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民部少輔從五位下巨勢朝臣文雄。
從五位下行右衛門大尉橘朝臣博覽。
並爲文章博士。
從五位下行式部大藤原朝臣春景爲民部少輔。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秋雄爲兵部少輔。
從五位下行大内記小野朝巨後生爲大判事。
從五位上守刑部大輔橘朝臣三夏爲大藏大輔。
武藏守從五位上橘朝臣春成爲大膳大夫。
正五位下行兵部少輔源朝臣直爲木工頭。
散位從五位下大中臣朝臣國雄爲主殿權助。
外從五位下行針博士深根宿祢宗繼爲醫博士。
從四位下行右衛門權佐兼攝津權守藤原朝臣廣基爲彈正大弼。
攝津權守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橘朝臣高成爲左京亮。
從五位下行左衛門大尉藤原朝臣生丘爲權亮。
從五位下佐伯宿祢子房爲右京權亮。
從五位下行大外記伴宿祢興門爲勘解由次官。
從五位下守左兵庫頭紀朝臣好雄爲山城介。
齋宮頭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諸藤爲伊勢介。
齋宮頭如故。
侍從從五位下橘朝臣休蔭爲相摸權介。
築前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安棟爲武藏守。
從五位上守刑部權大輔紀朝臣有常爲下野權守。
木工頭兼左衛門權佐從五位上紀朝臣春枝爲因幡權介。
餘官如故。
散位外從五位下善道朝臣繼根爲淡路守。
從五位下守大判事紀朝臣恒身爲築前守。
從五位上守大膳大夫在原朝臣守平爲右衛門權佐。
從五位下行山城介源朝臣撰爲左兵庫頭。
十三日癸未。
是年。
内外儉乏。
人庶阻飢。
就中畿内特甚。
盜賊群起。
或遮道路而脅人掠奪。
或窺屋舍而行火入盜。
仍下知國司。
毎結保。
督察盜。
十七日丁亥。
延六十口僧於紫震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承去年之旱。
京邑飢儉。
詔以米三百廿石。
籾二千石。
塩卅五斛。
新錢一百貫。
賑恤東西京乏絶之人。
廿二日壬辰。
左大臣正二位源朝臣信抗表辭職。
勅答曰。
省表委之。
公資兼文武。
寄重親賢。
先朝尚能知其蕭散之性。
不責以俛之功。
況自朕在青宮。
年深保傅以至今日。
頼公翼賛。
徃年遣前學士音人。
深喩朕意。
既念得甚忘筌。
何今煩此辭。
大攜絲竹以養眞。
翫鷹馬以忘老。
自任素性耳。
朕亦未之容焉。
昔之幹木偃息。
魏侯高枕。
先事不忘。
今者攸望。
宜彌勵乃誠。
莫重表請。
廿三日癸巳。
右大臣正二位藤原朝臣良相抗表言。
臣聞。
盈虛有。
天道所以長存。
損益隨時。
人事由其免害。
臣謬以菲。
頻荷華寵。
自居峻秩。
常念謙。
臣所當食封。
前後并二千戸。
先帝察其寸心。
聽返千戸。
臣向寢患彌留。
乞還封爵。
九重沖。
難蒙哀察。
徒詠兮。
猶恐嗟若。
竊聞。
比來州郡京邑。
承去年旱儉之弊。
人用不贍。
價登躍。
加以諸國入少。
百官俸乏。
帑藏已空。
歳用不支。
臣辱居端揆。
無所彌縫。
有慙惶之弗暇。
況屍素之胡顏。
此厚封。
自思減耗。
亦竊庶幾古人損有餘補不足之義也。
臣幸藉陛下不之恩。
凡厥子弟近親。
略皆得拜官爵。
仰給資養。
得無所乏矣。
況亦大將罷經用。
減少所賜千戸。
於臣有餘。
伏望。
奉返此五百戸。
將補國用之萬一。
然則詩人罷取禾之剌。
鬼神貽福謙之慶。
不勝慊款之至。
謹奉表以聞。
廿六日丙申。
以河内國大縣郡石神。
常世岐姫神。
志紀郡林氏神。
辛國神。
若江郡加津良神。
中村神並預官社。
』大宰府言。
從五位上火男神。
從五位下火賣神。
二社在豊後國速見郡鶴見山嶺。
山頂有三池。
一池泥水色青。
一池黒。
一池赤。
去正月廿日池震動。
其聲如雷。
俄而如流黃。
遍滿國内。
磐石飛亂。
上下無數。
石大者方丈。
小者如甕。
晝黒雲蒸。
夜炎火熾。
沙泥雪散。
積於數裡。
池中元出溫泉。
泉水沸騰。
自成河流。
山腳道路。
徃還不通。
溫泉之水。
入於衆流。
魚醉死者無萬數。
其震動之聲經歴三日。
廿七日丁酉。
