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二 禮略 嘉禮【一】 【臣】等謹按鄭樵通志嘉禮一門首列天子加元服皇太子冠諸侯大夫士冠天子納妃後天子冊妃嫔夫人皇太子納妃公侯大夫士婚禮諸目次以元正冬至受朝賀謹考朝會之儀所以正名分辨等威萬國朝宗共球畢集用昭中外一統之盛禮無大於此者我 朝自崇德元年以元旦冬至 萬夀聖節定為三大節朝賀之禮順治元年定 皇太後三大節禮儀并為萬世遵行謹序列於篇首次以 常朝 禦門聽政 經筵 臨雍諸大典儀節詳備并見 大清通禮茲唯恭載 列朝定制之大者着於篇中 皇帝三大節朝賀之禮 天命元年正月朔 太祖高皇帝禦殿行慶賀禮始制朝儀 天聰元年正月朔 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大臣拜 天畢 禦殿受朝是日諸貝勒文武羣臣各按旗序行三跪九叩頭禮國制每於除夕元旦陳樂舞設大宴是日以 太祖喪撤樂停宴崇德元年定元旦進慶賀表箋奏樂又定元旦前三日至第九日止各官皆朝服順治元年正月朔 世祖章皇帝禦殿受朝賀停筵宴免上表并年例進獻二年十二月更定朝儀又定元旦前後七日王公百官皆朝服八年四月定三大節禮儀凡元旦冬至 上詣 皇太後宮行禮畢還宮陞太和殿鳴鐘鼓作樂諸王文武百官行慶賀禮九月頒慶賀表式於各藩王及督撫提鎮各衙門是年定朝會賜羣臣坐之儀凡大朝常朝行禮畢賜羣臣坐郡王以上進 殿内貝子以下在丹陛上百官在丹墀内均照班次跪行一叩頭禮坐 皇帝進茶王公百官均就坐次行一叩禮光祿寺執事官授羣臣茶羣臣受茶就坐次行一叩禮飲畢複行一叩禮至十二年十月禮部複議貝子公以上同諸王行禮畢進 殿内兩傍列坐從之又定三大節在外文武官均設香案望 阙行禮與京朝官同九年設糾儀司員凡 禦殿日設禮部司官四人於王公行禮處設吏部禮部司 官各四人於百官行禮處糾儀 康熙元年定王公百官班位親王世子郡王長子貝勒貝子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在丹陛上序立不入八分公民公以下分為六班其次各照職銜不論加級違者察處十六年重定百官班位九品共為九班官有兼銜則從其銜之大者二十年設滿漢糾儀禦史各二人侍立糾儀 雍正元年正月 世宗憲皇帝詣 夀皇殿行禮不陞殿受賀二年正月朔 禦殿受朝賀宣表三年正月朔 禦殿受朝賀以 聖祖仁皇帝大喪未逾三年表文但 呈進不宣讀八年定各直省望 阙朝賀設糾儀官省會以道員一人如無道員以府同知一人外府以同知一人無同知則用通判州縣俱用教官一人監視禮儀如有越次失儀及遲誤不到者糾儀官掲報督撫指名題參 盛京以 盛京禮部司官二人 乾隆元年正月朔 皇上禦太和殿中和樂設而不作諸王公文武各官朝鮮使臣進表行慶賀禮表文不宣讀十二月禮部奏乾隆二年元旦禮儀奉 谕今歲元旦乃朕禦極元年朝正大典禮制攸關且在 皇考大事百日之外是以勉從諸王大臣所請禦殿受朝明年元旦尚在二十七月之内陞殿受賀朕心不忍不必陞殿行禮二年十二月奉 谕朝賀時令大學士於殿内賜茶是年更定漢官東西班位七年令外省官在京者一例入班行禮八年奉 谕禦殿及筵宴日殿内止大臣賜坐侍衛等均着侍立不必賜坐賜茶時若侍衛輪流奉授不無舛錯遺漏嗣後授茶時着禮部前期取應坐之王公大臣數目每一人令侍衛一人授茶仍依次接回庶不緻舛錯遺漏十八年停止外省藩臬等官進表箋慶賀二十二年增設朝會糾儀官員於儀仗之後 昭德 貞度二門階下東西各設滿漢禦史二人禮部司員二人侍衛二人嚴行稽察二十四年禮部議準凡大朝之期百官仗外侍立各有品級班次從前未經标示一定地位嗣後遇 陞殿日交鴻胪寺於儀仗之外照常朝坐班例設立紅漆木牌預先按次排班如有參差斷續錯綜者令糾儀官查參二十七年定慶賀題本式面用黃绫内加黃簽二十八年更定慶賀本章俱用黃紙其面頁仍用黃绫黃簽凡三大節表式及朝賀儀及元旦 萬夀聖節 太和殿筵燕儀均見 大清通禮 右元旦朝賀 崇德元年定長至進表慶賀不設宴 順治元年十一月 南郊禮成 上禦殿受諸王貝勒及文武羣臣朝賀八年定長至節於 次日 禦殿受賀 康熙二年二月停止在外各衙門齎進冬至慶賀表文六年十一月冬至次日 禦殿諸王大臣上表慶賀以 世祖章皇帝配 天禮成 頒诏大赦 雍正元年十一月冬至次日 禦殿受朝賀以 聖祖仁皇帝配 天禮成 頒诏天下 乾隆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冬至以值 聖祖忌辰改於十四日行禮次日 禦殿受朝賀二十四年十一月冬至次日 禦殿受朝賀以回部平定 頒诏中外凡冬至朝賀典禮與元旦儀同 右冬至朝賀 崇德元年定 萬夀聖節進表朝賀與元旦同二年十月 萬夀節 上禦笃恭殿内外親王貝勒及朝鮮質子及文武各官上表稱賀進獻鞍馬黃金緞匹等物四年十月 萬夀節 禦殿受賀次日賜諸王貝勒文武諸臣大宴五年十月萬夀節 頒诏大赦 上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