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真宗皇帝

關燈
並令入預參決。

    五月戊申,不拜。

    是月庚申,復下制加恩,依前太保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加食邑實封,每三五日一入中書,或遇稍安,勿拘此制。

    若有軍國重事,不限時日入預叅決。

    旦登柄用凡十八年,為相僅一紀,謙退周謹,每遷官受賜,常有愧避之色。

    素羸多疾,又以名位太重,憂畏不自安,至是,連拜章求退。

    上素重其徳望,委任莫二,聞其引退,甚不樂,優詔褒答,繼以面諭,制授太尉兼侍中,聽五日一赴起居,因入中書。

    旦聞命愈恐,家居不出,手?懇請去位,固讓加秩,辭意堅苦,又遣其子詣向敏中附奏,上曰:「欲引退,固未可言,但體質羸弱,亦可憂也。

    旦當國嵗久,始終如一,鎮靜中外,實有賴焉。

    且未嘗有一事幹撓朝廷,今此固辭,或難違其志。

    」既浹旬,乃詔止加封邑,其餘優禮,悉如前制《長編》 七月丁巳,王旦罷。

    除太尉依前充玉清昭應宮使 制曰:「旌賢尚徳,邦國之彛章;圖舊念功,君臣之厚契。

    在出綸而加等,表注意以攸深。

    具官王旦淳固守和,宣慈廸哲,本於沖識,經以懿文,碩徳首於民彛,徽言章乎國論。

    自付魁柄,冠於宰庭,著論思亮采之謀,輔端拱財成之化,得魏相總領之要,敦蕭曹清浄之規。

    盡瘁所由,感疾甚篤,嚢封屢上,瀝懇辭榮,繇是峻以徽章,簡其趍謁,雖深眷倚,彌執謙沖。

    遂輟茂恩,俾從素志,庻諧偃息,善保和平。

    而露奏既陳,忠懐愈慤,載念萬機之重務,久煩一徳之元臣。

    特厚褒崇,用均勞逸,上公峻秩,真館清祠,俾遂飬頥,茂臻戬福。

    」 旦自景徳三年二月拜相,至是年七月罷,為相凡十二年。

    旦以病,堅求罷,召對滋福殿,左右掖扶而升,上覩其瘦瘁,憫然曰:「朕覺體中不佳,方欲以大事托卿,而卿如此,柰何!」因令皇子出拜,旦言皇子盛徳,必任陛下事,遂薦可為大臣者十餘人,其後不踐兩府者,獨淩?、李及。

    旦退,復上?請去位,上乃許之,以旦為太尉,仍領玉清昭應宮使,特給宰相俸料之半,令禮官草儀赴上尚書省,其子大理評事雍就第賜誥命,賜賚噐服,悉如宰相。

    旦入謝便殿,伏拜仆地,内侍存問相屬,日或三四,禮儀院奏詳定太尉王旦赴上儀注。

    國朝以來,三公不兼宰相,無赴上之禮,上優寵大臣,故特有是命,然旦終以疾不赴。

    初旦以宰相兼領玉清昭應宮使,至是罷政,仍領使,宮觀専置使,始于旦《長編》宮觀專使自旦始 八月庚午,王欽若拜相。

    自樞宻使、同平章事除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依舊會靈觀使 制曰:「邦家之政,實本於中樞;輔弼之臣,必資於同徳。

