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守太傅、尚書令兼中書令、使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西平王、食邑一萬八千戶、食實封五千八百戶趙德明,肅恭秉節,信順存誠,善繼美于世勳,能納忠于王室。
總彼千乘,訓其四封,講軍志于中權,邊隅載谧;奉土毛于内府,時事允修。
藹威惠以兼資,煥文章而彌辱。
甫成巨典,宜沛洪恩。
增井賦之田,葉于書社;錫雲台之号,以示旌功。
諒此榮褒,實彰寵數。
於戲!歸祭膰以先同姓,受福攸均;載刑馬而誓元侯,承家惟永。
克念守方之略,茂遵謹度之經。
欽對嘉休,慎固西夏。
可特授依前檢校大師、守太傅、尚書令兼中書令,使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夏州刺史、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内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西平王、加食邑一千戶,仍賜推忠宣德崇仁保順純誠亮節協恭守正佐運翊戴功臣,散官勳如故。
(《西夏紀事本末》) 阿遇攻宋麟州。
阿遇為西夏觀察使,有子歸附于宋。
而遇攻麟州,虜邊戶,約還子,然後歸所虜。
麟州還其子,而阿遇辄背約。
安撫使遣牙将張岊诘問,岊徑造帳中,以順逆谕阿遇。
阿遇語屈,留岊共食。
阿遇袖佩刀貫大脔啖岊,岊引吻就刀食肉,無所憚。
阿遇複弦弓張镞指岊腹而彀,岊食不辍,神色自若。
阿遇撫岊背曰:“真男子也。
”翌日,又與岊縱獵,雙兔起馬前,岊發兩矢,連斃二兔,阿遇驚服,遺岊馬、橐駝,悉歸所虜。
(《宋史·張岊傳》) 夏六月,遣兵助契丹攻甘州。
甘州回鹘阿薩蘭部叛契丹,契丹主遣魏國公蕭惠征諸路兵讨之。
德明點集蕃衆,遣之西出。
蕭惠攻甘州,三日不克,部下阻蔔諸酋複叛,急引歸。
德明兵亦還。
(《遼史·聖宗本紀》不載德明助攻事,此從《西夏書事》。
) 冬十月,契丹使來問夏國五月與宋交戰之事。
(《遼史·聖宗本紀》。
按《宋史·仁宗紀》是年五月,無夏人構兵事。
) 春二月,德明遣都知兵馬使白文美,以蕃部逃入漢界入告于宋。
宋诏鄜延部署司據數遣還。
夏州其先落蕃戶口,亦诏德明護送境上。
旋據部署張遵等言:“蕃戶頗衆,如準诏,緣邊内附人盡遣還夏州,恐生驚疑,反緻邊患。
請谕令漸歸,如不願者,亦聽。
”诏可。
(《長編》一百五) 夏五月,攻宋金明,都監李士彬擊敗之。
(《稽古錄》。
按《長編》作西人寇金明,李焘疑非德明,或是屬羌。
而《九朝編年備要》則作德明,與《稽古錄》同。
) 夏六月,德明生辰,契丹遣吳克荷來賀。
(《遼史·聖宗本紀》) 德明遣子元昊攻甘州,拔之。
(《宋史·夏國傳》。
按《長編》注:《實錄》《正史》并稱德明既攻陷甘州,拔西涼府,未逾時乃死。
甘州及西涼府陷沒,《實錄》《正史》并不記其年月日。
所稱未逾時,或既德明死之年。
然德明每不聽元昊用兵,其攻陷甘州及西涼府,想非德明意。
《傳》又稱元昊忽引兵襲甘州,可見德明不在其間,西涼府亦必元昊自拔之,德明不與也。
《實錄》《正史》載此事不詳,因德明死乃附着之。
蓋誤。
) 複舉兵攻拔西涼府。
(《長編》一百十一) 宋聞西人犯邊,诏都署司嚴饬兵備;又令鄜延路移文夏州,戒約之。
(《長編》一百十一。
李焘雲:“此事當是元昊襲甘州及西涼府時也。
”)立元昊為皇太子。
德明娶三姓:衛慕(《長編》作米母,又作默穆)氏生元昊,咩迷(《長編》作密克默特)氏生成遇(《長編》作沁裕勒),訛藏屈懷(《長編》作藏渠懷)氏生成嵬(《長編》作沁威)。
德明嘗使人以馬博易于中國,怒其息微,欲殺之,莫可谏止。
元昊方十馀歲,極谏不已,曰:“以戰馬資鄰國,已是失計;今更以貨殺邊人,則誰肯為我用者?”宋邊帥曹玮聞其言,私念之曰:“此子欲用其人矣,是必有異志。
