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黃河下遊諸國的争雄

關燈
東周初年的王室形勢從周室開始東遷算起,直到春秋時代的開始,約有四十多年,在這四十多年中,史料異常缺乏,我們所知道的,重要的隻有一事,就是周室初遷時是靠着晉、鄭兩國的夾輔而立國的。

    晉國在黃河北岸,鄭國在南岸,一個蔽護周室的北面,一個蔽護他的東面;同時有虞(在今山西平陸縣)、虢(在今河南陝縣)兩國掩蔽其西,申、呂(都在今河南南陽縣附近)遮護其南。

    這時楚國尚未大興;西戎被秦、虢兩國牽制,也很難東侵;東面盡是周室的封建諸侯,更無禍患;北面雖戎狄環繞,晉國的力量也還鎮壓得住;所以東周初年王室的地位還很穩固。

    這時周室似乎還能控制西方的一部,而近畿的西方之事似乎是委給虢國的。

    虢國是文王的弟弟虢仲的封國(另有東虢,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國,在今河南成臯縣,被鄭所滅),本在西周王畿之内(都今陝西寶雞縣附近),後随平王東遷到今河南陝縣附近,正當崤、函要塞,足以抵制西戎的侵略。

    周王因虢國地勢重要,且有禦戎的功績,所以很重視他。

    不久之後,晉國分為翼和曲沃兩國,内亂不止,南面楚國已漸漸興起,侵略申、呂、許諸國,緻勞王師遠戍,于是周室的真正屏蔽就隻剩鄭、虢兩國了。

     黃河下遊諸國形勢鄭、虢兩國中以鄭為強,鄭國一面是周室的唯一雄藩,一面又幾乎做了東方諸侯的領袖。

    當春秋初年,乃是黃河下遊諸國的世界,我們在這裡應得先把這些國家的形勢大略談談。

    我們所謂“黃河下遊”是指洛邑以東的地方,這裡大部份都是平原地帶,所以它的文化最先發達,商代就興起于此。

    當西周時,周室以征服者的資格,在經濟上向東方竭力榨取,弄得“東人之子,職勞不來(東人勞苦,而不見撫慰);西人之子,粲粲衣服”;東方文化的發展似乎暫時被阻遏住。

    到了西周滅亡,周室在東方的壓力大去,于是黃河下遊諸國就首先興起了。

     黃河下遊的群國中以宋、衛、齊、魯、陳、蔡、鄭七國為代表。

    宋國四面都是平原,地形最難守易攻,周室所以封微子于此,似乎也有防他反側的意思。

    幸而在宋國東南面的都是些東夷和淮夷,勢力分散,且似服屬于宋國,不足為患。

    南面是陳、蔡,勢力更是薄弱,在春秋初年這兩國且常被宋國所利用。

    宋國所應防禦的是西方和北方:宋的北面為魯、衛兩國,勢力尚不很強,隻有西面的鄭國才是宋國的勁敵。

     衛國在春秋初年西、北兩面均鄰戎狄,東面是雄齊,南面是鄭、宋,衛國介在諸大之間,地勢平衍,國力又不強盛,簡直無從談起發展。

    當春秋之初,鄭國強盛,勢力向東揮發,宋、衛兩國最感壓迫,所以常常聯結起來抵抗鄭人。

     齊國在春秋初年,國土雖較大而勢力未盛,在當時曆史舞台上還不算是要角。

    齊國負山帶河而蔽海,三面均有天然屏障,形勢很好,且有魚鹽之利,足使人民趨于富庶。

    在他東面的都是些弱小的夷族,正可供他吞并;在他北面的似是些戎族,勢力較強;但也不足為大患。

    在他西面的是衛國,更弱小不足道;在他南面的是魯國,國力較衛略強,在春秋初年頗有與齊争雄之勢。

     魯國北憑泰山,東依大海,南撫淮夷,隻有西南部地勢較平,與宋接界;西北汶水流域的沃田又與齊連界,當春秋之初魯常以宋、齊兩國為敵手,也是地理形勢所造成的事實。

     陳、蔡兩國都較為弱小,鄰近淮夷與宋,當楚國未起于西南方時,陳、蔡常服屬于宋而與鄭為敵國。

    這是因為陳、蔡與宋國的關系較為密切,而鄭是新興的強國,容易招人忌恨之故。

     鄭國北憑黃河,西依周室,當北方的晉和南方的楚尚未興起之時,隻有東方才有敵國。

    他雖是小國,但挾了王臣的地位,足以東向與宋争雄,宋合衛、陳、蔡四國之力尚不足以抑制他的新興之勢。

    他又東面與齊、魯聯歡,夾攻宋、衛,這就使宋國的地位始終立不起來。

     鄭國的内亂鄭國雖是春秋最初期的唯一強國,但他的地位也不是容易得來的。

    在剛入春秋時期的當兒,鄭國内部也險些鬧出一件大亂子來:原來鄭莊公的母親&mdash&mdash鄭武公的夫人武姜,是個很偏愛的婦人。

    她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就是莊公,小的叫做叔段。

    《左傳》上說鄭莊公是在武姜睡夢中出生的,那時候驚吓了他的母親,因此他便受不到母愛,家庭的幸福給叔段獨占了。

    其實女人家偏愛小兒子本是情理中的事,《左傳》上的話恐怕隻是後人在鄭莊公的名字(寤生)上替武姜想出來的不愛大兒子的理由。

    武姜既偏愛她的小兒子,便屢次在她的丈夫武公的面前請求立叔段為太子;武公不願廢長立幼,不答應她。

    等到武公去世莊公即位,武姜又在莊公面前替叔段要求封邑:先要制邑(在今河南汜水縣附近),莊公因為那是一處險塞,不肯給叔段;跟着又要京邑(在今河南荥陽縣附近),莊公答應了,便封叔段在那裡,稱為京城太叔。

    這同晉公子成師的封曲沃是差不多的一件事。

    成師封于曲沃以後便想吞晉,叔段封于京以後也想争奪鄭國。

    他第一步先命鄭國的西鄙、北鄙的地方兼屬于自己,不久又把這兩處地方完全劃作自己的領土,一直達到廪延的地方(在今河南延津縣附近)。

    第二步他便修築城池,招練兵馬,與他母親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