    俾正代工之任,式光注意之求。

    具官王欽若象緯儲精,珪璋挺秀,文含雅正,學擅兼該。

    而自協賛機衡,周旋帷幄,夙宵匪懈,嵗月屢遷,岱嶽建封,成矢謀先置之績;汾脽展禮,著陪祠扈蹕之勤。

    繼奉鴻儀,實詢嘉話。

    誕昭景鑠,臻此至寜。

    是用?自朕心,列于宰席。

    升榮左揆,命秩右臺,方圖奮庸,無懈凝績。

    」 先是,上欲相欽若,王旦曰:「欽若遭逢陛下,恩禮已隆,且乞令在樞宻院,兩府任用亦均。

    臣見祖宗朝,未嘗使南方人當國,雖古稱立賢無方,然必賢士乃可。

    臣位居元宰,不敢沮抑人,此亦公議也。

    」上遂止。

    及旦罷,上卒相欽若。

    欽若嘗語人曰:「為王子明故,使我作相晚卻十年。

    」《長編》 天禧二年閏四月,除景靈宮使。

     同日,張旻罷樞宻副使。

    自宣徽南院使、定國軍莭度使除檢校太尉、河陽三城莭度使 制曰:「股肱之任,中弼於大猷;爪牙之臣,外制於方面。

    出處斯異,倚毗並隆,自非才賢,孰克甄擢。

    具官張旻性質忠厚,識度淵深,有整軍經武之?,有說禮敦詩之學,嘗司禁旅,載貳樞庭,勤瘁居多,聲猷茂著。

    國之畿甸,粵有孟津,藉爾勲庸,臨茲雅俗,為吾上將,以鎮一方。

    勉懐益恭,服我丕訓。

    」 旻自大中祥符九年正月除樞宻副使,是年八月罷,在樞府踰年。

    會河陽闕帥,故有是命。

     九月癸卯,王曾罷叅知政事。

    自給事中罷為禮部侍郎 曾自大中祥符九年九月除叅知政事,是年九月罷,執政一年。

    時朝廷三宮觀,皆以輔臣為使。

    ?靈觀初置使,命叅知政事兼領,於是王曾次當為之。

    樞宻使王欽若方挾符瑞之事,迎合上意以固恩寵,曾知欽若意欲得此因懇辭焉,以譲欽若。

    上頗不懌,謂曾曰:「大臣宜傅會國事,何遽自異耶?」曾頓首曰:「君從諫謂『明』,臣盡忠謂『義』,陛下不知臣駑病,使待罪宰輔,臣知義而已,不知異也。

    」及欽若為相,因欲排異已者,數譛之。

    會曾市賀皇後家舊第,其家未遷,而曾令人舁土置其門,賀氏入訴禁中,明日,上以語欽若,遂罷政事。

    曾既罷,往謁王旦,旦疾甚,辭不見,既而語其家人曰:「王君介然,他日徳望勲業甚大,顧餘不得見爾。

    」旦又曰:「王君昨譲?靈觀使以咈上意,而進退閒雅,詞直氣和,了無所慴。

    且王君始被進用,已?若是。

    我因循任事幾二十年,每進對,上意稍忤,即踖?不能自容,以是知其偉度矣。

    」 同日,李迪叅知政事。

    自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遷給事中除,依前?靈觀使 迪,字復古,濮州人。

    舉進士第一。

    迪嘗獨對内東門,上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嵗出入財用數以示迪,時仍嵗旱蝗,上憂不給,問何以濟,迪曰:「祖宗初置内蔵庫,欲辦兵復西北故土,及以支兇荒。

    今邊無他費,陛下用此以佐國用,則賦歛寛,民不勞矣。

    」上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竢。

    其至,當出金帛數百萬借三司。

    」迪曰:「天子於財無内外,願詔賜三司,以顯示徳澤,何以曰借?」上恱,迪又言:「陛下東封時,勅所過無伐木除道,即驛舍或州治為行宮,纔令加塗而已。

    及幸汾亳,土木之役過往時百倍,今旱蝗之災,殆天意所以儆陛下也。

    」上曰:「卿之言然,一二臣誤朕如此。

    」《長編》 二年閏四月,除?靈觀使。

    八月,皇子立,除兼太子賔客。

    上初欲授迪以太子太傅,迪辭以太宗時未嘗立保傅,乃止兼賔客,而詔皇太子禮賔客如師傅。

    四年七月,除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叅政兼太子賔客,禮同師傅 同日,馬知莭知樞宻院事。

    自穎州防禦使、知天?軍召除檢校太尉、宣徽南院使 曹利用、任中正、周起並同知樞宻院事。

    利用自檢校太尉、樞宻副使加檢校太尉、宣徽北院使除兼群牧制置使。

    中正自樞宻副使兼刑部侍郎除。

    起自樞宻直學士、右諫議大夫遷給事中除 起,字萬卿,淄州人。

     是日,太尉、玉清昭應宮使王旦卒。

     旦疾篤數日,車駕幸其第,留賜白金五千兩,旦命家人還獻,作奏畢,自益數句,雲:「已懼多蔵,況無所用,見欲?施以息殃咎。

    」亟舁至内闥,有詔不許,及門旦已卒。

    旦與楊億素厚,延億至卧内,託以後事,請撰遺表,旦言忝為宰相,據上公之位,不可以將盡之言為宗親求官,止當序平生遭遇,願日親庻政,進用賢士,少減焦勞之意。

    仍戒子弟雲:「我家世名清徳,當務儉素,保守門風,不當以相輔家事泰侈,勿厚葬。

    」時年六十一,優詔贈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諡文正。

    錄其子弟侄、外孫、門客、常従授官十數人,及諸子服除,又詔各進一官。

    旦性沖澹寡慾,奉身至薄,所居至陋,上欲為治之,旦以先人舊廬,懇辭而止。

    兄子睦頗好學,嘗獻書求舉進士,旦曰:「我常以門内太盛,豈可與寒士争進取耶?」子素猶未官,婚姻不求閥閱,留意文雅及近世典章、宦族,志在崇奨名教,中外莫不欽其徳風,為國宗臣,上所尊禮,葢平世之良相也《長編》 鹹平初,旦聞李沆之言,固未深信。

