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九
關燈
小
中
大
賜及第賜進士及第賜本科及第
賜出身賜同出身賜本科出身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
賜三傳出身賜同三傳出身賜學究出身賜同學究出身
賜上舍出身賜同上舍出身賜明經出身賜同明經出身
賜童子出身
賜及第
太宗雍熙二年正月,诏著作佐郎樂史先賜進士及第,宜附太平興國五年第一甲進士之下。
淳化三年三月,賜太常寺奉禮郎楊億進士及第。
億時年十二,讀書秘閣,因拟《文選兩京賦》作《東》《西京賦》二道以進。
太宗覽而嘉之,诏學士院試《舒州進甘露頌》,實時而就,帝益賞其俊才,故有是命。
至道元年四月十四日,诏布衣潘阆對,賜進士及第,試國子四門助教。
阆賣藥京師,好交結貴近。
有言其能詩者,因召見而有是命。
未幾追還诏書。
真宗鹹平二年正月十二日,賜隰州進士楊尹本科及第,仍附春榜。
尹上疏言邊防事,召試舍人院,中第,命之。
四年九月五日,賜太子中舍張宗誨進士及第。
宗誨,兵部尚書齊賢之子,獻《屯田論》三篇,命試舍人院,有是命。
景德 二年三月九日,虞部員外郎、知鄭州王矩上書自薦,求賜科名。
帝以其自燕薊歸化,曆官清白,勤于詞學,特賜進(人)[士]及第,仍附新榜。
大中祥符三年八月十八日,賜大理評事蘇耆進士及第。
耆,禮部侍郎易簡之子,獻文,召試而有是命。
五年正月十三日,賜太理評事舒昭遠進士及第。
昭遠因對自陳,命試于中書,帝以辭旨為優賜第,仍遷寺丞。
五月四日,賜進士範木及第。
祀汾陰歲,獻文,召試而命之。
八月十六日,賜虞部員外郎賈守正進士及第。
守正,禮部侍郎黃中之子,獻文召試,命之。
六年十一月一日,賜大理評事李昭迥進士及第。
昭迥,故相昉之孫,獻文求賜,故命之。
天禧元年四月十四日,賜進士楊偉及第。
是歲大禮,獻賦頌者甚衆。
诏近臣詳考,偉等詞藝可采,故召試學士院而命之。
二年九月十四日,賜太常寺奉禮郎錢暧進士及第。
暧,翰林學士惟演之子,獻《醴泉賦》,召試命之。
三年九月十二日,賜大理寺丞王質進士及第。
質,故相旦之侄,獻文,召試命之。
仁宗天聖五年八月十四日,賜衛尉寺丞趙良規進士及第。
以上幹元節祝聖壽古賦,召試學士院,中第,命之。
九月十二日,賜大理寺丞公孫覺、王舉善進士及第。
覺等召試學士院,覺策稍優頌,舉善策優論。
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賜光祿寺丞、集賢校理李淑進士及第。
時淑預修國史,同修史官劉筠等列奏淑夙 負詞學,時稱隽敏,召試學士院,頌甚優,而有是命。
八年五月二日,賜将作監主簿唐詢進士及第、王田同進士及第。
詢、田召試學士院,中第,命之。
十年三月二十六日,賜太常寺奉禮郎、館閣對讀書盛申甫進士及第。
申甫,翰林學士度之子,表求試,命舍人院考較,賦稍優,詩稍堪,特獎之。
以上《國朝會要》。
神宗熙甯元年八月七日,賜茂材異等科王安國進士及第。
先是,上書以安國翰林學士安石之弟,安國素有行義,學術為士推尚。
近閱所著序言,文辭優贍,理道該明,可令舍人院召試策論。
以所試中優等,命之。
三年七月五日,賜大理寺丞王欽臣進士及第。
先是,參知政事趙薦欽臣文藝,有旨候任滿與試。
至是學士院召試,中優等,命之。
五年十二月十一日,賜太廟齋郎王震、試将作監主簿陳彥弼進士及第。
以試經書律令大義,詞理稍優也。
以上《續國朝會要》。
《中興》、《幹道會要》無此門。
選舉宋會要輯稿選舉九賜及第賜出身賜童子出身賜及第賜出身賜同出身 賜出身賜同出身 太祖開寶三年十二月,賜進策人樊若水進士出身。
