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關燈
供奉後殿春秋二次緻祭從之五年以 關帝廟重修告成定春秋緻祭之儀前殿牲用太牢遣大臣将事行三跪九叩禮後殿牲用少牢遣太常寺堂官将事行二跪六叩禮餘儀皆同五月十三日緻祭用牲牢果實七年定直省祭 關帝廟歲三祭皆用太牢 乾隆二十五年山東按察使沈廷芳奏 關帝封号雖尊諡法未協請議更易以光典冊 诏是之因易原諡為神勇三十三年 诏加封号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右關帝廟 順治二年八月緻祭 都城隍之神是年以八月二十七日遣太常寺堂官緻祭行禮自後歲以為常廟在都城宣武門内八年定 萬夀聖節緻祭之禮是歲禮部會議祀典請於 萬夀聖節遣官緻祭 東嶽 真武 城隍之神先期由太常寺奏請遣官 雍正三年令太常寺開列大臣職名請 旨欽點緻祭 右都城隍廟 雍正四年建 禁城城隍神之廟九年建 皇城城隍神之廟一在禁城之西北隅一在西安門内曰永佑宮歲以 萬夀聖節及季秋遣内務府總管各一人緻祭如祭 都城隍廟之禮 右禁城皇城城隍廟 順治八年定緻祭 真武 東嶽神之禮每年恭遇 萬夀聖節遣官緻祭 北極佑聖真君於顯佑宮在 地安門外日中坊橋東南向緻祭 東嶽泰山之神廟在朝陽門外南向由禮部題請【今由太常寺】遣堂官一人行禮 右真武廟東嶽廟 順治初年定緻祭 紅衣發貢神之禮每歲以九月初一日緻祭於盧溝橋北沙鍋村由太常寺奏請遣八旗漢軍都統将事八旗各為一壇按旗排設礮位陳設畢具承祭都統於鑲黃旗礮位前行禮七旗都統各於本旗礮位前随承祭官上香行禮副都統以下鹹陪祀康熙三十五年 聖祖仁皇帝親征噶爾丹遣官緻祭 火礮之神讀祝行禮如儀先是遣官緻祭各様火礮有神威将軍鐵心沖天子母各名又有新制銅礮龍礮鐵心銅礮皆分案緻祭三十六年凱旋緻祭如初 雍正三年定每三年一次遣官緻祭 乾隆十八年定凡緻祭八旗各遣一人承祭又定火器營祭八旗 子母礮神每年請 旨舉行以火器營總統一人承祭三十年七月定緻祭礮神用祝版并制祭器 右礮神 康熙二年定緻祭 司火神之禮廟在日中坊橋西歲以六月二十三日遣行 雍正八年定祭禮牲用太牢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年十一月 皇上親詣拈香 右火神廟 康熙二十年重建 黑龍潭龍神廟歲以春秋仲月诹吉遣官緻祭潭在金山之麓【互見雩祭門】 聖祖仁皇帝數以禱雨至其地乃鼎新廟宇 禦制碑文以紀之 雍正二年 世宗憲皇帝親詣緻祭澍雨立應重修工竣 禦制碑文 親制宸翰勒石廟庭 乾隆五年五月加封 黑龍潭龍神為昭靈沛澤龍王之神二十五年二月奉 谕歲祭 黑龍潭龍神改遣内務府 圓明園大臣行禮三十九年四月 皇上親詣緻祭甘雨立應四十二年六月四十三年四 月四十八年五月并 親詣緻祭如儀 右黑龍潭龍神 乾隆九年封 玉泉山龍神為惠濟慈佑龍神遣官緻祭廟在京西玉泉山之麓十六年奉 谕旨京師玉泉靈源濬發為水德之樞紐畿甸衆流環滙皆從此潆注朕曆品名泉實為天下第一其澤流潤廣惠濟者博而遠矣上有龍神祠已命所司鸠工崇飾宜列之祀典其品式一視黑龍潭該部具議以聞尋議奏遣禮部堂官一人往祭從之二十五年二月奉 谕歲祭 玉泉山龍神改遣内務府 圓明園大臣行禮 右玉泉山龍神 順治初年定制緻祭 後土之神 司工之神凡大興作诹吉遣官各一人将事豫日工部官於營建所在因其方設左右二壇祭日承祭官朝服行禮儀節與 都城隍廟同凡 盛京各直省有奉 旨興修工作之處亦先期照例緻祭 右祭後土司工 順治初年定制凡大工迎吻緻祭 琉璃窯神并經由一路 門神各遣官一人将事豫日工部官設壇於琉璃窯及迎吻所經之各門祭日承祭官朝服将事與祭 司工神儀同祭畢導迎樂作銮儀衛校舁吻禮部太常寺官前導承祭官從所經諸門承祭官迎於門前及工所管工官列班恭迎以入安吻事竣各退右祭窯神門神 順治十六年以織造局設機緻祭 司機之神遣禮部堂官行禮一應禮儀均與祭司工之神同 右祭機神 雍正七年 敇封各倉司倉之神 國家漕運之制遠轶前代積貯盈溢分建各倉以貯之倉中或舊有神祠未列祀典司事者以請下禮部議通州三倉惟西倉舊有倉神祠在京城内七倉惟右翼興平倉舊有大倉神祠俱應重加修葺左翼擇於海運倉城外五倉擇於新建之儲濟倉各建廟宇設 司倉神位每歲春秋緻祭 敇加封号封通州倉為 均調顯佑司倉之神左翼倉為 豐儲裕饷司倉之神右翼倉為 佑農廣惠司倉之神新建二倉為 凝禧阜衆司倉之神各 賜禦書匾額載入祀典 右倉神 皇朝通志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