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消息,都統烏古論長壽應募,馘二人,擒一人,問得臨洮及夏兵事勢以報。
城圍凡半月。
城中兵數千,而粟且不支,衆皆危之。
知臨洮府事陀滿胡土門日為開谕順逆禍福,皆自奮。
因捕其黨欲為内應者二十人斬之,擲首城外。
夏兵四面往攻,金人出兵夜襲夏壘,夏兵大亂,金軍乘之,大敗,解圍還。
(《金史·西夏傳》及烏古論長壽、陀滿胡土門等傳) 金诏防秋。
轉運使盧庸曰:“自鄜延至積石,雖多溝阪,無長河大山為之屏蔽,恃弓箭手以禦侮。
其人皆剛猛善鬥,熟于地利,夏人畏之。
向者徙屯他所,夏人即時犯邊,此近年深患也。
人情樂土,且耕且戰,緩急将自奮。
”金主從之。
(《金史·盧庸傳》) 秋九月,破金西關堡。
複攻第五将城,不克。
(《金史·西夏傳》) 冬十月,入金保安,都統完顔家奴破之。
攻延安,又為戍将所敗。
(《金史·宣宗本紀》)陷金臨洮。
夏人入臨洮,金總管陀滿胡土門不能禦,陝西宣撫副使完顔胡失來救臨洮,大敗于渭源堡。
城破,胡失來被執。
(《金史·宣宗本紀》及《西夏傳》) 十一月,攻金熟羊寨。
夏兵侵金不已,金主以空名宣敕付陝西宣撫使:“夏人入寇,有臨陣立功者,五品以下并聽遷授。
”于是金兵皆力戰。
夏衆數萬攻綏德之克戎、綏平,皆敗。
又攻熟羊寨,陝西副統軍移剌塔不也以兵萬人拒戰,遂卻。
(《金史·宣宗本紀》) 複遣兵八萬圍臨洮,知府事陀滿胡土門破夏兵于城下。
(《金史·宣宗本紀》) 是歲,遣兵攻定羌,為金将蒲剌都逆擊潰歸。
(《金史·蒲剌都傳》) 西夏稱光定六年 夏四月,葩俄族總管汪三郎叛降于金。
葩俄向屬夏國,金陝西行省都元帥仆散端遣納蘭伴僧赍谕招之,汪三郎與臨洮{艸瓜}黎五族都管青覺兒、積石州都管章羅谒蘭冬及铎精族都管阿令結等相繼叛附于金,進羊千口。
金主命優給之,賜汪三郎姓完顔氏。
後力禦夏兵,為金名将。
(《金史·宣宗本紀》及《仆散端傳》) 五月,修河橋以窺來羌城,金兵焚之。
遵顼潛于來羌城之界河起修折橋,以通兵路。
金元帥右都監完顔賽不遣兵焚之,俘馘甚多。
(《金史·宣宗本紀》)諜者陳岊入金,被獲。
遵顼複圖臨、鞏,窺長安,使岊入金界探事,來遠鎮将獲以聞,金主命陝西行省嚴備之。
(《金史·宣宗本紀》)秋閏七月,金人來伐,襲阿彌灣。
夏與金屢起兵端,而奏報尚用金年号。
是時,移牒尾署夏國光定年号。
鄜延路上之,金主诏封還其牒。
命慶陽總管慶山奴出第三将懷安寨,環州刺史完顔胡曾出環州。
金主曰:“聞夏人移軍,備其王城。
尚恐詐我,勿堕其計中也。
”提控完顔狗兒抵蘭州西關堡,招得舊部曲九人,掩擊夏兵于阿彌灣,殺其将土百馀人。
(《金史·西夏傳》) 八月,攻金安塞堡,元帥左監軍烏古論慶壽遣軍敗之。
(《金史·宣宗本紀》。
按《西夏傳》作敗夏兵于寇安堡。
寇安即安塞,判而為二,殊誤。
) 又遣兵入金結耶觜川,金将完顔賽不逆擊,夏兵敗績。
