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孝宗皇帝 下
關燈
小
中
大
寧罷之。
三年二月,責授散官,郴州安置。
六年八月,詔責授安徳軍節度副使葉衡,乆在謫籍,洊經恩霈,特與叙復中大夫,在外宮觀。
十年四月,詔復通議大夫,依前提舉洞霄宮,從吏部檢舉也,五月,卒,贈資政殿學士,依條與緻仕遺表恩澤。
閏九月丁未,沈夏罷同知樞密院事知鎮江府 四年五月,自資政殿大學士中大夫、知鎮江府,改知福州。
以太中大夫緻仕。
十三年六月,賜諡曰簡肅,以其子承奉郎炳請也。
丁巳,李彥頴叅知政事自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除 王淮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自翰林學士、知制誥除 淮,字季海,金華人。
淳熙三年丙申 [1]七月,王淮叅知政事自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除 六月丁醜,龔茂良罷叅知政事除資政殿學士、知鎮江府 茂良自淳熙元年十一月叅知政事,是年六月罷,執政二年餘。
曾覿與茂良争使相奏補法,一日退朝,覿當道,不避茂良,翼日,奏白上前,曰:「臣固不足道,所惜者朝廷大體耳。
」上遣中使諭覿詣政府謝,茂良取其直省官撻之,禦筆宣問施行太遽,茂良抗章待罪。
六月,茂良求去益力,内批除資政殿學士、知鎮江府,奏乞謝辭,詔令内殿奏事,手疏六事,論:「恢復之具,曰天意、曰人事、曰財賦、曰将帥;而所以用之者:曰謀、曰時。
」既退,臣僚論茂良擅權植黨,上親灑宸翰,諭以體貎大臣之意,再上,落職罷。
七月,臣僚復論茂良四罪,言茂良行丞相事首尾三年,屢對賔客,廣座肆言,茂良以智名勇功為戒,凡遇臣僚奏對有及邉備利害,必遭譏罵,陛辭之日,具疏方有所論凡數百言,此可誅一也雲雲。
尋責授寧逺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明年,卒於貶所,得?歸葬。
十年,追復通奉大夫,十一月,詔特與緻仕恩澤二名、遺表一名。
十五年,追復資政殿學士。
十一月庚子,趙雄同知樞密院事自簽書樞密院除 淳熙五年戊戌 三月,李彥穎罷叅知政事自通議大夫,除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 彥穎自淳熙元年十二月除簽書樞密院事,二年閏九月除參知政事,是年三月罷,執政三年餘。
彥穎以久賛機政,奉身丐閑,故有是除。
壬子,史浩右丞相自觀文殿大學士、充醴泉觀使、兼侍讀、永國公,依前少保,授右丞相,進封衛國公。
再入相 制曰:「朕儀圖俊傑,勱相邦家,受命溥將,協濟藝祖興王之業,治民祗懼,共恢光堯復古之勲,念弄印者累年,嘗命龜而載蔔,人惟求舊,既朕志之素孚,民具爾瞻,亦物情之衆允,渙以大號,揚于外朝。
具官史浩道廣而智周,才宏而徳備,經綸之藴,蚤自許於功名,寛裕之懐,時莫窺其器量,東學翼天飛之運,中階符帝賚之祥。
自弼亮於初元,即宣昭於美業,敬王如孟子,非仁義不陳於前,告後若君陳,有謀猷乃順于外,方叅和於鼎飪,旋力觧於機衡,比趣召環,進陪經幄,姬公遄返,初無四國之言,裴度求歸,尚使兩河之畏,屬宵旰厲精之日,適辨章虛席之時,宜續前功,再膺大任,易零陵之舊壤,啟淇水之新封,增衍土田,併隆體貌,惟任之不輕,則望之彌重,惟始之不易,則終之實難,予其仰成,人且觀政。
