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關燈
宗之意未協且亞獻禮俱唱為次獻亦與漢文不符爾等會同内閣禮部察例奏聞?議奏執事各官應從外旁 趨走唱次獻應改為亞獻得 旨是二十五年十二月定陪祭官員不照加級有失儀者 監察禦史禮部官員即指名題參如 壇例行五十三年正月 命重修樂器 雍正元年正月時享 世宗憲皇帝親詣行禮自後并 親詣如儀 命 廟祭派王二人散秩大臣禦史各二員部屬侍衛各四員稽察失儀及扈從人等任意行走着為例十年二月 命齋戒日陪祀官懸齋戒牌十一年正月 命增定上香儀奉 谕享祀 太廟向無上香之儀朕意應确議增添至奠帛獻爵時恭立拜位無跪獻之儀大學士會同禮部酌古準今敬謹定議?議覆唐以前典制尚用三代焫蕭之禮至宋代始有上香之儀并于每位前跪三上香其奠帛獻爵亦如之爵以三獻明洪武間定制無上香奠帛之儀爵兩獻亦不跪至嘉靖改從宋制 本朝會典因明洪武所定而酌增之有奠帛有三獻爵而無上香之儀臣等敬謹詳議大祀莫重于 郊壇而孝享莫尊于 配 天至 宗廟之禮宜與 社稷壇同若同于 郊壇則逾于 社稷矣查祭 社稷壇時 皇上親詣 太社 太稷前跪上香則 宗廟上香自應一例至奠帛獻爵 太廟 社稷俱不親獻是以 皇上于拜位前恭立所以亞于 郊壇也似應仍照舊儀疏入從之十二年五月定供列祖忌辰牌禮部遵 旨議奏嗣後恭逢 列祖忌辰請制龍邊粉油木牌敬謹書寫仿齋戒牌例設案安奉于禮部大門前令司員看護其九門各設於潔淨寺院提督令員看護次日将牌繳禮部敬謹收貯其直省大小文武衙門照在京例書牌安設從之十月 饬禁止擅入 太廟雍正十三年九月 皇上登極定三年内享 太廟儀 皇上親詣或遣官恭代俱用禮服作樂先期齋戒用素 服冠綴纓緯視祝版用禮服時 上定行持服三年之禮 乾隆元年正月時享 皇上親詣行禮自後并 親詣如儀二年七月以營修 奉先殿恭奉 列祖 列後神牌暫安 太廟遣官祗告十月以 奉先殿工竣恭奉 列祖 列後神牌還禦遣官祗告 太廟五年七月 勅禮部太常寺稽載祭器六年十一月 命審定 太廟樂章字譜十二年十月 命享 廟派宗人府王公一人監視執事宗室人員奉 谕向來祭享 太廟獻爵獻帛例用侍衛及太常寺官朕禦極後俱令用 宗室人員蓋因宗支繁衍實惟 祖德所贻 一氣感孚昭格尤為親切且使駿奔走執豆笾有事為榮亦得服習禮儀陶熔氣質意蓋有在但演習禮節奉常實所專司宗室既非所屬未必聽其指授嗣後每逢祭祀之期着派宗人府王公一人前往監視俾進退優娴執事有恪以昭誠敬十三年正月 命敬造 太廟祭器仿古範銅十四年正月 命禮部尚書侍郎敬典祀事十七年正月奏凖 太廟後殿奠帛獻爵一仿 前殿用宗室官之制均用覺羅官行禮又奏凖飨 太廟日遇雨雪分獻官陪祀王公於兩庑廊下戟門行禮其陪祀百官于左右門行禮三十七年大學士等遵 旨議奏 太廟時享祫祭 皇帝入 廟之路舊制由 太廟街門左門至神路右降辇贊引官恭導至 太廟南門入左門詣戟門幄次今請改由廟堧北門循牆而東至戟門前降輿少節步趨之勞從之自乾隆元年以來時享 太廟皆 皇上親詣行禮惟恭遇 廵幸行圍之期遣官緻祭儀節并見 大清通禮 祫祭 【臣】等謹按鄭志祫禘一門曆叙前代五年一祫一禘之制其為典禮未能合一而祫大禘小之說紛纭不定 國家定制行祫祭而未嘗行禘祭 聖祖仁皇帝時禮臣議曰夏商以前有禘之祭而其制未詳漢唐以後有禘之名而與祫無别惟周以後稷為始祖以帝喾為所自出之帝太廟中原無帝喾之位故祫祭不及帝喾至禘祭時乃特設帝喾之位以稷配焉行于後代不能盡合故宋神宗時議罷禘禮明洪武初亦議罷之至嘉靖中乃立虛位祀皇初祖帝而以太祖配享事屬不經禮亦旋罷洪惟我 國家受 天顯命追上 四祖尊稱立廟崇祀自 肇祖原皇帝始蓋我 太祖高皇帝為 太廟萬世之祖上而推所自出則締造之業以 肇祖為最着今 太廟祭祀四孟分祭于 前殿 後殿以各伸其尊歲暮祫祭於 前殿以同将其敬一歲之中自 肇祖以下屢伸祼獻仁孝誠敬已無不極五年一禘之祭 不必舉行從之自 世祖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