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女真問題
關燈
小
中
大
個來團結組織東北女真族的力量。
從他的國号和姓就說明他是繼承金的。
兩年以後,他出兵攻打明朝。
以上講的就是努爾哈赤以前東北建州的具體情況。
這些情況說明什麼呢? 一、建州這個部族并不是像清朝的史書上所記載的那樣,是從努爾哈赤才開始的,而是從明朝初年起,建州族就在東北地區活動。
二、建州和明朝、蒙古、朝鮮三方面都有關系。
可以明顯地看出,猛哥帖木兒就是蒙古名字。
漢族、蒙古族、朝鮮族的文化對它都有影響。
它接受了這幾方面的東西,提高了自己。
三、明朝對東北女真族的政策是分而治之,但這個政策後來失敗了。
女真各部要求團結,從生活和文化的提高來說,從加強軍事力量來說,都需要團結在一起。
盡管中間遭到一些挫折,但是并不能阻止三種女真的團結。
努爾哈赤一生的活動主要是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統一了東北許多部族。
統一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應該說是好事情,不是壞事。
努爾哈赤統一東北的各個部族,在民族發展的曆史上是有貢獻的。
四、東北建州部族社會發展的過程是:初期過着遊牧生活,不善于耕種。
後來俘虜漢人、朝鮮人去耕種,有了農業生産;同時也懂得了使用鐵器、生産鐵器,初步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産水平。
努爾哈赤取得了沈陽、遼陽以後,封建化的過程加快了,在很大的程度上接受了漢人的文化和生産方式。
但是必須了解,建州族在其發展過程中是有自身的特點的。
上面所說的八旗,表面上是軍事組織,實際上是社會組織和生産組織,這三者是統一的。
八旗軍隊在出去打仗的時候,明确規定俘虜到的人口和物資應該拿出一部分交給公家,剩下的才歸自己。
在努爾哈赤時代,八旗的頭子還都有很大的權力,許多事情都要經過他們共同商量,取得他們的同意後才能作出決定。
這種情況一直到努爾哈赤的兒子清太宗的時候才改變,才提高了皇帝的地位,而把八旗首領的地位降低了。
最後講講“滿洲”這個名字的來源問題。
這個名字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
根據明朝的曆史記載,在清太宗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滿洲”這個名字。
一直到清太宗時才稱“滿洲”。
後來又稱為“滿族”。
在外國的地圖上把中國的東北叫滿洲,後來我們自己也跟着外國人這樣叫。
現在可能的解釋是:建州族信仰佛教,佛教裡有一個佛叫作“文殊”,滿族人把文殊念作“滿住”。
1348年明朝跟朝鮮合起來打建州,很多建州人被殺,其中有一個領袖就叫李滿住(女真族裡有不少人叫滿住,用宗教上的名詞作為自己的名字)。
可能“滿洲”就是從“滿住”演變而來的。
從“文殊”演變為“滿住”,又從“滿住”演變為“滿洲”。
這是一個試探性的解釋,還不能說是科學的結論。
其他方面的材料還沒有。
因此,究竟為什麼叫“滿洲”,現在還不能下最後的結論。
以上我們介紹了建州的一些情況。
我們對待漢族和滿族的關系,也應該像對待漢族和蒙古族的關系一樣。
在明朝,漢族和滿族之間是打過仗,但是更多的時候是不打仗的。
清太宗改國号為清,到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入關,正式建立了清朝。
清朝統治中國兩百多年,它是中國曆史上最後的一個王朝。
清朝末年一些革命黨人進行反滿鬥争,出了不少的書,宣傳清朝的黑暗統治,宣傳反滿。
這在那個時期是必要的。
可是經過幾十年,到了現在,我們如果還是這樣來對待滿族就不應該了。
我們是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一律平等。
一方面要承認清朝進行過多次非正義的戰争,有過黑暗統治;另一方面也要承認清朝統治的兩百多年并不都是黑暗時代,其中有一個時期的曆史是很輝煌的。
譬如像康熙、乾隆時代就是清朝的全盛時代,這個時代不但鞏固了國家的統一,而且有所發展。
我們中國今天的疆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是康熙、乾隆時代奠定的。
我們繼承了他們的遺産。
所以毛主席說:“今天的中國是曆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不應當割斷曆史。
”我們對清朝的曆史必須有足夠的估價,對康熙、乾隆鞏固國家的統一、發展國家的統一也要有足夠的估價。
應該給它以應有的尊重。
不但對曆史應該給予應有的尊重,今天在民族關系上也應該注意這點。
解放以後,中央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指示,就是“滿清”兩個字不要連用。
清朝就是清朝,滿族就是滿族。
要把清朝統治者和廣大的滿族人民區别開,并不是所有的滿族人都是清朝的統治者。
滿族人民在清朝統治下同樣是受剝削、受壓迫的。
至于清朝統治者,他們做過壞事,但是在有些事情上也做過好事,而且做了很大的好事。