尋複破夏師于車兒堡。
(《金史·西夏傳》)冬十月,以兵從蒙古入金鄜延,遂克潼關。
遵顼數戰不勝,遣人與蒙連兵攻延安、代州等郡,殺經略使奧敦醜和尚,進犯潼關。
金西安軍節度使尼龐古蒲魯虎戰沒,關遂破。
(《金史·宣宗本紀》及奧敦醜和尚、尼龐古蒲魯虎等傳。
按真德秀《奏議》作鞑靼與西夏并兵,東出潼關,深入許、鄭。
) 十一月,圍金定西城。
遵顼既破金兵,複遣騎四萬馀突圍定西,辇緻攻具,志在必取。
金提控赤盞合喜與節度使楊斡烈(即楊沃衍)率兵鏖戰,夏兵被斬者二千馀級,失馬匹八百,器械無數。
(《金史·赤盞合喜傳》) 十二月,金議來伐。
金主與皇太子議伐夏,以右監軍陀滿胡土門、延安總管古裡甲石倫(按《弘簡錄》作汪石倫。
《金國語解》古裡甲曰汪)攻鹽、宥、夏諸州,慶陽總管慶山奴、知平涼府移剌塔不也攻威、靈、安、會等州。
(《金史·西夏傳》。
按胡土門、石倫、慶山奴三傳皆無文,惟《塔不也傳》有此語,亦空言耳。
) 西夏稱光定七年 春正月,金主複謀大舉來伐,不果。
金主命胥鼎選兵三萬五千,付陀滿胡土門統之西征。
鼎馳奏,以為非便。
略曰:“自北兵經過之後,民食不給,兵力未完。
若又出師,非獨饋運為勞,而民将流亡,愈至失所。
或宋人乘隙而動,複何以制之?此系國家社稷大計。
方今事勢,止當禦備南邊,西征未可議也。
”遂止。
(《金史·胥鼎傳》) 遣使如金賀正旦。
使臣互市于會同館。
金外戚有身貿易于其間者,吏部主事聶天骥上章曰:“大官近利,失朝廷體。
且取輕外方。
”遂忤太後旨,出為知汝州防禦使事。
(《金史·聶天骥傳》) 夏兵三萬自甯州還,金帥慶山奴以兵邀擊,敗之。
時他将侵金者,亦屢為赤盞合喜所敗。
(《金史·西夏傳》及《赤盞合喜傳》) 夏入福山以俘戶往降于金,金以為同知澤州軍州事。
(《金史·西夏傳》) 金右都監完顔仲元請試兵西夏,出其不意,必獲全勝,兵威既振,國力益完。
诏下尚書省、樞密院議。
(《金史·西夏傳》) 夏五月,夏兵入大北岔,金都統纥石烈豬狗掩擊,敗之。
(《金史·西夏傳》)金欲與夏議和。
右都監慶山奴屯延安,奏曰:“夏國決不肯和,徒見欺耳。
”既而獲諜者言,遵顼聞大金将約和,戒谕将士無犯金境。
金宰臣曰:“就令如此,邊備亦不宜弛。
”金主以為然。
(《金史·西夏傳》) 複援金叛人李平于蘭州。
蘭州當金夏之沖。
金水軍千戶李平苦提控蒲察燕京貪暴,殺之以叛,遣使至夏陳可取狀。
遵顼令兵應之。
已而平脅其徒張扆俱行,扆以計執平等殺之,夏兵乃還。
(《金史·宣宗本紀》) 秋七月,攻金黃鶴岔,為右都監完顔間山所敗。
(《金史·西夏傳》)圍金羊狼寨。
都統黨世昌與戰,完顔狗兒遣都統夾谷瑞夜斫夏營,遂解圍,猶屯近地。
左都監白撒發定西銳兵、龛谷副統包孝成绯翮翅軍合軍來擊,乃退。
(《金史·西夏傳》) 八月,以三千兵攻金安定堡,為馬家平總押李公直擊敗。
(《金史·西夏傳》)九月,金都統羅世晖卻夏兵于克戎賽。
