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光宗皇帝

關燈
,不報,乃復奏,言立儲事不可緩,望睿明獨斷,速賜施行,至是奏凡四上,不報,公即出國門,上表乞緻仕,其末曰:「願陛下速囘淵鍳,追悟前非,漸收渙散之人心,庶保靈長之國祚。

    」識者知公惓惓之忠也,越二日,太皇太後命皇子嘉王即位於重華宮,尊皇帝為太上皇帝,以公為大行攅宮總?使。

     初,公主議謂:「上皇以疾不能主大行皇帝之?,宜端黙三年,立皇子嘉王為皇太子,權監軍國事。

    若終?後,上皇未有倦勤之意,則當復明辟。

    如議内禪,則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既而趙公汝愚欲因左司郎徐誼、尚書郎葉適,遣韓佗胄通巨璫張宗尹、關禮,使以内禪奏請於太皇太後,公謂:「建儲降詔之命未下而遽及此,情禮未安,兩宮父子之間,他時有難處者。

    」議論不合,入奏,復不報,遂力求去,及太皇太後命上即位,上頓首固辭,太皇太後令内侍扶掖上出簾,以黃袍加聖躬,上遜避,顧謂趙公汝愚曰:「恐負不孝之名。

    」群臣再三祈請,上卻位,移時而不坐,其後侍郎鄭是言:「陛下自臨禦以來,不以天位為樂,而以未見兩宮為憂,中外皆知陛下本心,非利於有天下。

    然上皇之心猶有未釋然者,是以陛下未得盡子道也。

    」又言:「仁祖初建東宮,不以為喜,而以不得日侍帝後左右為憂,今陛下踰年於此矣,而問安視膳之敬,猶未獲伸,諒聖情思慕之切,當又甚於仁祖。

    」上納其奏,愀然久之,蓋公之所慮者,在是也。

     先是,孝宗大漸,謂太皇太後曰:「宰相須是留某,不可輕易。

    」寜宗即位,入謝,太皇太後曰:「公公在日,隻知重留丞相,聞已去,可速宣押。

    」乃賜禦劄入庚牌,逓遣内侍二員,水陸並進召公,且令所至勸進,公即同使者入見,賀上初登天位,誠為宗廟社稷計,上曰:「方賴協賛,以起治功。

    」是時,上居行宮,主大行皇帝之喪,公請車駕一出,慰都人之心,定壽康宮於南内,撤去所増禁旅,以安中外,悉從公奏也。

    輔臣皆次遷授,公少傅,公控辭不拜,章五六上,復言:「國步多艱,壽皇厭代升遐,上皇抱疾不出,太皇太後因立陛下以安宗社,陛下勉狥羣情以登大寳,正宜遇事從簡,示天下以不得已之意,然後可以立國,誠非頒行封爵之時。

    」上從公請。

    《行狀》 十二月乙酉,王藺罷樞密使 藺自淳熙十六年正月除叅知政事,五月除知樞密院事,是年七月拜樞密使,是月罷,執政?二年。

    禦史中丞何澹言中外喧傳樞密使王藺之弟&mdash&mdash萊,知池州貴池縣,暴狠不法,淩蔑州郡,郡守張金乞行迴避,語倂及藺,詔王萊降一官放罷,而藺亦乞奉外祠,從之。

    三年四月,通奉大夫、提舉洞霄宮王藺奏以臣憂病之浸,乞收還除職帥蜀?命,遂與職名,依舊宮觀。

    先是,王藺降充資政殿學士,至是復觀文殿學士,尋又降充端明殿學士。

    四年三月,除知江陵府。

    寧宗即位,除資政殿大學士、知潭州。

     丁亥,葛邲知樞密院事自叅知政事除 胡晉臣叅知政事、兼同知樞宻院事自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除 三年六月癸卯,晉臣免兼同知,從所請也。

     紹熈三年壬子 六月辛醜,陳騤同知樞密事自禮部尚書除 騤,字叔進,台州人。

     紹熈四年癸醜 三月辛巳,葛邲右丞相自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遷特進除 制曰:「朕纂紹皇圖,宣昭聖治,深惟輔弼之任,當盡忠誠之謀,爰簡藎臣,要先心術之正,俾司宰柄,實賛政幾之繁,肆擢自於元樞,汔奮熈於百揆,誕揚制綍,顯告廷紳。

    具官葛邲博大沈恂,靖恭純裕,學該行備,居循先哲之規,識逺用宏,動契經權之?,粵繇實茂,寖展謨明,稔殫政路之勞,陞總事機之袐,副予隆委,逮此累時,嘉素藴之旣攄,允具瞻之攸屬。

    茲懋經於邦典,適崇建於台司,宥密而單厥心,聿觀成績,彌縫而藏諸用,允藉宏猷,是用釋本兵之權,居次輔之位,俾同寅於朝廟,期納誨於夙宵,仍文階采邑之増,示厚禮徽?之備。

    於戲!觀左右惟人之誼,固在於協心,思旦夕承辟之勤,勿忘於勵志。

    無輕去就,以共圖於治効,庻幾休顯,而克邁於前賢。

    尚服訓言,式對褒命。

    」 同日,胡晉臣知樞密院事自叅知政事除 陳騤叅知政事自同知樞密院事除 是年七月,通議大夫、知樞密院事胡晉臣緻仕,尋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資政殿大學士緻仕,告詞畧曰:「天賦純誠,世推厚德,仁者必勇,立朝多蹇諤之風,正而不他,緻主盡忠清之節。

    」諡文靖。

     同日,趙汝愚同知樞密院事自吏部尚書除 制曰:「西漢以同姓疏封,不在公卿之位,東平以至親輔政,厥由聲望之隆。

    惟我本朝,尤厚皇族,始則優加祿爵,曽弗任於外廷,後雖並用親賢,亦無踰於法從。

    茲開宥府,蓋得宗英。

    具官趙汝愚派出天潢,望高國器,早隨寒雋,首冠於儒科,出在蕃宣,久臨於蜀部,侍經帝幄,選士貢闈,皆故事之所無,在爾身而兼備。

    爰以樞極之寄,託之肺腑之親,必有若人,乃堪大任,匪固私於異渥,將深慰於公言。

    噫!開國以來,未有今日非常之寄,本兵至重,當展平生有用之才,以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