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文德的回憶
關燈
小
中
大
風聯絡,皇宮雖深,但對真正的高手來說,進出也不算什麼難事。
是以很快我就得到了季風給我的長信。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筆迹,季風寫得一手好字,字字有風骨,季家多的是文武全才,可惜戰事無情,大好的兒郎,這些年已有好些戰死在沙場,上一次我得到的消息是,繼大郎七郎之後,五郎也在一次與邊疆蠻族的戰役中,馬陷流沙河,萬箭穿心而死。
但就算是那樣的死,也比被自己所忠孝的國君随意背叛來得好。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季風在心中向我提出的請求。
他原可以大喇喇地要求我做任何事,即使他父親束手就擒時懷着的仍是一腔愚忠,明知即将不幸,也隻是遣散了所有仆從,甯願讓自己的家人與他一起俯首赴死,但他至少可以為自己向我提出要求。
可是他沒有,他在這封長長的信中,最後提出的隻是一個請求,還不是為了他自己。
他說他的父親說過,即便是死,也必不背叛當朝皇帝,我這樣安排,即使能夠穿過層層阻隔潛入天牢,他父親也必定不會偷生離開,結果還可能是适得其反,若我真的想要救出季家滿門,還需先讓他父親明白,皇帝是真的瘋了,他甚至不想要自己的天下能夠擁有短暫的太平與喘息,為這樣的人效忠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維護這樣一個皇帝,就是讓普天下黎民百姓更多地經曆折磨。
他還說,希望我能找到一個能夠醫治罕見寒症的人,因為所有的禦醫都判定平安公主身患絕症,甚至都活不過十六去。
他希望江湖上會有能夠治好平安公主的人,他請求我将她帶出宮去延續她的生命,然後如果有可能的話,讓她健康地,隻有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當然不會違背自己的承諾,如果這真是他的意願,但我倒想知道,那個叫做平安的小公主,哪裡來的這麼大的魔力,短短時日,竟能讓季風他如此牽腸挂肚,費盡心思地替她安排一切。
即使她的父親就是那個将他全家打入天牢的男人,而他,在她身邊原本就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要将一個公主帶出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絕無可能,成平對整個計劃流露出極大的厭惡與不解,但他仍是去做了。
我知道他全是出于對我的信任,但是就連我的内心深處,都無法對那位還未謀面的公主生出一絲的同情。
她最大的錯誤,就是投生在了這樣的一個帝王家,而隻要是與那個皇家還有一點關系的人與事,都是令人厭惡的。
季老将軍果然如他兒子所料到的那樣,即使在那樣暗無天日地獄一般的地方,每日面對自己對親近的人備受折磨,都不願做一個從天牢中私逃的忠臣。
更何況,天牢戒備無比森嚴,雖然也不是無法潛入,但要無聲無息沒有死傷的帶走兩百多人,确實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我也不願這家人,再有任何損傷。
然後更麻煩的,還有那位養在深宮不知處的平安公主。
她的身體确實如季風所說的,随時都走在短命早夭的路上,并且好像是有所預知打定了主意要與我們作對那樣,每一次我們決定了有所動作的時候,便會來一個全然崩潰,讓人覺得不要說帶她出宮,光是看她躺在床上也讓人覺得命若遊絲。
我後來才知道,如果她死了,那麼天牢裡的那二百多口人,人頭會随之一同落地,除非除非季風為她而死,并且死在她的前頭。
原來所謂命侍,是這個意思! 這皇帝家!若是在江湖上,依照江湖上的規矩,早該斬草又除根,一滴血脈都不要留,變态也是會遺傳的,做得徹底一點,以免春分吹又生。
因着這些意想不到的節外生枝,原本簡單周詳的計劃一拖再拖,江湖上又紛争四起,出了許多我不得不親自處理的事情,我再如何不願意,都必須離開京城一趟。
沒想到我隻是離開短短數日,局勢就有大變。
成平得了宮裡的内應,又有易家的易容高手相助,趁着皇家夜宴的機會,很容易的進入了皇宮,然後又順利的将公主帶了出來。
成平行事之前自然也與我通過消息,我當時剛到山西,正處理江湖中兩個大派為了私怨幾乎鬧到要火拼的棘手事,接到成平的飛鴿傳書,我的第一反應便是那内應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但成平在信裡說的仔細,說此人是鎮山派長老代為引見的,雖在朝中為官,但與家中長輩與中原武林極有淵源,前朝也有做過試探,其出手為我盟所辦之事無一不妥,很是牢靠。
鎮山派近年來雖然式微,但也是有着百年曆史的大派,作風一向持重,此人能受其長老引見,無怪能得到成平的信任。
但我總覺得事有蹊跷。
如此一個朝中大臣,竟會與江湖中人互通往來,皇帝雖年邁,但也不是吃素的,他就不顧慮頭上的那頂烏紗,難道連自己的項上人頭也沒有一點顧慮? 我心有不妥,想好了要傳信令成平等我到京之後再作計較,沒想到信是傳出去了,但等我日夜兼程往京城
