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九

關燈
十月十八日,賜士暕進士出身。

    以三省言考試所試宗室藝業合格者八人,诏各遷秩。

    内士暕進士出身。

     三年四月十八日,徽宗即位,未改元。

    賜太學上舍生何大正同進士出身。

    以應诏上書可采,故賞之。

     徽宗崇甯二年六月四日,賜尚書右司員外郎林摅進士出身。

     三年正月十九日,賜通直郎鴻胪寺丞蔡攸進士出身,仍除秘書省秘書郎。

    以上殿應對詳明,該博儒雅,诏特賜也。

     九月三十日,賜宣義郎陳彥文進士出身,為尚書屯田員外郎。

     四年八月二十五日,诏:「宋喬年可特賜進士出身,仍除集賢殿修撰,充京畿轉運使。

    」以委察訪熙河一路利害,條析來上,精微該博,文理優贍也。

     同日,诏:「宣德郎議禮武選編修官王相可 特賜進士出身,秘書省校書郎。

    」以上殿奏對詳審,學問該博,故有是命。

     大觀元年閏十月二十九日,賜皇叔祖、右監門衛大将軍、秦州刺史克家進士出身。

     四年八月八日,賜承議郎、開封少尹張叔夜進士出身。

     政和元年二月二十九日,假将仕郎黃葆光特賜進士出身。

    以貢院别試所言,勘會春試出官,檢準敕條推恩合格優等人,取旨推恩賜出身。

     三年五月六日,賜承議郎徐禋同上舍出身。

    臣寮言:「舍法革千載科舉之弊,進士之科因以罷去。

    禋之所賜,尚仍舊制,于名實有所未正。

    」故有是命。

     四年五月二十二日,诏曹芬、駱庭芝同上舍出身。

    以大司成馮熙載奏國子監小學生合格優等曹芬、駱庭芝,尋于太學私試日,複令二人在敦化堂出本經義題,當面試驗,文理可采故也。

     五年二月十五日,賜盛草上舍出身。

     九月二十二日,禮部言:「荊湖北路靖州新學上舍生田汶為試中合格,系文理優長,依條補充上舍,乞依楊晟等體例推恩。

    取會辟廱稱雖與楊晟等事體一同,緣楊晟系特舍同上舍出身。

    诏田汶許依例特賜同上舍出身,如今後更有似此新民子弟升補上舍人,止依貢士法,依貢前來辟廱天頭原批:「『依貢』,《大典》作「津貢」。

    」,依條選試施行。

    六年閏正月十一日,賜王鼎上舍出身。

     八年七月二十九日,賜趙遹上舍出身,除秘書省校書郎。

    以生擒蔔漏,拓地千裡,一方底定,蕃夷震疊,奏請編次事迹,以 傳永久,子永裔奏書來上故也。

     宣和元年九月二十九日,賜中散大夫、知襲慶府錢伯言進士出身,直秘閣。

     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賜故吳王弟二女夫承事郎李源上舍出身。

    诏依故益王女夫郭璋例特賜也。

     二十四日,賜程俱上舍出身。

     三年十月三日,賜王羲叔同進士出身。

     十二月十三日,诏通議大夫、充徽猷閣待制、知河陽王序特賜進士出身。

     二十五日,賜保和殿學士、中奉大夫、禮制局詳議官、校正《内經》同詳定官蔡儵進士出身。

     四年八月十四日,賜王(□)[桐]進士出身。

    以安石親孫,故特賜也。

     六年五月二十日,诏通議大夫、守殿中監、兼校正禦殿前文籍蔡行特賜進士出身。

     七月三日,賜朝散郎郭毅進士出身,為尚書考功員外郎。

     十一月七日,賜開封尹燕瑛進士出身,兼侍讀。

     七年二月十二日,特賜奉議郎、開封尹蔡紹進士出身。

     三月二十九日,賜蔡縧進士出身。

     四月三十日,特賜新除京東東路常平楊逴進士出身。

    以奏對有理,人物秀及曾國學與薦也。

     八月二十九日,特賜新知虢州安泳進士出身。

    以進《周易解義》也。

     欽宗靖康元年二月六日,诏:「太學生雷觀、進士張炳上書論事可嘉,并與同進士出身。

    」 三月二十八日,诏陳東補迪功郎,賜同進士出身,除太學正錄。

    少宰兼中書侍郎吳敏言:「太學生陳東遭遇聖朝,忠義憤發,首陳去奸之議,繼上 用賢之請。

    陛下虛己,即聽其言。

    伏望錄其忠誠,加以官使。

    」東力辭不拜。

     四月八日,賜秘書少監顔岐進士出身。

     九日,诏布衣江端友為承務郎,賜同進士出身。

    以上《續國朝會要》。

     光堯皇帝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賜禦史台主簿韓璜同進士出身。

    璜以召試中書,故有是命。

     紹興元年四月三日,賜太學免上舍生高闶、元盥同進士出身。

    以依德音免赴殿試故也。

     二年二月三日,賜朝散郎李彙同進士出身。

    彙措置招收王企中一行蕃賊前來歸朝,自陳嘗發解于河北轉運司,類省考試合格,以道阻赴殿試不及,乞依例賜出身,故有是命天頭原批:「『十月十三日,賜徐俯進士出身。

    禦批:「志氣剛方,早聞于世。

    其于文學,直餘事。

    」故命之。

    』添二年二月三日下。

    」。

     十月十八日,賜右朝請郎、尚書左司員外郎曾統進士出身。

    以統言新除殿中侍禦史,國朝故事,無出身人不任台職,乞行寝罷。

    诏統系元佑石刻名臣之子,特有是命。

     三年八月十二日,賜右通直郎唐恕進士出身,除太常少卿。

    制以恕經術深醇,議論堅正,奉身引退,韬隐累年,故有是命。

     四年九月六日,賜史館校勘鄧名世進士出身。

    見舉遺逸門。

     十二月九日,賜右迪功郎王蘋進士出身,除秘書省正字。

    蘋以權發遣平江府孫佑薦授右迪功郎,繼賜出身。

