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光宗皇帝
關燈
小
中
大
磐石之光,以壯維城之勢。
」樓鑰詞 汝愚,字子直,開封祥符縣人,太宗皇帝元子漢王元佐八世孫。
祖申公不求,自南渡來,嘗監饒之餘幹酒稅,後遂家焉。
乾道二年,汝愚以鎻試奏名,孝宗親擢為第一。
紹熈四年,以吏部尚書知貢舉。
公之為吏部尚書也,當光宗即位之三年,因郊感疾,而五日一朝之禮少輟,至誕節、冬至,車駕皆不過重華宮,公對便殿,極誠諷諫,光宗開悟,獨懼孝宗意或不樂,乃諭公先以此意奏禀重華,公舊以宗姓,與嗣秀王伯圭善,乃力請嗣王調?兩宮,於是兩宮之情遂通,光宗乃率中宮俱詣重華,從容終日,都人大恱。
是月,遂除同知樞密院事。
《行狀》 方公自蜀召還也,孝宗内禪之議已決,聖意蓋有所屬,而殿中侍禦史範處義忌之,甫入脩門而不果入。
公嘗以本朝名臣議論,自建隆以來,迄於靖康,以類編次,後成三百卷,遂奏請擇其中尤切於治道者為百五十卷上之,孝宗嘗諭宰臣周必大等曰:「治道盡在此矣。
」洎公進登樞筦,故事詣重華宮,方叙謝,孝宗曰:「卿以宗室之賢為執政,乃國家盛事。
卿在蜀時所進奏議極好,朕嘗謂此書可與《資治通鑑》並行。
」故嘗易名其書為《治道集》,蓋用孝宗奬諭之語也。
同上 監察禦史汪義端奏:「臣伏見以降聖?&mdash&mdash趙汝愚除同知樞密院事。
此國朝典故所未嘗有也。
臣詳考得宗室之不為執政,祖宗法度守此至嚴,原始初之立意,決不茍然者;是以《中興?要》具載紹興六年正月内,高宗皇帝聖語有曰:『唐用宗室為宰相,本朝宗室雖有賢才,不過侍從而止,乃所以安全之也。
』又具載紹興十四年十一月内,宰執進呈,乞以軍器監子厚暫權吏部侍郎,宰臣秦檜有曰:『今日宗室所宜崇奬,令聚於朝。
』高宗聖語有曰:『宗室之賢孝,如曽中科第,及不生是非之人,可置行列,如寺監、秘書省皆可處之。
祖宗以來不用宗室作宰相,其慮甚逺,可用至侍從而止。
』大哉聖謨!昭如日星,正今日所宜謹守而不渝。
雖以夀聖皇帝雄略逺馭,立賢無方,唯才是用,唯於擢用宗室,則一守高宗聖訓,未嘗處之以為執政也。
用宗室以為執政,尤失防微之意。
陛下所以用汝愚者,豈以其曽為大魁,有異於其他宗室故,特越常彛而用之歟?臣謂科目高下,亦出於一時偶然耳;祖宗典故,乃一切不暇問,無乃酬之大甚而予之大過乎?崇寧間,有子崧者,禮部奏名為第一,賜進士出身,除從事郎,職官差遣,是亦有科名矣,宣和間為侍從,以忠言忤權貴,出知淮寧府,適當靖康京都之變,慷慨誓起諸道勤王師,以復世讎,堅守淮寧,迄保境土,親為書數千百言以責偽楚張邦昌,及姦臣徐秉哲等,遂翊高宗以中興。
高宗當擾攘之時,而遂任以本兵之柄,其誰曰不可?然而不過一除為徽猷學士,再除為端明殿學士而止,夫子崧之科名,豈不少類於汝愚,而忠義功勞則過之,高宗未嘗除為執政,聖慮可謂甚逺。
」不報。
義端更不赴臺供職,遂除為軍器監,義端辭,詔與郡。
《實録》 初,公之知貢舉也,時監察禦史汪義端為參詳官,險薄專橫,好為異論,公每抑之,故公同知密院也,公方援高宗聖訓控辭,而義端挾貢闈私憾,論公新除不當,光宗為遷義端列寺少卿,而給事黃公裳復論義端,罷之,公愈不安,凡十三疏力辭,光宗於是謀之孝宗,乃宣諭宰執,令召當筆學士,申諭朕意,明言高宗聖訓,所以沮秦檜之姦謀,故詔語有雲:「若乃紹興之故實,蓋有為而言:況我夀皇之疇咨,欲播告於衆。
