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七

關燈
、環慶部署王守斌言:夏州蕃騎千五百來寇慶州,内屬蕃部,擊走之。

     冬十月,答西平王趙德明诏曰:卿世濟勳庸,任隆屏翰,竭臣忠而奉上,正師律以守方,克樹風聲,聿甯邊候,其于眷倚,固異群倫。

    今者特貢丹誠,罄陳奏凱,詳彼縷述,深照傾輸。

    且國家奄宅中區,統臨四海,矧惟複育,豈限迩遐。

    顧茲西北之陲,素為襟帶之地,曷嘗不敦之賞勸,示以懷柔。

    至于将帥之臣,但伸禦備之戒,唯關防是守,唯盟款是遵,靡容侵漁,庶安境土。

    所有文字來往,辭說異同,部族貪殘,展轉仇報,擄過生口,彼此交還,其如不見端倪,互相誣執,或因綠攘竊,增飾邀求,朝廷固不細知,邊壘亦為常事。

    兼詳表奏,備述其由。

    觀卿明誠,頗究積獘,若今檢校,俱慮滋章。

    朕虔奉穹昊,永宗清淨,推恩示信,六合同風。

    眷惟恭順之心,益固初修之節。

    嘉歎之意,注想彌增。

    巳令鄜延、泾原、環慶、麟府等路部署、钤轄司,今後約束蕃部,不得辄相劫奪,擅興甲兵。

    凡于交争,須盡公理。

    其有廣占阡陌,隐庇逃亡,畫時勘窮,押送所管。

    卿本道亦仰嚴勒部下,不得更有藏匿。

    各遵紀律,共守封疆。

    言念忠勤,不忘鑒寐。

    是歲,夏州、甘州來貢。

     乾興元年春正月,仁宗即位,趙德明進尚書令,加恩制曰: 門下:朕仰奉诒謀,嗣臨寶位,負荷之重,方若涉于大川;爵賞之行,宜普均于百辟。

    其有寵聯宗籍,位冠侯藩,早隆誓嶽之勳,适重守方之寄。

    屬茲纂紹,特示褒優。

    告于離麗之庭,錫以絲綸之命。

    推忠宣德崇仁保順純誠亮節守正翊戴功臣、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内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守太傅、中書令、使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西平王,食邑一萬六千戶,食實封五千戶趙德明,山河禀粹,象緯儲精,識洞兵弢,學該義府。

    忠純之性,本自于天資;奇正之機,蓋由乎神授。

    而自齋壇受钺,賜履撫綏,委其外禦之權,寵以真王之爵。

    整軍講事,彌暢于善經;述職修方,聿昭于亮節。

    屏于西夏,克壯英猷。

    屬予踐阼之初,疇乃殿邦之績。

    爰推茂渥,式獎殊庸。

    霈泥绋之徽章,冠天台之崇秩,仍增多邑,複進重封。

    并示寵榮,斯為異數。

    於戲!亨嘉之運,方在于統同;隆顯之恩,允昭于眷注。

    往服休命,保茲永圖。

    可特授依前檢校太師、守太傅、尚書令兼中書令、使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内觀察處置。

    押蕃落等使,西平王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功臣散官勳如故。

    仁宗天聖三年夏六月癸酉,環、原州屬羌叛寇邊,都監趙士隆等死之。

    德明承繼遷土宇,志在自守,然其下部族,亦時寇抄邊境。

    及公移究诘,則陽言不知。

    朝廷惟務含貸,以存大體。

    其号令補署,宮室旌旗,一拟王者。

    每朝廷使至,則撤宮殿題牓,置于庑下。

    使??始出餞館,巳更赭袍,鳴鞭鞘,鼓吹導還宮,殊無畏避。

     秋七月庚子,益屯備内屬諸部,谕德明诏曰:敕德明,近據環慶等路部署、钤轄司等奏報,沿邊熟戶遞相驚擾,結集部族,圍繞堡塞,已降宣命,添差軍馬往彼撫遏去訖事。

    卿世濟勳勤,任隆屏翰,素傾輸于誠節,用保乂于疆陲。

    昨以守邊之臣失于撫禦,緻内屬之諸部,忽驚擾以交征。

    朝廷姑務威懷,特加招輯,想卿在遠,或未周知。

    惟卿護塞有方,愛民在念,遠聆朝旨,諒體予衷。

    眷矚所深,不忘鑒寐。

     四年春,郊祀畢,賜西平王趙德明恩制曰:國家蔔天正之辰,修陽位之祀,九州獻力,聿昭來助之儀;上帝降臨,式廣遂行之慶。

    眷惟邦屏,恪禀朝彜,爰稽述職之勤,是與疇庸之命。

    推忠宣德、崇仁保順純誠亮節、協恭守正翊戴功臣、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内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 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守太傳、尚書令兼中書令、使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西平王,食邑一萬八千戶,食實封五千八百戶趙德明,肅恭秉節,信順存誠,善濟美于世勳,能納忠于王室。

    總彼千乘,訓其四封。

    講軍志于中權,邊隅載谧;奉土毛于内府,時事允修。

    藹威惠以兼資,煥文章而彌辱。

    甫成巨典,宜沛洪恩。

    增井賦之田,葉于書社;錫雲台之号,以示旌功。

    諒此榮褒,實彰寵數。

    於戲!歸祭膰以先同姓,受福攸均;載刑馬而誓元侯,承家惟永。

    克念守方之略,茂遵謹度之經,欽對嘉休,慎固西夏。

    可特授依前檢校太師、守太傳、尚書令兼中書令、使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夏州刺史、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内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西平王,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仍賜推忠宣德崇仁保順純誠亮節協恭守正佐運翊戴功臣,散官勳如故。

     三月已亥,鄜延蕃部首領曹守貴等内附。

    八年冬十二月辛醜,西平王趙德明、交阯王李德政并加賜功臣。

     丁未,定難節度使、西平王趙德明遣使來獻馬七十匹,乞賜佛經一藏。

    從之。

    明道元年冬十一月壬辰,延州言:夏王趙德明卒,诏辍視朝三曰,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命度支員外郎朱昌符為祭奠使,赙絹甚厚。

    帝與皇太後為德明成服苑中,百官奉慰。

     西夏紀事本末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