若水江南舉進士不第,遂謀北歸,因詣阙上書,言江南可取之狀,以求進用。
召試學士院,有是命。
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召九經李符問經義于内殿,賜本科出身。
五年十一月四日,賜進策人鄭伸同進士出身,仍授開封府酸棗縣主簿,賜襲衣銀帶器币。
伸即樞密使李崇矩之門人,依崇矩以圖仕宦,經十餘年無所成,伸不勝其忿,乃捃摭崇矩 陰事,詣阙上言,故崇矩有華州之行,而伸有是命。
六年三月二十九日,賜故右贊善大夫陸光佩子垣同進士出身,監察禦史王楷子衮同三傳出身。
先诏朝臣有将命遠方死事,錄其子孫,有司以垣等來上,命學士院試所業而命之。
八年八月,賜草澤王德方同學究出身。
以上書言河堤利害也。
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六月,賜江州陳裕三傳出身。
裕以講學為業,帝聞而有是命。
雍熙四年九月二日,賜殿前承旨徐半千同進士出身,仍賜綠袍及錢十萬。
以上章言時政也。
俄又賜名嚴叟,授陳州司戶參軍。
淳化四年十一月一日,賜襄州旌表門闾劉方同進士出身。
方五世同居,長幼凡百口。
雍熙初,本道以聞,特賜旌表。
至是以壽甯節來貢,召對而有是命。
五年五月十日,賜鄉貢學究楊允升同本科出身,授漢州綿竹縣令。
允升即綿竹縣人,王小波之亂,紏合子弟,募鄉黨敢死者,并力攻賊,屢挫其鋒。
仍為王師鄉導,所向成功。
昭宣使王繼恩以聞,有是命。
至道三年四月十二日,賜進士張庶凝、楊嵎同進士出身。
嵎即谕德砺之子,與庶凝同勘書于春坊。
帝即位,遂有是命。
尋并除光祿丞、直史館。
真宗鹹平二年閏三月二十八日,賜草澤邱續同進士出身。
上書言事,召試舍人院而有是命。
五月五日,賜進士高輿本科出身。
輿言自太祖朝應舉,曆場屋三十年,召試舍人院而命 之。
三年四月十一日,賜禦書院祗候夏溫其同進士出身,授保信軍節度推官。
溫其自陳本進士,求試所業,令舍人院召試而有是命。
八月十一日,賜草澤張嵩同進士出身。
嵩上書言事,召試舍人院而有是命。
九月十七日,賜太子左贊善大夫宋贻序進士出身。
贻序,故相琪之子,幼嗜學,好言邊事,召試學士院而有是命。
六年六月二十日,賜滔州諸科舉人孫璧等五人學究出身。
璧等皆常經蕃寇侵掠,本州島以聞,帝憫之而有是命。
十月十六日,賜進士羅白本科出身。
白上高祖隐文集,召試學士院,命之。
景德元年二月六日,賜進士柳察同出身,為楚州團練推官。
察少志學,嘗詣阙獻文,召試,賜出身。
至是又拟白居易作策問七十五篇,目為《贊聖策林》。
又續李德裕《丹扆箴》五篇以獻,複召試而命之。
七月十四日,賜翰林天文周克明進士出身。
克明表陳頗習詞業,願從明試,故命舍人院試賦而命之。
十月九日,賜進士張起同出身,為壽春縣主簿。
起詣登聞上書論邊事,帝覽而嘉之,始賜出身,複有是命。
二年四月九日,賜進士董經同進士出身。
以父(為)浔為安定郡王府翊善,緻仕推恩也。
五月十五日,召撫州進士晏殊試詩、賦各一首,大名府進士姜蓋試詩六篇,賜殊進士出身,蓋同學究出身。
後二日,召殊試詩、賦、論三題于殿内,移晷而就,擢為秘書省正字,賜袍笏,令讀書 于秘閣,就直館陳彭年習諸科。
時殊年十四,蓋年十二,鹹以隽秀聞。
是日帝親試禮部舉人,特召殊等面試而有是命。
七月初五日,前隴州汧源縣主簿劉質賜同進士出身,授試秘書郎知陳州項城縣事。
質上書獻《邊防兵要論》,召試中書而命之。
十一月初二日,賜進士姚孝友同進士出身。
孝友上書自言,昨應诏舉賢良,着《政通》十卷,有司考校聞罷,不能預試。
且孤貧無依,願沾一命之秩以自效。
令中書召試而命之。
