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嘗膽的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卧薪嘗膽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494到473年這二十年間,離開現在已經有兩千四百多年了。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兩千四百多年前,在我國的東南部,以現在江蘇省蘇州為中心的有吳國,以浙江省紹興為中心的有越國。
吳國的統治者大概是從西北來的,傳說和周王是一個家族。
至于越國,那裡的人們“斷發文身”,頭發剪得短短的,身上刺着花紋,顯然和吳人是兩個不同的民族。
當時的政治形勢,許多國家分立,其中西北的晉國(今山西一帶),南方的楚國(今湖北、湖南、安徽一帶)最為強大。
東方的齊國(今山東一帶)曾經很強大,稱霸諸侯,但這時候已經衰落了。
晉、楚兩國争奪領導諸侯的霸權,經常打仗。
晉國為了要戰勝楚國,便派人聯絡吳國。
越國原來是楚國的一部分,楚國也派人到越國去,例如越王勾踐的謀臣範蠡、文種都是楚國人。
相反,楚國殺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逃亡到吳國,做吳國的大将,帶兵打敗楚國。
吳、越兩國,吳幫晉國,越幫楚國,在政治上是敵對的兩個國家。
在生産上,吳國比越國先進,公元前585年吳王壽夢即位以後,吳國日漸強大。
第二年晉國的使臣到了吳國,教會了吳人使用兵車和訓練軍隊的方法,勸他們進攻楚國。
吳人接受了中原地區的先進的生産技術和文化,和中原諸國的來往也日漸加多了。
越國的地勢比較低窪,農業生産也比較落後。
從吳王壽夢到吳王阖闾這九十年間,吳國的生産日益發展,地域日益擴大,從當時許多鑄劍的傳說看來,鐵已經應用到生産上來了,也很可能吳人已經學會了煉鋼的技術,制造成鋒利的寶劍。
公元前496年,吳王阖闾帶兵進攻越國,兵敗負傷而死。
臨死前要他的兒子夫差為他報仇。
吳王夫差練了三年兵,公元前494年大敗越兵,越王勾踐隻剩下五千多兵,被圍困在會稽山上,派文種求和,伍子胥主張滅掉越國,勸吳王拒絕,文種用美女珍寶買通了吳王的寵臣太宰嚭,替他求情,伍子胥雖然堅決反對,吳王還是聽信了太宰嚭的話,許和退兵。
越王勾踐夫婦和範蠡被吳國拘囚了三年,勾踐替吳王養馬,受盡了屈辱。
最後還是用賄賂通過太宰嚭說服吳王,吳王夫差拒絕伍子胥的谏诤,把越王君臣放回越國。
越王勾踐回國之後,發憤圖強,苦身焦思,夜晚睡在柴草裡,辦事的地方放一個苦膽,經常嘗膽的苦味,也經常告誡自己:“你忘掉會稽山的恥辱嗎?”生活刻苦,自己參加農業勞動,夫人織布,吃飯隻吃一樣菜,穿的衣服也很樸素。
和百姓同甘共苦。
對有才德的賢人十分尊重,厚待過往的賓客,百姓有窮困的加以救濟,生病和死亡的親自慰問。
和大臣們經常研究讨論問題,有好的意見立刻接受。
特别注意農業生産,開墾荒地,充分利用人力,适應農業季節,采用先進生産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兩千四百多年前,在我國的東南部,以現在江蘇省蘇州為中心的有吳國,以浙江省紹興為中心的有越國。
吳國的統治者大概是從西北來的,傳說和周王是一個家族。
至于越國,那裡的人們“斷發文身”,頭發剪得短短的,身上刺着花紋,顯然和吳人是兩個不同的民族。
當時的政治形勢,許多國家分立,其中西北的晉國(今山西一帶),南方的楚國(今湖北、湖南、安徽一帶)最為強大。
東方的齊國(今山東一帶)曾經很強大,稱霸諸侯,但這時候已經衰落了。
晉、楚兩國争奪領導諸侯的霸權,經常打仗。
晉國為了要戰勝楚國,便派人聯絡吳國。
越國原來是楚國的一部分,楚國也派人到越國去,例如越王勾踐的謀臣範蠡、文種都是楚國人。
相反,楚國殺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逃亡到吳國,做吳國的大将,帶兵打敗楚國。
吳、越兩國,吳幫晉國,越幫楚國,在政治上是敵對的兩個國家。
在生産上,吳國比越國先進,公元前585年吳王壽夢即位以後,吳國日漸強大。
第二年晉國的使臣到了吳國,教會了吳人使用兵車和訓練軍隊的方法,勸他們進攻楚國。
吳人接受了中原地區的先進的生産技術和文化,和中原諸國的來往也日漸加多了。
越國的地勢比較低窪,農業生産也比較落後。
從吳王壽夢到吳王阖闾這九十年間,吳國的生産日益發展,地域日益擴大,從當時許多鑄劍的傳說看來,鐵已經應用到生産上來了,也很可能吳人已經學會了煉鋼的技術,制造成鋒利的寶劍。
公元前496年,吳王阖闾帶兵進攻越國,兵敗負傷而死。
臨死前要他的兒子夫差為他報仇。
吳王夫差練了三年兵,公元前494年大敗越兵,越王勾踐隻剩下五千多兵,被圍困在會稽山上,派文種求和,伍子胥主張滅掉越國,勸吳王拒絕,文種用美女珍寶買通了吳王的寵臣太宰嚭,替他求情,伍子胥雖然堅決反對,吳王還是聽信了太宰嚭的話,許和退兵。
越王勾踐夫婦和範蠡被吳國拘囚了三年,勾踐替吳王養馬,受盡了屈辱。
最後還是用賄賂通過太宰嚭說服吳王,吳王夫差拒絕伍子胥的谏诤,把越王君臣放回越國。
越王勾踐回國之後,發憤圖強,苦身焦思,夜晚睡在柴草裡,辦事的地方放一個苦膽,經常嘗膽的苦味,也經常告誡自己:“你忘掉會稽山的恥辱嗎?”生活刻苦,自己參加農業勞動,夫人織布,吃飯隻吃一樣菜,穿的衣服也很樸素。
和百姓同甘共苦。
對有才德的賢人十分尊重,厚待過往的賓客,百姓有窮困的加以救濟,生病和死亡的親自慰問。
和大臣們經常研究讨論問題,有好的意見立刻接受。
特别注意農業生産,開墾荒地,充分利用人力,适應農業季節,采用先進生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