(《金史·西夏傳》) 冬,金将楊沃衍與内族白撒等
城圍凡半月。
城中兵數千,而粟且不支,衆皆危之。
知臨洮府事陀滿胡土門日為開谕順逆禍福,皆自奮。
因捕其黨欲為内應者二十人斬之,擲首城外。
夏兵四面往攻,金人出兵夜襲夏壘,夏兵大亂,金軍乘之,大敗,解圍還。
(《金史·西夏傳》及烏古論長壽、陀滿胡土門等傳) 金诏防秋。
轉運使盧庸曰:“自鄜延至積石,雖多溝阪,無長河大山為之屏蔽,恃弓箭手以禦侮。
其人皆剛猛善鬥,熟于地利,夏人畏之。
向者徙屯他所,夏人即時犯邊,此近年深患也。
人情樂土,且耕且戰,緩急将自奮。
”金主從之。
(《金史·盧庸傳》) 秋九月,破金西關堡。
複攻第五将城,不克。
(《金史·西夏傳》) 冬十月,入金保安,都統完顔家奴破之。
攻延安,又為戍将所敗。
(《金史·宣宗本紀》)陷金臨洮。
夏人入臨洮,金總管陀滿胡土門不能禦,陝西宣撫副使完顔胡失來救臨洮,大敗于渭源堡。
城破,胡失來被執。
(《金史·宣宗本紀》及《西夏傳》) 十一月,攻金熟羊寨。
夏兵侵金不已,金主以空名宣敕付陝西宣撫使:“夏人入寇,有臨陣立功者,五品以下并聽遷授。
”于是金兵皆力戰。
夏衆數萬攻綏德之克戎、綏平,皆敗。
又攻熟羊寨,陝西副統軍移剌塔不也以兵萬人拒戰,遂卻。
(《金史·宣宗本紀》) 複遣兵八萬圍臨洮,知府事陀滿胡土門破夏兵于城下。
(《金史·宣宗本紀》) 是歲,遣兵攻定羌,為金将蒲剌都逆擊潰歸。
(《金史·蒲剌都傳》) 西夏稱光定六年 夏四月,葩俄族總管汪三郎叛降于金。
葩俄向屬夏國,金陝西行省都元帥仆散端遣納蘭伴僧赍谕招之,汪三郎與臨洮{艸瓜}黎五族都管青覺兒、積石州都管章羅谒蘭冬及铎精族都管阿令結等相繼叛附于金,進羊千口。
金主命優給之,賜汪三郎姓完顔氏。
後力禦夏兵,為金名将。
(《金史·宣宗本紀》及《仆散端傳》) 五月,修河橋以窺來羌城,金兵焚之。
遵顼潛于來羌城之界河起修折橋,以通兵路。
金元帥右都監完顔賽不遣兵焚之,俘馘甚多。
(《金史·宣宗本紀》)諜者陳岊入金,被獲。
遵顼複圖臨、鞏,窺長安,使岊入金界探事,來遠鎮将獲以聞,金主命陝西行省嚴備之。
(《金史·宣宗本紀》)秋閏七月,金人來伐,襲阿彌灣。
夏與金屢起兵端,而奏報尚用金年号。
是時,移牒尾署夏國光定年号。
鄜延路上之,金主诏封還其牒。
命慶陽總管慶山奴出第三将懷安寨,環州刺史完顔胡曾出環州。
金主曰:“聞夏人移軍,備其王城。
尚恐詐我,勿堕其計中也。
”提控完顔狗兒抵蘭州西關堡,招得舊部曲九人,掩擊夏兵于阿彌灣,殺其将土百馀人。
(《金史·西夏傳》) 八月,攻金安塞堡,元帥左監軍烏古論慶壽遣軍敗之。
(《金史·宣宗本紀》。
按《西夏傳》作敗夏兵于寇安堡。
寇安即安塞,判而為二,殊誤。
) 又遣兵入金結耶觜川,金将完顔賽不逆擊,夏兵敗績。
尋複破夏師于車兒堡。
(《金史·西夏傳》)冬十月,以兵從蒙古入金鄜延,遂克潼關。
遵顼數戰不勝,遣人與蒙連兵攻延安、代州等郡,殺經略使奧敦醜和尚,進犯潼關。