三年十二月十三日,賜進士李仲翊本科出身。
仲翊,炟之後,獻文召試而有是命。
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賜河南府進士李籍本科出身。
初,帝幸西都,籍邀車駕獻所業,特令召試中書而有是命。
十月十四日,诏:「祠部員外郎何炳三子,習進士知道、習學究知古、知常,并賜本科出身。
」炳知象州,陳進之亂,守圉有勞,既優令遷秩,而并其子,有是命焉。
大中祥符三年正月十四日,賜進士孫籍同出身。
籍獻書言封禅告成,皇帝盛美,然願以持盈守成為念。
帝嘉之,召試中書而有是命焉。
六月九日,賜草澤許申、進士祖高進士及第,洪矩同進士出身。
先是東封,邀車駕獻文者數百人,帝閱申等文有可采,召試賜科名。
既而以高即監察禦史之子,坐奸贓死,高不合齒于科第,命補三班借職。
四年七月十三日,賜進士晏穎出身。
穎,殊之弟,幼能文,東封歲嘗獻文業。
至是殊病,帝遣中 使張懷德挾醫視之,因索穎文槁,穎獻十卷。
帝甚嘉獎,以示輔臣,尤賞其《宮沼瑞龜賦》。
俄召至便殿,試三題而命焉。
十七日,賜進士史昊出身。
樞密直學士李士衛等薦昊文行,召試學士院而有是命。
五年五月四日,賜進士陳同出身。
祀汾陰歲,矩獻文,召試中書而命之。
天禧元年四月十四日,賜進士賈昌朝同出身。
大禮之初,貢舉人獻賦頌者甚衆。
诏近臣詳考,惟昌朝與楊偉可采,故召試學士院而命之。
六月二日,賜秘書省校書郎夏有章同進士出身。
二年九月十四日,賜衛尉寺丞錢延年同進士出身。
延年,故鄧州觀察使若水之子,以父文集為獻,召試而命焉。
十二月十六日,賜宣州學究陳畫出身。
畫上宣州泾賜茶場利便,歲增課十萬故也。
三年五月二日,賜梁山軍山人馮兌同學究出身。
以本路提點刑獄庾孝基薦其人文行也。
四年二月十六日,賜光祿寺丞沈惟溫進士出身。
惟溫,故相倫之孫,獻太祖與倫禦書,求賜科名也。
仁宗天聖四年閏五月十六日,賜奉禮郎楊纮同進士出身。
纮,翰林學士億之子,召試舍人院,策頌并稍優。
帝谕輔臣曰:「纮頗聞好學,詞業如何」王旦等曰:「觀此程試,詞語
淳化三年三月,賜太常寺奉禮郎楊億進士及第。
億時年十二,讀書秘閣,因拟《文選兩京賦》作《東》《西京賦》二道以進。
太宗覽而嘉之,诏學士院試《舒州進甘露頌》,實時而就,帝益賞其俊才,故有是命。
至道元年四月十四日,诏布衣潘阆對,賜進士及第,試國子四門助教。
阆賣藥京師,好交結貴近。
有言其能詩者,因召見而有是命。
未幾追還诏書。
真宗鹹平二年正月十二日,賜隰州進士楊尹本科及第,仍附春榜。
尹上疏言邊防事,召試舍人院,中第,命之。
四年九月五日,賜太子中舍張宗誨進士及第。
宗誨,兵部尚書齊賢之子,獻《屯田論》三篇,命試舍人院,有是命。
景德 二年三月九日,虞部員外郎、知鄭州王矩上書自薦,求賜科名。
帝以其自燕薊歸化,曆官清白,勤于詞學,特賜進(人)[士]及第,仍附新榜。
大中祥符三年八月十八日,賜大理評事蘇耆進士及第。
耆,禮部侍郎易簡之子,獻文,召試而有是命。
五年正月十三日,賜太理評事舒昭遠進士及第。
昭遠因對自陳,命試于中書,帝以辭旨為優賜第,仍遷寺丞。
五月四日,賜進士範木及第。
祀汾陰歲,獻文,召試而命之。
八月十六日,賜虞部員外郎賈守正進士及第。
守正,禮部侍郎黃中之子,獻文召試,命之。
六年十一月一日,賜大理評事李昭迥進士及第。
昭迥,故相昉之孫,獻文求賜,故命之。
天禧元年四月十四日,賜進士楊偉及第。
是歲大禮,獻賦頌者甚衆。
诏近臣詳考,偉等詞藝可采,故召試學士院而命之。
二年九月十四日,賜太常寺奉禮郎錢暧進士及第。
暧,翰林學士惟演之子,獻《醴泉賦》,召試命之。
三年九月十二日,賜大理寺丞王質進士及第。