於戱!兆姓輯於下,然後可以調隂陽,四維張於朝,然後可以正法度。
堅忠實之志,則 不革,絶親黨之私,則除授罔不公,使奠枕如淳化端拱之間,而迓衡如至和皇祐之際,庻益光於舊學,斯無負於殊知。
」 公既再相,孝宗曰:「自葉衡罷,虛位以待丞相乆矣。
」與執政入謝德壽宮,髙宗曰:「卿再入相,天下之幸也。
」《行狀》 四月丙寅,範成大叅知政事自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遷中大夫除 成大,字緻能,吳郡人。
六月乙酉,錢良臣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自給事中除 良臣,字友魏,嘉興華亭人。
甲戍,範成大罷叅知政事除資政殿學士、知婺州 成大自是年四月除叅知政事,是月罷,執政僅兩月。
禦史疏論成大,請以本官奉祠,詔從之。
七年二月,起知明州。
八年二月,除端眀殿學士,三月,改帥江東、兼行宮留守。
十年八月,乞宮觀,輔臣進呈,上曰:「成大歴典大藩,備著勞效,可除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
」光宗即位,下求言之詔,詔曰:「卿以文章德行,師表縉紳,受知聖父,緻位丞弼,均佚方靣,乃心王室,於天下事,講之熟矣,其悉意以陳,以副朕傾想之意。
」紹熈三年,加大學士。
四年九月,薨,官至通議大夫,贈銀青光祿大夫。
己未,王淮知樞密院事自叅知政事除 趙雄叅知政事自同知樞密院事除 十一月甲戍,史浩罷右丞相授少傅、保寧軍節度、充醴泉觀使、兼侍讀,依前衛國公 制曰:「一相勤勞處内,既懐均佚之心,三孤德義輔予,斯厚優賢之禮。
眷言宿望,懇避繁機,誕推從欲之仁,顯布告廷之命。
具官史浩恭寛敏惠,眀允篤誠,浹萬事之周材,見諸施設,貫六經之要道,發以詞章,?風雲於潛躍之中,翊日月於照臨之始,夑調元化,經綸之譽孔昭,寧輯黎民,屏翰之功亦著。
粵從再相,浸閱三時,邦彛循清淨之規,王度嚮粹夷之美,方深注意,共底迓衡,廼薦控於??誠,殊弗居於寵利,嚢封莫遏,陟典難稽,希冕篆車,進新班於亞傅,雕戈錫盾,還舊節於東陽,表儀虎觀之儒先,燕息祥源之使領,拓其奉邑,衍以真畬,音昌朝敷皇祐之經,創班聨於祕殿,而公亮釋熈寧之政,兼將相於内祠,茲參兩朝優異之恩,庸作一代耆英之寵。
於戱!仲山甫既明且哲,夙髙補衮之勲,房玄齡善始以終,寧復吝權之意。
夫已逺一日萬幾之丕務,則將聞二帝三王之昌言,謀焉就之,遐不謂矣。
」 浩自是年三月拜右丞相,是月罷,在相位八閲月。
十月,諸軍以多闕額,又有逃亡,請得自招捕,許之,而並縁強取,被略者或至斷指以求免,都下洶洶,公飛奏盡釋所捕,又擒為首者送??寺,宣華宰輔等議罪,欲取兵、民各一人梟首以狥,公謂未得其平,兵士可斬,百姓陸慶童當坐流罪,上怒不以為然,公曰:「陛下恐軍人有語,而以百姓為可欺耶?」争之益力,上愈怒,公議罪如初,遂求去位,除少傅、保寧軍節度使、充醴泉觀使、兼侍讀。
後有言慶童之寃者,孝宗曰:「史浩蓋嘗力争,坐此求去,至今悔之。
」賜第城中,出禦制《長春花酒詩》,酬和至再,以示眷留之意。
公屢求歸,時陳俊卿已奉祠,八年二月,除判建康府,公奏:「俊卿年未七十而求去,臣以七十有六而徃,豈不愧見吏民邪!」依舊在京宮觀兼侍讀,孝宗嘗自擬館職?,極言取士用人之弊,大要謂國朝過於忠厚,以示公,公讀畢,奏曰:「太宗不忍殺一不辜以得天下,累朝仁徳,至仁宗而大備。
夫忠厚豈有過耶?」孝宗曰:「非卿不能為此言。
」五月,始許歸,除少師,進封魯國公。
