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歌唱者家族的命運
關燈
小
中
大
《敕勒歌》是歌唱我國北部朔漠風光的絕唱,歌詞是這樣的: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原歌是用鮮卑語唱的,記錄時譯為漢字,歌唱人是敕勒部名将斛律金。
斛律金(公元488&mdash567)生性質直,不識漢字。
原名敦,官做大了,要用漢字簽署文件,嫌敦字難寫,才改名為金。
可是寫金字也還是有困難,同事司馬子如教他,金字像個房子,照房子那樣畫就行了,才學會了寫這個字。
斛律金擅長騎射,善于用兵,具有豐富的軍事經驗。
他一看塵土,就能知道敵軍騎兵、步兵多少,一嗅土地,就可判斷敵軍距離遠近。
北魏封為第二領民酋長,秋天到京師朝見,春天回到部落,号為雁臣。
後來跟随鮮卑化的漢人軍事首領高歡打仗,立下很多戰功。
公元535年,北魏分為東、西魏。
537年西魏宇文泰率李弼等十二将攻東魏,東魏高歡将兵二十萬迎擊,渡黃河,涉洛水,兩軍會戰于沙苑。
西魏兵少,東魏兵争先進擊,無複行列,西魏李弼等率鐵騎攔腰截擊,東魏兵中絕為二,全軍崩潰。
高歡還想收兵再戰,派人拿兵簿到各營點兵,無人答應,回來報告說:部隊都跑了,兵營全空了!高歡還不肯走,斛律金說:“軍心離散,不能再打了,得趕緊撤到河東!”高歡還據鞍不動,斛律金就用馬鞭趕馬,這才撤退。
達一仗喪失了八萬甲士,要不是斛律金堅決主張撤退,幾乎要全軍覆沒。
東魏武定四年(公元546)九月,高歡率大軍進圍西魏重鎮玉璧(今山西稷山縣西南),西魏名将韋孝寬堅守不下。
高歡用盡一切攻城之術:斷水源,起土山,鑿地道,用攻車,燒城樓。
孝寬随機防禦,東魏苦攻了五十天,士卒戰死和病死的七萬人,高歡弄得智力交困,氣得生病,隻好解圍撤兵。
回師後軍隊中訛傳韋孝寬以定功弩射中高歡。
西魏知道了,也趁機會造謠,發布命令說:“勁弩一發,兇身自殒。
”東魏軍心越發不安,高歡隻好勉強起來,和諸大臣将領見面,叫斛律金唱《敕勒歌》,這個須發斑白的老将軍,用蒼勁高昂的音調,唱出這首質樸、自然、優美的歌詞。
唱完了,所有的人都被這首歌的情調迷住了,不出一聲。
高歡也用鮮卑話和唱了一遍,哀感流涕。
武定五年(公元547)正月高歡病死。
臨死前吩咐兒子高澄:敕勒老公斛律金生性遒直,可以依靠。
你所用的漢人很多,有說這老公壞話的,千萬不要相信。
七年(公元549)八月,高澄正準備做皇帝,在密室議事時被俘虜的奴隸刺殺,弟高洋繼位,550年廢了東魏皇帝,自立為帝,國号為齊。
557年西魏宇文覺也廢了西魏皇帝,自立為帝,國号周。
高洋篡魏稱帝,他母親很不贊成。
高洋派人征求斛律金的意見,斛律金親自來見高洋,竭力反對。
高洋不顧一切,還是做了皇帝,封斛律金為鹹陽郡王,以功升右丞相,遷左丞相。
高洋晚年昏暴,任意殺人,有一次忽然騎着馬,手執長矟,三次奔向斛律金,要刺殺他,斛律金挺立不動,高洋隻好作罷。
567年斛律金死,年八十。
斛律金有兩個兒子,長子光,字明月,次子羨,字豐樂,都是當時名将。
兩人從小就跟父親學習騎射,每次出去打獵,回來後斛律金檢查獵得的鳥獸,小兒子獵得的多,卻總是挨打,大兒子獵得雖少,卻被誇獎。
旁人看了不懂,就問為什麼這樣不公平。
斛律金說:明月獵得雖少,他射的鳥總是背上中箭,豐樂不然,是随處下手的,獵得雖多,不如他哥哥遠矣。
有一次叫子孫一起練習射箭,看完以後,斛律金禁不住哭了,說:明月、豐樂用弓不如我,諸孫又不如明月、豐樂,我這一家一代不如一代,看來要衰落了。
斛律光有一回跟皇帝打獵,天上有大鳥飛揚,斛律光引弓一射,正中其頸,大鳥盤旋落地,形如車輪,細看原來是個大雕,當時稱為落雕都督。
斛律光(公元515&mdash572)長得馬面彪身,不多說話,也不輕易發笑,以軍功積官到大将軍,父死襲爵鹹陽郡王,拜左丞相。
在東魏和西魏,北齊和北周的戰争中,他多次領兵作戰,軍營未定,不入幕帳休息,有時整天不坐,不脫盔甲,打起仗來,總是在前敵指揮。
士卒有罪,隻用杖撾背,從不亂殺人,以此士卒都樂意服從指揮,勇敢作戰。
他從青年時代參加軍隊,從未打過敗仗,深為北周将士所畏憚。
居家嚴肅,雖然官位很高,門第極盛,一家裡一個女兒做了皇後,兩個女兒作了太子妃,娶了三個公主,子弟都封侯做将軍,卻生性節儉,不營财利,杜絕賄賂,門無賓客。
平時很少和朝士交談,也不肯幹預政事。
有會議時,總是最後發言,講的都有道理。
