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或言以敵寇攻敵寇,朝廷之利也。

    ”向敏中曰:“趙德明今方納款,何用嘉勒斯赉加兵?況未能平。

    設能平之,其勢益大,又須存撫之也。

    ”王旦曰:“頃睹奏章,稱立文法,統衆三十萬。

    朝廷亦疑其所為,故遣使深入察之,及楊承吉還,知其趣向,惟貪财殺人,人既不附,上下胥怨,又無遠慮,何由成功?”上然之。

    ) 夏五月,侵宋慶州。

    以蕃騎千五百來攻慶州,内屬蕃部擊走之。

    (《長編》八十七)德明表宋邊臣違約招納逃亡,宋答诏撫慰之。

     表雲:“自景德中進誓表,朝廷亦降诏書,應兩地逃民,緣邊雜戶不令停舍,皆俾交還。

    自茲謹守翰垣,頗有倫理。

    自向敏中歸阙,張崇貴雲亡,後來邊臣,罕守舊制,各務邀功,不虞生事,遂緻綏、延等界,泾原以來,擅舉甲兵,入臣境土;其有叛亡部族,劫掠主财,去者百無一回。

    臣之邊吏,亦務蔽藏,俱失奏論,漸乖盟約。

    ”宋帝旋答诏曰:“卿世濟勳庸,任隆屏翰,竭臣忠而奉上,正師律以守方,克樹風聲,聿甯邊候,其于眷倚,固異群倫。

    今者特貢丹誠,罄陳奏凱,詳彼縷述,深照傾輸。

    且國家奄宅中區,統臨四海,矧惟覆育,豈限迩遐。

    顧茲西北之陲,素為襟帶之地,曷嘗不敦之賞勸,示以懷柔。

    至于将帥之臣,但伸禦備之戒,唯關防是守,唯盟款是遵,靡容侵漁,庶安境土。

    所有文字來往,辭說異同;部族貪殘,展轉仇報;擄過生口,彼此交還。

    其如不見端倪,互相誣執;或因緣攘竊,增飾邀求。

    朝廷固不細知,邊壘亦為常事,兼詳表奏,備述其由。

    觀卿明誠,頗究積弊,若今檢校,俱慮滋章。

    朕虔奉穹昊,永宗清淨,推恩示信,六合同風,眷惟恭順之心,益固初修之節。

    嘉歎之意,注想彌增。

    已令鄜延、泾原、環慶、麟府等路部署钤轄司,今後約束蕃部,不得辄相劫奪,擅興甲兵。

    凡于交争,須盡公理。

    其有廣占阡陌,隐庇逃亡,畫時勘窮,押送所管。

    卿本道亦仰嚴勒部下,不得更有藏匿。

    各遵紀律,共守封疆,言念忠勤,不忘鑒寐。

    ”(《宋史·夏國傳》及《長編》八十八,《西夏紀事本末》) 是歲,德明遣牙校劉仁勖如宋貢馬。

    (《長編》八十八)甘州回鹘攻陷涼州。

     德明使蘇守信守涼州,有兵七千馀,馬五千匹。

    諸蕃畏其強,不敢動,回鹘貢路悉為阻絕。

    守信死,其子啰麻自領府事,部衆不服。

    甘州可汗夜落纥遣兵攻破之,擄其族帳百馀,斬級三百,奪馬匹甚衆,啰麻棄城走。

    于是,涼州屬于回鹘。

    (《長編》八十八) 追上繼遷尊号。

     德明既僭帝制,令官屬建議祀典。

    劉仁勖曰:“先王創造大業,中道崩殂。

    今徽号未加,非報本追崇之意。

    ”德明用其言,上繼遷尊号曰應運法天神智仁聖至道廣德光孝皇帝,廟号武宗。

    群臣上表賀。

    (《宋史·夏國傳》。

    按畢氏《通鑒考異》駁此條甚晰,詳後寶元元年元昊改元注。

    ) 春正月,宋加德明守太傅。

     德明聞中國有大典禮,必遣使入賀。

    是時宋帝改元,詣玉清昭應宮上玉皇大天尊寶冊衮冕,謝天地于南郊,大赦中外,官并加恩。

