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太宗皇帝

關燈
除樞宻副使 昌言,字仲謨,汾州孝義人。

    時河朔用兵,張宏循黙,備位無所建明,而禦史中丞趙昌言數上北邊利害,故兩易之。

    群臣皆竦動雲。

    宏在樞府幾一年。

     王稱賛曰:「朝論以張宏循黙,故罷其政,使與趙昌言更其任。

    夫禦史之職在觸邪,而中丞之位,號執法事之利害,人之忠佞皆得而言之,其責豈不重哉!循黙之人使充其位可乎?」《事畧》  太宗時張宏,真宗時李惟清,皆自樞宻使為禦史中丞,蓋重言責也。

    仁宗時亦多命前執政,如晏元獻、王安簡公皆是。

    自嘉祐後迄今,無為之者。

    《石林燕語》 端拱元年 戊子  雍熙五年正月改元 二月庚子,李昉罷相。

    為尚書右僕射 制曰:「端拱崇資,文昌右相。

    蓋非賢而不授,諒出綍以惟公。

    告爾具寮,舉茲明命。

    具官李昉巖廊舊德,文學名儒,踐臺閣之通班,素髙聞望;處鈞衡之大任,乆展謀猷。

    謙和秉君子之風,純懿擅古人之美。

    今者輟從三事,總彼六卿。

    董齊喉舌之官,載光北鬥。

    領袖搢紳之列,首冠南宮。

    用資鎮俗之清規,式表尊賢之茂典。

    異數適尊於表著,睠懐别視於股肱。

    佩服渥恩,優遊名器。

    恭踐厥位,惟徃欽哉!」 昉自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與宋琪同拜相,至是年二月罷,入相凡六年。

     先有翟馬周者擊登聞鼓,訟李昉身任元宰,屬北戎入冦,不憂邊思職,但飲酒賦詩,并置女樂等事。

    上以方講籍田,稍容忍之。

    於是,召翰林學士賈黃中草制,授昉右僕射罷政。

    且令黃中切責之。

    黃中言:「僕射,師表百僚,舊宰相之任。

    今自工部尚書拜,乃殊遷,非黜責之義也。

    若以文昌務簡均佚為辭,庻幾得體。

    」上然之。

    《長編》 同日,趙普、呂蒙正並拜相。

    普自檢校太師兼侍中、山南東道節度使除太保兼侍中、昭文館大學士,三入相。

    蒙正自給事中、叅知政事除中書侍郎兼戸部尚書、監脩國史、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普昭文相制曰:「尊賢養老,上古格言;念舊録勲,前王令典。