金西安軍節度使尼龐古蒲魯虎戰沒,關遂破。
(《金史·宣宗本紀》及奧敦醜和尚、尼龐古蒲魯虎等傳。
按真德秀《奏議》作鞑靼與西夏并兵,東出潼關,深入許、鄭。
) 十一月,圍金定西城。
遵顼既破金兵,複遣騎四萬馀突圍定西,辇緻攻具,志在必取。
金提控赤盞合喜與節度使楊斡烈(即楊沃衍)率兵鏖戰,夏兵被斬者二千馀級,失馬匹八百,器械無數。
(《金史·赤盞合喜傳》) 十二月,金議來伐。
金主與皇太子議伐夏,以右監軍陀滿胡土門、延安總管古裡甲石倫(按《弘簡錄》作汪石倫。
《金國語解》古裡甲曰汪)攻鹽、宥、夏諸州,慶陽總管慶山奴、知平涼府移剌塔不也攻威、靈、安、會等州。
(《金史·西夏傳》。
按胡土門、石倫、慶山奴三傳皆無文,惟《塔不也傳》有此語,亦空言耳。
) 西夏稱光定七年 春正月,金主複謀大舉來伐,不果。
金主命胥鼎選兵三萬五千,付陀滿胡土門統之西征。
鼎馳奏,以為非便。
略曰:“自北兵經過之後,民食不給,兵力未完。
若又出師,非獨饋運為勞,而民将流亡,愈至失所。
或宋人乘隙而動,複何以制之?此系國家社稷大計。
方今事勢,止當禦備南邊,西征未可議也。
”遂止。
(《金史·胥鼎傳》) 遣使如金賀正旦。
使臣互市于會同館。
金外戚有身貿易于其間者,吏部主事聶天骥上章曰:“大官近利,失朝廷體。
且取輕外方。
”遂忤太後旨,出為知汝州防禦使事。
(《金史·聶天骥傳》) 夏兵三萬自甯州還,金帥慶山奴以兵邀擊,敗之。
時他将侵金者,亦屢為赤盞合喜所敗。
(《金史·西夏傳》及《赤盞合喜傳》) 夏入福山以俘戶往降于金,金以為同知澤州軍州事。
(《金史·西夏傳》) 金右都監完顔仲元請試兵西夏,出其不意,必獲全勝,兵威既振,國力益完。
诏下尚書省、樞密院議。
(《金史·西夏傳》) 夏五月,夏兵入大北岔,金都統纥石烈豬狗掩擊,敗之。
(《金史·西夏傳》)金欲與夏議和。
右都監慶山奴屯延安,奏曰:“夏國決不肯和,徒見欺耳。
”既而獲諜者言,遵顼聞大金将約和,戒谕将士無犯金境。
金宰臣曰:“就令如此,邊備亦不宜弛。
”金主以為然。
(《金史·西夏傳》) 複援金叛人李平于蘭州。
蘭州當金夏之沖。
金水軍千戶李平苦提控蒲察燕京貪暴,殺之以叛,遣使至夏陳可取狀。
遵顼令兵應之。
已而平脅其徒張扆俱行,扆以計執平等殺之,夏兵乃還。
(《金史·宣宗本紀》) 秋七月,攻金黃鶴岔,為右都監完顔間山所敗。
(《金史·西夏傳》)圍金羊狼寨。
都統黨世昌與戰,完顔狗兒遣都統夾谷瑞夜斫夏營,遂解圍,猶屯近地。
左都監白撒發定西銳兵、龛谷副統包孝成绯翮翅軍合軍來擊,乃退。
(《金史·西夏傳》) 八月,以三千兵攻金安定堡,為馬家平總押李公直擊敗。
(《金史·西夏傳》)九月,金都統羅世晖卻夏兵于克戎賽。
(《金史·西夏傳》) 冬,金将楊沃衍與内族白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