應該從曆史事實出發,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從他的國号和姓就說明他是繼承金的。
兩年以後,他出兵攻打明朝。
以上講的就是努爾哈赤以前東北建州的具體情況。
這些情況說明什麼呢? 一、建州這個部族并不是像清朝的史書上所記載的那樣,是從努爾哈赤才開始的,而是從明朝初年起,建州族就在東北地區活動。
二、建州和明朝、蒙古、朝鮮三方面都有關系。
可以明顯地看出,猛哥帖木兒就是蒙古名字。
漢族、蒙古族、朝鮮族的文化對它都有影響。
它接受了這幾方面的東西,提高了自己。
三、明朝對東北女真族的政策是分而治之,但這個政策後來失敗了。
女真各部要求團結,從生活和文化的提高來說,從加強軍事力量來說,都需要團結在一起。
盡管中間遭到一些挫折,但是并不能阻止三種女真的團結。
努爾哈赤一生的活動主要是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統一了東北許多部族。
統一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應該說是好事情,不是壞事。
努爾哈赤統一東北的各個部族,在民族發展的曆史上是有貢獻的。
四、東北建州部族社會發展的過程是:初期過着遊牧生活,不善于耕種。
後來俘虜漢人、朝鮮人去耕種,有了農業生産;同時也懂得了使用鐵器、生産鐵器,初步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産水平。
努爾哈赤取得了沈陽、遼陽以後,封建化的過程加快了,在很大的程度上接受了漢人的文化和生産方式。
但是必須了解,建州族在其發展過程中是有自身的特點的。
上面所說的八旗,表面上是軍事組織,實際上是社會組織和生産組織,這三者是統一的。
八旗軍隊在出去打仗的時候,明确規定俘虜到的人口和物資應該拿出一部分交給公家,剩下的才歸自己。
在努爾哈赤時代,八旗的頭子還都有很大的權力,許多事情都要經過他們共同商量,取得他們的同意後才能作出決定。
這種情況一直到努爾哈赤的兒子清太宗的時候才改變,才提高了皇帝的地位,而把八旗首領的地位降低了。
最後講講“滿洲”這個名字的來源問題。
這個名字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
根據明朝的曆史記載,在清太宗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滿洲”這個名字。
一直到清太宗時才稱“滿洲”。
後來又稱為“滿族”。
在外國的地圖上把中國的東北叫滿洲,後來我們自己也跟着外國人這樣叫。
現在可能的解釋是:建州族信仰佛教,佛教裡有一個佛叫作“文殊”,滿族人把文殊念作“滿住”。
1348年明朝跟朝鮮合起來打建州,很多建州人被殺,其中有一個領袖就叫李滿住(女真族裡有不少人叫滿住,用宗教上的名詞作為自己的名字)。
可能“滿洲”就是從“滿住”演變而來的。
從“文殊”演變為“滿住”,又從“滿住”演變為“滿洲”。
這是一個試探性的解釋,還不能說是科學的結論。
其他方面的材料還沒有。
因此,究竟為什麼叫“滿洲”,現在還不能下最後的結論。
以上我們介紹了建州的一些情況。
我們對待漢族和滿族的關系,也應該像對待漢族和蒙古族的關系一樣。
在明朝,漢族和滿族之間是打過仗,但是更多的時候是不打仗的。
清太宗改國号為清,到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入關,正式建立了清朝。
清朝統治中國兩百多年,它是中國曆史上最後的一個王朝。
清朝末年一些革命黨人進行反滿鬥争,出了不少的書,宣傳清朝的黑暗統治,宣傳反滿。
這在那個時期是必要的。
可是經過幾十年,到了現在,我們如果還是這樣來對待滿族就不應該了。
我們是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一律平等。
一方面要承認清朝進行過多次非正義的戰争,有過黑暗統治;另一方面也要承認清朝統治的兩百多年并不都是黑暗時代,其中有一個時期的曆史是很輝煌的。
譬如像康熙、乾隆時代就是清朝的全盛時代,這個時代不但鞏固了國家的統一,而且有所發展。
我們中國今天的疆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是康熙、乾隆時代奠定的。
我們繼承了他們的遺産。
所以毛主席說:“今天的中國是曆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不應當割斷曆史。
”我們對清朝的曆史必須有足夠的估價,對康熙、乾隆鞏固國家的統一、發展國家的統一也要有足夠的估價。
應該給它以應有的尊重。
不但對曆史應該給予應有的尊重,今天在民族關系上也應該注意這點。
解放以後,中央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指示,就是“滿清”兩個字不要連用。
清朝就是清朝,滿族就是滿族。
要把清朝統治者和廣大的滿族人民區别開,并不是所有的滿族人都是清朝的統治者。
滿族人民在清朝統治下同樣是受剝削、受壓迫的。
至于清朝統治者,他們做過壞事,但是在有些事情上也做過好事,而且做了很大的好事。
應該從曆史事實出發,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