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文德的回憶
關燈
小
中
大
換藥的時候一聲都不吭,倒是看我的臉色有些不習慣,還反過來安慰我。
“真的不痛,哥哥們身上哪個沒有舊傷,這樣的是小事。
” 我過了很久才回答他,“我會記得這件事的,你需要我做什麼,隻要同我說一聲。
” 他就是一笑,“我想不出來你做什麼。
” 我想了一想,又說:“不着急,一輩子都有效。
” 再過幾日,師傅就找到了我。
臨走的時候,師父交了慶城金牌在季老将軍手裡,季風立在父兄身後看着我們,我想過去同他再說幾句話,但又覺得,我要說的,都已經對他說過了。
金牌不金牌的,對我們來說,并不重要,他隻要記得我的承諾就好,即使他不記得,我也會記得。
季老将軍親自送了我們一程,我在最後一刻終于忍不住,開口問了他,“為什麼你不願多看季風?他做錯什麼嗎?” 季老将軍沉默一會,才道:“你們是朋友了。
” 我點頭,我是獨子,父母早亡,其實在心裡早已當季風是我的兄弟。
他移開目光,“我原有十一個兒子,隻是風兒的孿生弟弟,出生時便在戰事中丢失在邊關,他們的母親至今傷心欲絕,我也……不人多看他的臉。
” 我要過得許久,才“哦”了一聲,再過許久才說。
“你就不怕他也在戰場上遇到危險?” 将軍臉上的線條變得強硬,“保家衛國,那是季家人該做的事情。
” 我明白過來,這個人,是鐵了心要與他與他所有的骨血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那日我與師父起初老遠才又回頭看了一眼,山地起伏,那軍營早已看不到了,但我總記得季風安靜的臉,還有偶爾一笑,很是溫暖。
我再回想起那些季家人看彼此的眼神,全是很自然的在為彼此驕傲着。
但我覺得,生做一個季家人,實在也算不上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
沒想到這句話,在十多年之後,季家滿門被打入天牢的消息傳遍中原的時候,一語成谶。
我這是多年來,再沒有到過邊關,自然也沒有再見到過常駐邊關的季家人。
師父仙逝之後,我便開始執掌慶城,山上事務繁多,之後又被衆人推做了三莊九派的盟主,更是沒有一點閑暇。
江湖與朝廷,曆來井水不犯河水,所謂國事,對我們這些江湖人來說是很無所謂的,況且這些年朝廷内亂,大有國将不國之勢,朝堂之上,數年就能換一批新面孔,也不算什麼新鮮事了。
但是季家出事,那真是令天下無人不驚的。
要說舉國震動,也不為過。
再無知的老百姓都要把心涼一涼,就算不敢出聲,心裡也要問一句,從此邊疆誰來守?這就像是破落的大戶人家,裡面再怎麼瘡痍遍布,但門戶敞開無一遮擋,總讓人寝食難安。
但這些還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内,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季家人現下的處境,尤其是季風。
我極快地立定了心意,無論如何,先趕赴京城,救了人再說。
隻是沒想到還未動身,就有人找上門來了。
那人趕路趕得一身的風塵仆仆,滿臉憂急,見我沉默地對着金牌看了許久,就急了,聲音都大起來。
“不是說慶城派是一見金牌有恩必報的嗎?怎麼忒地不守信,難不成你還懷疑我這金牌是假冒的?” 我擡眼看他,“季家滿門,不該都在天牢之内嗎?” 他一張黑臉漲得通紅,聲音之大,幾乎是對着我吼叫起來,“對,我不是季家人,我隻是替将軍牽馬的馬夫,将軍被押之前,遣散了身邊所有人,讓我們各自找出路,可我不怕死,要不是為了要送這塊金牌,我甯願陪着将軍一起進天牢去。
這金牌是夫人給我的,她說自己與将軍生死不求,隻希望他的孩子至少能有一個活下來。
你不記得我了是嗎?我記得你,哪年在邊關軍營,我們将軍就了你一命,季風小将軍也救了你一命,為了你,小将軍還差點被老虎吃了……” 我打斷他,“季風現在也在天牢?” 他猶自氣咻咻,再開口卻紅了眼睛,“不是,我們小将軍,進宮做了皇帝女兒的命侍,隻他一個不在天牢裡。
” 我在這一瞬間,腦中混亂不堪,無數零碎的片段帶着光沖過來,又更快的隐沒在黑暗裡,一時竟說不出話來,最後隻能與當年一樣,許久才“哦”了一聲。
這些年來,我笃定的作者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心無旁骛,并不是完全沒有在意過季家人的消息,但總以為那些該在的,無論何時都是在的,但是我錯了。
至少我應該更多的關心朝廷對季家的動向,我還是高估了當今皇帝,以為他再如何荒唐,總還不至于自毀長城,自戳與強敵之前。
因為這樣一個疏漏,我沒能及時對他們伸出援手,對那個在我清修寂寞的是少年時光中,唯一的朋友與兄弟伸出援手。
慶城偏遠,我發了盟貼囑咐成平帶人先趕往京城部署,而我也帶人兼程而去,成平辦事牢靠,一路上不斷有飛鴿帶來消息,我着人與季