授近江國正四位下勳八等兵主神正四位上。
越中國從四位上鵜坂神從三位。
從四位下日置神從四位上。
正五位上新川神從四位下。
』勅。
左右近衛。
左右兵衛。
分結四番。
夜行京内。
賜左右馬寮未調禦馬而騎焉。
廿九日己亥。
以權大納言正三位兼行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氏宗爲大納言。
參議正四位下行右衛門督兼讃岐守藤原朝臣良繩爲太皇太後宮大夫。
餘官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遠經爲大進。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貞亮爲治部少輔。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主爲刑部大輔。
從五位上行勘解由次官兼博士家原宿祢氏主爲尾張權守。
餘官如故。
從五位上守右近衛少將藤原朝臣山陰爲美濃守。
少將如故。
從五位下行太皇太後宮大進菅野朝臣彥主爲加賀權介。
散位外從五位下禦輔朝臣直野爲越後權介。
主稅頭從五位上兼行加賀權介家原宿祢繩雄爲出雲權守。
主稅頭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源朝臣湛爲後權介。
從五位下守内匠頭兼行安藝權介藤原朝臣維範爲阿波權介。
内匠頭如故。
内藏頭從五位上藤原朝臣安方爲土左權守。
内藏頭如故。
三月辛醜朔。
三日癸夘。
天皇潔齋燒燈如常。
九日己酉。
前陸奧守從五位上坂上大宿祢當道卒。
當道者。
右京人也。
祖田村麻呂。
奇卓忠梗。
志在匡正。
討平東夷。
軍功震世。
官至大納言。
贈從二位。
廣野爲右兵衛督。
爵從四位下勳七等。
當道少好武事。
便弓馬。
善射。
兼有才調。
承和中爲内舍人。
當正月行大射之禮。
五位已上不足一人。
于時詔以當道滿於其數。
未幾爲右近衛將。
累遷左兵衛左衛門二府大尉。
齊衡二年授從五位下。
拜右衛門權佐。
領非違使。
當道處法平直。
威刑不嚴。
事乖道理者。
雖雲權貴。
未必容媚。
天安之初。
遷左近衛少將。
貞觀元年。
出爲陸奧守。
兼常陸權介。
其年冬加從五位上。
州秩既終。
待代四年。
在國九年而卒。
時年五十五。
當道家行廉正。
輕財重義。
在任有清理之稱。
境内肅如。
民夷安之。
居貧無資。
臨於棺歛。
所有布衾一條。
而遺愛在人。
至今見思。
十日庚戌。
進大和國從一位勳六等石上神階加正一位。
周防國從四位下玉祖神。
三坂神並授從三位。
從五位下仁璧神從四位下。
』無位當麻眞人靜子。
安倍朝臣全子。
紀朝臣原子。
爲奈眞人永子並授從五位下。
角鹿直眞福子外從五位下。
十一日辛亥。
信濃國正二位勳八等建禦名方富命神進階從一位。
從二位建禦名方富命前八坂刀自命神正二位。
從四位上馬背神從三位。
正六位上梓水神。
須々岐水神並從五位下。
』從五位上行前介源朝臣好爲守。
民部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春景爲介。
從五位下行尾張介大中臣朝臣岡良爲土左守。
』信濃國高井郡人從八位上物部連善常改本居。
貫山城國紀伊郡。
十二日壬子。
天皇曲宴皇太後於常寧殿。
天皇稱觴奉壽。
申之語。
自旦訖暮。
極歡而罷。
太後去年十一月自東宮遷此殿。
新居可慶。
故有此宴焉。
宮僚始自大夫。
至于舍人。
賜饗祿各有差。
』▼是日。
勅進參議正四位下守右近衛大將兼行前權守藤原朝臣常行階加從三位。
女禦從三位藤原朝臣多美子加正三位。
廿三日癸亥。
山城國愛宕郡地四町。
賜典藏從五位上笠朝臣西子。
聽建道塲。
廿五日乙醜。
令大和國禁止百姓燒石上神山。
播蒔禾豆。
廿六日丙寅。
詔以信濃國從二位武水別神列於官社。
』授從五位上行陸奧守良岑朝臣經世正五位下。
廿七日丁夘。
下知五畿七道。
頃年捜捕海賊。
督察盜之狀。
頒下數度。
警告稠疊。
而今如聞。
兇徒不絶。
侵盜尚繁。
水浮陸行。
皆憂賊害。
實是牧宰不勤肅清之所緻也。
夫五家相保。
一人爲長。
以相察。
載在法條。
又容隱盜賊。
科罪非輕。
然則事須隣伍之内。
必置保長。
察以行來。
