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關燈
未。

    大於建禮門前。

    以弁官大藏省並有穢也。

     廿二日丙申。

    諸衛警固。

    縁賀茂祭也。

     廿三日丁酉。

    賀茂祭朝使并齋内親王不向於社。

    山城國隨例奉祭。

     廿四日戊戌。

    諸衛解嚴。

     廿五日己亥。

    延屈七僧於太政官候廳。

    限以三日。

    轉讀金剛般若經。

    先是。

    今月十四日。

    廳南廊顛仆。

    仍修善攘。

     廿六日庚子。

    勅。

    修理漏尅之間。

    賜兵庫大皷一面於陰陽寮。

    』東西兩寺及五畿七道。

    轉讀仁王般若經。

    以應天門火。

    消餘殃也。

     廿七日辛醜。

    上野國言。

    從五位上行介安倍朝臣貞行催勸百姓。

    開發田四百冊七町。

    太政官處分。

    未班之間。

    爲地子田。

     是月。

    自朔至今。

    霖雨未止。

     五月甲辰朔。

    日有蝕之。

     五日戊申。

    停端午之。

     八日辛亥。

    霖雨。

    請六十僧於紫震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常陸國久慈郡人椿戸門主。

    嘉祥三年出家得度。

    補國分僧。

    今自修解文。

    親宮成任久慈郡權主政。

    貞觀六年死。

    弟妹多數。

    無人育養。

    望請返附本貫。

    以繼家業。

    詔許之。

    』伊賀國飢。

    賑給之。

     九日壬子。

    醫得業生從六位上狛人野宮成進位二階。

    以奉試及第也。

    』▼是日。

    太政官處分。

    出羽國位祿物價。

    一準陸奧國。

     十日癸醜。

    散位從三位橘朝臣永名薨。

    永名者。

    左京人。

    贈太政大臣正一位奈良麻呂孫。

    而從四位下入居第四之子也。

    弘仁之末任但馬掾。

    天長元年任春宮少進。

    二年授從五位下。

    爲大藏少輔。

    未幾遷民部少輔。

    明年遷春宮大進。

    兼丹波權介。

    九年授從五位上。

    十年授正五位下。

    同年授從四位下。

    承和初任播磨守。

    數年爲右兵衛督。

    加爵從四位上。

    九年七月坐弟逸勢謀造之事解任。

    十三年爲彈正大弼。

    十四年遷神祇伯。

    嘉祥二年授正四位下。

    貞觀二年進爵爲從三位。

    薨時年八十七。

     十一日甲寅。

    式部省奏諸國銓擬郡司擬文。

    天皇不禦紫震殿。

    勅大臣。

    於仗下。

    命式部省輔讀擬文。

    訖大臣覆奏如常。

     十三日丙辰。

    雷雨。

    諸衛人仗陣於殿下。

     十七日庚申。

    紀伊國飢。

    賑給之。

     十九日壬戌。

    京師飢儉。

    賑給之。

    』下知相摸。

    武藏。

    上総。

    下総。

    常陸等國。

    選進長人六尺三寸以上者。

    』太政官處分。

    停伊勢。

    越前。

    加賀。

    越中。

    丹波。

    丹後。

    因幡。

    播磨。

    中等九國年貢馬革百張。

    造兵司修理年甲百領。

    令諸國貢馬革二百張以彼。

    貞觀五年減修理五十領。

    仍半折輸焉。

     廿一日甲子。

    勅。

    左右京職分明勘糺。

    以京中閑廢地賜願人。

    先是。

    天長四年右京言。

    弘仁十年十一月五日格雲。

    左右京兩解。

    巡京中。

    閑地不少。

    或貧家踈漏。

    徒餘空地。

    或豪門占買。

    曾不作營。

    彼此閑廢。

    多失地利。

    須並加勸課。

