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小
中
大
陸安曾桐、友琴
陸安曾桐、友琴按:此記叙(陸豐置縣前)海豐吉康都,明隆、萬時事甚詳,至今讀之,猶置身喪亂中,不禁為之痛心疾首也。惜不記石帆、坊廊二都事,同時石帆甲子所亦為倭寇所破(事見張之洞《廣東海防志略》),惟坊廊事則茫無可考。琴,坊廊都西山人也,山寨築于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寨西門上有石牌大書:“迎津門”,旁書弘光元年可據,北門上則镌“西安舊址”四字。
意者,明隆、萬時海豐縣治與吉、石鎮兵力尚能衛坊廊一都,天、崇而後,明社已渥,清鼎未定,寇匪遂乘機亂及坊廊矣,故老流傳西山寨、石寨諸寨皆為防禦烏爪賊所築,烏爪賊之匪首已不可得而知名,惟匪巢屯于西北之烏爪山,固與烏爪賊名之雲爾。
傳聞有匪首蔡姓者,以劫聚曾姓女子為名,疊為西山老寨(尚有南山寨,俗稱新寨)甚急,某月日,曾玉嵩之弟玉忠為賊于城堞間用鈎鐮所按,(威吓)斷膽,城下人心惶極,城機(“機”為“幾”之誤)斷破,某祖姑知勢處危迫,撫言願舍身以救桑梓,因與賊約,其而圍乃解。
反胡以采輿迎某祖姑,姑自缢于乘輿中,賊委諸途遂葬焉。曾族痛其節義因醞祀于祖茔,今由西山至水屯半途中有曾祖姑墓,足其故迹也。玉忠于琴為伯叔祖,葬于大安旗杆嶺南向之右側,惜屯事縣志不載,剛談此文附志于此,以俟後之修志者采擇焉,吾痛吾坊廊之無文,益不能不睾然于此記之可安也。
(烏爪山,惠州府志作烏禽嶂山。當時賊首樟九凹、林九我、王文、吉皮寨、巫日華、王之南嶺鐘崗。王之聞剿辄遁兵,旋仍出搜索難盡,率以為常。民國六年十月,友琴再志。)
陸安曾桐、友琴按:此記叙(陸豐置縣前)海豐吉康都,明隆、萬時事甚詳,至今讀之,猶置身喪亂中,不禁為之痛心疾首也。惜不記石帆、坊廊二都事,同時石帆甲子所亦為倭寇所破(事見張之洞《廣東海防志略》),惟坊廊事則茫無可考。琴,坊廊都西山人也,山寨築于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寨西門上有石牌大書:“迎津門”,旁書弘光元年可據,北門上則镌“西安舊址”四字。
意者,明隆、萬時海豐縣治與吉、石鎮兵力尚能衛坊廊一都,天、崇而後,明社已渥,清鼎未定,寇匪遂乘機亂及坊廊矣,故老流傳西山寨、石寨諸寨皆為防禦烏爪賊所築,烏爪賊之匪首已不可得而知名,惟匪巢屯于西北之烏爪山,固與烏爪賊名之雲爾。
傳聞有匪首蔡姓者,以劫聚曾姓女子為名,疊為西山老寨(尚有南山寨,俗稱新寨)甚急,某月日,曾玉嵩之弟玉忠為賊于城堞間用鈎鐮所按,(威吓)斷膽,城下人心惶極,城機(“機”為“幾”之誤)斷破,某祖姑知勢處危迫,撫言願舍身以救桑梓,因與賊約,其而圍乃解。
反胡以采輿迎某祖姑,姑自缢于乘輿中,賊委諸途遂葬焉。曾族痛其節義因醞祀于祖茔,今由西山至水屯半途中有曾祖姑墓,足其故迹也。玉忠于琴為伯叔祖,葬于大安旗杆嶺南向之右側,惜屯事縣志不載,剛談此文附志于此,以俟後之修志者采擇焉,吾痛吾坊廊之無文,益不能不睾然于此記之可安也。
(烏爪山,惠州府志作烏禽嶂山。當時賊首樟九凹、林九我、王文、吉皮寨、巫日華、王之南嶺鐘崗。王之聞剿辄遁兵,旋仍出搜索難盡,率以為常。民國六年十月,友琴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