    而況再登廊廟,三秉節旄,始終不易於純誠,出入鹹膺於大用。

    爰疇茂德,用降徽章。

    具官趙普大昴儲祥,維嵩挺秀。

    翊天飛之景運,名冠公王;藴台輔之嘉謨,功書簡?。

    早從黃閤,旋擁高牙。

    隆中盡偃於仁風,峴首更歌於善政。

    加以心惟許國,道在安民,封章屢納於忠言,緻理率陳於正道。

    佐予涼德,繄乃宗臣。

    朕所以蔔在?朝,委之論道。

    彞倫未叙,將俟於緝熈;庻政闕然,佇期於寅亮。

    是以輟從藩輔,復踐巖廊。

    加帝保之崇資,冠鸞臺之舊列。

    咨上公而詢庶政,彌切倚毗;昌洪業以永丕圖,更資光輔。

    」 蒙正拜相制曰:「天道無私,日月星辰助其照;皇王不宰,股肱輔弼代其功。

    所以端拱仰成,垂衣緻治,建千年之昌運,追三代之令猷。

    其有業茂經綸,才推謹厚,叅大政而再罹寒暑,秉純誠而無替初終。

    宜推爰立之恩,式副至公之選。

    具官呂蒙正四氣均和,五行鍾秀。

    藴濟時之明略,輔之以溫恭;挺命代之宏材,守之以淵黙。

    凡膺歴試,早振芳猷,公忠推社稷之臣,凝重見廟堂之噐。

    睠茲大體,乆鬱具瞻,爰資作礪之功,用正秉鈞之任,崇階馭貴,列爵増封,兼脩太史之書,載踐地官之秩。

    爾宜周旋庻政,左右眇躬,緩茲宵旰之憂,翊我隆平之運,同底于道,豈不美歟!」 普至是凡三入相。

    上親耕籍,普表求入覲,太宗從其請。

    禮成冊拜,上諭普曰:「卿勿以位髙自縱,勿以權重自驕,但能謹賞罰,舉賢能,彌愛憎,何憂軍國之不治?朕若有過,卿勿面從,古人恥其君不及堯舜,卿其念哉!」蒙正質厚寛簡,有重望,不結黨與,遇事敢言,毎論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

    上嘉其無隱,故與普俱命,藉舊徳為之表率也。

    蒙正晩輩,與普同位,普甚推許之。

    《長編》 普次子趙承煦自襄州衙内都虞候為六宅使,普再入相,未始為求官,上特命之。

    普嘗戒其子弟曰:「吾本書生,偶逄昌運,受寵踰分,固當以身許國。

    私家之事,吾無預焉,汝等宜各勉勵,勿重吾過。

    」故自宥宻升朝輔,出入三十餘年,未始為其親屬求恩澤者。

    宰相子為六宅使 近制,宰相子起家即授水部員外郎,加朝散階。

    先是,盧多遜為相,其子雍即授此官,後遂以為常。

    呂蒙正固讓,止授九品京官將作監丞,因以為定制《長編》 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自呂蒙正始。