制曰:「出處人臣之大緻,世難名節之全,爵齒天下之達尊,國繫典刑之重。
眷言元老,留處内祠,茲具諭於誠??,願即歸於田裡,用錫爾祉,式遄其行。
具官史浩才巨而識明,德全而行備,履常無競,恂恂忠厚之風,樂善有容,渾渾沉深之度,委釋經綸之任,從容閒燕之談,神明未衰於前,賜問相望於道,方深厚遇,遽起沖懐,叩黼座以攄辭,疊嚢書而瀝請,自陳嵗月之邁,必丐山林之安,承晝接之親,每 嘉猷而啟沃,引夜行之戒,乃思髙蹈以全榮。
念感?之有初,閲老成之無幾,朝批章而太息,暮覽奏以長思,重違乃情,圗畀厥寵,是用渙揚茂命,聽便故郷,旜轂趍朝,進亞師之服位,龜?奠壤,開廣魯之山川,衍以新畬,仍其舊節,惟名與器,俾壽而昌。
於戱!敷求前聞,優待耆徳,皇祐之詔,三老設幾以須,熙寧之遇,四臣賫書而訪。
尚有斯禮,勿遐爾心。
」 十年,少師史浩請老,除太保緻仕。
公嘗歴永、衛、魯三國公,於是進封於魏,仍令如曾公亮例,入謝。
眀年,先降???至國門,百官郊迎,見畢,對禦賜宴,用文彥博故事。
道中具辭再三,奉俞音乃絶。
公晩治第西湖之左,裒兩朝所賜禦書,建閣以處之,因奏聞,孝宗書「眀良慶?之閣」以賜,公謝不敢當,孝宗曰:「古人願為良臣,卿輔朕之久,日聞忠言,深悟朕心,尚何慊乎?」勅後苑造扁榜,命中使馳賜之。
上嘗以「舊學」二字即政事堂賜公,同列鹹曰:「自古際遇莫盛於此,請鑱諸石,為省中榮觀。
」公又謝不敢,既歸,以名其堂,歳遇誕日,錫以金噐者。
十四年,年八十,又加寳噐,兩宮使命相望。
髙宗再舉慶典,詔公隨班上夀,進太傅,賜玉帯金魚,踰月乃東。
公自五年十一月罷相,仍侍經筵八年,告歸得請,一再召見,恩賚深渥,每以老先生呼之。
《行狀》 十年六月,浩以太保、保寧軍節度使、魏國公緻仕。
丁醜,趙雄右丞相自叅知政事,遷正議大夫除 制曰:「朕紹天休運,持國永圗,
三年二月,責授散官,郴州安置。
六年八月,詔責授安徳軍節度副使葉衡,乆在謫籍,洊經恩霈,特與叙復中大夫,在外宮觀。
十年四月,詔復通議大夫,依前提舉洞霄宮,從吏部檢舉也,五月,卒,贈資政殿學士,依條與緻仕遺表恩澤。
閏九月丁未,沈夏罷同知樞密院事知鎮江府 四年五月,自資政殿大學士中大夫、知鎮江府,改知福州。
以太中大夫緻仕。
十三年六月,賜諡曰簡肅,以其子承奉郎炳請也。
丁巳,李彥頴叅知政事自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除 王淮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自翰林學士、知制誥除 淮,字季海,金華人。
淳熙三年丙申 [1]七月,王淮叅知政事自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除 六月丁醜,龔茂良罷叅知政事除資政殿學士、知鎮江府 茂良自淳熙元年十一月叅知政事,是年六月罷,執政二年餘。
曾覿與茂良争使相奏補法,一日退朝,覿當道,不避茂良,翼日,奏白上前,曰:「臣固不足道,所惜者朝廷大體耳。
」上遣中使諭覿詣政府謝,茂良取其直省官撻之,禦筆宣問施行太遽,茂良抗章待罪。
六月,茂良求去益力,内批除資政殿學士、知鎮江府,奏乞謝辭,詔令内殿奏事,手疏六事,論:「恢復之具,曰天意、曰人事、曰財賦、曰将帥;而所以用之者:曰謀、曰時。
」既退,臣僚論茂良擅權植黨,上親灑宸翰,諭以體貎大臣之意,再上,落職罷。
七月,臣僚復論茂良四罪,言茂良行丞相事首尾三年,屢對賔客,廣座肆言,茂良以智名勇功為戒,凡遇臣僚奏對有及邉備利害,必遭譏罵,陛辭之日,具疏方有所論凡數百言,此可誅一也雲雲。
