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十八

關燈
惠将先鋒,東京留守、趙王蕭孝友率師以從。

    國内騷動,糧餽相繼。

    先是,契丹預峙刍茭以備冬,元昊密令人焚之殆盡,兵多餓死。

    冬十月,遼興宗親将騎兵十萬出金肅城,遣弟重元将騎兵七千出南路,樞密使蕭惠将騎兵六萬出北路,三路濟河長驅。

    又以蕭術哲将衛兵,耶律義先為十二行??都監。

    庚寅,祭天地。

    丙申,獲黨項偵人,射鬼箭,入夏境四百裡不見敵,據德勝寺南壁以待。

    惠與元昊戰于賀蘭山,以古疊為先鋒,夏人伏兵掩之,古疊力戰,麾下士多沒,乃單騎突出,遇夏王李元昊來圍,勢益急,古疊馳射,應弦辄仆,躍馬直擊中堅,夏兵不能當,晡乃還營。

    疊裡得亦将偏師首入敵境,多所俘掠。

    元昊見契丹兵盛,丁酉,上表謝罪,退師十裡。

    已亥,元昊遣使如遼,欲收叛黨以獻,從之。

    辛亥,元昊遣使,且進方物,遼主诏北院樞密副使蕭革迓之。

    壬子,軍于河曲。

    革言:元昊親率黨項三部以待罪。

    遼命革诘其納叛背盟之故,元昊伏罪。

    時兩甄各據山,嚴兵相待,曩霄親奉卮酒為壽,大合樂,仍折箭為誓。

    遼主亦賜元昊酒,許其自新,遣之。

    遼主欲還,蕭惠曰:元昊忘奕世恩,萌奸計,車駕親臨,不盡歸所掠,天誘其衷,使彼來迎,天與不圖,後悔何及!且大軍既集,宜加讨伐,不可許和。

    先是,元昊與遼兵戰,屢勝,而契丹至者曰益衆。

    元昊望之大駭曰:何如此之衆也!乃使人行成,退數十裡以避之。

    契丹不許,引兵壓西師而陣。

    元昊以未得成言,又退師三十裡以候。

    凡三退将百裡,每退必赭其地。

    契丹馬無所食,因許和。

    元昊乃遷延以老之,度其馬饑士疲,因縱兵急攻惠營。

    诘旦癸醜,遼督數路兵掩襲。

    夏人列拒馬于河西,蔽盾以立,惠擊敗之,元昊走,惠麾先鋒及右翼邀之,夏人千餘潰圍出。

    遼師逆擊,大風忽起,飛沙眯目,軍人乘之,蹂踐而死者不可勝計。

    元昊乘勝攻南壁,遼師大敗。

    遼主從數騎走,幾不得免。

    元昊命勿追。

    初,元昊獲遼人,辄劓其鼻,有奔北者,惟恐追及。

    遼主之免也,伶官羅 止之曰:且觀鼻在否?遼主怒,以毳索系帳後,将殺之。

    既而元昊入樞密使蕭孝友砦,執驸馬蕭胡睹以去。

    丁巳,元昊遣使以先被執者來歸,遼亦遣所留夏使還之。

    遼主懼為宋所知,乃出牓幽州,稱元昊歸款,以自誇大。

    其略曰:元昊曩自先朝,求為巨援,據一方之裂壤,迨三世以襲封。

    又曰:鸮音易變,犬态多端,忘牢養之深恩,恃狂悖之兇性,擅誘邊俗,巧諜歡鄰,罪既貫盈,理當難赦。

    是用躬驅銳旅,往覆危巢。

    方迩賊庭,乞修觐禮。

    雲雲。

    然燕人皆知其妄,我之諜者,又見其輿屍重傷者,自西相繼而至,其敗益明。

    十一月辛酉,遼主第将校功罪,欲誅蕭孝友,以太後救免。

    是役也,耶律宜新二軍獨全。

    甲子,班師。

    十二月,遼遣同知點檢司事耶律??履奉诏索驸馬都尉蕭胡睹于夏,三返。

    戊申,蕭胡睹自夏歸于遼。

     五年春正月丙子,遼遣使來告讨夏人回。

    時夏人乞款于遼,遼主以其前後反複,命遣右夷離畢蕭滴冽往觇誠否。

    滴冽因為夏主陳述禍福,聽命乃還。

    甲申,夏遣使進鹘于遼。

    夏六月庚辰,夏遣使貢于遼。

    冬十月乙卯,遼遣使來緻元龍車及所獲夏國羊馬。

     西夏紀事本末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