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渭州有告戍卒叛入夏國者,玮方對客奕棋,遽曰:“吾使之行也。

    ”夏人聞之,即斬叛者,投其首境上。

    (《宋史·曹玮傳》) 春二月,李繼隆遣将擊繼遷,破之于雙堆。

     繼遷以蕃部從順者衆,遣其軍主史<白>遇(《宋史·夏國傳》作史不<白>)率兵屯橐駝口西北雙堆,以遏絕之。

    熟倉族蕃官乜遇來告,繼隆遣劉承蘊、田敏會乜遇讨之,斬首數幹級,獲牛、馬、橐駝萬計。

    (《宋史·李繼隆傳》) 宋帝崩,太子恒即位,是為真宗。

    (《宋史·太宗本紀》)貢于契丹。

    (《遼史·聖宋本紀》) 三月,以破宋兵,遣使告于契丹。

    契丹使來,封繼遷為西平王。

    (《遼史·聖宗本紀》)六月,遣使如契丹謝封冊。

    (《遼史·聖宗本紀》)繼遷圍保安軍。

     鄜延巡檢使張思鈞與副都部署曹璨往援,進蹑五十馀裡,至木場,繼遷乃遁。

    (《宋史·張思鈞傳》) 秋七月,宋诏西邊将吏嚴烽堠,李繼遷來則驅逐,去則勿追,以寬陝西之民。

    (《稽古錄》)冬十月,侵宋靈州合河,都部署楊瓊擊走之。

     先是,靈州屯戍軍校鄭美違主将令,懼罪叛投繼遷,說以靈州可取狀。

    繼遷授指揮使職,令為前導,率兵攻靈州。

    與都部署楊瓊戰于合河鎮北,大敗,失人、畜無算。

    已,以騎五百掠城下,又敗,退走三十裡乃免。

    (《宋史·真宗本紀》、《楊瓊傳》及富弼《上仁宗論西夏八事疏》) 繼遷降宋,宋以為定難節度使,複賜姓名,放張浦還。

     先是,帝以靈州事宜訪李至,至上疏言:“靈州自鄭文寶為國生事,絕青鹽,使不入漢界;禁粒食,使不及羌夷,緻彼有詞,而我無謂。

    關輔生靈,困轉輸之役,巋然空壁,老我師徒,張頤待飼者不下五千,送糧四十萬而止獲六萬。

    彼之戶口四千有馀,今則不盈數百矣;彼之租課四十五萬二千有馀,今則無孑馀矣。

    守,安可複得耶!此之失策,雖悔何及。

    ”至是,繼遷遣使修貢,求備邊任。

    帝雖察其變詐,時方在諒暗,姑務甯靜,因從其請。

    乃命張崇貴赍诏來,授繼遷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複賜姓名。

    蓋用王禹偁策也。

    宋帝初命翰林學士宋湜草制,湜知帝意,必欲歸其事于太宗,因進辭曰:“先皇帝早深西顧,将議真封,屬軒鼎之俄遷,建漢壇之未及,眷茲遺命,實付眇躬。

    爾宜望弓劍以拜恩,守封疆而效節。

    ”帝甚悅。

    時繼遷既得夏、銀、綏、宥、靜五州,東西二十五驿,南北十馀驿,地方數千裡。

    (《長編》四十二) 繼遷殺其将靺鞨。

     靺鞨,夏名将,與渭州對壘十馀寨,宿兵十馀萬,夏人歲遣數百騎精銳,觇視兩界。

    曹玮患靺鞨智勇,計欲間之,令探騎伺彼巡邊兵來。

    适靺鞨病,月馀不能起,玮乃于界首設一大祭,贈赙器物,照耀原野,用版祝雲:“大宋具位曹某,昭告于夏國都護某公:累以臘書約,提所部歸我大宋。

    待公之來,不期天喪吉人,事無終始。

    ”令百騎守寨下,望其兵近,即舉火自燒,故遺祝文,并所用銀器千馀兩,皆棄而歸。

    夏兵盡掠祝版器而去,獻于繼遷,繼遷因假他事誅靺鞨。

    其下二十馀帳反側不安,率衆叛降于宋。

    (陸壽名《續太平廣記·智術類》) 十二月,貢于契丹。

    (《遼史·聖宗本紀》) 春正月,繼遷遣使如宋,表讓恩命。

     繼遷使押牙劉仁謙奉表,請讓恩命,略曰:”天子宅中,聲教訖于海澨;王者無外,懷柔溥及戎方。

    恭維皇帝陛下,恩深繼絕,度豁包荒,垂念祖祢之功,俾承堂構之舊,全家細小,均沐鴻慈,合族豪酋,同遊化宇。

    從此以享以祀,在天對越堪依;斯哭斯歌,沒世首邱可樂,皆出于皇帝至仁之所賜也。

    惟是臣遠處夷落,賤屬草莽,初無汗馬之勞,克勤王事;繼肆憑城之技,屢擾邊陲。

    雖蒙聖主施仁,神武不殺,自念眇躬負罪,夢寐何安?謹遣下臣,拜上恩命。

    敢塵旒冕,竊冒殿庭。

    望垂日月之明,使圖蟻效;俯鑒狂瞽之渎,藉展葵忱。

    元造曲全,天恩莫報,臣不勝悚惶待罪之至。

    ”蓋張浦謀也。

    宋帝見表不允,賜仁謙錦袍、銀帶,遣回。

    (《宋史·夏國傳》及《西夏書事》) 二月,貢于契丹。

    (《遼史·聖宗本紀》)以得銀、夏、綏、宥、靜五州,告于契丹。

    (《西夏書事》) 三月,宋以繼遷歸順,遣使谕陝西:縱綏、銀流民還鄉,家給米一斛。

    (《宋史·真宗本紀》)夏四月,繼遷遣弟繼瑗如宋謝恩。

     宋授繼瑗亳州防禦使,封繼遷母衛慕氏衛國太夫人,子德明為定難軍節度、行軍司馬。

    (《宋史·真宗本紀》及《夏國傳》)冬十月,兀泥族北徙。

     兀泥族,在青岡嶺、三角城、龍馬川,領族帳千五百戶。

    初隸繼遷,俄投府州。

    淳化中,數與繼遷相攻擊。

    及繼遷内附,兀泥族首領黃羅懼,北徙過黃河,入貢于宋,且言繼遷既受朝命,不敢侵伐。

    宋帝面加獎慰,賜赉甚厚。

    (《宋史·黨項傳》) 是歲,繼遷侵宋石州。

     知石州韓崇訓追襲之,至賀蘭山而還。

    (《宋史·韓崇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