    會夏州使至,诏加德明守太傅,食邑千戶,實封四百戶。

    (《宋史·夏國傳》及《真宗本紀》。

    按《本紀》作二月。

    ) 夏六月,有龍見于溫泉山。

     山在懷遠鎮北,德明以為瑞,遣官祀之,于是有遷都之意。

    (《西夏書事》)秋八月,啰麻請取涼州,不克。

     啰麻走入沙漠,潛遣人至涼州約舊時蕃卒内應,請德明出兵赴援。

    回鹘結六谷諸部拒之,卒不能克。

    (《西夏書事》) 春三月,德明掠甘州貢奉使。

     德明攻西涼不得志,辄與甘州構難,偵知其貢使安信等入京,遣蕃部從間道掠之。

    會正使先發,僅得馀騎而還。

    (《宋史·回鹘傳》)閏四月,吐蕃遣使假道,不許。

     吐蕃别種可汗并裡尊以朝貢契丹道纡,不能猝達,契丹主谕以假道夏州,并裡尊遣使來請,德明不許。

    (《遼史·聖宗本紀》) 春三月,德明以繼立母喪,入告于宋。

     宋以屯田員外郎上官泌為吊贈兼起複官告使,閣門祗候常希古為緻祭使。

    (《長編》九十三及《宋史·夏國傳》)攻宋麟州柔遠寨。

     巡檢楊承吉與戰不利,官軍殺傷頗衆。

    帝曰:“德明素受朝命,何忽爾侵擾,豈邊将失于撫綏耶?”即命曹玮往安撫。

    (《長編》九十三) 宋郊祀。

    冬,又加德明崇仁功臣。

    (《宋史·夏國傳》) 春正月,德明屬羌犯延州。

     德明數受中國恩禮,志氣驕盈,不複謹約蕃部。

    宥州羌臘兒率衆劫延州熟戶咩魏族,金明監押李士彬部兵擊之,斬臘兒,枭七十馀級,奪馬三百匹,馀衆悉擒。

    宋帝诏鄜延部署司以其事報德明。

    (《宋史·黨項傳》及《長編》九十五) 六月,德明複遣人騎犯延州。

     鄜延钤轄周文質言:“德明繼遣人騎寇略熟戶,望多發軍馬于慶州界,破蕩族帳,以遏侵擾。

    ”帝以邊候興兵,或至生事,止令文質偵邏,密為之備。

    (《長編》九十五) 契丹主自将來襲。

     并裡尊以假道不許,不複朝契丹。

    契丹主歸罪德明,親将兵五十萬,佯言出獵,直攻涼甸。

    德明率衆逆拒,敗之。

    (《宋史·夏國傳》)冬十一月,城懷遠鎮為興州,定都之。

     靈州懷遠縣,始于後周,宋初廢為鎮。

    繼遷取靈州時,盡逐居民城外,遂皆徙依懷遠。

    德明以龍見之祥,思都其地,謀之于衆,佥曰:“西平土俗淳厚,然地居四塞,我可以往,彼可以來。

    不若懷遠,西北有賀蘭之固,黃河繞其東南,西平為其障蔽,形勢利便,洵萬世之業也。

    況屢現休征,神人允協,急宜蔔築新都,以承天命。

    ”德明善之,遣賀承珍督役夫,北渡河城之,構門阙、宮殿及宗社、籍田,号為興州,遂定都焉。

    (《宋史,夏國傳》及《西夏書事》。

    按《宋史·夏國傳》:德明城興州在乾興二年,而李氏《長編》在天禧四年末,其《考異》雲:“《德明正傳》載城興州在李士彬斬羌酋臘兒後,不得其時。

    考士彬斬臘兒在本年正月,故附年末為正。

    ”) 夏五月,德明終喪,宋遣入内都知藍繼宗為官告使來起複。

     德明與繼宗射,繼宗每發必中,德明遺以所乘名馬。

    (《長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