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漢武帝的内政外交

關燈
于侈心,要想招緻西域各國。

    張骞在大夏時,看見邛竹杖、蜀布,問他從那裡來的?他們說從身毒買來(今印度)。

    于是臆想,從四川、雲南,可通西域。

    派人前去尋求道路,都不能通(當時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當系今自四川經西康、雲南入緬甸的路。

    自西南夷求通西域的使者,“傳聞其西可千餘裡,有乘象國,名曰滇越,而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即當今緬甸之地)。

    後來匈奴的渾邪王降漢,今甘肅西北部之地,收入中國版圖,通西域的路,才正式開通。

    前104年,李廣利伐大宛(大宛都貴山城,乃今之霍闡),不克。

    武帝又續發大兵,前101年,到底把他打下。

    大宛是離中國很遠的國,西域諸國,因此懾于中國兵威,相率來朝。

    還有一個烏孫,也是遊牧民族,當月氏在甘肅西北境時,烏孫為其所破,依匈奴以居。

    月氏為匈奴所破,是先逃到伊犁河流域的。

    烏孫借匈奴的助力,把他打敗,月氏才逃到阿母河流域,烏孫即占據伊犁之地。

    渾邪王降漢時,漢朝尚無意開其地為郡縣,張骞建議,招烏孫來居之。

    烏孫不肯來,而匈奴因其和中國交通,頗責怪他。

    烏孫恐懼,願“婿漢氏以自親”。

    于是漢朝把一個宗室女兒嫁給他。

    從此以後,烏孫和匈奴之間有問題,漢朝就不能置之不問,《漢書·西域傳》說“漢用憂勞無甯歲”,很有怨怼的意思。

    案西域都是些小國,漢攻匈奴,并不能得他的助力,而因此勞費殊甚,所以當時人的議論,大都是反對的。

    但是史事複雜,利害很難就一時一地之事論斷。

    (一)西域是西洋文明傳布之地。

    西洋文明的中心希臘、羅馬等,距離中國很遠,在古代隻有海道的交通,交流不甚密切,西域則與中國陸地相接,自近代西力東漸以前,中西的文明,實在是恃此而交流的。

    (二)而且西域之地,設或為遊牧民族所據,亦将成為中國之患,漢通西域之後,對于天山南北路,就有相當的防備,後來匈奴敗亡後,未能侵入,這也未始非中國之福。

    所以漢通西域,不是沒有益處的。

    但這隻是史事自然的推遷,并非當時所能豫燭。

    當時的朝鮮:漢初燕人衛滿走出塞,把箕子之後襲滅了,自王朝鮮。

    傳子至孫,于前108年,為漢武帝所滅。

    将其地設置樂浪、臨屯、真番、玄菟四郡(樂浪,今朝鮮平安南道及黃海、京畿兩道之地。

    臨屯為江原道地。

    玄菟為鹹鏡南道。

    真番跨鴨綠江上流。

    至前82年,罷真番、臨屯,以并樂浪、玄菟)。

    朝鮮半島的主要民族是貉族,自古即漸染漢族的文化,經此長時期的保育,其漢化的程度愈深,且因此而輸入半島南部的三韓(馬韓,今忠清、全羅兩道。

    弁韓、辰韓,今慶尚道)和海東的日本,實為中國文化在亞洲東北部最大的根據地。

    南方的東瓯,因為閩越所攻擊,前138年,徙居江、淮間。

    南越和閩越,均于前111年,為中國所滅。

    當時的西南夷:在今金沙江和黔江流域的,是夜郎、滇、邛都,在岷江和嘉陵江上源的,是徙、筰都,冉,白馬。

    在今橫斷山脈和瀾滄、金沙兩江間的,是巂昆明。

    夜郎,今貴州桐梓縣。

    滇,今雲南昆明縣。

    邛都,今西康西昌縣。

    徙,今四川天全縣。

    筰都,今西康漢源縣。

    冉,今四川茂縣。

    白馬,今甘肅成縣。

    筰昆明,在今昆明、大理之間,乃行國)。

    兩越既平,亦即開辟為郡縣,确立了中國西南部的疆域。

    今青海首府附近,即漢人稱為河湟之地的,為羌人所據。

    這一支羌人,系屬遊牧民族,頗為中國之患。

    前112年,漢武帝把他打破,設護羌校尉管理他,開辟了今青海的東境。

     張骞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