質,故相旦之侄,獻文,召試命之。
仁宗天聖五年八月十四日,賜衛尉寺丞趙良規進士及第。
以上幹元節祝聖壽古賦,召試學士院,中第,命之。
九月十二日,賜大理寺丞公孫覺、王舉善進士及第。
覺等召試學士院,覺策稍優頌,舉善策優論。
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賜光祿寺丞、集賢校理李淑進士及第。
時淑預修國史,同修史官劉筠等列奏淑夙 負詞學,時稱隽敏,召試學士院,頌甚優,而有是命。
八年五月二日,賜将作監主簿唐詢進士及第、王田同進士及第。
詢、田召試學士院,中第,命之。
十年三月二十六日,賜太常寺奉禮郎、館閣對讀書盛申甫進士及第。
申甫,翰林學士度之子,表求試,命舍人院考較,賦稍優,詩稍堪,特獎之。
以上《國朝會要》。
神宗熙甯元年八月七日,賜茂材異等科王安國進士及第。
先是,上書以安國翰林學士安石之弟,安國素有行義,學術為士推尚。
近閱所著序言,文辭優贍,理道該明,可令舍人院召試策論。
以所試中優等,命之。
三年七月五日,賜大理寺丞王欽臣進士及第。
先是,參知政事趙薦欽臣文藝,有旨候任滿與試。
至是學士院召試,中優等,命之。
五年十二月十一日,賜太廟齋郎王震、試将作監主簿陳彥弼進士及第。
以試經書律令大義,詞理稍優也。
以上《續國朝會要》。
《中興》、《幹道會要》無此門。
選舉宋會要輯稿選舉九賜及第賜出身賜童子出身賜及第賜出身賜同出身 賜出身賜同出身 太祖開寶三年十二月,賜進策人樊若水進士出身。
若水江南舉進士不第,遂謀北歸,因詣阙上書,言江南可取之狀,以求進用。
召試學士院,有是命。
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召九經李符問經義于内殿,賜本科出身。
五年十一月四日,賜進策人鄭伸同進士出身,仍授開封府酸棗縣主簿,賜襲衣銀帶器币。
伸即樞密使李崇矩之門人,依崇矩以圖仕宦,經十餘年無所成,伸不勝其忿,乃捃摭崇矩 陰事,詣阙上言,故崇矩有華州之行,而伸有是命。
六年三月二十九日,賜故右贊善大夫陸光佩子垣同進士出身,監察禦史王楷子衮同三傳出身。
先诏朝臣有将命遠方死事,錄其子孫,有司以垣等來上,命學士院試所業而命之。
八年八月,賜草澤王德方同學究出身。
以上書言河堤利害也。
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六月,賜江州陳裕三傳出身。
裕以講學為業,帝聞而有是命。
雍熙四年九月二日,賜殿前承旨徐半千同進士出身,仍賜綠袍及錢十萬。
以上章言時政也。
俄又賜名嚴叟,授陳州司戶參軍。
淳化四年十一月一日,賜襄州旌表門闾劉方同進士出身。
方五世同居,長幼凡百口。
雍熙初,本道以聞,特賜旌表。
至是以壽甯節來貢,召對而有是命。
五年五月十日,賜鄉貢學究楊允升同本科出身,授漢州綿竹縣令。
允升即綿竹縣人,王小波之亂,紏合子弟,募鄉黨敢死者,并力攻賊,屢挫其鋒。
仍為王師鄉導,所向成功。
昭宣使王繼恩以聞,有是命。
至道三年四月十二日,賜進士張庶凝、楊嵎同進士出身。
嵎即谕德砺之子,與庶凝同勘書于春坊。
帝即位,遂有是命。
尋并除光祿丞、直史館。
真宗鹹平二年閏三月二十八日,賜草澤邱續同進士出身。
上書言事,召試舍人院而有是命。
五月五日,賜進士高輿本科出身。
輿言自太祖朝應舉,曆場屋三十年,召試舍人院而命 之。
三年四月十一日,賜禦書院祗候夏溫其同進士出身,授保信軍節度推官。
溫其自陳本進士,求試所業,令舍人院召試而有是命。
八月十一日,賜草澤張嵩同進士出身。
嵩上書言事,召試舍人院而有是命。
九月十七日,賜太子左贊善大夫宋贻序進士出身。
