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者。

    伯兄風格高峻,既不可強緻,間以鄰近某熟友參之,語不至嘩,飲不至醉,陶陶然初更罷,愧不能如魏楊播、楊津兄弟聚廳同食,隔障共息,略存其遺意而已。

    追念母謝太夫人在時,恒見餘輩分梨讓棗,以為笑樂。

    又仲兄餘菴公誼最笃,每數夕不相聚首,亟遺仆走問,攜肴酒先之,今皆不可複得。

    更闌酒罷,黯然自傷,始知前斯者之為勝事也。

    按:古兄音「荒」,《說文》許榮切,或入,更韻作「熏」,而獨無讀如「胸」者。

    觀古詩書以葉桑岡狼可見,顧今用之亦令如古作「荒」、「熏」讀,甯不失笑。

     八、朋來 蔣元卿舍中,三徑惟羊仲求、仲從之遊号「二仲」。

    舊嘗狹之,年老乃悟其旨。

    餘裡中交遊非乏,或居遠,或務煩,鮮能頻過從者。

    有一二佳友,可與賞奇文,析疑義,其人亦複經旬不一相造。

    陶之有南村鄰曲也,李之有城北範居士也,杜之有朱山人、斛斯六官輩也,談何客易?讀《劉夢得集》,雲裴晉公有《雪夜訝諸公不相訪》詩,「滿空亂雪花相似,何事居然無賞心」,是知好客難招,昔人未免寄恨。

    劉答之雲:「遲遲來去非無意,拟作梁園坐右人」,亦可謂善相酬唱者矣。

    餘非敢謬拟前賢,有為我劉白者乎?餘日望之。

     九、鳥夢 淩晨每于鳥未鳴時起行,似鳥猶在夢中。

    憶曩官京師,供事講筵,恒早出,其詩有「昧旦先鳥醒,中途遇象回」之句,蓋紀實也。

    家居何妨高枕卧,而宿習已慣,輾轉難安,用以吐吸清虛,驅除醉夢,亦一策乎?衛生歌雲:秋冬日出始求衣,春夏雞鳴宜早起。

    則又調攝資之矣。

    度鳥意必以晨飛較徤,啄食較有方。

    《鄭風》,士女于雞鳴昧旦之頃,即以戈凫雁為圖。

    人與鳥智若相發,子曰: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子弟輩有懶惰貪眠,日高未起者,真一鳥不如也。

    韓退之詩「喚起窓初曙」,陸放翁記山中「雞三鳴後,聞架犁則旦矣」,喚起、架犁是二鳥名。

     十、雞燈 冬夜長,夜半即醒,欲強伏枕上,未能也。

    辄冒寒起,意不欲勞苦仆輩先宿,有爐香或懸點香球為度,自撚小紙條炷之。

    昔張橫渠之著《正蒙》諸書,或中夜起坐,取燭筆之于紙,自雲夜間自不合睡,隻為無人應接耳。

    按此亦非格論。

    吾輩案下,觸踏無所謂多,目星安得有如許精力乎?每危坐至将旦時,蛎窓忽白,此一段光景最佳。

    孔所雲「學」,釋達所雲「定慧」,老莊所雲「虛室生白」,其義一也。

    惟學故達,惟定故慧,惟虛故生白。

    俗有「明明白白」之說,亦同此意,天明則窓白矣。

    要于心目恍忽間遇之,多目星為紫陽朱子事。

     十一、著書 餘先後所著書,有《湘隐堂文集》四十卷、《瓯安館詩集》三十卷、《古史唯疑》十六卷、《國史唯疑》十二卷、《制詞》十卷、《古文篿蔔》四卷、《六朝詩話》二卷、《唐詩話》十卷、《宋詩話》八卷、《連婘齋嚏言》今存二卷、四卷、《古今明堂記》六卷、奏疏二卷、試錄二卷、講章一卷、《館閣舊事》二卷、《經史要論》六卷、對句一卷、尺牍二卷、讀《洪範》《豳風》《月令》《易林》各一卷、讀《世說新語》《何氏語林》二卷、《朱陸集》二卷、雜記一卷、雜著三考、四征、五懷、六紀、七遺、八針、九說、十志、十二課、十五繹之類右千卷,總數百萬言,所梓行僅五六種耳。

    噫!後世誰知餘苦心者?姑藏諸名山,俟之其人已矣。

     十二、惜福 餘少為家貧所累,公車十載,備曆苦景,以故生平不敢為享受逾溢之事。

    如衣食無所揀擇,随着随吃,不求精好,僮仆鮮呵斥者,素未嘗令小仆濯足、浴背、扇面、捶身。

    客至,無少長貴賤,鹹與為禮,未嘗作斜揖、半揖。

    人或不足于我,事久忘之,與歡好如初。

    缙紳公會叙齒坐,初不論官。

    待裡鄰有恩,終不責報。

    無一字入公門有所幹請視。

    兄弟之子如其子,四方交遊,未嘗寫盟。

    弟于有司不稱治,弟往日試闱,主司多同年同官,恥一及兒名字。

    遍搜輯先高祖遺績,有《先德錄》、《族譜志》、《父母行狀》,皆以聽伯兄秉筆,罔敢潛易。

    為同鄉覓賢守、覓賢文,宗甯使人居之,為德未嘗使聞。

    晚抄書,恒覆紙背為之。

    興到,或自澆花灌竹,衣履必穿着至敝始更,惡不竟其用。

    凡此其至瑣細者耳,而亦餘「惜福」一端。

    昔雲:留有馀不盡之福,以還造化。

    餘猶之措大本色雲爾,他複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