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有四人各廳縣儒學教谕奉天一人直隸一百十有五人山東九十有一人山西六十有一人河南九十有八人江蘇四十有六人安徽四十有八人江西七十有五人福建五十有八人浙江七十有六人湖北五十有四人湖南五十有七人陝甘六十有四人四川八十有六人廣東七十有三人廣西四十有二人雲南三十有二人貴州三十有三人各府廳州縣儒學訓導奉天四人直隸一百四十人山東一百十人山西九十有五人河南一百五人江蘇五十有九人安徽六十有四人江西九十有一人福建七十有二人浙江八十有八人湖北七十人湖南七十有七人陝西一百三十有四人四川一百二十人廣東九十有四人廣西六十有三人雲南七十有三人貴州六十人掌訓迪之事臣】等謹按我
朝右文重道郅治光昌各省學政俱以京員掄用我
皇上複加意整饬凡學政受事必
訓谕諄至期以端士習而正文體
夀考作人洵超越前古雲
關稅各差
關稅監督【京師崇文門正監督一人以大臣簡充副監督一人由内務府奏充左翼右翼各一人以大臣 簡充直隸天津關一人以鹽政兼管通州二人以坐糧廳兼管山海關一人以四五品京堂及部院内務府司員差充張家口殺虎口各一人以部院司員差充潘桃口一人以多倫諾爾同知管理龍泉紫荊奇峯五虎固關白石倒馬茨溝插箭嶺馬水口各一人以提督兼管委參将以下監收三座塔八溝烏蘭哈達各一人以理藩院司員充奉天牛馬稅一人以部院司員差充中江一人以 盛京将軍衙門章京及五部司員差充山西武元城一人以巡撫兼管委交城縣知縣監收歸化城一人以巡撫兼管委道員監收山東臨清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臨清州知州監收江南海關一人以江南巡撫管理委松太道監收浒墅關一人以織造兼管淮安宿遷關一人以内務府司員充揚關一人以巡撫管理委巡道監收龍江西新關一人以織造兼管鳳陽關一人以道員管理蕪湖關一人以安徽巡撫管理委巡道監收江西九江關一人以道員管理贛關一人以巡撫管理委巡道監收福建海關一人以将軍兼收閩安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福州府同知監收浙江海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道員監收南北新關一人以織造兼管湖北武昌厰一人荊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員監收湖南辰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辰州府監收四川夔關一人以總督兼管委夔州府監收打箭鑪一人以同知兼管廣東海關一人以内務府司員簡充太平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道員監收廣西梧厰浔厰各一人以巡撫管委梧州浔州各知府監收掌頒其禁令以安行旅通财賄爰系之稅以便詗幾以佐 國家經費凡榷百貨者為戶部分司榷竹木及船鈔者為工部分司】
【臣】等謹按我
朝厘正關榷
寛政頻施前代無名之繁賦芟除殆盡而督以重臣涖以封疆大吏關津則有親填循環稽考之簿海舶則有貿易外洋之照内口内河之經曆遼遠者皆給之照以辨奸良所以體恤商賈杜絶奸欺者規制至為詳悉蓋利用通财盡革往代無藝之征而垂億萬年永久之制也
司道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江甯蘇州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各一人掌一省之政司錢谷之出納初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康熙六年去左右銜每省止設一人初以直隸近在幾甸不設藩司以口北守道兼山西布政使銜康熙八年增設直隸守道一人總司錢谷雍正二年改為布政使乾隆二十五年分江甯蘇州各一人其首領經曆掌出納文書理問掌勘核刑名都事掌受發文移照目掌照刷卷宗庫大使掌司庫藏之出入倉大使掌檢稽倉庾】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各一人掌全省刑名按劾之事兼理驿傳初直隸不設臬司以大名巡道兼河南按察使銜通永天津道俱兼山東按察使銜霸昌井陉道俱兼山西按察使銜康熙八年增設直隸巡道一人總理刑名三十八年省井陉道雍正二年改直隸巡道為按察使其首領經曆掌出納文書知事掌勘察刑名照磨掌照刷卷宗司獄掌管理系囚】
各道【直隸口北道霸昌道通永道天津道清河道大名道熱河道各一人山東督糧道濟東泰武臨道登萊青道兖沂曹濟道各一人山西冀甯道河東道雁平道歸綏道各一人河南開歸陳許道糧鹽道南汝光道河北道河陝汝道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