    及親見王欽若、丁謂所為,欲諫則業已同之,欲去則上遇之厚,不忍去,乃嘆曰:「李文靖真聖人也!」祥符以來,每大禮,輒奉天書以行,且為儀衛使,常悒悒不樂。

    既寢疾,遺令削髮披緇以歛,葢悔其前之為也。

    諸子欲奉遺令,楊億以為不可,乃止。

    議者謂旦逢時得君,言聽諫従,安於勢位而不能以止足自終,或比之馮道雲。

    同上 乾興元年,配享真宗廟庭。

    翰林學士承?李維等奏議曰:「太尉、贈尚書令王旦,踐歴台樞將二十載,賛弭兵之論,興曠世之儀,紀律用張,方夏鹹服,藹然令徳,洽于民瞻。

    贈太尉、中書令李沆、贈中書令李繼隆,並請配享真宗廟庭」詔可。

     天禧二年戊午 四月癸卯,馬知莭罷知樞宻院事。

    自檢校太尉、宣徽南院使罷為彰徳軍莭度觀察使 知莭自天禧元年九月除知樞宻院,是年四月罷,再入樞府凡七月。

    知莭在樞府,恩顧極厚,素病足,特許内朝别為一班,省其舞蹈。

    未幾,疾甚賜告,上親臨其第,謂之曰:「久不相見,思卿而來。

    」病既久,乃罷為節度?京師《拜罷錄》 卒,贈侍中,諡正恵。

    知莭慷慨,以武力智謀自喜,又能好書,賔禮儒者,所與善必一時豪傑。

    遇事謇謇,未嘗有所顧憚,天下至今稱其直雲。

    《事畧》 六月乙未,曹利用知樞宻院事。

    自檢校太尉、宣徽北院使、同知樞宻院事兼群牧制置使除 十二月丙午,張知白罷叅知政事。

    自工部侍郎罷為刑部侍郎、翰林侍讀學士知天?軍 輔臣以雜學士出藩并翰林侍讀學士自此始 知白自大中祥符九年除叅知政事,是年十二月罷,執政踰二年。

    知白與宰相王欽若議論多相失,因稱疾辭位,遂有是命,上賦詩餞之。

     天禧三年己未 六月甲午,王欽若罷。

    為太子太保歸班 制曰:「承弼之臣,寄任尤重,所以運動樞機,感?於天人;鎮靜邦家,親附于黎獻。

    茍或顯膺柄用,浸歴嵗時,宜有均勞,式詔同徳。

    具官王欽若才術精敏,機慮研深,擢秀儒科,飛名俊域。

    蚤由謹簡,歴踐榮途,顧待非常,寵靈殊特。

    樞庭任職,常叅帷幄之謀;台席代工,遂委夑諧之寄。

    載司鈞軸,?率典彛,言念勤庸,俾諧優逸,命傅儲禁,聿隆表儀。

    勿忘嘉猷,往踐厥位。

    」 欽若以天禧元年八月拜相,至是年六月罷,入相僅二年。

    時欽若恩遇浸衰,人有言其受金者,欽若於上前自辨,乞下禦史覈實,上不恱曰:「國家置禦史臺,固欲為人辨虛實耶?」欽若皇恐,因求出藩。

    ?商州捕得道士譙文易,蓄禁書,能以術使六丁六甲神,自言嘗出入欽若家,得欽若所遺詩及書,上以問欽若,欽若謝不省,遂罷相。

    制詞以均勞之意,従優禮雲。

    《長編》 初,欽若罷相,為太子太保,尋判杭州。

    踰年,復資政殿大學士、資善堂侍講,進司空。

    四年,除山南東道莭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

    始欽若與丁謂善,援引至兩府,及謂得志,稍叛欽若,欽若恨之,時上不豫,久事多遺忘,欽若以為太子太保在東宮位三少上,謂不恱,因改授司空。

    欽若晏見,上問曰:「卿何故不之中書?」對曰:「臣不為宰相,安敢之中書。

    」上顧都知送欽若詣中書視事,令設饌以待之,謂曰:「上命中書設饌爾。

    」欽若既出,使都知入以無白麻,不敢奉詔,因歸私第,有詔學士院?麻,謂乃除欽若使相,為西京?守,上但聞宣制,亦不之寤也。

    欽若判河南,以病不竢報赴闕,?司農卿分司南京。

    仁宗即位,累遷刑部侍郎、尚書知江寕府。

     戊戌,寇準再入相。

    準自山南束道莭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除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充景靈宮使再入相 制曰:「中樞之任,大政攸資,式叙九功,用熈百度。

