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關燈
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齊國忠武王彥宗子,襄宗安全族子也,遵顼始以策試狀元及第,充大都督府主(按《西夏書事》載:彥宗材器英敏,善騎射,饒武略,遇事敢為。

    任得敬害其能,中以蜚語,貶守涼州。

    在郡有政績,蕃漢畏懷。

    得敬誅,召入為馬步軍太尉。

    卒,谥忠武。

    遵項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

    純佑廷試,進士唱名第一,令嗣齊王爵。

    未幾,擢大都督府主)。

    皇建二年七月三日,襄宗廢。

    有世子承祯不立,立遵顼。

    《宋》、《金史》俱不載其廢立之由,無可考。

    遵顼時年四十有九,改是年為光定元年。

    (《宋史·夏國傳》及《金史·西夏傳》) 秋九月,連陷金邢、泾。

     時蒙古兵圍金中都,中都戒嚴,故夏兵乘隙得陷之也。

    金帥韓玉傳檄州郡,有雲:“事推其本,禍有所基。

    始自賊臣貪容奸賂,繼緣二帥貪固威權。

    ”又雲:“裹糧坐費,盡膏血于生民;棄甲複來,竭資儲于國計。

    要權力而忘形勢,連歲月而守妻孥。

    ”又雲:“人誰無死,有臣子當為。

    事至于今,忍君親之弗顧。

    勿謂百年身後,虛名一聽史臣。

    隻如今日目前,何顔再居人世。

    王侯将相,甯有種乎!富貴功名,當自緻耳。

    ”時玉募兵萬人出屯華亭,與夏人戰,敗之,獲牛、羊千馀。

    (《金史·韓玉傳》及《歸潛志》) 冬以兵五萬衆圍金平涼,複與韓玉戰于北原。

    夏兵疑蒙古軍至,夜解去。

    (《金史·韓玉傳》) 又以兵五萬圍金東勝,金西南路馬軍萬戶纥石烈鶴壽來救,突圍入城,夏兵解去。

     時他将侵金者,亦為蒲察鄭留擊敗而還。

    (《金史·纥石烈鶴壽》及《蒲察鄭留傳》。

    按《蒲察鄭留傳》:大安二年知慶陽府,三年夏人犯邊,擊走之。

    考《衛紹王紀》:夏人犯慶陽在至甯元年六月,不在大安三年,疑《傳》有誤。

    ) 西夏稱光定二年春正月,遣使如金賀正旦。

     是時金屢為蒙古兵所敗,居庸關失守。

    夏人乘其兵釁,侵略邊境,而通好如故。

    (《金史·衛紹王本紀》及《西夏傳》) 三月,金遣使來,冊遵顼為夏國王。

    (《金史·衛紹王本紀》。

    ) 攻金葭州,為延安路兵馬總管完顔奴婢禦之,不克,還。

    (《金史·衛紹王本紀》)冬十二月,遣使如金謝封冊。

     遵顼志與金構難,受冊久之,始遣使謝,而賀正使仍不遣。

    (《金史·衛紹王本紀》) 西夏稱光定三年 春,攻金邠州。

     初,同知靜難軍節度使事李平父以邠城頹為憂,謀之州将,為浚築計不從,故陷。

    靖難軍節度使尚郜國公主驸馬都尉烏林答琳來降,遂虜答琳及官屬以歸。

    (《金史·烏林答琳傳》及元遺山《李寄庵墓碑》) 夏六月,攻金保安軍,破之,殺其刺史。

    攻金慶陽府,破之,殺其同知府事。

    (《金史·衛紹王本紀》) 秋八月,金胡沙虎弑其主衛紹王永濟,而立升王珣,是為宣宗,改元貞祐。

    (《金史·宣宗本紀》)冬十一月。

    遣兵數萬攻金鞏州。

     彰德軍節度使夾谷守中乘城備守,兵少不能支,城陷,官軍盡降。

    守忠獨不屈,夏人壯之。

    且誘且脅,守中益堅,遂載而西。

    (《金史·夾谷守中傳》) 攻金會州,為都統徒單醜兒擊走之。