    令盡地利者。

    勅許之。

    自後課條喩戸。

    勤俾營作。

    而人稀居少。

    不事耕營。

    徒過日月。

    稍成薮澤。

    或他人加功。

    其主妨奪。

    因人倦競作。

    無心勤營。

    荒廢之由。

    事縁於此。

    彈正巡之日。

    恒責過狀。

    毎月贖銅。

    爲彼閑地。

    時入厥罪。

    官人之愁。

    莫大於斯。

    望請。

    如此空閑之地。

    自今以後。

    賜冀求之。

    永爲彼常地。

    于時有勅曰。

    愚暗之民。

    可共樂成。

    宜惣計閑地先申其數。

    重課其主。

    悉令耕種。

    一年不耕者收賜冀人。

    若授地之人二年不開者。

    改判賜他人。

    遂以開熟之人。

    永爲彼地主。

    但外任之宰。

    解秩之間。

    環堵爲墟。

    況園地乎。

    此等地者非勘勾限。

    左京準此。

    雖格立之後多經年序。

    而荒廢倍先。

    勸督無聞。

    是所司疎略不愼格旨。

    今欲改張。

    恐愚民失所。

    須吏存心。

    今年之間子細告誘。

    勤令耕營若猶有不遵者。

    始自明年。

    改給他人。

    一如格旨。

    』唐人任仲元非有過所。

    輙入京城。

    令加譴詰。

    還大宰府。

    重下知長門大宰府。

    嚴關門之禁焉。

     廿二日乙醜。

    授土左國從五位下殖田神從五位上。

    正六位上殖田上神。

    峯本神。

    祈年神並從五位下。

     廿三日丙寅。

    公卿就太政官曹司廳。

    任諸國郡司。

    策命如常。

     廿四日丁夘。

    以大和國平群郡雲甘寺從五位下楢本神列於官社。

     廿六日己巳。

    勅。

    伊勢齋内親王來六月祭停參神宮。

    先是。

    大神宮司言。

    頃年國内疫病繁發。

    神郡百姓病死者衆。

    經觸邪穢。

    無人駈役。

    望請準據舊例。

    停齋内親王奉參神宮之儀。

    但祭祀之禮。

    宮司供奉。

     廿七日庚午。

    授常陸國從五位上勳七等薩都神正五位上。

    正六位上天之白羽神。

    天之速玉神並從五位下。

    』前國旱疫。

    以正稅十萬束假貸窮民。

     廿八日辛未。

    典侍從四位上藤原朝臣有子卒。

    勅贈從三位。

    有子者。

    贈太政大臣長良朝臣之長女也。

    爲性婉順。

    儀閑雅。

    仁壽四年授從五位下。

    天安二年爲典侍。

    貞觀二年授從四位下。

    六年加從四位上。

    有子適大納言平朝臣高棟。

    生二男二女。

     廿九日壬申。

    勅令内供奉十禪師傳燈大法師位圓珍。

    弘傳眞言止觀兩宗教。

    先是。

    圓珍奏言。

    祖師十禪師傳燈大法師位澄。

    師十禪師傳燈大法師位義眞。

    延暦年中。

    奉勅入唐請益。

    歸朝之日。

    並蒙賜印公驗。

    又師兄前入唐天台宗請益十禪師傳燈大法師位圓仁復命之時上奏。

    春秋二季。

    永修潅頂。

    兼加金剛頂蘓悉地經業年分度者。

    皆爲永代不之驗也。

    圓珍奉詔入唐。

    傳得眞言天台兩宗教文。

    以添先師之遺跡。

    奉翼皇王之至化。

    伏乞準例。

    蒙賜牒身公驗。

    兼下知所由。

    隨力流傳。

    擁護國家。

    利益群生。

    酬先師恩。

    謹具求法來由。

    伏聽天裁。

    從之。

    』太政官處分。

    伊勢國度會郡驛馬。

    株國内驛馬直。

    預太神宮司買之。

    立爲永例。

     是月。

    淫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