”聞其嘗往來牙市中,玮欲一識之,屢使人誘緻之,不可得。
乃使善畫者圖形容,既至,觀之,曰:“真英物也!此子必為邊患。
”德明雖臣事中國及契丹,而于本國則稱帝。
至是,以元昊攻甘州有功,遂立為皇太子。
(《宋史·夏國傳》及《夢溪筆談》) 立衛慕氏為後。
衛慕,銀、夏大族。
德明既立元昊為皇太子,立衛慕氏為後以顯之。
(《宋史·夏國傳》) 春二月,德明為元昊請婚契丹。
元昊先娶于母族衛慕氏。
至是,德明欲結好契丹,遣使請婚,契丹主許之。
(《西夏書事》) 瓜州王以千騎來降。
瓜州回鹘,乃沙州分部,其王賢順,見德明勢日盛,屬率請降。
(《宋史·夏國傳》及《西夏書事》。
按高居誨《使于阗記》雲,自靈州過黃河,行五百裡至涼州,又西五百裡至甘州,西北五百裡至肅州,西渡金河西百裡出天門關,又西百裡出玉門關,經吐蕃界西至瓜州。
《一統志》:瓜州,古西戎地,漢為敦煌郡,晉分晉昌郡,唐初置瓜州,後陷于吐蕃。
其城在肅州西五百二十六裡。
時德明雖得甘州,與瓜州尚距千裡,中隔肅州,回鹘與夏世仇,賢順何以遽降?《宋史·回鹘傳》不載,疑《夏國傳》有誤,見《西夏書事》注。
) 火星入南鬥。
西州謠言:“火星入南鬥,天子下堂走。
”德明出居賀蘭山禳之。
(《宋史·夏國傳》及《西夏書事》)冬十二月,宋加賜德明功臣。
以郊祀禮成也。
(《宋史·仁宗本紀》) 德明遣使如宋,獻馬七十匹,乞賜佛經一藏,從之。
(《長編》一百九) 夏六月,契丹聖宗薨于行宮,長子宗真即位,是為興宗。
(《遼史·聖宗本紀》)契丹遣使來告哀。
(《遼史·西夏外紀》)宋以李若谷知延州。
若谷知延州,夏人遣使來,前守多延之堂上,若谷獨庑下飲食之,夏人憤甚而不敢犯。
(《名臣碑傳琬琰集》)秋九月,遣使如契丹吊慰。
(《遼史·興宗來紀》) 冬十月,遣使如契丹進赙币。
(《遼史·興宗本紀》) 契丹興平公主來歸元昊,以元昊為夏國公、驸馬都尉。
(《遼史·西夏外紀》) 德明薨,年五十一,在位二十八年。
追谥曰光聖皇帝,廟号太宗,葬嘉陵。
(《宋史·夏國傳》。
按《續綱目》作明道元年冬,德明卒。
)
總彼千乘,訓其四封,講軍志于中權,邊隅載谧;奉土毛于内府,時事允修。
藹威惠以兼資,煥文章而彌辱。
甫成巨典,宜沛洪恩。
增井賦之田,葉于書社;錫雲台之号,以示旌功。
諒此榮褒,實彰寵數。
於戲!歸祭膰以先同姓,受福攸均;載刑馬而誓元侯,承家惟永。
克念守方之略,茂遵謹度之經。
欽對嘉休,慎固西夏。
可特授依前檢校大師、守太傅、尚書令兼中書令,使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夏州刺史、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内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西平王、加食邑一千戶,仍賜推忠宣德崇仁保順純誠亮節協恭守正佐運翊戴功臣,散官勳如故。
(《西夏紀事本末》) 阿遇攻宋麟州。
阿遇為西夏觀察使,有子歸附于宋。
而遇攻麟州,虜邊戶,約還子,然後歸所虜。
麟州還其子,而阿遇辄背約。
安撫使遣牙将張岊诘問,岊徑造帳中,以順逆谕阿遇。
阿遇語屈,留岊共食。
阿遇袖佩刀貫大脔啖岊,岊引吻就刀食肉,無所憚。
阿遇複弦弓張镞指岊腹而彀,岊食不辍,神色自若。
阿遇撫岊背曰:“真男子也。
”翌日,又與岊縱獵,雙兔起馬前,岊發兩矢,連斃二兔,阿遇驚服,遺岊馬、橐駝,悉歸所虜。
(《宋史·張岊傳》) 夏六月,遣兵助契丹攻甘州。
甘州回鹘阿薩蘭部叛契丹,契丹主遣魏國公蕭惠征諸路兵讨之。
德明點集蕃衆,遣之西出。
蕭惠攻甘州,三日不克,部下阻蔔諸酋複叛,急引歸。
德明兵亦還。
(《遼史·聖宗本紀》不載德明助攻事,此從《西夏書事》。
) 冬十月,契丹使來問夏國五月與宋交戰之事。
(《遼史·聖宗本紀》。
按《宋史·仁宗紀》是年五月,無夏人構兵事。
