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頓霍那種成天悶悶不樂的樣子形成了有趣的對照。

    埃德溫娜喜歡這個年輕人。

     同他一起到金庫來的是一個高級出納員,此人的職責是全天監督金庫的貨币出入。

    在接下來六小時的營業時間内,單就現金而論,他将經手總數幾達一百萬美元的紙币和硬币。

     同時,這家分行另外還要經手總數達二千萬美元的支票。

     埃德溫娜退後一步,讓高級出納員和邁爾斯·伊斯汀兩人拉開那扇精工制造的笨重大門。

    從現在起到晚上打烊前,金庫門将一直開着。

     “剛才接到一個電話,”伊斯汀通知營業部主任。

    “今天還得劃去兩個出納員的名字。

    ” 托頓霍的臉拉得更長了。

     “流行性感冒?”埃德溫娜問。

     十天以來,流感蔓延猖獗。

    銀行深感人手短缺,特别是出納員。

     “是的,”邁爾斯·伊斯汀回答說。

     托頓霍大發牢騷:“要是我也能病倒,回家去躺着,讓别人去操那份分派出納員上櫃台的心事就好了。

    ”他轉而問埃德溫娜:“你堅持今天非開門營業不可嗎?” “看來,非開門不可。

    ” “好吧,那麼得請一兩位部門的負責人出馬才行。

    你算一個,”他對邁爾斯·伊斯汀說。

    “去拿個錢箱,準備接待客戶。

    點鈔票這玩意兒總還記得吧?” 伊斯汀回答說:“要是讓我脫了襪子看着腳趾,點到二十沒問題。

    ” 埃德溫娜笑了。

    對伊斯汀,她是放心的。

    此人插手的事,件件辦得漂亮。

    明年,托頓霍一退休,她幾乎肯定會選中邁爾斯·伊斯汀當營業部主任。

     他回了埃德溫娜一個微笑,說道,“多爾西夫人,請别擔心。

    我這個人當名備用選手還是挺不錯的。

    昨晚我就玩了三個小時手球,得分可不比平時少。

    ” “你赢了沒有?” “得分不比平時少,哪能不赢?當然赢了。

    ” 埃德溫娜還知道伊斯汀的另一種癖好,那就是研究并收藏各種軟硬貨币。

    事實證明,這種癖好對于銀行大有裨益。

    分行來了新職工,去對他們作指點性講話的總是邁爾斯·伊斯汀。

    他喜歡加進一點曆史上的小掌故。

    例如,紙币和通貨膨脹原來都起源于中國。

    他會向人們解釋,有曆史記載的第一例通貨膨脹發生于十三世紀。

    當時,蒙古皇帝忽必烈發不出軍饷,于是就用一段木塊做印章,印發軍用貨币。

    不幸得很,由于軍币印發過多,這種錢成了毫無價值的東西。

    說到這兒,伊斯汀常會加上一句俏皮妙語:“有人認為,眼下美元也正在蒙古化。

    ”由于他對錢币素有研究,伊斯汀成了銀行内部鑒别僞鈔的專家,一旦出現不大可靠的鈔票,人們就送到他那兒去鑒定。

     埃德溫娜、伊斯汀和托頓霍三人離開金庫,走上一段樓梯,來到銀行的主要營業樓面。

     外面,裝現金的帆布袋正從一輛裝甲貨車上卸下,由兩名武裝衛士護送進來。

     大筆數目的現金總是先從聯邦儲備委員會提出,送入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的中央金庫,然後在上午很早的時候向各分行發送。

    所以要實行同一天提取并分發的做法,道理很簡單:各金庫保管過多的現金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遭損失或盜竊之虞。

     對于各分行經理來說,這一做法的意義在于既不讓他們短缺現金,也不讓他們握有過多的現金。

     象市中心分行這樣的大分行一般保持在五十萬美元上下的備用現金。

    此刻送來的二十五萬元則用于補足銀行一般營業日可能發生的缺額。

     托頓霍對兩個護送現金的衛士甕聲甕氣地說,“希望你們今天送來的鈔票比近來我們收到的要幹淨一些。

    ” “你的意見我對那邊中央現金庫的人說過了,托頓霍先生,”一名衛士答道。

    此人還相當年輕,一頭黑色長發從制帽下一直披到制服的領子。

    埃德溫娜低頭望去,想看看這人是不是打着赤腳。

    幸好,衛士穿着鞋。

     “他們說,你還打過電話,”衛士又補充說。

    “至于我,不管幹淨不幹淨,隻要是鈔票我都要。

    ” “可惜有些客戶不象你,”營業部主任說。

     新鈔票是由錢币印刷鑄造局通過聯邦儲備委員會發放的。

    為了得到這些新票子,銀行與銀行之間競争十分劇烈。

    有些被稱之為“上層階級” 的主顧拒絕接受髒票子,要求付給新票子,或者至少是被銀行家們稱為“象樣的”幹淨的鈔票。

    這類主顧人數之多令人驚訝。

    幸好,還有一些别的主顧并不在乎鈔票是否幹淨,因而出納員們按到指示隻要有辦法就美國青年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