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關燈
肇舉祫祭歲一舉行蓋推本 太宗文皇帝除夕享 廟之精意以垂則于萬年煌煌乎典章明備超越萬古矣 謹考祫祭之典着於篇 順治十六年七月定 太廟祫祭禮先是歲暮時享 前殿 躬詣行禮 後殿遣官緻祭至是禦史奏請 饬典禮諸臣廣稽舊典複歲暮祫祭之禮以彰孝治之隆 疏入 命禮部詳察典例以聞?議覆請照會典舉行得旨是歲除前一日奉 後殿 中殿 列聖 列後神牌合食 前殿先期一日遣官各一人分詣 後殿 中殿以大祫告是日太常寺卿率屬潔蠲 前殿恭設 列聖 列後神座於 殿内 肇祖原皇帝居中 原皇後配 興祖直皇帝左 直皇後配 景祖翼皇帝右 翼皇後配 顯祖宣皇帝次左 宣皇後配 太祖高皇帝次右 孝慈高皇後配均南向 太宗文皇帝東位西向 孝端文皇後配展兩庑配享位如時享儀祭日恭奉列聖 列後神位奉安于各 寶座上行禮如時享儀嗣後 列聖 列後各以次東位西向西位東向恭奉如儀十七年三月饬工部修造祫祭 神位器皿十八年十二月祫祭 聖祖仁皇帝親詣行禮如儀 康熙元年十二月祫祭 親詣行禮如儀自後每歲暮皆 親詣行禮或遣官緻祭如儀 雍正元年十二月祫祭 世宗憲皇帝親詣行禮如儀三年二月以 聖祖仁皇帝大喪三年禮終祫祭 太廟釋服即吉自後歲暮祫祭皆 親詣行禮如儀十三年十二月祫祭 皇上親詣行禮如儀 乾隆元年十二月祫祭 親詣行禮自後歲暮祫祭皆 親詣如儀二年十一月以 世宗憲皇帝三年喪終祫祭 太廟釋服即吉三十七年大學士等議奏祫祭 太廟 皇上入 廟之路改由廟堧北門循牆而東至戟門前降輿少省步 趨之勞又議奏祫祭 九廟合享舊制 皇上恭詣 中位上香畢疊至 列祖 列宗神位前上香往返凡有八次今謹議 肇祖原皇帝神位前 皇上恭詣上香 列祖 列宗神位請派親王皇子八人分列随詣上香行禮以昭 敬簡從之 【臣】等謹按我 皇上?恭 廟祀孝思純笃每歲 大祫俨恪将事禮節攸隆乾隆三十七年 聖夀已逾六旬始 命廷臣議定恭祀入 廟之路改由廟堧北門行禮之日 皇上詣 中位上香遣親王皇子分列随詣上香蓋省步履之繁以 緻敬誠之實恭讀三十九年 谕旨有雲 壇廟大祀必親詣行禮朕年逾六十稍減步履之小節所以益矢誠敬也萬世子孫其敬識朕意設非年至六旬一切典章不可稍減倘蒙 上天眷佑年逾六旬方可遵朕現在所行舉行 訓谕煌煌昭示萬世所以祗承 天 祖厘定典章者無過不及垂裕萬年至深且遠矣 凡歲暮祫祭 太廟禮儀詳見 大清通禮 奉先殿 【臣】等謹按鄭志時享一門旁注薦新二字類叙列代薦新之儀錯見于篇中我 朝自順治間定制日獻食月薦新朔望朝谒時節展拜出入啓告恭遇 列祖聖誕 列聖 列後忌辰及諸令節慶典皆于 奉先殿 後殿行禮恭遇 皇帝萬夀元旦冬至及 國有大慶則恭奉 列聖 列後神位于 前殿祭飨禮儀宏重典制周詳謹恭述 奉先殿之禮次于 太廟之後仰見 聖朝盡誠盡敬追孝隆儀非前代所可幾及已 順治十三年十二月 世祖章皇帝命建 奉先殿于 景運門之東立 前殿 後殿均九間南向如 太廟寝制十四年正月初安 奉先殿神位祭儀禮部奏 奉先殿初安 神位 皇上親詣緻祭内大臣侍衛内府官随行禮太常寺贊禮 官贊禮樂舞生作樂各司其事以後 親詣緻祭俱行家人禮内府官贊禮作樂緻祭之先上親請 神位奉安 祀殿祭畢 上仍親奉安 後殿行禮其元旦冬至歲暮 皇上萬夀系大節諸冊封系大禮及月朔望俱應親詣緻祭内府官贊禮作樂其供獻與 太廟大祀儀同立春上元四月初八端陽重陽系尋常節親詣緻祭不贊禮作樂忌辰清明霜降十月朔系哀慕日期親詣緻祭不贊禮作樂七夕不緻祭止如常供獻中元中秋系望日常祭日期不必重行每月随時薦新 上躬詣供獻即于 後殿行禮 上享 太廟及祭畢俱應上香燭于 奉先殿行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