尋責授寧逺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明年,卒於貶所,得?歸葬。
十年,追復通奉大夫,十一月,詔特與緻仕恩澤二名、遺表一名。
十五年,追復資政殿學士。
十一月庚子,趙雄同知樞密院事自簽書樞密院除 淳熙五年戊戌 三月,李彥穎罷叅知政事自通議大夫,除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 彥穎自淳熙元年十二月除簽書樞密院事,二年閏九月除參知政事,是年三月罷,執政三年餘。
彥穎以久賛機政,奉身丐閑,故有是除。
壬子,史浩右丞相自觀文殿大學士、充醴泉觀使、兼侍讀、永國公,依前少保,授右丞相,進封衛國公。
再入相 制曰:「朕儀圖俊傑,勱相邦家,受命溥將,協濟藝祖興王之業,治民祗懼,共恢光堯復古之勲,念弄印者累年,嘗命龜而載蔔,人惟求舊,既朕志之素孚,民具爾瞻,亦物情之衆允,渙以大號,揚于外朝。
具官史浩道廣而智周,才宏而徳備,經綸之藴,蚤自許於功名,寛裕之懐,時莫窺其器量,東學翼天飛之運,中階符帝賚之祥。
自弼亮於初元,即宣昭於美業,敬王如孟子,非仁義不陳於前,告後若君陳,有謀猷乃順于外,方叅和於鼎飪,旋力觧於機衡,比趣召環,進陪經幄,姬公遄返,初無四國之言,裴度求歸,尚使兩河之畏,屬宵旰厲精之日,適辨章虛席之時,宜續前功,再膺大任,易零陵之舊壤,啟淇水之新封,增衍土田,併隆體貌,惟任之不輕,則望之彌重,惟始之不易,則終之實難,予其仰成,人且觀政。
於戱!兆姓輯於下,然後可以調隂陽,四維張於朝,然後可以正法度。
堅忠實之志,則 不革,絶親黨之私,則除授罔不公,使奠枕如淳化端拱之間,而迓衡如至和皇祐之際,庻益光於舊學,斯無負於殊知。
」 公既再相,孝宗曰:「自葉衡罷,虛位以待丞相乆矣。
」與執政入謝德壽宮,髙宗曰:「卿再入相,天下之幸也。
」《行狀》 四月丙寅,範成大叅知政事自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遷中大夫除 成大,字緻能,吳郡人。
六月乙酉,錢良臣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自給事中除 良臣,字友魏,嘉興華亭人。
甲戍,範成大罷叅知政事除資政殿學士、知婺州 成大自是年四月除叅知政事,是月罷,執政僅兩月。
禦史疏論成大,請以本官奉祠,詔從之。
七年二月,起知明州。
八年二月,除端眀殿學士,三月,改帥江東、兼行宮留守。
十年八月,乞宮觀,輔臣進呈,上曰:「成大歴典大藩,備著勞效,可除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
」光宗即位,下求言之詔,詔曰:「卿以文章德行,師表縉紳,受知聖父,緻位丞弼,均佚方靣,乃心王室,於天下事,講之熟矣,其悉意以陳,以副朕傾想之意。
」紹熈三年,加大學士。
四年九月,薨,官至通議大夫,贈銀青光祿大夫。
己未,王淮知樞密院事自叅知政事除 趙雄叅知政事自同知樞密院事除 十一月甲戍,史浩罷右丞相授少傅、保寧軍節度、充醴泉觀使、兼侍讀,依前衛國公 制曰:「一相勤勞處内,既懐均佚之心,三孤德義輔予,斯厚優賢之禮。
眷言宿望,懇避繁機,誕推從欲之仁,顯布告廷之命。
具官史浩恭寛敏惠,眀允篤誠,浹萬事之周材,見諸施設,貫六經之要道,發以詞章,?風雲於潛躍之中,翊日月於照臨之始,夑調元化,經綸之譽孔昭,寧輯黎民,屏翰之功亦著。
