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學者顧炎武
關燈
小
中
大
命炎武為兵部司務,炎武到過南京。
福王被俘,唐王聿鍵在福建稱監國,改元隆武。
魯王以海也在紹興稱監國。
唐王遙授炎武為兵部職方司主事,炎武因母喪未葬不能去,不久,唐王也兵敗被殺。
魯王流亡沿海一帶。
1647年秋天,炎武曾到沿海地方,和抗清力量聯系。
地方上有漢奸地主要陷害他,炎武不得已僞裝成商人,奔走江、浙各地,前後五年。
《流轉》詩中說:“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賈。
卻念五年來,守此良辛苦。
畏途窮水陸,仇雠在門戶。
故鄉不可宿,飄然去其宇。
”便是這幾年間的事。
1655年發生了陸恩之獄。
陸恩是炎武家的世仆,在炎武出遊時,投奔到官僚地主葉方恒家。
炎武家庭經曆喪亂,缺錢使用,把田産八百畝賣給葉家,葉方恒存心想吞并顧家産業,掯勒隻給半價,這半價還不給錢,炎武讨了幾年才給了一點。
恰好陸恩得罪了主人,葉方恒便叫他出面告炎武通海(通海指的是和沿海抗清軍事力量勾結,在當時是最大的罪名)。
炎武急了,便和家人設法擒住陸恩,扔進水裡淹死了。
陸恩的女婿又求葉方恒出面告狀,用錢買通地方官,把炎武關在葉方恒家奴家裡,情況十分危急。
炎武的好友歸莊隻好求救于當時赫赫有名的漢奸官僚錢謙益,錢謙益說,這也不難,不過要他送一門生帖子才行。
歸莊知道炎武決不肯這樣做,便代寫了一個送去。
炎武知道了,立刻叫人去要回來,要不回來,便在大街上貼通告,說并無此事。
謙益聽了苦笑說,顧甯人真是倔強啊!後來炎武的另一朋友路澤溥認識兵備道,說明了情由,才把案子轉到松江府,判處為主殺家奴,炎武才得脫禍。
葉方恒中過清朝進士,做過官,有錢有勢,炎武和他結了仇,家鄉再也住不下去了。
1657年炎武四十五歲,決定到北方遊曆,一來避仇,二來也為了更廣泛地結納抗清志士,繼續進行鬥争。
從這一年起,炎武便仆仆風塵,奔走于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等地。
他的生活情況,在與潘次耕(耒)信中說:“頻年足迹所至,無三月之淹,友人贈以二馬二騾,裝馱書卷,一年之中,半宿旅店。
”旅途的艱苦,《旅中》一詩說:“久客仍流轉,愁人獨遠征。
釜遭行路奪,席與舍兒争。
混迹同傭販,甘心變姓名。
寒依車下草,饑糁鬲中羹&hellip&hellip買臣降五十,何處谒承明?”他的心境,在《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詩中說:“自昔遘難初,城邑遭屠割。
幾同趙卒坑,獨此一人活。
既偷須臾生,讵敢辭播越。
十年四五遷,今複客天末。
田園已侵并,書卷亦剽奪。
尚虞陷微文,雉羅不自脫。
”是十分沉重、緊張的。
在遊曆中,結識了孫奇逢、徐夜、王宏撰、傅山、李中孚等愛國學者和李因笃、朱彜尊、毛奇齡等文人,觀察了中原地區和塞外的地理形勢,并且在山東章丘買了田産,在雁門之北,五台之東,和李因笃等二十多人集資墾荒,建立廬舍,作為進行隐蔽活動的基地。
1663年,南浔莊氏史案發,炎武的好友吳炎、潘柽章牽連被殺,炎武所藏史錄、奏狀一二千本借給吳潘兩人的,也随同散失。
莊廷修史時,也曾托人邀請炎武參加,炎武看了情況,知道莊廷沒有學問,不肯留下。
書刻版時沒有列上炎武姓名,這才幸免于死。
五年後,萊州黃培詩獄案發,炎武又被牽連,從北京趕到山東投案。
案情是萊州人姜元衡告發他的主人黃培寫逆詩(反對清朝的詩),又揭發吳人陳濟生所編《忠節錄》,說這書是顧甯人編的,書上有名的牽連到三百多人。
李因笃聽到消息,立刻趕到北京告急營救,炎武的許多朋友也到濟南幫忙,這時朱彜尊正在山東巡撫處做幕僚,幾方面想法子,炎武打了半年官司,居然免禍,可也夠危險了。
炎武雖然飽經憂患,跋涉半生,卻勤勉好學,沒有一天不讀書,沒有一天不抄書,蠅頭行楷,萬字如一。
朋友們有時終日宴飲,他總是皺眉頭,客人走了,歎口氣說:可惜又是一天白白度過了。
讀的書越多,遊曆的地方越多,寫的書也越多,名氣也就越大。
1671年熊賜履要舉薦炎武助修《明史》,他當面拒絕說:“果有此舉,不為介推之逃,則為屈原之死矣。
”1678年葉方霭、韓菼又打算舉薦炎武應博學鴻儒科,炎武堅決辭謝,一連給葉方霭寫了三封信,表明态度,葉方霭知道不能勉強,方才作罷。
