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自餘並依省斷。
廿七日戊戌。
於近京冊三寺。
轉讀金剛般若經。
般若心經。
以消伏禍也。
』讃岐國那珂郡人因攴首秋主。
同姓道麿。
宅主。
多度郡人因攴首純雄。
同姓國益。
巨足。
男繩。
文武。
陶道等九人。
賜姓和氣公。
其先。
武國凝別皇子之苗裔也〈景行皇子〉。
十一月壬寅朔。
日有蝕之。
』造酒司從五位下次邑刀自甕神。
準大邑刀自。
小邑刀自甕神等。
預春秋二季祭。
二日癸夘。
中務省率陰陽寮。
奉進明年禦暦。
天皇不禦紫震殿。
所司付内侍奏之。
四日乙巳。
大和國正四位下波寳神。
波比賣神。
伊勢國從四位上阿射加神並授從三位。
』勅。
大炊大屬正六位上民伊美吉能津。
救應天門火。
頗立功遠。
今請改居。
誠合優許。
仍改本居山城國紀伊「國」郡。
貫附右京三條。
五日丙午。
夜有星出大畢。
抵貫大角。
入攝提。
七日戊申。
平野祭如常。
』停春日祭。
以有穢也。
』此夜。
地震。
八日己酉。
梅宮祭如常。
』株伊豫國宇和郡爲宇和。
喜多兩郡。
十日辛亥。
勅。
近江國夷長二人把笏。
十二日癸醜。
園韓神祭如常。
十三日甲寅。
鎭魂祭如常。
十四日乙夘。
新甞祭。
天皇不禦神嘉殿。
親王公卿行事。
所司供奉如常。
十五日丙辰。
天皇禦紫震殿。
宴幹群臣。
大歌五舞如常儀。
賜祿各有差。
十七日戊午。
皇太後遷自東宮。
禦常寧殿。
』勅曰。
廼者恠異頻見。
求之蓍龜。
新羅賊兵常窺間隙。
變之發唯縁斯事。
夫攘未兆。
遏賊將來。
唯是神明之冥助。
豈雲人力之所爲。
宜令能登。
因幡。
伯耆。
出雲。
石見。
隱岐。
長門。
大宰等國府。
班幣於邑境諸神。
以鎭護之殊効。
又如聞。
所差健兒。
統領選士等。
苟預人流。
曾無才器。
徒稱爪牙之。
不異蟷之衛。
況復可教之民。
何禦非常之敵。
亦夫十歩之中必有芳草。
百城之内寧乏精兵。
宜令同國府等勤加試練必得其人。
十八日己未。
勅。
二品式部卿忠良親王聽養鷹二聯。
鷂二聯。
左大臣正二位源朝臣信鷹三聯。
鷂二聯。
廿日辛酉。
進山城國從一位勳二等松尾神階加正一位。
授從四位下水主神從四位上。
廿一日壬戌。
大於建禮門前。
以圖書寮有人死也。
廿三日甲子。
大原野祭如常。
廿五日丙寅。
勅。
阿波國名方郡加置主政主帳各一人。
廿九日庚午。
以散位從五位下紀朝臣本道爲下野守。
從五位上行大宰少貳在原朝臣安貞爲肥後守。
』▼是日。
勅聽二品仲野親王養鷹三聯。
鷂一聯。
正三位行中納言陸奧出羽按察使源朝臣融鷹三聯。
鷂二聯。
從五位下行内膳正連扶王鷹一聯。
從五位上行丹波權守坂上大宿祢貞守鷹一聯。
從五位下行近江權大掾安倍朝臣三寅鷹三聯。
』從三位守權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藤原朝臣氏宗抗表言。
伏奉恩制。
得宿衛。
光寵自天。
懼心無地。
臣才非文武。
智謝股肱。
忝假納言之名。
空竊大將之號。
一以慙於過分。
一以恥於非據。
況乎桑楡景暮。
蒲柳氣衰。
僅可陪縉紳之臣。
何堪預陛戟之列。
仍先再修上表。
請解右大將。
遂無聞天之聲。
逾益伏地之恐。
臣以爲。
甲胄未必忠信。
忠信自爲甲冑。
望請。
解罷所帶。
避路後賢。
臣屍素可以除。
臣愚丹可以盡。
不勝懇款。
抗表以聞。
不許焉。
十二月壬申朔。
五日丙子。
勅。
鎭守府醫師。
以六年爲秩限。
八日己夘。
天皇降手。
進參議正四位下行左近衛中將兼伊豫守藤原朝臣基經階加從三位。
任中納言。