詳以去就。
亦其
從五位下行右衛門大尉橘朝臣博覽。
並爲文章博士。
從五位下行式部大藤原朝臣春景爲民部少輔。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秋雄爲兵部少輔。
從五位下行大内記小野朝巨後生爲大判事。
從五位上守刑部大輔橘朝臣三夏爲大藏大輔。
武藏守從五位上橘朝臣春成爲大膳大夫。
正五位下行兵部少輔源朝臣直爲木工頭。
散位從五位下大中臣朝臣國雄爲主殿權助。
外從五位下行針博士深根宿祢宗繼爲醫博士。
從四位下行右衛門權佐兼攝津權守藤原朝臣廣基爲彈正大弼。
攝津權守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橘朝臣高成爲左京亮。
從五位下行左衛門大尉藤原朝臣生丘爲權亮。
從五位下佐伯宿祢子房爲右京權亮。
從五位下行大外記伴宿祢興門爲勘解由次官。
從五位下守左兵庫頭紀朝臣好雄爲山城介。
齋宮頭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諸藤爲伊勢介。
齋宮頭如故。
侍從從五位下橘朝臣休蔭爲相摸權介。
築前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安棟爲武藏守。
從五位上守刑部權大輔紀朝臣有常爲下野權守。
木工頭兼左衛門權佐從五位上紀朝臣春枝爲因幡權介。
餘官如故。
散位外從五位下善道朝臣繼根爲淡路守。
從五位下守大判事紀朝臣恒身爲築前守。
從五位上守大膳大夫在原朝臣守平爲右衛門權佐。
從五位下行山城介源朝臣撰爲左兵庫頭。
十三日癸未。
是年。
内外儉乏。
人庶阻飢。
就中畿内特甚。
盜賊群起。
或遮道路而脅人掠奪。
或窺屋舍而行火入盜。
仍下知國司。
毎結保。
督察盜。
十七日丁亥。
延六十口僧於紫震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承去年之旱。
京邑飢儉。
詔以米三百廿石。
籾二千石。
塩卅五斛。
新錢一百貫。
賑恤東西京乏絶之人。
廿二日壬辰。
左大臣正二位源朝臣信抗表辭職。
勅答曰。
省表委之。
公資兼文武。
寄重親賢。
先朝尚能知其蕭散之性。
不責以俛之功。
況自朕在青宮。
年深保傅以至今日。
頼公翼賛。
徃年遣前學士音人。
深喩朕意。
既念得甚忘筌。
何今煩此辭。
大攜絲竹以養眞。
翫鷹馬以忘老。
自任素性耳。
朕亦未之容焉。
昔之幹木偃息。
魏侯高枕。
先事不忘。
今者攸望。
宜彌勵乃誠。
莫重表請。
廿三日癸巳。
右大臣正二位藤原朝臣良相抗表言。
臣聞。
盈虛有。
天道所以長存。
損益隨時。
人事由其免害。
臣謬以菲。
頻荷華寵。
自居峻秩。
常念謙。
臣所當食封。
前後并二千戸。
先帝察其寸心。
聽返千戸。
臣向寢患彌留。
乞還封爵。
九重沖。
難蒙哀察。
徒詠兮。
猶恐嗟若。
竊聞。
比來州郡京邑。
承去年旱儉之弊。
人用不贍。
價登躍。
加以諸國入少。
百官俸乏。
帑藏已空。
歳用不支。
臣辱居端揆。
無所彌縫。
有慙惶之弗暇。
況屍素之胡顏。
此厚封。
自思減耗。
亦竊庶幾古人損有餘補不足之義也。
臣幸藉陛下不之恩。
凡厥子弟近親。
略皆得拜官爵。
仰給資養。
得無所乏矣。
況亦大將罷經用。
減少所賜千戸。
於臣有餘。
伏望。
奉返此五百戸。
將補國用之萬一。
然則詩人罷取禾之剌。
鬼神貽福謙之慶。
不勝慊款之至。
謹奉表以聞。
廿六日丙申。
以河内國大縣郡石神。
常世岐姫神。
志紀郡林氏神。
辛國神。
若江郡加津良神。
中村神並預官社。
』大宰府言。
從五位上火男神。
從五位下火賣神。
二社在豊後國速見郡鶴見山嶺。
山頂有三池。
一池泥水色青。
一池黒。
一池赤。
去正月廿日池震動。
其聲如雷。
俄而如流黃。
遍滿國内。
磐石飛亂。
上下無數。
石大者方丈。
小者如甕。
晝黒雲蒸。
夜炎火熾。
沙泥雪散。
積於數裡。
池中元出溫泉。
泉水沸騰。
自成河流。
山腳道路。
徃還不通。
溫泉之水。
入於衆流。
魚醉死者無萬數。
其震動之聲經歴三日。
廿七日丁酉。
授近江國正四位下勳八等兵主神正四位上。
越中國從四位上鵜坂神從三位。
從四位下日置神從四位上。
正五位上新川神從四位下。
