫過哈爾濱大連鐵路後,即轉向東行,至榆樹與五常等地方。
到五常後,此線轉偏南行,向辛德棧前進,而後依同一方向至額穆。
于是由額穆渡牡丹江,然後向涼水泉與石頭河前行,至此即與日本會甯吉林線合軌,直達于延吉。
此線約共長三百三十英裡,經過各農産與礦産極豐富之地方。
此是由鐵路中區分出之第九線。
起自嫩江、松花江相會處之南部,向東南方走,橫過平原,至農安。
渡伊通河,相繼向同一方進行,經過此河之各支流,至九台站。
複由此與長春吉林線合軌,直行至吉林。
迨至吉林後,則由其本路循松花江右岸,向東南行至拉法河合流處。
即沿松花江河岸轉南行,至桦甸。
即再由此溯流而上,至頭道溝,直達撫松。
即轉東南行,進入松香河谷地。
再溯流前行,經長白山分水界,繞天池湖邊南部,然後轉向循暧江至長白,即近高麗邊界地方也。
此線之距離約共三百三十英裡。
最後之一部分,當經過長白分水界時,須曆許多困難崎岖之地。
由此吾将從而另為計劃東北鐵路系統之一新組,此組以遼東半島之不冰口岸葫蘆島為總站。
此第一線起自葫蘆島,向西方走進沙河谷地,至新台邊門。
于是行過海亭、犛牛營子、三十家子之多山境界,至平泉。
複依同一方向直達熱河(又名承德)。
到熱河後,由舊官路至灤平,然後轉西南向至古北口,通過萬裡長城,由彼處循通路經密雲與順義,至北京。
此線之距離約有二百七十英裡。
此是由葫蘆島分出之第二線。
起自葫蘆島口岸,向北直走,經建平與赤峰。
行過熱河之多山地域後,此線循通道而行,過遼河谷地上部,至間場、西圖、大金溝與林西等地方。
到林西即進至陸家窩谷地,即由甘珠廟、右府迹,經過大興安嶺極南之分水界。
然後再進至巴原布拉克、烏尼克特及歡布庫列,由此即與多倫克魯倫線合軌,直達克魯倫。
此線以達至歡布庫列計之,約長四百五十英裡,經過豐富之礦産、木材、農業等地方。
此是由葫蘆島分出之第三線。
取道錦州,循大淩河右邊直走至義州,由此渡大淩河,至清河邊門與阜新。
到阜新後,此線即向北直行至綏東,由此波西遼河至開魯,再由大魚湖與小魚湖之間直達合闆與突泉。
然後橫過大興安嶺,進入阿滿谷地,沿河流直達呼倫。
此線長約六百英裡,所經過地方皆富于礦産與農業,并有未開發之森林。
此第四線,自葫蘆島起,向東北方走,循計劃中之遼河葫蘆島運河邊直上,而後轉東南行至牛莊與海城,由此再轉東南行至析木城,于是與安東奉天線合軌,直達近高麗境界之安東。
此線的長二百二十英裡。
此線與葫蘆島熱河北京線連合,則成為一由安東以外之高麗至北京之至直捷之線矣。
此是别一組鐵路系統中之第一線,吾且進而論之。
此等為環形線,以東鎮中區為軸,成二半圓形,一内一外。
此之漠河綏遠線,起自漠河,沿黑龍江邊前進至烏蘇裡、額木爾蘋果、奎庫堪、安羅、倭西們等地。
過彼處後,此後轉折南流,故此線亦循之至安幹、察哈顔、望安達、呼瑪等處。
于是再由呼瑪前行,至錫爾根奇、奇拉、滿洲屯、黑河、瑷珲,在瑷珲乃與錦瑷線之終點相會。
過瑷珲後,此線即漸轉而東向,直達霍爾木勒津、奇克勒與科爾芬等處,在科爾芬與東鎮科爾芬線相會。
然後由彼處再進至烏雲、佛山與蘿北,由蘿北直至同江,此即黑龍江與松花江會流之點也。
此線即由此處渡松花江,抵同江。
再由此向街津口額圖前行,至綏遠,即黑龍江與烏蘇裡河之合流處也。
此線長約有九百英裡,至所經之地方,皆系金礦産地。
此本是漠河綏遠線之支線。