    將協羣倫之望,允求經濟之才,簡自予衷,乃攽綸命。

    具官寇準清識淵深,懿文雅正,自顯躋於廊廟,久冠映於簮紳,中外亟更,謀謨日廣,介圭入覲,鳴玉在朝。

    朕方圖任舊人,以凝庻績,薦升台席,仍進冢卿。

    置于股肱,繫乃棟幹。

    朝廷天下之根本,機軸王化之表儀。

    接道以言,為臣不易,罄一心而翼戴,副四海之具瞻。

    其惟朂哉,以弼台徳。

    」 準自景徳元年八月與畢士安同相,至二年二月罷,是年六月自永興軍來朝,復拜相。

     準鎮永興,奏天書?乾祐山中,葢巡檢朱能所為也。

    準自永興來朝,將發,其門生有勸準者曰:「公若至河陽,稱疾堅求補外,此為上?。

    儻入見即發乾祐天書詐妄之事,尚可全生平正直之名,斯為次也。

    最下則再入中書為宰相爾。

    」準不懌,揖而起。

    君子謂準之及于禍,葢自取之也。

    時又有陝州處士魏野善王旦、寇準,每贈詩必勸以早退,旦、準皆不能用,識者髙之。

    《長編》 十二月,南郊畢,除尚書右僕射、集賢殿大學士 同日,丁謂叅知政事。

    自保信軍莭度使、檢校太尉遷吏部尚書除 制曰:「朕寅奉丕圖,勤求至治,眷惟承弼,共翊隆平,其有嘗賛大鈞,夙推偉望,聿著濟川之業,方膺仗鉞之崇,宜錫命書,再升台席。

    具官丁謂風猷茂逺,識慮幾深,藴經國之懿文,負佐王之宏畧。

    爰自奮庸昭代,席寵近班,總?府之利權,克臻豐阜,貳中樞之柄用,備罄謨眀,繕秘館以成功,相鴻儀而振古。

    向者輟於鈞軸,授以麾幢,化洽勾吳,心馳象魏。

    爰赴追鋒之召,恭脩執玉之儀,方且圖任舊勞,疇咨嘉話,復委代工之任,允資成務之才。

    升命秩於天官,峻寵章於堂陛。

    爰田真食,併示優隆。

    噫!股肱之良,于以同乎君體;師尹之重,所以副於民瞻。

    爾其啟廸精衷,浚眀懿徳,祗服厥位,無替前猷。

    」 故事:莭度使除拜當?麻。

    翰林學士盛度以為叅知政事當屬外制,遂命知制誥宋綬草詞,謂甚恨焉。

    謂在中書,事寇準謹甚,嘗?食,羹汚準鬚,謂徐起拂之,準笑曰:「叅政,國之大臣,乃為長官拂鬚耶?」謂甚恨之,由是傾誣始萌矣。

    《長編》 故事:莭度除拜當?麻,叅知政事當屬外制。

     十二月丁卯,曹利用、丁謂並樞宻使。

    利用自檢校太尉、宣徽北院使知樞宻院事兼羣牧制置使除。

    謂自吏部尚書、叅}知政事除檢校太尉充 時輔臣以郊恩,俱進官。

    故事:嘗為宰相而除樞宻使,始得遷僕射。

    乃以謂檢校太尉兼本官充使。

    樞宻使舊兼禦史大夫,自利用始不兼領。

    謂再入政府一年,至四年拜相。

     樞宻使不兼禦史大夫,自曹利用始。

     同日,任中正、周起並樞宻副使。

    中正自刑部侍郎、同知樞宻院事遷兵部侍郎除。

    起自給事中、同知樞宻院事遷禮部侍郎除 中正樞宻副使制曰:「朕以昭事層穹,祗膺景貺,就天正之令序,展陽位之上儀,誕霈鴻恩,式均丕福。

    眷惟近輔,夤奉嚴祠,爰當舍爵之初,特舉疇庸之典。

    具官任中正存誠居厚,秉哲踐方,敦張仲孝友之風,懐卓茂淳固之莭,學辨乎行,正發於文,沉毅有謀,堅眀善?。

    不矜之色,居常守於直專;畢給之才,所至洽於聞問。

    為王國之材幹,擅朝倫之表儀。

    自宻勿樞衡,便蕃左右。

    安世周謹,謙以絶私;山甫將眀,勤於補職。

    辰告之猷罔伏,日宣之徳愈彰,屬鉅典之交脩,賛盛容而有恪,是用進其天秩,貳乃使聨,仍增食采之封,兼錫褒勲之號,茲為異數,用奨藎臣。

