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二次”逗留北京

關燈
即我做這些事是在前幾年的某年。

    或者是我記錯,或者更可能是我一定舊病複犯,又一次想做好人。

    不過自從這次以後,我保持清心寡欲,一直到二十或三十年後。

    我恢複吸煙後,吸煙習慣成一種鋸齒形狀,有幾個月吸得不多,逐漸增加到每天一包,然後突然停止幾個月或幾年,以後又恢複吸食。

    我一向在說,節制固然可能比禁絕好,禁絕則比節制容易。

    惟自一九五〇年後,我未再吸煙。

    那時遠在大家認為吸煙可緻癌症之前,我是在等待和我太太合寫的第二部書的出版。

     回頭再說在北京的事,我在北京停留三個月的主要目的是準備參加留美考試。

    第一批利用美國退還多餘庚子賠款的學生是于一九〇九年放洋,我準備考試的是第二批。

    考試的項目頗多,那些天的日記和在南京學校時的日記所差無幾,十幾門功課,我準備好一門再看另一門。

    七月廿一日是考試的第一天,考試的題目是從《孟子》第四章來的“無規矩即不能成方圓”,我寫了五百多字。

    午飯給我們吃了幾個饅頭。

    下午考英文作文。

    時間三小時,要是國文和英文及格,五天後考其他科目。

    我的朋友們都及格了。

    然後考代數、平面幾何、希臘史、羅馬史、德文或法文,我選擇了德文。

    次一天考的是物理、植物、動物、生理、化學、三角。

    第三天淩晨兩點鐘我便起床溫習立體幾何、英國史、世界地理、拉丁文,最後一項是選習的。

    天開始下雨,等到我乘坐騾子拉的轎車到達地安門附近的考場時,街道上積滿了雨水,轎車的車輪幾乎有一半沒在水中,到了八時左右,四百三十考生隻有一百人左右到場。

    那時一個齋役手中拿着告示牌,寫着考試因雨延期于明天舉行。

    可是以後若幹天我便未寫日記,一直等我們到了上海才寫。

    但我确記得考試後幾天,錄取名單公布,我在錄取的七十二人中名列第二。

     我于八月十日恢複寫日記時,已經到了上海準備去美。

    我們須去美國領事館辦理入境手續。

    這時我才知道我的生日壬辰年九月十四日,是西曆一八九二年十一月三日。

    我們必須換穿西裝,最重要一點是剪掉發辮。

    我告訴理發師剪掉辮子時,他問了我兩次,以便确定我要那麼做。

    他說有一個人(不是我們團體之一)剪掉了辮子,他的太太竟而自殺。

    我們每人獲得旅行津貼,做全套西裝和購置旅行裝備,包括一個衣箱和一個大皮箱。

    我帶了一頂圓頂硬氈帽和一個便帽,後來我發覺很少場合需要戴圓頂帽。

     在我們快啟程前,美國總領事舉行園遊會,請我們全班,他看我們改換衣着,說道:“你們全換西裝,希望你們仍為中國人。

    ”我遇到一位生于福州的美國婦人,得有機會和她講福建話。

     三位領隊陪我們放洋,他們是唐孟倫、嚴智鐘(嚴智怡之弟)和胡敦複。

    胡先生在那些日子遇事指導我,他是康奈爾一九〇九年畢業,比我早五年,他在南京江南高等學堂本部教書的時候,我在預科,隻能偷聽他講課,這次我拜訪他請他指導留學的事。

    我報告他我要學物理和哲學,惟當局重視實用科學,于是我要學電機。

    他解釋給我聽純粹科學和實用科學的區别,最後我在大學主修數學,但是後來在研究院轉修哲學。

     我們于八月十六日啟程,搭的船名為“中國”号,一萬零二百噸,我們須坐小火輪到“中國”号停泊的地點。

    我在三号艙,和陸元昌、路敏行同艙;對面的艙由周仁和王預住。

    吃飯以敲鑼為号,由于餐廳面積有限,必須分兩次吃,先是中國旅客,第二批是西方人。

    我們發覺念菜單和學外國吃法頗不容易,對我們來說,無異是上了一課。

    那天在海上航行時間不多,所以我們都興高采烈離開中國駛向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