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
關燈
小
中
大
魯迅是詩人,不但他的散文詩《野草》,内合哲理,用意深邃,幽默和諷刺随處可尋。
就是他的《雜感集》,依羅膺中(羅庸)看法,也簡直是詩,因為每篇都是短兵相接,毫無鋪排。
至于舊詩,雖不過是他的餘事,偶爾為之,可是意境和音節,無不講究,工夫深厚,自成風格。
魯迅的《集外集》印行于上年五月,所收的舊詩隻有十四首,但是據我所知,他的舊詩,實在不止此數,漏落的還是很多。
我還藏着錄稿和他手寫的詩稿有好幾首,現在抄錄于下。
凡《集外集》已載的,概不闌入。
一九〇三年他二十三歲,在東京有一首《自題小像》贈我的: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首句說留學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寫遙望故國風雨飄搖之狀,三述同胞未醒,不勝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懷抱,是一句畢生實踐的格言。
一九一二年五月初,我和他由海道北來,到北京後,同住紹興會館;我和先兄銘伯在嘉蔭堂,他在藤花館。
第一天,我還記得他和先兄初次晤面,便是“傾蓋如故”。
他看見先兄的案頭有《越中先賢祠目》,便索去了一冊。
從此,幾乎朝夕相見,每逢星期日偕遊琉璃廠、陶然亭、萬牲園等處。
有一天,大概是七月底罷,大風雨凄黯之極,他張了傘走來,對我們說:“愛農死了。
據說是淹死的,但是我疑心他是自殺。
”于是給我們看昨夜所作的哀詩三首: 風雨飄搖日,餘懷範愛農。
華颠萎寥落,白眼看雞蟲。
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
奈何三月别,竟爾失畸躬! 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場。
故裡寒雲黑,炎天凜夜長。
獨沉清冷水,能否滌愁腸?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猶茗艼,微醉自沉淪。
此别成終古,從茲絕緒言。
故人雲散盡,我亦等輕塵! 先兄讀了,很贊美它;我尤其愛“狐狸方去穴”的兩句,因為他在那時已經看出袁世凱要玩把戲了。
《集外集》的第一首,題曰:《哭範愛農》(下注一九一三年是錯的,應作一九一二年),便是原稿的第三首。
其第一第二兩首,并非故意删掉,乃是忘記了的。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他在廈門寫《舊事重提》的《範愛農》的時候就這麼說: 夜間獨坐在會館裡,十分悲涼,又疑心這消息并不确,但無端又覺得這是極其可靠的,雖然并無證據。
一點法子都沒有,隻做了四首詩,後來曾在一種日報上發表,現在是将要忘記完了。
隻記得一首裡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論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猶酩酊,微醉自沉淪。
”中間忘掉兩句,末了是“舊朋雲散盡,餘亦等輕塵”。
(《朝華夕拾》八四頁) 其實這哀
就是他的《雜感集》,依羅膺中(羅庸)看法,也簡直是詩,因為每篇都是短兵相接,毫無鋪排。
至于舊詩,雖不過是他的餘事,偶爾為之,可是意境和音節,無不講究,工夫深厚,自成風格。
魯迅的《集外集》印行于上年五月,所收的舊詩隻有十四首,但是據我所知,他的舊詩,實在不止此數,漏落的還是很多。
我還藏着錄稿和他手寫的詩稿有好幾首,現在抄錄于下。
凡《集外集》已載的,概不闌入。
一九〇三年他二十三歲,在東京有一首《自題小像》贈我的: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首句說留學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寫遙望故國風雨飄搖之狀,三述同胞未醒,不勝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懷抱,是一句畢生實踐的格言。
一九一二年五月初,我和他由海道北來,到北京後,同住紹興會館;我和先兄銘伯在嘉蔭堂,他在藤花館。
第一天,我還記得他和先兄初次晤面,便是“傾蓋如故”。
他看見先兄的案頭有《越中先賢祠目》,便索去了一冊。
從此,幾乎朝夕相見,每逢星期日偕遊琉璃廠、陶然亭、萬牲園等處。
有一天,大概是七月底罷,大風雨凄黯之極,他張了傘走來,對我們說:“愛農死了。
據說是淹死的,但是我疑心他是自殺。
”于是給我們看昨夜所作的哀詩三首: 風雨飄搖日,餘懷範愛農。
華颠萎寥落,白眼看雞蟲。
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
奈何三月别,竟爾失畸躬! 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場。
故裡寒雲黑,炎天凜夜長。
獨沉清冷水,能否滌愁腸?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猶茗艼,微醉自沉淪。
此别成終古,從茲絕緒言。
故人雲散盡,我亦等輕塵! 先兄讀了,很贊美它;我尤其愛“狐狸方去穴”的兩句,因為他在那時已經看出袁世凱要玩把戲了。
《集外集》的第一首,題曰:《哭範愛農》(下注一九一三年是錯的,應作一九一二年),便是原稿的第三首。
其第一第二兩首,并非故意删掉,乃是忘記了的。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他在廈門寫《舊事重提》的《範愛農》的時候就這麼說: 夜間獨坐在會館裡,十分悲涼,又疑心這消息并不确,但無端又覺得這是極其可靠的,雖然并無證據。
一點法子都沒有,隻做了四首詩,後來曾在一種日報上發表,現在是将要忘記完了。
隻記得一首裡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論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猶酩酊,微醉自沉淪。
”中間忘掉兩句,末了是“舊朋雲散盡,餘亦等輕塵”。
(《朝華夕拾》八四頁) 其實這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