) 春二月,德明遣都知兵馬使白文美,以蕃部逃入漢界入告于宋。
宋诏鄜延部署司據數遣還。
夏州其先落蕃戶口,亦诏德明護送境上。
旋據部署張遵等言:“蕃戶頗衆,如準诏,緣邊内附人盡遣還夏州,恐生驚疑,反緻邊患。
請谕令漸歸,如不願者,亦聽。
”诏可。
(《長編》一百五) 夏五月,攻宋金明,都監李士彬擊敗之。
(《稽古錄》。
按《長編》作西人寇金明,李焘疑非德明,或是屬羌。
而《九朝編年備要》則作德明,與《稽古錄》同。
) 夏六月,德明生辰,契丹遣吳克荷來賀。
(《遼史·聖宗本紀》) 德明遣子元昊攻甘州,拔之。
(《宋史·夏國傳》。
按《長編》注:《實錄》《正史》并稱德明既攻陷甘州,拔西涼府,未逾時乃死。
甘州及西涼府陷沒,《實錄》《正史》并不記其年月日。
所稱未逾時,或既德明死之年。
然德明每不聽元昊用兵,其攻陷甘州及西涼府,想非德明意。
《傳》又稱元昊忽引兵襲甘州,可見德明不在其間,西涼府亦必元昊自拔之,德明不與也。
《實錄》《正史》載此事不詳,因德明死乃附着之。
蓋誤。
) 複舉兵攻拔西涼府。
(《長編》一百十一) 宋聞西人犯邊,诏都署司嚴饬兵備;又令鄜延路移文夏州,戒約之。
(《長編》一百十一。
李焘雲:“此事當是元昊襲甘州及西涼府時也。
”)立元昊為皇太子。
德明娶三姓:衛慕(《長編》作米母,又作默穆)氏生元昊,咩迷(《長編》作密克默特)氏生成遇(《長編》作沁裕勒),訛藏屈懷(《長編》作藏渠懷)氏生成嵬(《長編》作沁威)。
德明嘗使人以馬博易于中國,怒其息微,欲殺之,莫可谏止。
元昊方十馀歲,極谏不已,曰:“以戰馬資鄰國,已是失計;今更以貨殺邊人,則誰肯為我用者?”宋邊帥曹玮聞其言,私念之曰:“此子欲用其人矣,是必有異志。
”聞其嘗往來牙市中,玮欲一識之,屢使人誘緻之,不可得。
乃使善畫者圖形容,既至,觀之,曰:“真英物也!此子必為邊患。
”德明雖臣事中國及契丹,而于本國則稱帝。
至是,以元昊攻甘州有功,遂立為皇太子。
(《宋史·夏國傳》及《夢溪筆談》) 立衛慕氏為後。
衛慕,銀、夏大族。
德明既立元昊為皇太子,立衛慕氏為後以顯之。
(《宋史·夏國傳》) 春二月,德明為元昊請婚契丹。
元昊先娶于母族衛慕氏。
至是,德明欲結好契丹,遣使請婚,契丹主許之。
(《西夏書事》) 瓜州王以千騎來降。
瓜州回鹘,乃沙州分部,其王賢順,見德明勢日盛,屬率請降。
(《宋史·夏國傳》及《西夏書事》。
按高居誨《使于阗記》雲,自靈州過黃河,行五百裡至涼州,又西五百裡至甘州,西北五百裡至肅州,西渡金河西百裡出天門關,又西百裡出玉門關,經吐蕃界西至瓜州。
《一統志》:瓜州,古西戎地,漢為敦煌郡,晉分晉昌郡,唐初置瓜州,後陷于吐蕃。
其城在肅州西五百二十六裡。
時德明雖得甘州,與瓜州尚距千裡,中隔肅州,回鹘與夏世仇,賢順何以遽降?《宋史·回鹘傳》不載,疑《夏國傳》有誤,見《西夏書事》注。
) 火星入南鬥。
西州謠言:“火星入南鬥,天子下堂走。
”德明出居賀蘭山禳之。
(《宋史·夏國傳》及《西夏書事》)冬十二月,宋加賜德明功臣。
以郊祀禮成也。
(《宋史·仁宗本紀》) 德明遣使如宋,獻馬七十匹,乞賜佛經一藏,從之。
(《長編》一百九) 夏六月,契丹聖宗薨于行宮,長子宗真即位,是為興宗。
(《遼史·聖宗本紀》)契丹遣使來告哀。
(《遼史·西夏外紀》)宋以李若谷知延州。
若谷知延州,夏人遣使來,前守多延之堂上,若谷獨庑下飲食之,夏人憤甚而不敢犯。
(《名臣碑傳琬琰集》)秋九月,遣使如契丹吊慰。
(《遼史·興宗來紀》) 冬十月,遣使如契丹進赙币。
(《遼史·興宗本紀》) 契丹興平公主來歸元昊,以元昊為夏國公、驸馬都尉。
(《遼史·西夏外紀》) 德明薨,年五十一,在位二十八年。
追谥曰光聖皇帝,廟号太宗,葬嘉陵。
(《宋史·夏國傳》。
按《續綱目》作明道元年冬,德明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