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十四磅的證券紙。

    百分之百的棉花纖維。

    人們以為你是沒辦法搞到這種紙的。

    其實不然。

    如果到處去找,還是可以買到的。

    ” “如果你真是這麼感興趣,”邁爾斯說,“我倒有幾本關于鈔票的書在走廊對面的房間裡。

    我想到了其中的一部,是聯邦經濟情報局出版的。

    ” “你指的是《鈔票知識》一書嗎?”看到邁爾斯露出驚訝的神色,老頭笑了。

    “這其實是僞币制造者手冊。

    書裡講到檢查僞币要找哪些線索,還列舉了僞币制造者所犯的各種錯誤,甚至還附有圖片。

    ” “是的,”邁爾斯說。

    “我知道。

    ” 丹尼一邊哈哈大笑,一邊繼續說下去:“政府竟把這部書四處分發!你寫信到華盛頓,他們就會把書郵寄給你。

    有一個名叫邁克·蘭德雷斯的僞币制造專家寫過一本書,他在書裡說:《鈔票知識》一書是每個僞币制造者不可缺少的必讀書。

    ” “蘭德雷斯被抓起來了,”邁爾斯說。

     “這是因為他跟一幫笨蛋在一起工作。

    他們沒有什麼組織。

    ” “你對這方面好象知道得很多。

    ” “稍微知道一點。

    ”丹尼收住話頭,從真鈔票和假鈔票中各揀出一張,然後加以比較。

    看着看着他高興得咧嘴笑了。

    “你知道嗎,孩子,美國鈔票是世界上最容易複制和印刷的貨币。

    原因是,它當初的設計縱然複雜,上個世紀的雕版工人也确實無法使用他們當時的工具複制美鈔,但自從那時以來,我們已經有了各種小型膠印印刷機和高辨力照相膠印法,所以隻要有精良的設備,加上一點耐心,一個技術熟練的行家就可以印出非專家便檢查不出的僞币來,而報廢率并不高。

    ” “這種情況我已經略知一二,”邁爾斯說。

    “但到底有多少僞币在繼續流通呢?” “聽我告訴你。

    ”丹尼似乎很得意,顯然是被自己特别喜歡的話題吸引得收不住嘴了。

    “每年有多少假鈔票印出來而不被發現,誰也不知道個确數,但總歸是相當可觀的一大筆。

    政府說每年有三千萬美元僞币,其中有百分之十上市流通。

    但這隻是政府的統計數字,而我們至少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政府發布的任何統計數字都是根據政府所企圖證明的東西而加以誇大或縮小的。

    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希望把數字縮小一些。

     據我猜想,每年大概有七千萬,甚至可能接近十億。

    ” “我想這是可能的,”邁爾斯說。

    他記起在銀行時有多少假鈔票被發覺,而更多的假鈔票則大概根本沒有引起注意。

     “你知道哪種鈔票最難複制嗎?” “我不知道。

    ” “是美國捷運公司的旅行支票。

    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邁爾斯搖搖頭。

     “因為它是用深藍色印的,而這種顔色對照相膠印版來說簡直無法攝影。

    在這方面稍有知識的人都不會浪費時間去進行嘗試,所以說,美國捷運公司的支票比美國鈔票要保險一些。

    ” 邁爾斯說:“有謠傳說,不久将有一種新的美國貨币,象加拿大那樣用不同的顔色來代表不同的貨币單位。

    ” “這不僅僅是謠傳,”丹尼說。

    “這已經是事實。

    大量的各種顔色的紙币已經印好,由财政部存在倉庫裡。

    比現有的任何鈔票都要難以複制。

    ”他頑皮地笑了笑。

    “不過舊貨币還會流通一個時期。

    或許在我死前不會廢止不用。

    ” 邁爾斯坐着沒有作聲,他正在把所聽到的一切加以消化。

    最後他說: “丹尼,你已經問了我許多問題,我都回答了。

    現在我也有一個問題要問你。

    ” “我不說一定回答你,孩子。

    但你不妨提出來試試。

    ” “你究竟是什麼人?幹什麼的?” 老頭考慮了一會。

    他用一隻大拇指撫弄着下巴,一邊打量着邁爾斯。

     他的内心活動可以部分地從面部表情看出來:一方面很想推心置腹,一方面又要提防;一方面想得意洋洋地暴露身份,一方面又要小心謹慎。

     突然,丹尼下了決心。

    “我已經七十三歲了。

    ”丹尼說,“我是一名熟練的工匠,幹了一輩子的印刷工。

    直到現在我還是技術最好的。

    印刷不僅是門手藝,而且還是一種藝術。

    ”他指指仍舊攤開在床上的那些二十元一張的鈔票,“這些都是我的作品,影印版是我做的,鈔票是我印的。

    ” 邁爾斯問:“那些駕駛執照和信用卡呢?” “跟印鈔票相比,”丹尼說,“印那些東西就象往桶裡撒尿——太容易了。

    是的—都是我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