』右大臣正二位兼行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良相抗表請解職言。
臣聞。
日月經天。
未免虧昃。
山河紀地。
尚爾沖危。
玄功妙造。
理既必然。
世道人倫。
盈何可久。
臣器業無取。
聲華素貧。
謬辱聖慈。
頻深丹。
文官武。
秩峻班高。
既慙伐檀之譏。
深濡尾之誡。
未嘗一日一時。
不懷恬退之志。
而皇恩不翅。
粉骨欲酬。
忍謗忘危。
偸安日月。
上天降責。
病常添。
去春殊劇。
還第醫療。
經旬渉月。
未及能痊。
中使頻臨。
辭弗獲命。
遂乃力疾拂巾。
強入禁省。
朝謁未幾。
病更發動。
彌留綿篤。
命危如薤露。
誠是久妨賢路。
長忍素之所緻也。
竊以。
舟不輕載。
無以免風浪之危。
車仍重任。
何得踰嶮難之急。
聖主陛下。
若能悲此積痾。
夫冥譴。
卻臣重。
減臣高俸。
許其抽簪養病。
散髮和。
則冀。
既遊之魂返於岱嶺。
其亡之壽繋于苞桑。
假使鬼瞰中休。
天誅已塞。
幸預特進之殊品。
久叨訪建之篤恩。
乃至還復舊任。
何妨之有矣。
伏乞陛下枉廻聖。
特賜哀察。
俾夫乾坤之徳施而彌新。
日月之明照而更盛。
不勝慊切之至。
謹奉表以聞。
優詔不許。
』▼是日。
沒入庶人伴善男宅地資財。
付内藏寮。
佛像經論書籍付圖書寮。
』禁五畿國非有裁許。
輙開用不動穀。
若不勤愼。
罪以違。
十日辛巳。
地震。
十一日壬午。
月次神今食祭。
天皇不禦神嘉殿。
親王公卿行事。
右大臣藤原朝臣良相重抗表言。
臣不任沈痼。
陳表謝盈。
天感未降。
更賜敦弊。
心影相疚。
精震越。
臣聞。
四時之序。
功畢即遷。
兩耀之明。
未恒其盛。
雖雲在賢智之人。
而持滿難久。
何況於鬥之器任重年深乎。
臣不才不敏。
徳薄才輕。
然猶頗覺利害之端。
苟知止足之分。
又素貪禪念。
酷厭囂塵。
所以久掌機要。
俳禁省者。
亦縁志憚孤恩。
誠深報國也。
即欲長勤衆群之望。
遂見深拱之化。
而今寢患彌留。
居諸荏苒。
良醫上藥。
未覺殊功。
若臣天算有盡。
則當早殞絶。
而經時送月。
猶延視息。
知是上天冥助。
顧臣殷勤。
欲其覺悟去盈保全餘年也。
若能當于此時。
解卻任。
將必使上天收責。
司命全。
若猶輕居權寵。
無所謙損。
則臣填溝壑。
非旦則暮。
假令愚臣暫延歳月之命。
則於陛下。
尚納塵涓之効。
若一旦無祿。
則愚臣徒失深志。
陛下亦失一廝。
愚臣陛下共無所得。
伏願照此深哀。
悲其匪。
以盛陛下好生之徳。
以全愚臣惜命之誠。
不勝懇切之至。
謹拜表以聞。
不許。
十三日甲申。
右大臣藤原朝臣良相重抗表言。
臣前後表誠。
難蒙哀許。
病中慙悚。
精守罔。
臣聞。
人心難奪。
物性好偏。
故唐尭盛徳不屈頴陽之高。
漢祖中興猶容富春之遯。
臣自有知識。
浪思能仁。
年老齒衰。
此意彌切。
雖密勿在公。
而身俗心眞。
刹那之間禪念無怠。
但以奕代承恩。
塵涓尚淺。
釋迦深教。
忠孝亦存。
故勉勵駑拙。
久濫樞要。
見天使之頻來。
恥出家之尚遲。
而痾深膏肓。
命繋絲髮。
冀先無常之使。
早殖出世之因。
伏惟。
先皇陛下。
慈超和墨。
徳跨飛行。
昔滿一切之願。
今享萬乘之尊。
何使臣坐罹盈滿之。
失菩提之願。
儻諸佛慈悲。
帝釋隨喜。
頽齡更駐。
法衣在身。
則至心專念。
誓護聖朝。
聖朝得其利益。
決定勝於在俗之時。
又縱生命有涯。
不可更延。
則臣尚得志於眼前。
多福於身後。
豈同懷謗而終生。
屍祿而空死。
伏望。
陛下更入知實印門。
新廻大悲璽誥。
除爲聖朝之具臣。
聽作釋迦弟子。
然則恩浹始終。
徳深存歿。
豈唯梵志樹提随女人之欲。
帝釋蘇摩救衆生之病而已哉。
不勝丹款之至。
謹奉表以聞。
十六日丁亥。