』勅。
左右近衛。
左右兵衛。
分結四番。
夜行京内。
賜左右馬寮未調禦馬而騎焉。
廿九日己亥。
以權大納言正三位兼行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氏宗爲大納言。
參議正四位下行右衛門督兼讃岐守藤原朝臣良繩爲太皇太後宮大夫。
餘官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遠經爲大進。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貞亮爲治部少輔。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主爲刑部大輔。
從五位上行勘解由次官兼博士家原宿祢氏主爲尾張權守。
餘官如故。
從五位上守右近衛少將藤原朝臣山陰爲美濃守。
少將如故。
從五位下行太皇太後宮大進菅野朝臣彥主爲加賀權介。
散位外從五位下禦輔朝臣直野爲越後權介。
主稅頭從五位上兼行加賀權介家原宿祢繩雄爲出雲權守。
主稅頭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源朝臣湛爲後權介。
從五位下守内匠頭兼行安藝權介藤原朝臣維範爲阿波權介。
内匠頭如故。
内藏頭從五位上藤原朝臣安方爲土左權守。
内藏頭如故。
三月辛醜朔。
三日癸夘。
天皇潔齋燒燈如常。
九日己酉。
前陸奧守從五位上坂上大宿祢當道卒。
當道者。
右京人也。
祖田村麻呂。
奇卓忠梗。
志在匡正。
討平東夷。
軍功震世。
官至大納言。
贈從二位。
廣野爲右兵衛督。
爵從四位下勳七等。
當道少好武事。
便弓馬。
善射。
兼有才調。
承和中爲内舍人。
當正月行大射之禮。
五位已上不足一人。
于時詔以當道滿於其數。
未幾爲右近衛將。
累遷左兵衛左衛門二府大尉。
齊衡二年授從五位下。
拜右衛門權佐。
領非違使。
當道處法平直。
威刑不嚴。
事乖道理者。
雖雲權貴。
未必容媚。
天安之初。
遷左近衛少將。
貞觀元年。
出爲陸奧守。
兼常陸權介。
其年冬加從五位上。
州秩既終。
待代四年。
在國九年而卒。
時年五十五。
當道家行廉正。
輕財重義。
在任有清理之稱。
境内肅如。
民夷安之。
居貧無資。
臨於棺歛。
所有布衾一條。
而遺愛在人。
至今見思。
十日庚戌。
進大和國從一位勳六等石上神階加正一位。
周防國從四位下玉祖神。
三坂神並授從三位。
從五位下仁璧神從四位下。
』無位當麻眞人靜子。
安倍朝臣全子。
紀朝臣原子。
爲奈眞人永子並授從五位下。
角鹿直眞福子外從五位下。
十一日辛亥。
信濃國正二位勳八等建禦名方富命神進階從一位。
從二位建禦名方富命前八坂刀自命神正二位。
從四位上馬背神從三位。
正六位上梓水神。
須々岐水神並從五位下。
』從五位上行前介源朝臣好爲守。
民部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春景爲介。
從五位下行尾張介大中臣朝臣岡良爲土左守。
』信濃國高井郡人從八位上物部連善常改本居。
貫山城國紀伊郡。
十二日壬子。
天皇曲宴皇太後於常寧殿。
天皇稱觴奉壽。
申之語。
自旦訖暮。
極歡而罷。
太後去年十一月自東宮遷此殿。
新居可慶。
故有此宴焉。
宮僚始自大夫。
至于舍人。
賜饗祿各有差。
』▼是日。
勅進參議正四位下守右近衛大將兼行前權守藤原朝臣常行階加從三位。
女禦從三位藤原朝臣多美子加正三位。
廿三日癸亥。
山城國愛宕郡地四町。
賜典藏從五位上笠朝臣西子。
聽建道塲。
廿五日乙醜。
令大和國禁止百姓燒石上神山。
播蒔禾豆。
廿六日丙寅。
詔以信濃國從二位武水別神列於官社。
』授從五位上行陸奧守良岑朝臣經世正五位下。
廿七日丁夘。
下知五畿七道。
頃年捜捕海賊。
督察盜之狀。
頒下數度。
警告稠疊。
而今如聞。
兇徒不絶。
侵盜尚繁。
水浮陸行。
皆憂賊害。
實是牧宰不勤肅清之所緻也。
夫五家相保。
一人爲長。
以相察。
載在法條。
又容隱盜賊。
科罪非輕。
然則事須隣伍之内。
必置保長。
察以行來。
詳以去就。
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