    噫!慶賞之行,有國務乎增美;名噐之重,前賢念其益恭。

    更勵乃誠,以永終譽。

    」 天禧四年〈庚申〉 正月乙醜,曹瑋簽書樞宻院事。

    自華州觀察使、鄜延路副都總管、環慶秦鳯等州沿邊廵檢安撫使、宣徽北院使、鎮國莭度觀察?後充 制曰:「宣猷之列,表率於近廷;宥宻之司,參毗於基命。

    矧戎藩之?務,峻天秩之等威。

    自非茂著勲勤,夙推譽望,兼茲寵授,疇以為宜。

    具官曹瑋噐識宏深,風規凝逺,洞詩書之義府,紹旂鼎之世功。

    早襲弁纓,亟升軒陛,分符東掖,守屏西陲。

    充國之學通四夷,素懐英畧;鄭吉之職當都?,克布皇威。

    卓爾殊庸,時予外禦,薦膺崇進,益壯聲猷。

    向擢廉問之車,威重撫循之寄。

    武經斯暢,邊部載清。

    疇咨俊傑之材,俾居切近之地,簽謀樞府,兼賛國徽。

    貳莭制於十連,?勲名於八柱,併推優渥,用示眷懐。

    噫!昔爾先臣,嘗更此任,局禁之内,風烈猶存。

    爾其勵翼一心,將眀萬務,告話言而無隐,罄髙莭以同夤,揚武公善職之聲,顯臧孫有後之慶,流芳是似,不其美與!欽奉訓詞,以稱休命。

    」 瑋,字寳臣,樞宻使彬之子。

    李繼遷擾邊,諸將數出無功,太宗問誰可任者,是時,彬在樞府,對以瑋可任,召知渭州,時年十九。

    又知秦州,秦州人立碑紀功,有詔褒之。

    至是,遂有此命 。

    《長編》 三月己卯,左僕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向敏中卒。

     敏中自大中祥符五年四月拜相,至是年三月薨于位,為相凡八年。

    贈太尉、中書令,諡文簡。

    五子洎諸婿並遷官,親故授官者數人。

     敏中端厚愷悌,多智寡交遊,特為人主所重,以至顯逹。

    歴踐中外,曉民政,善處繁劇,沉毅開濟,識大體,宻靜逺權勢。

    在鈞軸,門無私謁,諸子不令釐務,雖當大事,若己不預焉。

    謹於采?,不妄推薦,居大任三十年,時以重徳目之,為上所優禮,故雖衰疾,終不得謝,亦以此為恨。

    及追命制入,上特批一幅曰:「敏中淳謹溫良,宜益此意。

    」其恩顧如此。

     子傳亮之子經。

    經女即欽聖憲肅皇後也。

    經官至定國軍?後,敏中累贈燕王。

     六月丙申,寇準罷相。

    以太子太傅歸班,進封萊國公 制曰:「王者倚毗相臣,必舉疇咨之命。

    體貌舊徳,乃推優逸之恩,惟望實之素隆,在眷懐而斯厚。

    具官寇準宏才博達,敏識精微,乆於踐敭,茂著風采。

    嘗内幹於機宻,亦出總於蕃宣。

    氣序屢更,寵任尤重。

    洎再謀於揆政,實專委於國權,恪居樞?之司,益顯勤勞之志。

    矧以詔令所出,朝廷式瞻。

    既乆洽於和平,亦重煩於蓍艾。

    爰加霈渥,俾解鴻鈞,升宮傅之崇資,啟國封於寕宇。

    仍侈美號,益表隆恩。

    於戱!輔相之宜,邦之攸賴,用捨之際,朕安敢私。

    往踐厥官,毋忘恭順。

    」 準自天禧三年六月再入相,至是年六月罷,為相凡一年。

     先是,準為樞宻使,曹利用副之。

    準素輕利用,議事有不合者,準輒曰:「君一夫耳,豈能解此國家大體耶?」利用由是銜之。

    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