詔以從三位守權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藤原朝臣氏宗爲左近衛大將。
參議正四位下行右近衛權中將兼前權守藤原朝臣常行爲右近衛大將。
廿日辛卯。
頒奉諸山陵墓荷前之幣。
天皇不禦幣所。
公卿行事。
』▼是日。
於内殿。
始修佛名懴悔。
例也。
廿二日癸巳。
勅。
改定深草山陵四至〈仁明〉。
東至大墓。
南至純子内親王北垣。
西至貞觀寺東垣。
北至谷。
廿五日丙申。
詔以藤原朝臣須恵子爲春日并大原野神齋。
廿六日丁酉。
授近江國從四位上勳八等兵主神正四位下。
遠江國正六位上蟾渭神。
鳥飼神並從五位下。
』從三位守權大納言兼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氏宗上表辭大將言。
伏奉今月十六日詔旨。
以臣爲左近衛大將。
明命由衷。
鑒拔意外。
兢魂戰股。
如臨千仭。
臣自知庸淺。
謬忝朝行。
毎念虛受。
唯増重灼。
近請解右大將。
至于再。
至于三。
睿澤更加。
遷轉逾高。
當須警巡終老。
跼蹐竭誠。
申其分寸。
効以絲髮。
而今膂力已衰。
難堪堅鋭。
思慮多。
何帷幄。
縱雖俛從事。
匍匐奉。
不啻恩徳是負。
實亦軍陣可憂。
伏望。
乾照特賜寛假。
廻授中將藤原朝臣基經。
在於清朝。
允官才。
在於素。
既免謗議。
無任瀝款懇迫之至。
謹上表陳讓以聞。
不許。
廿七日戊戌。
以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高子爲女禦。
廿九日庚子。
以從四位上忠範王。
從五位上礒江王。
橘朝臣三夏。
藤原朝臣直方。
從五位下滋野朝臣善根。
滋嶽朝臣川人。
源朝臣弼。
藤原朝臣維範並爲次侍從。
卅日辛醜。
大於朱雀門前。
并大儺如常。
自餘並依省斷。
廿七日戊戌。
於近京冊三寺。
轉讀金剛般若經。
般若心經。
以消伏禍也。
』讃岐國那珂郡人因攴首秋主。
同姓道麿。
宅主。
多度郡人因攴首純雄。
同姓國益。
巨足。
男繩。
文武。
陶道等九人。
賜姓和氣公。
其先。
武國凝別皇子之苗裔也〈景行皇子〉。
十一月壬寅朔。
日有蝕之。
』造酒司從五位下次邑刀自甕神。
準大邑刀自。
小邑刀自甕神等。
預春秋二季祭。
二日癸夘。
中務省率陰陽寮。
奉進明年禦暦。
天皇不禦紫震殿。
所司付内侍奏之。
四日乙巳。
大和國正四位下波寳神。
波比賣神。
伊勢國從四位上阿射加神並授從三位。
』勅。
大炊大屬正六位上民伊美吉能津。
救應天門火。
頗立功遠。
今請改居。
誠合優許。
仍改本居山城國紀伊「國」郡。
貫附右京三條。
五日丙午。
夜有星出大畢。
抵貫大角。
入攝提。
七日戊申。
平野祭如常。
』停春日祭。
以有穢也。
』此夜。
地震。
八日己酉。
梅宮祭如常。
』株伊豫國宇和郡爲宇和。
喜多兩郡。
十日辛亥。
勅。
近江國夷長二人把笏。
十二日癸醜。
園韓神祭如常。
十三日甲寅。
鎭魂祭如常。
十四日乙夘。
新甞祭。
天皇不禦神嘉殿。
親王公卿行事。
所司供奉如常。
十五日丙辰。
天皇禦紫震殿。
宴幹群臣。
大歌五舞如常儀。
賜祿各有差。
十七日戊午。
皇太後遷自東宮。
禦常寧殿。
』勅曰。
廼者恠異頻見。
求之蓍龜。
新羅賊兵常窺間隙。
變之發唯縁斯事。
夫攘未兆。
遏賊將來。
唯是神明之冥助。
豈雲人力之所爲。
宜令能登。
因幡。
伯耆。
出雲。
石見。
隱岐。
長門。
大宰等國府。
班幣於邑境諸神。
以鎭護之殊効。
又如聞。
所差健兒。
統領選士等。
苟預人流。
曾無才器。
徒稱爪牙之。
不異蟷之衛。
況復可教之民。
何禦非常之敵。
亦夫十歩之中必有芳草。