為了避免這類麻煩,
福王被俘,唐王聿鍵在福建稱監國,改元隆武。
魯王以海也在紹興稱監國。
唐王遙授炎武為兵部職方司主事,炎武因母喪未葬不能去,不久,唐王也兵敗被殺。
魯王流亡沿海一帶。
1647年秋天,炎武曾到沿海地方,和抗清力量聯系。
地方上有漢奸地主要陷害他,炎武不得已僞裝成商人,奔走江、浙各地,前後五年。
《流轉》詩中說:“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賈。
卻念五年來,守此良辛苦。
畏途窮水陸,仇雠在門戶。
故鄉不可宿,飄然去其宇。
”便是這幾年間的事。
1655年發生了陸恩之獄。
陸恩是炎武家的世仆,在炎武出遊時,投奔到官僚地主葉方恒家。
炎武家庭經曆喪亂,缺錢使用,把田産八百畝賣給葉家,葉方恒存心想吞并顧家産業,掯勒隻給半價,這半價還不給錢,炎武讨了幾年才給了一點。
恰好陸恩得罪了主人,葉方恒便叫他出面告炎武通海(通海指的是和沿海抗清軍事力量勾結,在當時是最大的罪名)。
炎武急了,便和家人設法擒住陸恩,扔進水裡淹死了。
陸恩的女婿又求葉方恒出面告狀,用錢買通地方官,把炎武關在葉方恒家奴家裡,情況十分危急。
炎武的好友歸莊隻好求救于當時赫赫有名的漢奸官僚錢謙益,錢謙益說,這也不難,不過要他送一門生帖子才行。
歸莊知道炎武決不肯這樣做,便代寫了一個送去。
炎武知道了,立刻叫人去要回來,要不回來,便在大街上貼通告,說并無此事。
謙益聽了苦笑說,顧甯人真是倔強啊!後來炎武的另一朋友路澤溥認識兵備道,說明了情由,才把案子轉到松江府,判處為主殺家奴,炎武才得脫禍。
葉方恒中過清朝進士,做過官,有錢有勢,炎武和他結了仇,家鄉再也住不下去了。
1657年炎武四十五歲,決定到北方遊曆,一來避仇,二來也為了更廣泛地結納抗清志士,繼續進行鬥争。
從這一年起,炎武便仆仆風塵,奔走于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等地。
他的生活情況,在與潘次耕(耒)信中說:“頻年足迹所至,無三月之淹,友人贈以二馬二騾,裝馱書卷,一年之中,半宿旅店。
”旅途的艱苦,《旅中》一詩說:“久客仍流轉,愁人獨遠征。
釜遭行路奪,席與舍兒争。
混迹同傭販,甘心變姓名。
寒依車下草,饑糁鬲中羹&hellip&hellip買臣降五十,何處谒承明?”他的心境,在《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詩中說:“自昔遘難初,城邑遭屠割。
幾同趙卒坑,獨此一人活。
既偷須臾生,讵敢辭播越。
十年四五遷,今複客天末。
田園已侵并,書卷亦剽奪。
尚虞陷微文,雉羅不自脫。
”是十分沉重、緊張的。
在遊曆中,結識了孫奇逢、徐夜、王宏撰、傅山、李中孚等愛國學者和李因笃、朱彜尊、毛奇齡等文人,觀察了中原地區和塞外的地理形勢,并且在山東章丘買了田産,在雁門之北,五台之東,和李因笃等二十多人集資墾荒,建立廬舍,作為進行隐蔽活動的基地。
1663年,南浔莊氏史案發,炎武的好友吳炎、潘柽章牽連被殺,炎武所藏史錄、奏狀一二千本借給吳潘兩人的,也随同散失。
莊廷修史時,也曾托人邀請炎武參加,炎武看了情況,知道莊廷沒有學問,不肯留下。
書刻版時沒有列上炎武姓名,這才幸免于死。
五年後,萊州黃培詩獄案發,炎武又被牽連,從北京趕到山東投案。
案情是萊州人姜元衡告發他的主人黃培寫逆詩(反對清朝的詩),又揭發吳人陳濟生所編《忠節錄》,說這書是顧甯人編的,書上有名的牽連到三百多人。
李因笃聽到消息,立刻趕到北京告急營救,炎武的許多朋友也到濟南幫忙,這時朱彜尊正在山東巡撫處做幕僚,幾方面想法子,炎武打了半年官司,居然免禍,可也夠危險了。
炎武雖然飽經憂患,跋涉半生,卻勤勉好學,沒有一天不讀書,沒有一天不抄書,蠅頭行楷,萬字如一。
朋友們有時終日宴飲,他總是皺眉頭,客人走了,歎口氣說:可惜又是一天白白度過了。
讀的書越多,遊曆的地方越多,寫的書也越多,名氣也就越大。
1671年熊賜履要舉薦炎武助修《明史》,他當面拒絕說:“果有此舉,不為介推之逃,則為屈原之死矣。
”1678年葉方霭、韓菼又打算舉薦炎武應博學鴻儒科,炎武堅決辭謝,一連給葉方霭寫了三封信,表明态度,葉方霭知道不能勉強,方才作罷。
為了避免這類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