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

關燈
後太上天皇。

    天皇。

    諱貞明。

    先太上天皇之第一子也〈清和〉。

    母皇太後〈高子〉。

    贈太政大臣正一位藤原朝臣長良之女也。

    後兄右大臣藤原朝臣基經。

    初夢。

    後露臥庭中。

    苦腹脹滿。

    頃之腹潰。

    氣昇屬天。

    即便成日。

    其後後以選入掖庭。

    遂有身焉。

    貞觀十年十二月十六日乙亥生帝於染殿院。

    十一年二月一日己醜立爲皇太子。

    誕育三月矣。

    十八年十一月廿九日壬寅。

    受讓爲帝。

    時年九歳。

    ▼是日。

    出自染殿院。

    禦鳳輦歸東宮。

    百官供奉如常。

    諸衛警陣。

    異常嚴密 十二月甲辰朔。

    右大臣従二位兼行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基經抗表辭攝政言。

    伏奉去月廿九日傳國詔命曰。

    少主未親萬機之間。

    臣基經攝行政事。

    如忠仁公故事。

    臣某〈中謝〉伏惟。

    忠仁公徳崇功大。

    仁義兼資。

    況先帝之親舅。

    陛下之外祖。

    人望皆歸。

    官齒既貴。

    陛下知其元老。

    專俾攝政。

    天下萬民。

    僉以爲宜。

    今臣年出不惑。

    性猶童蒙。

    職至大臣。

    効無匡濟。

    朝夕流汗。

    責深罪重。

    夫代天治民者人君也。

    導君從天者人臣也。

    而詔命曰。

    比年災異仍見。

    此復重臣罪責也。

    漢代以災異。

    免三公之官。

    臣所尤可懼也。

    臣平生員之日。

    陛下猶引過於一人。

    臣非常受寄之時。

    今上何明徳於四海。

    蹇驢既疲坦途。

    況雲巖不知遠近乎。

    短楫無利夷浪。

    況淵水不測邊涯乎。

    任重道悠。

    不知所處。

    今公卿大臣在位者。

    多皆是有徳良人。

    陛下察而用之。

    亦亡叔忠仁公。

    屬絋之夕。

    重託扶持陛下。

    莫愆始終之教。

    臣今縁詔命。

    離去仙砌。

    攝事朝廷。

    進慙失教。

    退恐違命。

    臣始謂穆遊之轉翠華。

    誰知尭心之脫黃屋。

    臣將隨陛下爲雲中之吠犬。

    何更歸城闕。

    爲華表之鳴鶴。

    臣之至誠。

    既其如此。

    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謹言。

    不許矣。

     丁未四日。

    右大臣重抗表言。

    中使右近衛權中將藤原朝臣山陰至。

    奉傳勅旨。

    抑止臣請。

    不知愚款之乖聖懷。

    更疑微誠之逸天聽。

    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臣位貴官重。

    皆是陛下之殊恩。

    祿厚封高。

    亦復陛下之絶寵。

    殊恨淹引日月。

    偸安非服。

    不意綸命乍降。

    屬以重寄。

    縱令陛下責臣。

    以有一株之刀。

    而復臣訴陛下。

    以無再全之錦。

    不獨顧身。

    亦能思國。

    以臣思國之慮。

    將盡報主之情。

    陛下推而察之。

    莫重臣罪。

    臣以爲。

    春蒼夏昊。

    猶是一天。

    朝東暮西。

    未爲兩日。

    伏願。

    臣心不離魏闕。

    將緻今上臣子之忠。

    臣身常侍仙階。

    不失亡叔臨終之命。

    臣謹故事。

    皇帝之母。

    必升尊位。

    又察前修。

    幼主之代。

    太後臨朝。

    陛下若寳重天下。

    憂思幼主。

    則皇母尊位之後。

    乃許臨朝之義。

    臣竭力施功。

    不敢懈緩。

    臣誠盡矣。

    臣願足焉。

    不堪悃款之至。

    累表上聞。

    遂不許。

     己酉六日。

    雷電雨雹。

     庚戌七日。

    雷雨。

     辛亥八日。

    詔曰。

    朕祗膺叡託。

    猥纂鴻基。

    顧秋駕而晨兢。

    履春氷而夕。

    伏惟。

    太上天皇。

    化架鼇波。

    澤漏蟻穴。

    光華之運未盡。

    謳歌之聲猶喧。

    而今簸落粃糠。

    洗除塵垢。

    不徳其徳。

    不功其功。

    境絶迹殊。

    無得而稱。

    然國有成典。

    不敢愆忘。

    謹上尊號。

    爲太上天皇。

    』▼是日。

    勅令所司。

    奉白綾二百疋。

    綾三百疋。

    白絹五百疋。

    絹二千疋。

    帛五百疋。

    白絲三百。

    絲七百。

    細屯綿千屯。

    石見綿四百屯。

    調綿一萬屯。

    庸綿五千屯。

    「綿」細布千端。

    調布二千端。

    新錢二百貫文於太上天皇宮。

    又奉充禦封二千戸。

    』右近衛權中將從四位下兼行前守藤原朝臣山陰上表言〈雲々〉。

    伏請恩裁。

    殊蒙哀察。

    罷臣中將之宮。

    賜其本品之秩。

    方申宿志。

    陪奉前宮。

    不許。

     甲寅十一日。

    月次神今食祭。

    天皇不禦。

    所司於神祇宮緻祭。

    親王公卿供事如常。

     庚申十七日。

    遣前山城守從四位上忠範王。

    散位從五位下大中臣朝臣是直等。

    向伊勢大神宮奉幣。

    告以明年正月三日將即位。

    天皇禦建禮門發使焉。

     癸亥廿日。

    有大鳥翔於紫宸殿上。

    』停佛名懺悔之事。

    受禪之後。

    將先行神事也。

     甲子廿一日。

    諸衛解嚴。

    三關廢警。

    先是。

    十一月廿八日太上天皇將讓位於今上。

    内外嚴警。

    以非常。

    發使護左右馬寮。

    左右兵庫。

    及諸國要害之關。

    ▼是日。

    遣使喚還。

    』中納言兼右近衛大將從三位行皇太後宮大夫藤原朝臣良世上表言〈雲々〉。

    伏願皇鑒照丹誠。

    停臣所帶文武之職。

    令臣得免屍素之譏。

    但臣亡兄故太政大臣臨終之夕。

    再三誡臣曰。

    愼奉仕長秋之職。

    今日未謝。

    以聞。

    不許。

     乙醜廿二日。

    遣使山陵奉荷前幣。

    公卿於建禮門前行事。

    』固近江關使從五位上守民部大輔藤原朝臣保則奉木契復命。

     戊辰廿五日。

    固伊勢關使散位從五位上藤原朝臣有年復命。

     己巳廿六日。

    以中納言從三位南淵朝臣年名爲大納言。

    四品守彈正尹兼行常陸太守惟彥親王爲中務卿。

    常陸太守如故。

    二品行中務卿兼行上野太守諱〈光孝天皇〉親王爲式部卿。

    上野太守如故。

    從五位上守左少弁橘朝臣廣相爲美濃權守。

    左少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