    蘋辭免,上謂輔臣曰:「蘋起草茅,而論議進止若素宦于朝。

    大抵儒者能通世務,乃為有用。

    」卒賜之。

     五年五月一日,賜右承務郎、尚書禮部員外郎任申先進士出身。

    是(日)[月]九日,除秘書少監制 曰:「朕念黨籍之人,若子若孫,無不甄錄,所以來忠節也。

    然賢者之後,未必皆賢。

    向者匪人迎意掠美,乃援孚薄不肖,與爾同升。

    爾于是時,守正不阿,為不肖所惎,奉身而去。

    其後颠蹶,悉如爾言。

    先見特立,有如此者。

    朕方招延英俊,養之書省,道義相率,尤資老成。

    往司省事,其克欽哉。

    」 十月二十八日,賜蘇符同進士出身,除司勳郎官。

     十一月四日,賜右迪功郎周孚先同進士出身,添差充臨安府學教授。

     六年二月八日,賜右朝議大夫、試兵部尚書、諸路軍事都督府參議軍事折彥質進士出身。

    是(日)[月]十六日,簽書樞密院事。

     七月七日,賜右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觀呂本中進士出身,除起居舍人。

    制以本中「學術淵源本于前哲,文采聲譽絕于缙紳,更曆險夷,遂為耆舊」,故有是命。

     九月二十三日,賜布衣胡憲進士出身,添差建州教授。

    憲先召赴行在,以母老辭召,故命之。

     十月九日,賜張解同進士出身,與升擢差遣。

    以上殿奏對可采,故命之。

     十一月十六日,賜趙衛同進士出身,與差諸州教授。

    以上殿奏對稱之,故命之。

     八年八月三日,賜右丞事郎陳淵進士出身,除秘書丞。

    淵争臣陳瓘從孫,學有師承,通達國體,故有是命。

     十月三日,賜右朝奉大夫(郡)[邵]博進士出身,行秘書省校書郎。

    制以博「祖父道德學術為萬世師,而父經明行潔,博趣操文詞,不忝父祖」,故命之。

     十二月二十五日,賜右朝奉 郎莫将同進士出身,除起居郎。

    九年正月二日,除司農卿,制以将繇遠上封事,議論慷慨,故命之。

     九年正月五日,诏右朝奉大夫王倫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仍賜同進士出身。

    是月十七日,除東京留守,制以倫将命殊鄰,修兩國之好,且以境土複歸輿圖,故命之。

     六月十七日,賜史願同進士出身。

     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賜直秘閣、荊湖南路提刑何麒同進士出身。

    以引對可采,故命之。

     十二年六月四日,賜張本同進士出身。

    以上《中興會要》。

     三十二年十一月四日,壽皇即位,未改元。

    賜樞密院編修陸遊、尹穑并進士出身。

    樞臣薦遊等力學有聞,故有是命。

     壽皇聖帝隆興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賜兵部尚書兼戶部尚書錢端禮同進士出身,并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兼提舉德壽宮。

     閏十一月十四日,賜少保、尚書左仆射陳康伯男安節同進士出身。

    依慶曆宰相龐籍子元英例,故有是命。

     幹道四年二月十二日,賜兵部侍郎王炎同進士出身。

    尋報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七月七日,賜遂甯府布衣雍山進士出身,添差遂甯府府學教授。

     九月二十七日,賜興化軍仙遊縣布衣林彖進士出身,添差興化軍軍學教授。

     十二月十八日,賜建甯府布衣魏掞之同進士出身,除太常錄。

    以知福州王之望等言掞之節行孤高,才識超邁,不求聞達,召對 稱旨,故有是命。

     八年二月十四日,賜吏部侍郎王之奇同進士出身。

    尋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二十七日,賜戶部尚書曾懷同進士出身。

    尋拜參知政事。

     三月十七日,賜吏部員外郎蘇峤同進士出身。

    尋擢起居郎。

     八月十六日,賜工部侍郎姚憲同進士出身。

    尋擢左谏議大夫。

     九年十一月四日,賜幹辦行在諸軍審計司陳升卿同進士出身。

    以上《幹道會要》。

     【宋會要】 選舉宋會要輯稿選舉九賜及第賜出身賜童子出身賜及第童子出身 童子出身 太宗淳化二年十月十日,賜秦州念書童子譚孺卿出身。

     至道三年七月二十三日,賜念書童子段佑之出身。

    佑之京班重會之子,年十一歲,念得四經書。

    诏送國學考試,命之。

     真宗鹹平二年正月二十五日,以睦州童子邵煥為秘書省正字。

    煥嘗召對,賜帛遣歸。

    至是複至京師,始十二歲。

    帝聞之,令合門引對,面賦《春雨》詩一篇,援筆而就,賞其敏速,遂命以官。

     四年五月二十日,賜南康軍童子重轲出身。

    轲六歲善誦書,江南巡撫使夏侯峤等以名聞。

    帝召入,使誦《周易》數卦,頗精通。

    又賦詩一章,亦援筆而就,遂獎錄焉。

     十月,賜撫州童子陳炫出身。

    炫年十二歲,能誦書。

    本州島以名聞而命之。

     五年四月三日,賜童子張待用出身。

    待用始七歲,詣阙自陳能誦《周易》、《論語》及獻書詩一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