“真的不痛,哥哥們身上哪個沒有舊傷,這樣的是小事。
” 我過了很久才回答他,“我會記得這件事的,你需要我做什麼,隻要同我說一聲。
” 他就是一笑,“我想不出來你做什麼。
” 我想了一想,又說:“不着急,一輩子都有效。
” 再過幾日,師傅就找到了我。
臨走的時候,師父交了慶城金牌在季老将軍手裡,季風立在父兄身後看着我們,我想過去同他再說幾句話,但又覺得,我要說的,都已經對他說過了。
金牌不金牌的,對我們來說,并不重要,他隻要記得我的承諾就好,即使他不記得,我也會記得。
季老将軍親自送了我們一程,我在最後一刻終于忍不住,開口問了他,“為什麼你不願多看季風?他做錯什麼嗎?” 季老将軍沉默一會,才道:“你們是朋友了。
” 我點頭,我是獨子,父母早亡,其實在心裡早已當季風是我的兄弟。
他移開目光,“我原有十一個兒子,隻是風兒的孿生弟弟,出生時便在戰事中丢失在邊關,他們的母親至今傷心欲絕,我也……不人多看他的臉。
” 我要過得許久,才“哦”了一聲,再過許久才說。
“你就不怕他也在戰場上遇到危險?” 将軍臉上的線條變得強硬,“保家衛國,那是季家人該做的事情。
” 我明白過來,這個人,是鐵了心要與他與他所有的骨血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那日我與師父起初老遠才又回頭看了一眼,山地起伏,那軍營早已看不到了,但我總記得季風安靜的臉,還有偶爾一笑,很是溫暖。
我再回想起那些季家人看彼此的眼神,全是很自然的在為彼此驕傲着。
但我覺得,生做一個季家人,實在也算不上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
沒想到這句話,在十多年之後,季家滿門被打入天牢的消息傳遍中原的時候,一語成谶。
我這是多年來,再沒有到過邊關,自然也沒有再見到過常駐邊關的季家人。
師父仙逝之後,我便開始執掌慶城,山上事務繁多,之後又被衆人推做了三莊九派的盟主,更是沒有一點閑暇。
江湖與朝廷,曆來井水不犯河水,所謂國事,對我們這些江湖人來說是很無所謂的,況且這些年朝廷内亂,大有國将不國之勢,朝堂之上,數年就能換一批新面孔,也不算什麼新鮮事了。
但是季家出事,那真是令天下無人不驚的。
要說舉國震動,也不為過。
再無知的老百姓都要把心涼一涼,就算不敢出聲,心裡也要問一句,從此邊疆誰來守?這就像是破落的大戶人家,裡面再怎麼瘡痍遍布,但門戶敞開無一遮擋,總讓人寝食難安。
但這些還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内,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季家人現下的處境,尤其是季風。
我極快地立定了心意,無論如何,先趕赴京城,救了人再說。
隻是沒想到還未動身,就有人找上門來了。
那人趕路趕得一身的風塵仆仆,滿臉憂急,見我沉默地對着金牌看了許久,就急了,聲音都大起來。
“不是說慶城派是一見金牌有恩必報的嗎?怎麼忒地不守信,難不成你還懷疑我這金牌是假冒的?” 我擡眼看他,“季家滿門,不該都在天牢之内嗎?” 他一張黑臉漲得通紅,聲音之大,幾乎是對着我吼叫起來,“對,我不是季家人,我隻是替将軍牽馬的馬夫,将軍被押之前,遣散了身邊所有人,讓我們各自找出路,可我不怕死,要不是為了要送這塊金牌,我甯願陪着将軍一起進天牢去。
這金牌是夫人給我的,她說自己與将軍生死不求,隻希望他的孩子至少能有一個活下來。
你不記得我了是嗎?我記得你,哪年在邊關軍營,我們将軍就了你一命,季風小将軍也救了你一命,為了你,小将軍還差點被老虎吃了……” 我打斷他,“季風現在也在天牢?” 他猶自氣咻咻,再開口卻紅了眼睛,“不是,我們小将軍,進宮做了皇帝女兒的命侍,隻他一個不在天牢裡。
” 我在這一瞬間,腦中混亂不堪,無數零碎的片段帶着光沖過來,又更快的隐沒在黑暗裡,一時竟說不出話來,最後隻能與當年一樣,許久才“哦”了一聲。
這些年來,我笃定的作者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心無旁骛,并不是完全沒有在意過季家人的消息,但總以為那些該在的,無論何時都是在的,但是我錯了。
至少我應該更多的關心朝廷對季家的動向,我還是高估了當今皇帝,以為他再如何荒唐,總還不至于自毀長城,自戳與強敵之前。
因為這樣一個疏漏,我沒能及時對他們伸出援手,對那個在我清修寂寞的是少年時光中,唯一的朋友與兄弟伸出援手。
慶城偏遠,我發了盟貼囑咐成平帶人先趕往京城部署,而我也帶人兼程而去,成平辦事牢靠,一路上不斷有飛鴿帶來消息,我着人與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