     本朝三入相者:趙韓王、呂文穆、文靖、張鄧公、文潞公。

    蔡元長雖四入而不克有終。

    《揮麈録》 同日,王沔叅知政事。

    自樞宻副使遷戸部侍郎除 張宏樞宻副使。

    自禦史中丞遷工部侍郎除 楊守一簽書樞宻院事。

    自客省使遷宣徽北院使除 宏前已為樞宻副使,後以循黙無所建明,乃用禦史中丞趙昌言為樞副,而改宏為禦史中丞,至是復為樞宻副使。

     守一初為晉邸涓人,太宗即位,遂擢用之。

    守一在樞府纔七月,是年九月卒。

    贈太尉、忠武軍節度使。

     三月甲戌,趙昌言罷樞宻副使。

    自工部侍郎責授崇信軍節度使行軍司馬 責趙昌言等詔曰:「朝廷詔爵位以待賢,能明刑法以馭群下。

    茍囘邪之自露,在典憲以宜行。

    具官趙昌言早以?才擢居重任,訏謨之效,未見於盡忠;險詖之蹤,頗聞於植黨。

    交結非類,玷辱清朝,合首從之原情,正刑書之顯戮。

    特寛窮究,以示包荒。

    俾出佐於藩垣,仍不奪於章綬。

    噫!予之待士,無愧於至公;爾之戴君,頗乖於誠節。

    宜思自咎,勿謂無恩。

    」 昌言在政府幾一年,昌言與戶部侍郎陳象輿、刑部郎中董儼、知制誥胡旦、直史館梁顥厚善,四人日常?於昌言之第,故京師有陳三更、董半夜之語。

    旦又作大言恠誕之詞,使翟馬周者上之,其言多排毀時政,自薦可為大臣,力舉旦等十數人皆公輔之噐,俾昌言内為之助。

    ?京尹許王廉知其事,白之太宗,大怒,捕馬周,繫獄究治,流海島。

    昌言與旦等皆貶黜雲《拜罷録》 端拱二年 己醜 七月己卯,張齊賢樞宻副使。

    自右諫議大夫、簽書樞宻院事遷刑部侍郎除 張遜簽書樞宻院事。

    自鹽鐡使遷宣徽北院使 遜,博州人。

    太宗在藩邸,得隸帳下,及即位,遂擢用焉。

     時中書門下言:「所録《時政記》,縁皇帝毎禦前殿,樞宻院已下先上,宰臣未上,所有宣諭聖語,裁製嘉言,無由聞知,慮成漏略。

    自今樞宻副使二人,逐旋抄録送中書。

    」遂詔樞宻副使張宏、張齊賢同抄録。

    自後樞宻院事皆送中書,同脩為一書而授史官,副使知院二員同掌之。

    《長編》 淳化元年 庚寅  端拱三年正月改淳化元年 正月戊子,趙普罷相。

    罷為太保兼中書令充西京留守、河南尹 國初,沿唐故事,尚書令、侍中、中書令為三省長官。

    未改官制前,異姓未有兼中書令者,惟贈官有之。

    《國史》并《放談》 制曰:「帶河之誓,蕭相首於羣臣;分陝之寄,周公冠於二老。

    矧乃功宣締創,績著巖廊,懇辭金鉉之榮,願遂安車之志,不加殊禮,曷報茂勲。

    具官趙普宇量淵深,風規震肅。

    翊戴先帝,實有佐命之勲;弼諧沖人,益見匪躬之節。

    而自再持將鉞,三冠鼎司,??假宣猷,寅恭協德,小大之務,知無不為,夙夜之勤,浸以成疾。

    聿遵賜告之典,懇陳避位之言,喻之再三,終不可奪。

    鞏洛之地,成周舊壤,王畿之廣,實切於保釐;京邑之重,允瞻於表則。

    乃兼八柄之秩,徃撫千裡之邦。

    勉荷寵章,式資卧理。

    」 普自端拱元年二月三入相,至是年正月罷,居相位二年。

    初,太宗欲相呂蒙正,以其驟進,人望未允,藉普舊德以鎮之,遂再用秉政。

    普自去秋以病免朝謁,止日赴中書治事,有大政則召對,及冬,病益甚,車駕屢幸其第省問,賜予加等,遂稱疾篤,三上表緻仕。

    上不得已,以普為西京留守、河南尹,加中書令。

    懇辭再四,太宗賜手詔曰:「開國元勲,惟卿一人,不同他等,毋至固避。

    俟首途有日,當就第與卿為别。

    」普捧詔涕泣,力疾請對,頗言及國家事,上嘉納之。

    普以衰病,再乞骸骨,進位太師,封魏國公,給宰相俸,令於西京私第養疾。

     祖宗以三師三公為宰相親王使相之官,及宰臣官至僕射緻仕者,即較在位乆近,拜太尉、太傅等官。

    若太師,即為異恩。

    本朝惟趙韓王普以勲,文潞公彥博以年得之外,曠世不拜,仍自司空五遷方至太師。

    有若王文正公旦、呂文靖公夷簡,皆任相二十年,纔以太尉緻仕,可見國家重太師官也《舊典》 淳化三年,太師、魏國公趙普卒,年七十一。

    太宗聞訃震悼,謂近臣曰:「普國初元勲,事先帝與朕,最為舊故,能斷大事,盡忠國家,真社稷之臣。

    」因出涕。

    贈尚書令,封真定郡王,諡忠獻。

    輟視朝五日,命右諌議大夫範杲持節??事。

    至道二年,進封韓王。

    鹹平二年二月,配饗太祖廟庭。

    普之子孫至今顯榮不絶。

     國朝稽西漢非劉氏不王之制,隻封皇之期親為王,其近親以年勞乆次,止封郡王而已。

    至於贈典,非後之父祖,亦不預王爵,惟祖宗以趙忠獻佐命興邦,以建宗社。

    若曹彬之封秦王,潘美之封鄭王,雖功亞趙忠獻,終縁有若孫為後而得之。

    《舊典》 淳化二年 辛卯 三月乙醜,辛仲甫罷?知政事。

    給事中罷為工部尚書知陳州 仲甫自雍熈三年六月除叅知政事,至是年三月罷,執政踰三年。

    仲甫從容自守而已,至是,以足疾罷,出知陳州。

    後告老緻仕,進太子太傅。

    卒年七十四,贈太子太保,諡康節。

     四月辛巳,張齊賢、陳恕並叅知政事。

    齊賢自刑部侍郎、樞宻副使除。

    恕自鹽鐵使遷給事中除 齊賢執政凡七年,九月遂拜相。

     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

    恕為鹽鐵使,有心計,釐去宿弊,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