粵從再相,浸閱三時,邦彛循清淨之規,王度嚮粹夷之美,方深注意,共底迓衡,廼薦控於??誠,殊弗居於寵利,嚢封莫遏,陟典難稽,希冕篆車,進新班於亞傅,雕戈錫盾,還舊節於東陽,表儀虎觀之儒先,燕息祥源之使領,拓其奉邑,衍以真畬,音昌朝敷皇祐之經,創班聨於祕殿,而公亮釋熈寧之政,兼將相於内祠,茲參兩朝優異之恩,庸作一代耆英之寵。
於戱!仲山甫既明且哲,夙髙補衮之勲,房玄齡善始以終,寧復吝權之意。
夫已逺一日萬幾之丕務,則將聞二帝三王之昌言,謀焉就之,遐不謂矣。
」 浩自是年三月拜右丞相,是月罷,在相位八閲月。
十月,諸軍以多闕額,又有逃亡,請得自招捕,許之,而並縁強取,被略者或至斷指以求免,都下洶洶,公飛奏盡釋所捕,又擒為首者送??寺,宣華宰輔等議罪,欲取兵、民各一人梟首以狥,公謂未得其平,兵士可斬,百姓陸慶童當坐流罪,上怒不以為然,公曰:「陛下恐軍人有語,而以百姓為可欺耶?」争之益力,上愈怒,公議罪如初,遂求去位,除少傅、保寧軍節度使、充醴泉觀使、兼侍讀。
後有言慶童之寃者,孝宗曰:「史浩蓋嘗力争,坐此求去,至今悔之。
」賜第城中,出禦制《長春花酒詩》,酬和至再,以示眷留之意。
公屢求歸,時陳俊卿已奉祠,八年二月,除判建康府,公奏:「俊卿年未七十而求去,臣以七十有六而徃,豈不愧見吏民邪!」依舊在京宮觀兼侍讀,孝宗嘗自擬館職?,極言取士用人之弊,大要謂國朝過於忠厚,以示公,公讀畢,奏曰:「太宗不忍殺一不辜以得天下,累朝仁徳,至仁宗而大備。
夫忠厚豈有過耶?」孝宗曰:「非卿不能為此言。
」五月,始許歸,除少師,進封魯國公。
制曰:「出處人臣之大緻,世難名節之全,爵齒天下之達尊,國繫典刑之重。
眷言元老,留處内祠,茲具諭於誠??,願即歸於田裡,用錫爾祉,式遄其行。
具官史浩才巨而識明,德全而行備,履常無競,恂恂忠厚之風,樂善有容,渾渾沉深之度,委釋經綸之任,從容閒燕之談,神明未衰於前,賜問相望於道,方深厚遇,遽起沖懐,叩黼座以攄辭,疊嚢書而瀝請,自陳嵗月之邁,必丐山林之安,承晝接之親,每 嘉猷而啟沃,引夜行之戒,乃思髙蹈以全榮。
念感?之有初,閲老成之無幾,朝批章而太息,暮覽奏以長思,重違乃情,圗畀厥寵,是用渙揚茂命,聽便故郷,旜轂趍朝,進亞師之服位,龜?奠壤,開廣魯之山川,衍以新畬,仍其舊節,惟名與器,俾壽而昌。
於戱!敷求前聞,優待耆徳,皇祐之詔,三老設幾以須,熙寧之遇,四臣賫書而訪。
尚有斯禮,勿遐爾心。
」 十年,少師史浩請老,除太保緻仕。
公嘗歴永、衛、魯三國公,於是進封於魏,仍令如曾公亮例,入謝。
眀年,先降???至國門,百官郊迎,見畢,對禦賜宴,用文彥博故事。
道中具辭再三,奉俞音乃絶。
公晩治第西湖之左,裒兩朝所賜禦書,建閣以處之,因奏聞,孝宗書「眀良慶?之閣」以賜,公謝不敢當,孝宗曰:「古人願為良臣,卿輔朕之久,日聞忠言,深悟朕心,尚何慊乎?」勅後苑造扁榜,命中使馳賜之。
上嘗以「舊學」二字即政事堂賜公,同列鹹曰:「自古際遇莫盛於此,請鑱諸石,為省中榮觀。
」公又謝不敢,既歸,以名其堂,歳遇誕日,錫以金噐者。
十四年,年八十,又加寳噐,兩宮使命相望。
髙宗再舉慶典,詔公隨班上夀,進太傅,賜玉帯金魚,踰月乃東。
公自五年十一月罷相,仍侍經筵八年,告歸得請,一再召見,恩賚深渥,每以老先生呼之。
《行狀》 十年六月,浩以太保、保寧軍節度使、魏國公緻仕。
丁醜,趙雄右丞相自叅知政事,遷正議大夫除 制曰:「朕紹天休運,持國永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