」蓋述兩宮之意也。
公自初除,閱二十六日始拜命。
《行狀》 七月壬午,趙汝愚知樞密院事自中大夫、同知樞宻院事除,仍進封開國公。
五年七月己巳,兼參知政事 制曰:朕延登樞臣,方務親賢之並用,擢專兵本,豈以日月而為功?式隆磐石之宗,益聳維巖之望。
具官趙汝愚僊源有自,天分素高,發之以塲屋之聲名,博之以師友之問學,論思禁路,有眞爭臣之風,鎭撫藩方,著古循吏之績,望之堂堂,折而不撓,玄齡孜孜,知無不為,卓爾士夫之間,居然公輔之器,頃為儲宷,已知許國之忠,茲貳機庭,尤見愛君之篤。
俾陞宥府之長,密賛中扆之謀,増衍真腴,倂昭異數。
噫!三軍五兵之問,雖未至於朝堂,一日萬幾之繁,正有資於帷幄。
朕方越拘攣而圖任,爾其勉忠力以赴功,惟既厥心,同底於治。
樓鑰詞 十一月,慈福宮冊禮畢,轉太中大夫。
制曰:「廼十有一月癸未日南至,朕帥中宮,從以婦子,朝於重華,獲陪親尊,上顯號於王母,惟一朝四世,非常之休,則亦二三股肱,克相孝治,以輯盛儀,可無茂?,昭示褒律。
具官趙汝愚任重而道逺,經明而行修,瞻言累朝,篤叙同姓。
然自熈寧以進士對?,而卿始以讜議冠群英,自治平以儒臣本兵,而卿始以雅望位三事,卓爾不群,百年而後見之,朕甚嘉焉,屬茲成禮,盍圖爾功,維昔太任,儀刑姜姒,功在十亂,徳在二南,於是周公推本徽音,作《思齊》之詩以歌之,而仲尼定為六藝,??信萬世,朕今逮事過於成王,繄卿特書不在周公之下,疇勞進秩,實應經誼。
噫
」樓鑰詞 汝愚,字子直,開封祥符縣人,太宗皇帝元子漢王元佐八世孫。
祖申公不求,自南渡來,嘗監饒之餘幹酒稅,後遂家焉。
乾道二年,汝愚以鎻試奏名,孝宗親擢為第一。
紹熈四年,以吏部尚書知貢舉。
公之為吏部尚書也,當光宗即位之三年,因郊感疾,而五日一朝之禮少輟,至誕節、冬至,車駕皆不過重華宮,公對便殿,極誠諷諫,光宗開悟,獨懼孝宗意或不樂,乃諭公先以此意奏禀重華,公舊以宗姓,與嗣秀王伯圭善,乃力請嗣王調?兩宮,於是兩宮之情遂通,光宗乃率中宮俱詣重華,從容終日,都人大恱。
是月,遂除同知樞密院事。
《行狀》 方公自蜀召還也,孝宗内禪之議已決,聖意蓋有所屬,而殿中侍禦史範處義忌之,甫入脩門而不果入。
公嘗以本朝名臣議論,自建隆以來,迄於靖康,以類編次,後成三百卷,遂奏請擇其中尤切於治道者為百五十卷上之,孝宗嘗諭宰臣周必大等曰:「治道盡在此矣。
」洎公進登樞筦,故事詣重華宮,方叙謝,孝宗曰:「卿以宗室之賢為執政,乃國家盛事。
卿在蜀時所進奏議極好,朕嘗謂此書可與《資治通鑑》並行。
」故嘗易名其書為《治道集》,蓋用孝宗奬諭之語也。
同上 監察禦史汪義端奏:「臣伏見以降聖?&mdash&mdash趙汝愚除同知樞密院事。
此國朝典故所未嘗有也。
臣詳考得宗室之不為執政,祖宗法度守此至嚴,原始初之立意,決不茍然者;是以《中興?要》具載紹興六年正月内,高宗皇帝聖語有曰:『唐用宗室為宰相,本朝宗室雖有賢才,不過侍從而止,乃所以安全之也。
』又具載紹興十四年十一月内,宰執進呈,乞以軍器監子厚暫權吏部侍郎,宰臣秦檜有曰:『今日宗室所宜崇奬,令聚於朝。
