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行陸奧介文室朝臣甘樂麻呂爲鎭守將軍。

     廿九日辛亥。

    地震。

     二月癸醜朔。

    二日甲寅。

    從四位上行伊豫守豊前王卒。

    豊前王者。

    贈一品舍人親王後。

    四世木工頭從五位上榮井王之子也。

    豊前少以渉學爲稱。

    天長三年爲大學助。

    俄而遷式部大丞。

    五年父憂去職。

    服中詔以本官起之。

    七年遷諸陵助。

    九年爲大宰大監。

    十年仁明天皇即天子位。

    是年十一月新甞廣讌。

    授從五位下。

    承和元年拜備中守。

    罷秩之後爲參河守。

    久而除大藏少輔。

    十四年叙從五位上。

    出爲安藝守。

    明年遷伊豫守。

    仁壽三年春加正五位下。

    爲大和守。

    齊衡二年爲左京權大夫。

    大和守如故。

    天安元年九月丁母憂解官。

    服□之後。

    二年十一月拜民部大輔。

    貞觀三年遷伊豫守。

    不之任。

    四年四月下詔。

    令參議已上各論時政之是非。

    詳世俗之得失。

    右大臣藤原朝臣良相上表言。

    伏惟皇帝陛下。

    徳高雲霓。

    明並日月。

    猶開廣詢之路。

    遂降不諱之綸。

    右大弁南淵朝臣年名。

    身爲進士。

    職經内外。

    稍通治體。

    既居樞要。

    山城守紀朝臣今守。

    所歴之州。

    風聲必暢。

    論之良吏。

    自爲先鳴。

    伊豫守豊前王。

    才學早彰。

    資歴淹久。

    無他異跡。

    足謂老成。

    大宰大貳藤原朝臣冬緒。

    聲名粗達。

    器識漸優。

    吏幹之稱。

    仍有可愛。

    大和守弘宗王。

    頗有治名。

    多宰州縣。

    談諸經國。

    非無其才。

    然則令件等人同上意見。

    詔曰。

    可。

    先是。

    諸王自二世至四世。

    賜夏冬衣服。

    不限人數。

    隨年定符出多少賜之。

    或至五六百人。

    是時載簿進官者四百餘人。

    豊前上疏曰。

    諸王給服。

    人數不定。

    徒費帑藏。

    何無紀極。

    望請以當時所在爲定數。

    隨闕補之。

    不聽輙過。

    從之。

    六年授從四位上。

    卒於官。

    時年六十一。

    豊前爲性簡傲。

    言語誇浪。

    接物之道。

    爲人所避。

    尋常直於侍從局。

    品藻人物。

    以爲己任。

    談咲消日。

    放縱不拘。

    諸王五世以下帶五位者。

    法不聽着紫。

    豊前爲五世五位着紫。

    爲有司所糺。

    然後着緋。

    』▼是日夜。

    有星。

    出東井入軫。

    色白。

    長二丈餘。

     三日乙夘。

    大原野祭。

     四日丙辰。

    祈年祭並如常。

     五日丁巳。

    釋奠如常。

     八日庚申。

    春日祭如常。

     九日辛酉。

    新鑄銅印一面賜女官廚。

     十日壬戌。

    詔曰。

    皇乾播徳。

    亭毒之功自高。

    哲匠裁規。

    撫臨之道斯廣。

    是知。

    緻庶績於和平。

    唯資惠愛。

    驅黎元於富壽。

    實在憂勞。

    朕以庸虛。

    恭承緒業。

    位雖尊於宸極。

    化未洽於域中。

    所以宵衣□慮。

    □食兢懷。

    欲使四海無兇劄之嗟。

    八荒絶烽燧之警。

    然素情弗顯。

    玄感猶□。

    孤負靈心。

    招以變異。

    去冬大宰府言上。

    在肥後國阿蘓郡神靈池。

    經淫雨而無増。

    在亢陽而不減。

    而今無故沸騰。

    衍溢他縣。

    龜筮所告。

    兵疫爲兇。

    朕之中腸。

    氷谷最切。

    夫脩徳嫁禍。

    既有前聞。

    行善攘殃。

    非無往鑒。

    宜毎寺薫修。

    毎社走幣。

    頼茲冥祐。

    防彼咎徴。

    又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

    量加優賑。

    使得支濟。

    又天安二年以往租稅未納。

    皆勿詭責。

    一從□除。

    所冀至精廣被。

    消霧露於無形。

    潛衛傍通。

    靜風塵於未兆。

    布告遐邇。

    俾知朕意。

    』▼是日。

    太政官頒下詔書於五畿七道曰。

    今稽詔書。

    毎寺薫修。

    毎社走幣。

    頼茲冥祐。

    防彼咎徴。

    又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

    量加優賑。

    使得支濟。

    又天安二年以往租稅未納。

    皆勿詭責。

    一從□除。

    夫佛法所崇。

    尤在誠信。

    神明所感。

    寔「是」資潔清。

    今須國司講師相齋戒。

    從符到日一七箇日。

    於國分寺及有供定額寺。

    令轉讀金剛般若經。

    讀經之間。

    禁斷殺生。

    又國内所有大小諸社長官。

    躬親潔齋奉幣。

    其幣料用正稅。

    又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

    以救急義倉内。

    國司相量給之。

    又天安二年以往租稅未納。

    載所司文簿者。

    鹹從原免。

     十三日乙醜。

    園韓神祭如常。

    』出雲國言。

    衰弊年久。

    黎元凋殘。

    疫癘數發。

    稼穡不登。

    護國安民般若之力。

    攘災招福經王之助。

    望請。

    毎年春秋仲月。

    講演仁王般若經。

    其布施供養。

    充國儲料。

    太政官處分。

    依請。

     十四日丙寅。

    請六十僧於東宮内殿。

    限以五日。

    轉讀大般若經。

    』▼是日。

    勅遣從五位下行木工權助和氣朝臣彜範。

    奉幣於豊前國八幡大菩薩。

    告文雲。

    天皇〈我〉詔旨〈尓〉坐。

    掛畏〈岐〉八幡大菩薩〈乃〉大前〈尓〉申賜〈倍止〉申〈久〉。

    大菩薩〈乃〉護賜〈尓〉依〈天〉。

    天下無事。

    然〈乎〉去年〈與利〉。

    天變地災今月〈萬天尓〉不止。

    加以。

    肥後國阿蘓郡〈尓〉在〈留〉神靈池無故沸溢〈太利〉。

    乍驚蔔求〈禮波〉。

    兵疫〈乃〉事可有〈止〉申〈利〉。

    自此之外〈尓毛〉。

    物恠亦多。

    依此〈天〉。

    左右〈尓〉念行〈尓〉。

    掛畏〈岐〉大菩薩〈乃〉護賜〈牟尓〉依〈天〉。

    無事〈久〉可有〈止〉思食〈天〉。

    去正月〈尓〉差使〈天〉。

    大幣〈乎〉奉出〈無止志岐〉。

    然〈乎〉忽〈尓〉依有穢〈天〉。

    奉出〈古止〉不得〈奈利尓岐〉。

    今吉日良辰〈乎〉擇定〈天〉。

    木工權助從五位下和氣朝臣彜範〈乎〉差使〈天〉。

    禮代〈乃〉大幣〈乎〉令捧持〈天〉奉出〈須〉。

    此狀〈乎〉聞食〈天〉。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