     複與萬戶烏古論長壽戰于窄土峽,不勝。

    (《金史·西夏傳》及《烏古論長壽傳》)十二月,陷金泾州。

    (《金史·西夏傳》)進圍平涼。

     夏兵既掠金鎮戎,陷泾、邠,遂進圍平涼。

    時平涼新被蒙古兵,夏兵複往攻,陝西按察副使盧庸與知平涼府蒲察鄭留團土兵招潰卒竭力禦守。

    矢盡,庸募人取夏兵射城上箭以濟急用,出府庫賞有功者,人樂為死,竟不能克。

    初執夾谷守中也,既至平涼,要以招降府人,守中佯許。

    至城下,即大呼曰:“外兵矢盡,且遁矣!慎勿降。

    ”夏兵怒,乃交刃殺之。

    同時有劉德基者,城破不降,殺之。

    德基大興人,以進士守官邊邑。

    夏兵攻城,德基坐廳事,積薪其旁,謂家人曰:“城破即焚我。

    ”及城破,其家人不忍縱火,遂被執。

    脅使跪降,德基不屈。

    同僚故人绐夏帥曰:“此人素疾狂,故敢如此。

    ”德基曰:“為臣子當如此爾,吾豈狂耶!”夏帥壯其義,乃系諸獄,冀其改圖。

    已而召問,德基大罵,終不肯從,曰:“吾豈苟生者哉!”遂殺之。

    (《金史》盧庸、蒲察鄭留、夾谷守中、劉德基等傳) 西夏稱光定四年 秋七月,以書入四川,議夾攻金人。

    不報。

     夏左樞密使吐蕃路都招讨使萬慶義勇,遣蕃僧減波把波赍蠟書二丸至西和州之宕昌寨,欲與共圖金人,複侵地。

    制置使董居誼不報。

    (《宋史·甯宗本紀》及《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八月,歸金國人喬成,令赍國書與其主。

     大概言金邊吏侵略,乞禁戢。

    金主诏移文答之。

    宰臣言:“既非公牒,今将責問,彼必飾詞。

    徒為虛文,無益于事。

    ”乃止。

    未幾,夏人攻慶原、延安、積石州,金有司乃移文來責問。

    (《金史·西夏傳》) 冬十一月,援金叛人程陳僧于蘭州。

     金蘭州驿人程陳僧聚衆叛,敗金人于龛谷,遣其統制董九招西關堡都統王狗兒,狗兒殺九,起兵拒。

    陳僧來乞援,遵顼以兵三千應之。

    (《金史·西夏傳》及《西夏書事》) 蒙古主三入國境,破威哈喇城。

    (《多桑書》。

    按威哈喇城即萬裡長城。

    )金诏有司來答牒。

    (《金史·宣宗本紀》) 是歲,攻金西甯縣,陷之。

    主簿張汝翼跳而免。

    (元遺山《張汝翼神道碑》) 西夏稱光定五年 春正月,攻金武延川。

     金主曰:“此不足慮,恐由他道入也。

    ”既而聞邊吏侵夏境,夏人乃出兵攻環州。

    環州刺史烏古論延壽及斜卯毛良虎等,敗夏兵于州境。

    金主乃治邊吏侵夏境罪。

    (《金史·西夏傳》及《宣宗本紀》) 是月,又攻金積石州,為都統姜伯通所敗。

    遣兵入金安鄉關,為都統曹記僧、萬戶忽三十所卻,不克,還。

    (《金史·西夏傳》)三月,金人會議來伐,不果。

     陝西宣撫司奏:“往者夏人侵我環、慶、河、蘭、積石,以兵應之,悉皆遁去,遽還巢穴,蓋為我備也。

    今蘭州潰兵猶未集,軍實多不完,沿邊地寒,春草始生,未可刍牧,兩界無煙火者三百馀裡,不宜輕舉。

    ”從之。

    (《金史·西夏傳》。

    按诏議伐夏,《紀》在五月。

    ) 夏四月,圍金臨洮。

     初,金主诏河州提控曹記僧、通遠軍節度使完顔狗兒讨程陳僧,夏兵往援,遂圍臨洮,扼渭源堡,内外不通。

    金統軍司募人偵候臨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