』高宗聖語有曰:『宗室之賢孝,如曽中科第,及不生是非之人,可置行列,如寺監、秘書省皆可處之。
祖宗以來不用宗室作宰相,其慮甚逺,可用至侍從而止。
』大哉聖謨!昭如日星,正今日所宜謹守而不渝。
雖以夀聖皇帝雄略逺馭,立賢無方,唯才是用,唯於擢用宗室,則一守高宗聖訓,未嘗處之以為執政也。
用宗室以為執政,尤失防微之意。
陛下所以用汝愚者,豈以其曽為大魁,有異於其他宗室故,特越常彛而用之歟?臣謂科目高下,亦出於一時偶然耳;祖宗典故,乃一切不暇問,無乃酬之大甚而予之大過乎?崇寧間,有子崧者,禮部奏名為第一,賜進士出身,除從事郎,職官差遣,是亦有科名矣,宣和間為侍從,以忠言忤權貴,出知淮寧府,適當靖康京都之變,慷慨誓起諸道勤王師,以復世讎,堅守淮寧,迄保境土,親為書數千百言以責偽楚張邦昌,及姦臣徐秉哲等,遂翊高宗以中興。
高宗當擾攘之時,而遂任以本兵之柄,其誰曰不可?然而不過一除為徽猷學士,再除為端明殿學士而止,夫子崧之科名,豈不少類於汝愚,而忠義功勞則過之,高宗未嘗除為執政,聖慮可謂甚逺。
」不報。
義端更不赴臺供職,遂除為軍器監,義端辭,詔與郡。
《實録》 初,公之知貢舉也,時監察禦史汪義端為參詳官,險薄專橫,好為異論,公每抑之,故公同知密院也,公方援高宗聖訓控辭,而義端挾貢闈私憾,論公新除不當,光宗為遷義端列寺少卿,而給事黃公裳復論義端,罷之,公愈不安,凡十三疏力辭,光宗於是謀之孝宗,乃宣諭宰執,令召當筆學士,申諭朕意,明言高宗聖訓,所以沮秦檜之姦謀,故詔語有雲:「若乃紹興之故實,蓋有為而言:況我夀皇之疇咨,欲播告於衆。
」蓋述兩宮之意也。
公自初除,閱二十六日始拜命。
《行狀》 七月壬午,趙汝愚知樞密院事自中大夫、同知樞宻院事除,仍進封開國公。
五年七月己巳,兼參知政事 制曰:朕延登樞臣,方務親賢之並用,擢專兵本,豈以日月而為功?式隆磐石之宗,益聳維巖之望。
具官趙汝愚僊源有自,天分素高,發之以塲屋之聲名,博之以師友之問學,論思禁路,有眞爭臣之風,鎭撫藩方,著古循吏之績,望之堂堂,折而不撓,玄齡孜孜,知無不為,卓爾士夫之間,居然公輔之器,頃為儲宷,已知許國之忠,茲貳機庭,尤見愛君之篤。
俾陞宥府之長,密賛中扆之謀,増衍真腴,倂昭異數。
噫!三軍五兵之問,雖未至於朝堂,一日萬幾之繁,正有資於帷幄。
朕方越拘攣而圖任,爾其勉忠力以赴功,惟既厥心,同底於治。
樓鑰詞 十一月,慈福宮冊禮畢,轉太中大夫。
制曰:「廼十有一月癸未日南至,朕帥中宮,從以婦子,朝於重華,獲陪親尊,上顯號於王母,惟一朝四世,非常之休,則亦二三股肱,克相孝治,以輯盛儀,可無茂?,昭示褒律。
具官趙汝愚任重而道逺,經明而行修,瞻言累朝,篤叙同姓。
然自熈寧以進士對?,而卿始以讜議冠群英,自治平以儒臣本兵,而卿始以雅望位三事,卓爾不群,百年而後見之,朕甚嘉焉,屬茲成禮,盍圖爾功,維昔太任,儀刑姜姒,功在十亂,徳在二南,於是周公推本徽音,作《思齊》之詩以歌之,而仲尼定為六藝,??信萬世,朕今逮事過於成王,繄卿特書不在周公之下,疇勞進秩,實應經誼。
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