起自呼瑪,循庫瑪爾河,經過大砬子與瓦巴拉溝等金礦。
然後溯庫瑪爾而上,向西行,又西南偏至此河之北源。
遂由彼處過分水界,進入哈拉爾谷地,于是由此各地上達室葦。
此線約長三百二十英裡,經過極豐富之金礦地方。
此是外半圓形之第二線。
由綏遠起與第一線相續,沿烏蘇裡江前行,經過高蘭、富有、民康等處,至饒河,于是此線與東鎮饒河線之末站相會。
由饒河起南行,則與在烏蘇裡江東邊之俄烏鐵路成平行線,直達虎林而止。
到虎林後即離俄羅斯線,轉向西方,循穆陵河至興凱湖之西北角之密山縣。
由此再至平安鎮,轉南向,循國界在小綏芬車站橫過哈爾濱海參威線,直至東甯。
到東甯後相繼南向,循國界而行,至五道溝與四道溝間之交點。
然後轉而西行,至珲春,再西北走至延吉,于是與日本之會甯吉林線相會。
由延吉循日本線至和龍,離日本線由圖們江左岸向西南走,經過分水界,進入鴨綠谷地,即在此處與東鎮長白線相會。
過長白後即轉西向,又西北偏,沿鴨綠江右岸至臨江。
彼時又複西南偏,仍沿鴨綠江右岸前行,至輯安縣。
再相繼依同一方向,沿鴨綠江右岸直達安東,由此即與安東奉天鐵路相會。
過安東後,向鴨綠江口之大東溝前走,循此海岸線至大孤山與莊河等處。
然後轉而西向,經平西屯、房店,至吳家屯,與南滿鐵路相會。
此線之距離約有一千一百英裡,自頭至尾皆依滿洲東南之國界而行也。
此是東鎮鐵路中區外半圓之第三線。
與在中區南部分出之支線相接。
此線起自臨江,即鴨綠江之西南轉彎處也。
由此處向多山地域前進,經過通化、興京與撫順等地方,至奉天,橫過南滿鐵路。
于是此線由奉天與京奉線合軌,直達新民。
由此橫過東鎮葫蘆島線,轉向西北走,經過新立屯,至阜新。
過阜新後,此線進入遼河谷地上部之山地,直向赤峰前行,經過無數小村落與帳幕地,皆大牧場也。
此線由赤峰再前行,經三座店、公主陵、大輾子等處,通過銀河谷地至發木谷,然後循吐根河至多倫諾爾。
此線長五百英裡。
此是内半圓形之第一線。
與東鎮鐵路中區之東北方所分出之各支線相連。
起自黑龍江上遊之節克多博,向東前行,又東南偏,經過大興安嶺山脈之谷地、山地數處,即至嫩江。
過嫩江後,漸轉南向至克山,由被處再至海倫,然後波松花江至三姓,即依蘭也。
此線長約七百英裡,經過農業與金礦地方。
此是内半圓之第二線。
起自依蘭,向西南方,沿牡丹江右岸前行,經過頭站、二站、三站、四站,至城子,即由此處橫過哈爾濱海參威線。
于是由牡丹江右岸渡至左岸,直往甯古塔。
過甯古塔後,複向西方前行,經過甕城、藍旗站、搭拉站與鳳凰店,至額穆。
于此與日本之會甯吉林線相合,向西前行,至吉林。
此線所行之長度約二百英裡,經過牡丹江之肥美谷地。
此是在東鎮鐵路系統中内半圓形之第三線。
起自吉林,循舊通路西行至長春,于是在此與中東鐵路北來之線及日本南滿鐵路南來之線之兩末站相會。
過長春後,即橫過平原,至雙山,又在此與東鎮葫蘆島<線>及日本之四平街鄭家屯洮南線相會。
再由雙山渡遼河,至遼源,複由彼處行經一大平原,經過東鎮北方大港線,直達綏東,與葫蘆島呼倫線相會。
過綏東後,循遼河谷地上行,先橫過葫蘆島克魯倫線,然後過分水界至多倫,是為終站。
此線所經之遠度約有五百英裡。
由以上所舉,方能完成吾計劃中東北鐵路之蜘蛛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