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鳥程張鑒春治甫著
武朔來歸
宣和二年,遼天慶十年,金天輔四年也。
是歲,夏攺元元德四年。
夏六月,夏主使李良輔将兵三萬救遼,金将斡魯、婁宿敗之于宣水,追至野谷,澗水暴至,夏人漂沒者不可勝計。
是月,遼主耶律淳殂,遼人立其妻蕭氏為太後。
秋七月辛未,夏國遣使如遼,問遼主起居。
八月,金阿骨打追襲天祚于國崖,擒其都統蕭規,天祚脫身去。
及夏國引兵數萬襲天德軍,阿骨打遣偏師七千擊破之。
五年夏五月,夏主李乾順遣使請遼主臨其國,遼主從之。
中軍都統蕭特烈等切谏,不聽,遂渡河,次于金肅軍北,遣使冊乾順為夏國皇帝,人情惶懼,不知所為。
特烈陰謂耶律元直曰:事勢如此,億兆離心,正我輩效節之秋,不早為計,柰社稷何?乃共劫遼主第二子梁王雅裡,走西北部,三日,遂立為帝,改元神曆。
金遣使如夏。
時斡離不趨天德,聞夏迎護遼主,遼主已渡河,乃遺書于夏,使執送遼主,且許割地。
六年春正月甲戌,夏遣把裡公亮奉誓表,請以事遼之禮,稱藩于金,且受割賜之地。
黏沒喝承制割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乙室邪刺部、吐祿灤西之地與之。
自是兩國信使不絕。
三月辛未,夏國王李乾順進誓表于金。
閏月戊寅朔,金賜夏國誓诏。
辛已,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閑。
秋七月,遼主延禧複渡河,居于突呂不部。
八月乙卯,譚稹罷,複以童貫領樞密院事、兩河燕山路宣撫使。
初,金人以拓跋故地雲中二千裡遺夏,止以武、朔二州來歸。
至是夏人舉兵侵。
武、朔二州地界,宣撫使譚稹遣李嗣本禦之,兵數交,夏人未退聽。
又金人以朝廷納張玨不給糧,遂攻蔚州,殺守臣陳诩,陷飛狐、靈邱兩縣,逐應州守臣蘇京等,絕山後交割意。
朝廷罪稹措置乖方,诏緻仕,以貫代之。
貫約遼主延禧來降,自往迎之。
七年春正月癸酉朔,夏遣使如金賀。
乙未,夏遣使如金奠币及賀即位。
冬十月壬子,夏遣使如金賀天清節。
己酉,金以宗翰經略西夏。
欽宗靖康元年春,金遣使宗翰如夏,許割天德、雲内、金肅、河清四軍及武州等八館之地,約攻麟州,以牽河東之勢。
夏四月戊戌,夏人因金兵克朔州,亦應粘罕之約,遂由金肅、河清軍渡河,乘虛盡取天德、雲内、河東八館之地,因攻震威城。
攝知城事兵馬監押府谷朱昭募骁銳兵卒千餘人,夜缒兵分數隊,身先士卒,驅衆直薄其營,鼓噪乘之。
夏酋悟兒齊介胄持千盾邀昭曰:大金約我夾攻,自河以北,大金得之;自河以西,我國得之。
京師、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諸壘悉已歸我,公何恃而不降?答曰:新君即位,聖政日新,汝輩未知耶?乃宣登極诏書示之,衆皆眙愕。
城上鼓噪,賊軍驚亂。
震威距府州三百裡,最為孤遠,諸城既先下,賊怒,獨不得。
昭,
是歲,夏攺元元德四年。
夏六月,夏主使李良輔将兵三萬救遼,金将斡魯、婁宿敗之于宣水,追至野谷,澗水暴至,夏人漂沒者不可勝計。
是月,遼主耶律淳殂,遼人立其妻蕭氏為太後。
秋七月辛未,夏國遣使如遼,問遼主起居。
八月,金阿骨打追襲天祚于國崖,擒其都統蕭規,天祚脫身去。
及夏國引兵數萬襲天德軍,阿骨打遣偏師七千擊破之。
五年夏五月,夏主李乾順遣使請遼主臨其國,遼主從之。
中軍都統蕭特烈等切谏,不聽,遂渡河,次于金肅軍北,遣使冊乾順為夏國皇帝,人情惶懼,不知所為。
特烈陰謂耶律元直曰:事勢如此,億兆離心,正我輩效節之秋,不早為計,柰社稷何?乃共劫遼主第二子梁王雅裡,走西北部,三日,遂立為帝,改元神曆。
金遣使如夏。
時斡離不趨天德,聞夏迎護遼主,遼主已渡河,乃遺書于夏,使執送遼主,且許割地。
六年春正月甲戌,夏遣把裡公亮奉誓表,請以事遼之禮,稱藩于金,且受割賜之地。
黏沒喝承制割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乙室邪刺部、吐祿灤西之地與之。
自是兩國信使不絕。
三月辛未,夏國王李乾順進誓表于金。
閏月戊寅朔,金賜夏國誓诏。
辛已,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閑。
秋七月,遼主延禧複渡河,居于突呂不部。
八月乙卯,譚稹罷,複以童貫領樞密院事、兩河燕山路宣撫使。
初,金人以拓跋故地雲中二千裡遺夏,止以武、朔二州來歸。
至是夏人舉兵侵。
武、朔二州地界,宣撫使譚稹遣李嗣本禦之,兵數交,夏人未退聽。
又金人以朝廷納張玨不給糧,遂攻蔚州,殺守臣陳诩,陷飛狐、靈邱兩縣,逐應州守臣蘇京等,絕山後交割意。
朝廷罪稹措置乖方,诏緻仕,以貫代之。
貫約遼主延禧來降,自往迎之。
七年春正月癸酉朔,夏遣使如金賀。
乙未,夏遣使如金奠币及賀即位。
冬十月壬子,夏遣使如金賀天清節。
己酉,金以宗翰經略西夏。
欽宗靖康元年春,金遣使宗翰如夏,許割天德、雲内、金肅、河清四軍及武州等八館之地,約攻麟州,以牽河東之勢。
夏四月戊戌,夏人因金兵克朔州,亦應粘罕之約,遂由金肅、河清軍渡河,乘虛盡取天德、雲内、河東八館之地,因攻震威城。
攝知城事兵馬監押府谷朱昭募骁銳兵卒千餘人,夜缒兵分數隊,身先士卒,驅衆直薄其營,鼓噪乘之。
夏酋悟兒齊介胄持千盾邀昭曰:大金約我夾攻,自河以北,大金得之;自河以西,我國得之。
京師、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諸壘悉已歸我,公何恃而不降?答曰:新君即位,聖政日新,汝輩未知耶?乃宣登極诏書示之,衆皆眙愕。
城上鼓噪,賊軍驚亂。
震威距府州三百裡,最為孤遠,諸城既先下,賊怒,獨不得。
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