570年周軍圍洛陽,斛律光率步騎三萬大破周軍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原歌是用鮮卑語唱的,記錄時譯為漢字,歌唱人是敕勒部名将斛律金。
斛律金(公元488&mdash567)生性質直,不識漢字。
原名敦,官做大了,要用漢字簽署文件,嫌敦字難寫,才改名為金。
可是寫金字也還是有困難,同事司馬子如教他,金字像個房子,照房子那樣畫就行了,才學會了寫這個字。
斛律金擅長騎射,善于用兵,具有豐富的軍事經驗。
他一看塵土,就能知道敵軍騎兵、步兵多少,一嗅土地,就可判斷敵軍距離遠近。
北魏封為第二領民酋長,秋天到京師朝見,春天回到部落,号為雁臣。
後來跟随鮮卑化的漢人軍事首領高歡打仗,立下很多戰功。
公元535年,北魏分為東、西魏。
537年西魏宇文泰率李弼等十二将攻東魏,東魏高歡将兵二十萬迎擊,渡黃河,涉洛水,兩軍會戰于沙苑。
西魏兵少,東魏兵争先進擊,無複行列,西魏李弼等率鐵騎攔腰截擊,東魏兵中絕為二,全軍崩潰。
高歡還想收兵再戰,派人拿兵簿到各營點兵,無人答應,回來報告說:部隊都跑了,兵營全空了!高歡還不肯走,斛律金說:“軍心離散,不能再打了,得趕緊撤到河東!”高歡還據鞍不動,斛律金就用馬鞭趕馬,這才撤退。
達一仗喪失了八萬甲士,要不是斛律金堅決主張撤退,幾乎要全軍覆沒。
東魏武定四年(公元546)九月,高歡率大軍進圍西魏重鎮玉璧(今山西稷山縣西南),西魏名将韋孝寬堅守不下。
高歡用盡一切攻城之術:斷水源,起土山,鑿地道,用攻車,燒城樓。
孝寬随機防禦,東魏苦攻了五十天,士卒戰死和病死的七萬人,高歡弄得智力交困,氣得生病,隻好解圍撤兵。
回師後軍隊中訛傳韋孝寬以定功弩射中高歡。
西魏知道了,也趁機會造謠,發布命令說:“勁弩一發,兇身自殒。
”東魏軍心越發不安,高歡隻好勉強起來,和諸大臣将領見面,叫斛律金唱《敕勒歌》,這個須發斑白的老将軍,用蒼勁高昂的音調,唱出這首質樸、自然、優美的歌詞。
唱完了,所有的人都被這首歌的情調迷住了,不出一聲。
高歡也用鮮卑話和唱了一遍,哀感流涕。
武定五年(公元547)正月高歡病死。
臨死前吩咐兒子高澄:敕勒老公斛律金生性遒直,可以依靠。
你所用的漢人很多,有說這老公壞話的,千萬不要相信。
七年(公元549)八月,高澄正準備做皇帝,在密室議事時被俘虜的奴隸刺殺,弟高洋繼位,550年廢了東魏皇帝,自立為帝,國号為齊。
557年西魏宇文覺也廢了西魏皇帝,自立為帝,國号周。
高洋篡魏稱帝,他母親很不贊成。
高洋派人征求斛律金的意見,斛律金親自來見高洋,竭力反對。
高洋不顧一切,還是做了皇帝,封斛律金為鹹陽郡王,以功升右丞相,遷左丞相。
高洋晚年昏暴,任意殺人,有一次忽然騎着馬,手執長矟,三次奔向斛律金,要刺殺他,斛律金挺立不動,高洋隻好作罷。
567年斛律金死,年八十。
斛律金有兩個兒子,長子光,字明月,次子羨,字豐樂,都是當時名将。
兩人從小就跟父親學習騎射,每次出去打獵,回來後斛律金檢查獵得的鳥獸,小兒子獵得的多,卻總是挨打,大兒子獵得雖少,卻被誇獎。
旁人看了不懂,就問為什麼這樣不公平。
斛律金說:明月獵得雖少,他射的鳥總是背上中箭,豐樂不然,是随處下手的,獵得雖多,不如他哥哥遠矣。
有一次叫子孫一起練習射箭,看完以後,斛律金禁不住哭了,說:明月、豐樂用弓不如我,諸孫又不如明月、豐樂,我這一家一代不如一代,看來要衰落了。
斛律光有一回跟皇帝打獵,天上有大鳥飛揚,斛律光引弓一射,正中其頸,大鳥盤旋落地,形如車輪,細看原來是個大雕,當時稱為落雕都督。
斛律光(公元515&mdash572)長得馬面彪身,不多說話,也不輕易發笑,以軍功積官到大将軍,父死襲爵鹹陽郡王,拜左丞相。
在東魏和西魏,北齊和北周的戰争中,他多次領兵作戰,軍營未定,不入幕帳休息,有時整天不坐,不脫盔甲,打起仗來,總是在前敵指揮。
士卒有罪,隻用杖撾背,從不亂殺人,以此士卒都樂意服從指揮,勇敢作戰。
他從青年時代參加軍隊,從未打過敗仗,深為北周将士所畏憚。
居家嚴肅,雖然官位很高,門第極盛,一家裡一個女兒做了皇後,兩個女兒作了太子妃,娶了三個公主,子弟都封侯做将軍,卻生性節儉,不營财利,杜絕賄賂,門無賓客。
平時很少和朝士交談,也不肯幹預政事。
有會議時,總是最後發言,講的都有道理。
570年周軍圍洛陽,斛律光率步騎三萬大破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