贻序,故相琪之子,幼嗜學,好言邊事,召試學士院而有是命。
六年六月二十日,賜滔州諸科舉人孫璧等五人學究出身。
璧等皆常經蕃寇侵掠,本州島以聞,帝憫之而有是命。
十月十六日,賜進士羅白本科出身。
白上高祖隐文集,召試學士院,命之。
景德元年二月六日,賜進士柳察同出身,為楚州團練推官。
察少志學,嘗詣阙獻文,召試,賜出身。
至是又拟白居易作策問七十五篇,目為《贊聖策林》。
又續李德裕《丹扆箴》五篇以獻,複召試而命之。
七月十四日,賜翰林天文周克明進士出身。
克明表陳頗習詞業,願從明試,故命舍人院試賦而命之。
十月九日,賜進士張起同出身,為壽春縣主簿。
起詣登聞上書論邊事,帝覽而嘉之,始賜出身,複有是命。
二年四月九日,賜進士董經同進士出身。
以父(為)浔為安定郡王府翊善,緻仕推恩也。
五月十五日,召撫州進士晏殊試詩、賦各一首,大名府進士姜蓋試詩六篇,賜殊進士出身,蓋同學究出身。
後二日,召殊試詩、賦、論三題于殿内,移晷而就,擢為秘書省正字,賜袍笏,令讀書 于秘閣,就直館陳彭年習諸科。
時殊年十四,蓋年十二,鹹以隽秀聞。
是日帝親試禮部舉人,特召殊等面試而有是命。
七月初五日,前隴州汧源縣主簿劉質賜同進士出身,授試秘書郎知陳州項城縣事。
質上書獻《邊防兵要論》,召試中書而命之。
十一月初二日,賜進士姚孝友同進士出身。
孝友上書自言,昨應诏舉賢良,着《政通》十卷,有司考校聞罷,不能預試。
且孤貧無依,願沾一命之秩以自效。
令中書召試而命之。
三年十二月十三日,賜進士李仲翊本科出身。
仲翊,炟之後,獻文召試而有是命。
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賜河南府進士李籍本科出身。
初,帝幸西都,籍邀車駕獻所業,特令召試中書而有是命。
十月十四日,诏:「祠部員外郎何炳三子,習進士知道、習學究知古、知常,并賜本科出身。
」炳知象州,陳進之亂,守圉有勞,既優令遷秩,而并其子,有是命焉。
大中祥符三年正月十四日,賜進士孫籍同出身。
籍獻書言封禅告成,皇帝盛美,然願以持盈守成為念。
帝嘉之,召試中書而有是命焉。
六月九日,賜草澤許申、進士祖高進士及第,洪矩同進士出身。
先是東封,邀車駕獻文者數百人,帝閱申等文有可采,召試賜科名。
既而以高即監察禦史之子,坐奸贓死,高不合齒于科第,命補三班借職。
四年七月十三日,賜進士晏穎出身。
穎,殊之弟,幼能文,東封歲嘗獻文業。
至是殊病,帝遣中 使張懷德挾醫視之,因索穎文槁,穎獻十卷。
帝甚嘉獎,以示輔臣,尤賞其《宮沼瑞龜賦》。
俄召至便殿,試三題而命焉。
十七日,賜進士史昊出身。
樞密直學士李士衛等薦昊文行,召試學士院而有是命。
五年五月四日,賜進士陳同出身。
祀汾陰歲,矩獻文,召試中書而命之。
天禧元年四月十四日,賜進士賈昌朝同出身。
大禮之初,貢舉人獻賦頌者甚衆。
诏近臣詳考,惟昌朝與楊偉可采,故召試學士院而命之。
六月二日,賜秘書省校書郎夏有章同進士出身。
二年九月十四日,賜衛尉寺丞錢延年同進士出身。
延年,故鄧州觀察使若水之子,以父文集為獻,召試而命焉。
十二月十六日,賜宣州學究陳畫出身。
畫上宣州泾賜茶場利便,歲增課十萬故也。
三年五月二日,賜梁山軍山人馮兌同學究出身。
以本路提點刑獄庾孝基薦其人文行也。
四年二月十六日,賜光祿寺丞沈惟溫進士出身。
惟溫,故相倫之孫,獻太祖與倫禦書,求賜科名也。
仁宗天聖四年閏五月十六日,賜奉禮郎楊纮同進士出身。
纮,翰林學士億之子,召試舍人院,策頌并稍優。
帝谕輔臣曰:「纮頗聞好學,詞業如何」王旦等曰:「觀此程試,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