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上策試天下貢士孫見龍等於
太和殿
十月初五日禮部密題請用讀卷官員
欽點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松柱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蕭永藻 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綽奇常泰鄒士璁沈涵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都察院左都禦史仍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揆叙吏部尚書暫理戶部尚書事張鵬翮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吏部右侍郎仍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湯右曾戶部右侍郎廖騰煃 經筵講官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王思轼 經筵講官工部尚書王顼齡為讀卷官初九日早諸貢士赴
太和殿前
殿試
皇上賜策問
奉
天承運
皇帝制曰朕惟治天下之要務莫先於敬持其心心者所以饬官方勵人才而消釁蘖之本也自禦極以來翼翼兢兢五十餘年如一日至於大小臣工無時不以國爾忘家以人事君之義相為告戒焉邊疆雖靖尤加意於武備之修凡以立國之道德威不可偏廢古帝王所以深根固本杜漸防微是朕之所夙夜而不敢康者也書曰儆戒無虞又曰制治未亂保邦未危今國家承平日久文恬武嬉朕惟唐虞成周之隆君臣所以動色咨警者豈過慮欤無亦察於天命人心之理而無荒無怠期以長凝
上天之眷而永底蒸民之生也其何以使中外臣僚悉喻朕意欤夫洪範進人有猷有為歸於有守周官弊吏則能法之類必首以廉然則廉隅者士行之先也服官之本也督撫者州縣之師部院大臣者百寮羣吏之表故李膺按部而貪墨為之解官楊绾登朝而勲舊為之撤樂今吏道未盡澄清官邪未盡振肅其亦
倡率之道有所未至欤易曰拔茅茹以其彚書曰舉能其官惟爾之能稱匪其人惟爾弗任内而部院卿貳外而督撫提鎮朕所寄腹心耳目也有所薦舉朕必虛心而采用焉然課其成效往往不能悉副任使者何也夫無至公之心則知交姻娅各徇其所私無至明之識則劣品庸流各阿其所好古大臣薦賢不使人知而補牍必争夾袋必滿者其風豈遠欤立政之篇緻意於庶言庶獄庶慎而終以克诘戎兵古者簡閱車徒一年而四舉焉朕鑒於前代慎選将勤恤兵甄微勞酬壯烈留神戎事用樹國威然自禁旅之外所在營伍盡能核軍實而肅行陣欤夫練習不素則技勇之藝疎節制不嚴則驕惰之兵衆其何以振紀宣威使國家長收衛民之用也要之潔清自勵則援引必公而小大莫非法廉之選憂危共惕則防維必至而内外永享甯谧之休朕之所以勅臣工者即其所以望多士者也爾多士其悉摅所學以對朕将親覽焉
十二日丙戌
上禦太和殿王以下文武百官各朝服齊集鴻胪寺官
傳
制賜王敬銘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十二日早讀卷等官幷諸王以下公以上文武百官各具朝服赴
太和殿前侍立禮部官捧
黃榜置於
丹陛正中黃案上鴻胪寺官傳
制唱名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王敬銘任蘭枝魏廷珍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楊繩武等五十名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朱向中等一百四十三名
附載恩榮次第
十四日
賜宴於禮部二十一日
賜狀元頂?披領帶等物及進士折鈔銀兩二十四日
狀元率諸進士上
表謝
恩二十五日狀元率諸進士詣
先師孔子廟行禮
十一月初七日辛亥
上策試天下武舉金昆等於
太和殿閱日複較射於西厰
十一月初一日兵部密題請用讀卷官員
欽點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溫逹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松柱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蕭永藻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綽奇沈涵常泰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都察院左都禦史仍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揆叙吏部尚書暫理戶部尚書事張鵬翮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吏部右侍郎仍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湯右曾 經筵講官刑部尚書張廷樞都察院左都禦史劉謙通政使司右通政王景曾為讀卷官
初七日早諸武舉赴
太和殿前
殿試
皇上賜策問
奉
天承運
皇帝制曰自古承平日久則武備或緻不修朕統禦萬方永維所以久安長治之道故加意疆塲推心阃外無時不圖度於懷也夫為民之衛者兵司兵之命者将古之大将以仁義律身夫是以操如冰霜恩如雨露令之行也如風雷信之堅也如金石朕於簡任将帥訓饬有加焉而未能悉副朕心者其故安在夫必平日得士卒之懽然後臨事可以用三軍之命古未有不恤兵而能制勝禽敵者今或坐享安榮而於衆士甘苦漠不周知甚且冒兵克饷以自肥者有焉身家之念重則營伍之恩薄欲得萬人齊心同仇敵忾豈不難欤然則恤兵之要尤在潔已故廉則生惠公則能愛古大臣之風其遂邈不可嗣欤賞罰者馭衆之大權也而於軍中尤重非信賞則無以結其心而鼓其氣非必罰則無以肅其法而厲其威今為将而或未能盡斯道者何欤毋乃漫無紀律而賞罰之不講欤抑因其吝於賞故不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