百城之内寧乏精兵。
宜令同國府等勤加試練必得其人。
十八日己未。
勅。
二品式部卿忠良親王聽養鷹二聯。
鷂二聯。
左大臣正二位源朝臣信鷹三聯。
鷂二聯。
廿日辛酉。
進山城國從一位勳二等松尾神階加正一位。
授從四位下水主神從四位上。
廿一日壬戌。
大於建禮門前。
以圖書寮有人死也。
廿三日甲子。
大原野祭如常。
廿五日丙寅。
勅。
阿波國名方郡加置主政主帳各一人。
廿九日庚午。
以散位從五位下紀朝臣本道爲下野守。
從五位上行大宰少貳在原朝臣安貞爲肥後守。
』▼是日。
勅聽二品仲野親王養鷹三聯。
鷂一聯。
正三位行中納言陸奧出羽按察使源朝臣融鷹三聯。
鷂二聯。
從五位下行内膳正連扶王鷹一聯。
從五位上行丹波權守坂上大宿祢貞守鷹一聯。
從五位下行近江權大掾安倍朝臣三寅鷹三聯。
』從三位守權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藤原朝臣氏宗抗表言。
伏奉恩制。
得宿衛。
光寵自天。
懼心無地。
臣才非文武。
智謝股肱。
忝假納言之名。
空竊大將之號。
一以慙於過分。
一以恥於非據。
況乎桑楡景暮。
蒲柳氣衰。
僅可陪縉紳之臣。
何堪預陛戟之列。
仍先再修上表。
請解右大將。
遂無聞天之聲。
逾益伏地之恐。
臣以爲。
甲胄未必忠信。
忠信自爲甲冑。
望請。
解罷所帶。
避路後賢。
臣屍素可以除。
臣愚丹可以盡。
不勝懇款。
抗表以聞。
不許焉。
十二月壬申朔。
五日丙子。
勅。
鎭守府醫師。
以六年爲秩限。
八日己夘。
天皇降手。
進參議正四位下行左近衛中將兼伊豫守藤原朝臣基經階加從三位。
任中納言。
』右大臣正二位兼行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良相抗表請解職言。
臣聞。
日月經天。
未免虧昃。
山河紀地。
尚爾沖危。
玄功妙造。
理既必然。
世道人倫。
盈何可久。
臣器業無取。
聲華素貧。
謬辱聖慈。
頻深丹。
文官武。
秩峻班高。
既慙伐檀之譏。
深濡尾之誡。
未嘗一日一時。
不懷恬退之志。
而皇恩不翅。
粉骨欲酬。
忍謗忘危。
偸安日月。
上天降責。
病常添。
去春殊劇。
還第醫療。
經旬渉月。
未及能痊。
中使頻臨。
辭弗獲命。
遂乃力疾拂巾。
強入禁省。
朝謁未幾。
病更發動。
彌留綿篤。
命危如薤露。
誠是久妨賢路。
長忍素之所緻也。
竊以。
舟不輕載。
無以免風浪之危。
車仍重任。
何得踰嶮難之急。
聖主陛下。
若能悲此積痾。
夫冥譴。
卻臣重。
減臣高俸。
許其抽簪養病。
散髮和。
則冀。
既遊之魂返於岱嶺。
其亡之壽繋于苞桑。
假使鬼瞰中休。
天誅已塞。
幸預特進之殊品。
久叨訪建之篤恩。
乃至還復舊任。
何妨之有矣。
伏乞陛下枉廻聖。
特賜哀察。
俾夫乾坤之徳施而彌新。
日月之明照而更盛。
不勝慊切之至。
謹奉表以聞。
優詔不許。
』▼是日。
沒入庶人伴善男宅地資財。
付内藏寮。
佛像經論書籍付圖書寮。
』禁五畿國非有裁許。
輙開用不動穀。
若不勤愼。
罪以違。
十日辛巳。
地震。
十一日壬午。
月次神今食祭。
天皇不禦神嘉殿。
親王公卿行事。
右大臣藤原朝臣良相重抗表言。
臣不任沈痼。
陳表謝盈。
天感未降。
更賜敦弊。
心影相疚。
精震越。
臣聞。
四時之序。
功畢即遷。
兩耀之明。
未恒其盛。
雖雲在賢智之人。
而持滿難久。
何況於鬥之器任重年深乎。
臣不才不敏。
徳薄才輕。
然猶頗覺利害之端。
苟知止足之分。
又素貪禪念。
酷厭囂塵。
所以久掌機要。
俳禁省者。
亦縁志憚孤恩。
誠深報國也。
即欲長勤衆群之望。
遂見深拱之化。
而今寢患彌留。
居諸荏苒。