是以很快我就得到了季風給我的長信。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筆迹,季風寫得一手好字,字字有風骨,季家多的是文武全才,可惜戰事無情,大好的兒郎,這些年已有好些戰死在沙場,上一次我得到的消息是,繼大郎七郎之後,五郎也在一次與邊疆蠻族的戰役中,馬陷流沙河,萬箭穿心而死。
但就算是那樣的死,也比被自己所忠孝的國君随意背叛來得好。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季風在心中向我提出的請求。
他原可以大喇喇地要求我做任何事,即使他父親束手就擒時懷着的仍是一腔愚忠,明知即将不幸,也隻是遣散了所有仆從,甯願讓自己的家人與他一起俯首赴死,但他至少可以為自己向我提出要求。
可是他沒有,他在這封長長的信中,最後提出的隻是一個請求,還不是為了他自己。
他說他的父親說過,即便是死,也必不背叛當朝皇帝,我這樣安排,即使能夠穿過層層阻隔潛入天牢,他父親也必定不會偷生離開,結果還可能是适得其反,若我真的想要救出季家滿門,還需先讓他父親明白,皇帝是真的瘋了,他甚至不想要自己的天下能夠擁有短暫的太平與喘息,為這樣的人效忠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維護這樣一個皇帝,就是讓普天下黎民百姓更多地經曆折磨。
他還說,希望我能找到一個能夠醫治罕見寒症的人,因為所有的禦醫都判定平安公主身患絕症,甚至都活不過十六去。
他希望江湖上會有能夠治好平安公主的人,他請求我将她帶出宮去延續她的生命,然後如果有可能的話,讓她健康地,隻有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當然不會違背自己的承諾,如果這真是他的意願,但我倒想知道,那個叫做平安的小公主,哪裡來的這麼大的魔力,短短時日,竟能讓季風他如此牽腸挂肚,費盡心思地替她安排一切。
即使她的父親就是那個将他全家打入天牢的男人,而他,在她身邊原本就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要将一個公主帶出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絕無可能,成平對整個計劃流露出極大的厭惡與不解,但他仍是去做了。
我知道他全是出于對我的信任,但是就連我的内心深處,都無法對那位還未謀面的公主生出一絲的同情。
她最大的錯誤,就是投生在了這樣的一個帝王家,而隻要是與那個皇家還有一點關系的人與事,都是令人厭惡的。
季老将軍果然如他兒子所料到的那樣,即使在那樣暗無天日地獄一般的地方,每日面對自己對親近的人備受折磨,都不願做一個從天牢中私逃的忠臣。
更何況,天牢戒備無比森嚴,雖然也不是無法潛入,但要無聲無息沒有死傷的帶走兩百多人,确實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我也不願這家人,再有任何損傷。
然後更麻煩的,還有那位養在深宮不知處的平安公主。
她的身體确實如季風所說的,随時都走在短命早夭的路上,并且好像是有所預知打定了主意要與我們作對那樣,每一次我們決定了有所動作的時候,便會來一個全然崩潰,讓人覺得不要說帶她出宮,光是看她躺在床上也讓人覺得命若遊絲。
我後來才知道,如果她死了,那麼天牢裡的那二百多口人,人頭會随之一同落地,除非除非季風為她而死,并且死在她的前頭。
原來所謂命侍,是這個意思! 這皇帝家!若是在江湖上,依照江湖上的規矩,早該斬草又除根,一滴血脈都不要留,變态也是會遺傳的,做得徹底一點,以免春分吹又生。
因着這些意想不到的節外生枝,原本簡單周詳的計劃一拖再拖,江湖上又紛争四起,出了許多我不得不親自處理的事情,我再如何不願意,都必須離開京城一趟。
沒想到我隻是離開短短數日,局勢就有大變。
成平得了宮裡的内應,又有易家的易容高手相助,趁着皇家夜宴的機會,很容易的進入了皇宮,然後又順利的将公主帶了出來。
成平行事之前自然也與我通過消息,我當時剛到山西,正處理江湖中兩個大派為了私怨幾乎鬧到要火拼的棘手事,接到成平的飛鴿傳書,我的第一反應便是那内應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但成平在信裡說的仔細,說此人是鎮山派長老代為引見的,雖在朝中為官,但與家中長輩與中原武林極有淵源,前朝也有做過試探,其出手為我盟所辦之事無一不妥,很是牢靠。
鎮山派近年來雖然式微,但也是有着百年曆史的大派,作風一向持重,此人能受其長老引見,無怪能得到成平的信任。
但我總覺得事有蹊跷。
如此一個朝中大臣,竟會與江湖中人互通往來,皇帝雖年邁,但也不是吃素的,他就不顧慮頭上的那頂烏紗,難道連自己的項上人頭也沒有一點顧慮? 我心有不妥,想好了要傳信令成平等我到京之後再作計較,沒想到信是傳出去了,但等我日夜兼程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