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武則天

關燈
,去學習遙遠的祖父呢?中宗很贊成這個意見,寫信表揚。

    由此看來,則天時代的某些政治措施是和貞觀時代有所不同的。

    她根據時代的進展,規定了自己的政策方針。

     不止她的兒子,以後唐朝的曆代皇帝也都對她很尊重,沒有說過什麼壞話。

     同樣,唐朝的大政治家如陸贽、李绛都對她有很高的評價。

    陸宣公《翰苑集·十七·請許台省長官舉薦屬吏狀》說: 往者則天太後踐祚臨朝,欲收人心,尤務拔擢,弘委任之意,開汲引之門,進用不疑,求訪無倦,非但人得薦士,亦得自舉其才。

    所薦必行,所舉辄試。

    其于選士之道豈不傷于容易哉?然而課責既嚴,進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驟升。

    是以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說她善于用人,嚴于課責,不但當時稱為知人,還培養了下幾代的人才。

    在另一篇文章中,他把唐太宗和武則天并舉,要當時皇帝“法太宗、天後英邁之風”。

    李绛也說她用的官雖然稍微多了一些,但“開元中名臣多出其選”。

    指出開元時代的名臣大多是她培養的。

     宋人編的《新唐書》罵武則天很兇,但洪邁卻贊揚她是明主:“漢之武帝,唐之武後,不可謂不明。

    ”(2)明人李贽更稱她為聖後。

    (3)清人趙翼說她:“納谏知人,自有不可及者&hellip&hellip别白人才,主持國是,有大過人者。

    ”還替她分析,回擊那些“正人君子”們對她的惡毒誣蔑,他說:“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動至千百。

    後既身為女主,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無足深怪,後初不以為諱,并若不必諱也。

    ”結論是“區區帷薄不修,固其末節,而知人善任,權不下移,不可謂非女中英主也!”(4)贊揚她是英主,指出她的政治成就是根本的,是主要的,私人生活是末節,是小事,而且,在封建時代,男皇帝可以有千百個小老婆,女皇帝有幾個男寵,又值得什麼大驚小怪呢!這是對武則天最公平的評價。

     當然,罵武則天的人更多,特别是明朝人罵得多,罵得狠。

    例如胡應麟罵她為“逆後”,連她的朝代也罵為“牝朝”(5)。

    王夫之罵她為“淫妪”,為“妖淫兇狠之武氏”(6)。

    專門攻讦她的私人生活,不談政治,隻攻一點,不及其餘,這種評論是站不住腳的。

     另一種攻擊是女人不該做皇帝、管政治,就像母雞不能司晨,從駱賓王的檄文“僞臨朝武氏”一直到胡應麟的“牝朝”,都攻的是這一點。

    這種維護封建秩序、男尊女卑、不許婦女參加政治生活的論調,到今天應該用不着反駁。

    相反,我們應該說,武則天不隻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同時她還是曆史上最偉大的婦女!她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當然,武則天決不是十全十美的人物。

    相反,她是有不少缺點的。

    例如,她殺了許多政治上的反對派,其中有一些人看來是不應該殺的。

    此外,當然她也具有一般封建統治者所共有的某些缺點。

    在這篇短文中,就不一一談到了。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1)《通鑒·卷二百三》。

     (2)《容齋續筆·五》。

     (3)李贽:《藏書》。

     (4)《廿二史劄記·卷十九·武後納谏知人》。

     (5)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6)王夫之:《讀通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