良醫上藥。
未覺殊功。
若臣天算有盡。
則當早殞絶。
而經時送月。
猶延視息。
知是上天冥助。
顧臣殷勤。
欲其覺悟去盈保全餘年也。
若能當于此時。
解卻任。
將必使上天收責。
司命全。
若猶輕居權寵。
無所謙損。
則臣填溝壑。
非旦則暮。
假令愚臣暫延歳月之命。
則於陛下。
尚納塵涓之効。
若一旦無祿。
則愚臣徒失深志。
陛下亦失一廝。
愚臣陛下共無所得。
伏願照此深哀。
悲其匪。
以盛陛下好生之徳。
以全愚臣惜命之誠。
不勝懇切之至。
謹拜表以聞。
不許。
十三日甲申。
右大臣藤原朝臣良相重抗表言。
臣前後表誠。
難蒙哀許。
病中慙悚。
精守罔。
臣聞。
人心難奪。
物性好偏。
故唐尭盛徳不屈頴陽之高。
漢祖中興猶容富春之遯。
臣自有知識。
浪思能仁。
年老齒衰。
此意彌切。
雖密勿在公。
而身俗心眞。
刹那之間禪念無怠。
但以奕代承恩。
塵涓尚淺。
釋迦深教。
忠孝亦存。
故勉勵駑拙。
久濫樞要。
見天使之頻來。
恥出家之尚遲。
而痾深膏肓。
命繋絲髮。
冀先無常之使。
早殖出世之因。
伏惟。
先皇陛下。
慈超和墨。
徳跨飛行。
昔滿一切之願。
今享萬乘之尊。
何使臣坐罹盈滿之。
失菩提之願。
儻諸佛慈悲。
帝釋隨喜。
頽齡更駐。
法衣在身。
則至心專念。
誓護聖朝。
聖朝得其利益。
決定勝於在俗之時。
又縱生命有涯。
不可更延。
則臣尚得志於眼前。
多福於身後。
豈同懷謗而終生。
屍祿而空死。
伏望。
陛下更入知實印門。
新廻大悲璽誥。
除爲聖朝之具臣。
聽作釋迦弟子。
然則恩浹始終。
徳深存歿。
豈唯梵志樹提随女人之欲。
帝釋蘇摩救衆生之病而已哉。
不勝丹款之至。
謹奉表以聞。
十六日丁亥。
詔以從三位守權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藤原朝臣氏宗爲左近衛大將。
參議正四位下行右近衛權中將兼前權守藤原朝臣常行爲右近衛大將。
廿日辛卯。
頒奉諸山陵墓荷前之幣。
天皇不禦幣所。
公卿行事。
』▼是日。
於内殿。
始修佛名懴悔。
例也。
廿二日癸巳。
勅。
改定深草山陵四至〈仁明〉。
東至大墓。
南至純子内親王北垣。
西至貞觀寺東垣。
北至谷。
廿五日丙申。
詔以藤原朝臣須恵子爲春日并大原野神齋。
廿六日丁酉。
授近江國從四位上勳八等兵主神正四位下。
遠江國正六位上蟾渭神。
鳥飼神並從五位下。
』從三位守權大納言兼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氏宗上表辭大將言。
伏奉今月十六日詔旨。
以臣爲左近衛大將。
明命由衷。
鑒拔意外。
兢魂戰股。
如臨千仭。
臣自知庸淺。
謬忝朝行。
毎念虛受。
唯増重灼。
近請解右大將。
至于再。
至于三。
睿澤更加。
遷轉逾高。
當須警巡終老。
跼蹐竭誠。
申其分寸。
効以絲髮。
而今膂力已衰。
難堪堅鋭。
思慮多。
何帷幄。
縱雖俛從事。
匍匐奉。
不啻恩徳是負。
實亦軍陣可憂。
伏望。
乾照特賜寛假。
廻授中將藤原朝臣基經。
在於清朝。
允官才。
在於素。
既免謗議。
無任瀝款懇迫之至。
謹上表陳讓以聞。
不許。
廿七日戊戌。
以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高子爲女禦。
廿九日庚子。
以從四位上忠範王。
從五位上礒江王。
橘朝臣三夏。
藤原朝臣直方。
從五位下滋野朝臣善根。
滋嶽朝臣川人。
源朝臣弼。
藤原朝臣維範並爲次侍從。
卅日辛醜。
大於朱雀門前。
并大儺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