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烏程張鑒春治甫著
烏白失期
淳化五年秋七月乙亥,李繼遷遣牙校以良馬來獻,且謝過猶稱所賜姓名。
初轉運使鄭仁寶議禁鹽池,困繼遷,關隴民至無鹽以食。
太宗知之,悉除其禁。
至是又以金帛誘繼遷酋長嵬啰嵬悉,使圖繼遷,而許以刺史。
嵬啰嵬悉以告繼遷。
繼遷上表請罪,太宗雖怒,答诏因稱之。
八月,又遣其弟延信奉表待罪,且言違叛事出保忠,願赦勿誅。
帝喜,召見延信,面加慰撫,錫赉甚厚。
命錢若水草诏賜之,有雲:不斬繼遷,開狡兔之三穴,潛疑光嗣,持首鼠之兩端。
帝以為當。
冬十一月,複命保吉為銀州觀察使,庚戌诏曰:省所進馬、橐??共百一十三頭匹待罪。
朕握圖禦宇,恭已臨民,務推含?之仁式,示戢兵之武。
向者以卿遠輸誠款,願革前非,朕道在納污,情深赦過,特授察廉之任,厚加賜撫之恩,寵以嘉名,賜之國姓。
朕之于汝,無所負焉。
豈意卿未及逾年,巳忘大德,脅從蕃部,擅舉甲兵,攻逼城池,虔劉民庶,背恩肆惡,一至于斯。
料卿所為,良切興歎。
所以旋征師旅,俾命讨平,既除手足之親,已失輔車之勢,甯保全于歲月,暫假息于朝晡。
近者累上表書,頗引愆犯,且言違背,事出保忠,今備貢輸,乞加渥澤。
朕以好生為德,以禁暴為心,卿倘能誓改過尤,永堅忠節,朝廷爵賞,亦何吝焉。
眹不食言,爾宜自省。
今遣内侍押班張崇質賜卿器币、茶藥、衣物等,體朕意焉。
蓋王禹稱筆也。
繼遷以王禹稱草已诏,送馬五十匹為潤筆,禹稱以狀不如式,卻之。
至道元年春三月,李繼遷遣銀州五部押衙張浦來貢。
已巳,帝令衛士數百輩射于崇政殿庭,召浦觀之。
先是,李延信還,帝賜繼遷勁弓三,皆力一石六鬥。
繼遷意欲威示戎裔,非有人能挽也,至是,士皆拓兩石弓,引滿平射,有餘力。
浦大駭。
帝笑問浦曰:羌人敢敵否?對曰:蕃部弓弱矢短,但見此長巨人,則巳遁矣,況敢敵乎?乃以浦為鄭州團練使,留京師。
帝因謂浦曰:戎無可戀,繼遷何不束身自歸,永保富貴?繼遷因上表乞禁邊盜掠,從之。
夏四月壬寅,答趙保吉诏曰:先??邊郡,各謹封略,無敢相侵。
内屬戎入所盜羊馬錢物,今并巳還卿。
戎惟貪狼,尚恕其罪。
自今敢犯卿者,誅之也。
六月丙戍,遣合門使馮讷持诏以繼遷為鄜州節度使。
将移鎮,繼遷不奉诏。
丁亥,以張浦為鄭州刺史,充本州團練使。
秋九月庚午,趙保吉寇清遠軍,張延敗之,诏奪所賜名。
冬十二月,永安節度使折禦卿病,遼諜知之,韓德威複為李繼遷所誘,遂率衆入邊,以報子河漢之役,禦卿輿疾而行。
德威聞其至,頓兵不敢進。
會疾甚,其母親召禦卿歸就醫藥。
禦卿曰:世受國恩,強寇未滅,禦卿之罪也。
臨敵安可棄士卒自便,死于軍中,乃其分耳。
為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得兩全?言訖泣下。
翼日卒。
帝聞,痛悼久之。
二年夏四月甲戌,遣李繼隆等分道讨繼遷。
初,洛苑使白守榮自環慶護刍粟四十萬赴靈州,繼遷伏兵邀擊于浦洛河,守榮衆潰,僅以身免,運饷盡為繼遷所奪。
帝怒,命李繼隆為環慶十州都督。
部署将兵讨之。
五月,繼遷帥萬餘衆寇靈州。
陜西民運刍糧詣靈,度沙碛,為虜所抄掠及饑渴死者不可勝計。
圍城歲餘,地震二百餘曰,城中糧糗皆絕。
中使窦神寶潛遣人市籴河外,宵運以入,閑出兵擊賊,城卒不破。
時命輔臣陳靈州事宜,诏曰:靈州孤絕,救援不及,賊繼遷猖獗,未就誅夷,宜令廷臣各述所見利害。
時上初有意棄靈州也,會曹璨自河西還,言繼遷衆萬餘,方圖靈武,城中告急,使為繼遷所得,則頓兵不去。
帝乃悔之。
呂端因請發兵由麟府、鄜延、環慶三道以搗平夏,襲其巢穴,則靈武之圍解矣。
帝即部分諸将,複命繼隆出環州,容州觀察使丁罕出慶州,範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錦州刺史張守恩出麟州,五道進讨,抵烏白池,皆授以方略。
既而直趨平安、保安軍,獲李繼遷母。
上喜,召寇準與之謀,宰相不與也。
準出,呂端問準曰:陛下戒
初轉運使鄭仁寶議禁鹽池,困繼遷,關隴民至無鹽以食。
太宗知之,悉除其禁。
至是又以金帛誘繼遷酋長嵬啰嵬悉,使圖繼遷,而許以刺史。
嵬啰嵬悉以告繼遷。
繼遷上表請罪,太宗雖怒,答诏因稱之。
八月,又遣其弟延信奉表待罪,且言違叛事出保忠,願赦勿誅。
帝喜,召見延信,面加慰撫,錫赉甚厚。
命錢若水草诏賜之,有雲:不斬繼遷,開狡兔之三穴,潛疑光嗣,持首鼠之兩端。
帝以為當。
冬十一月,複命保吉為銀州觀察使,庚戌诏曰:省所進馬、橐??共百一十三頭匹待罪。
朕握圖禦宇,恭已臨民,務推含?之仁式,示戢兵之武。
向者以卿遠輸誠款,願革前非,朕道在納污,情深赦過,特授察廉之任,厚加賜撫之恩,寵以嘉名,賜之國姓。
朕之于汝,無所負焉。
豈意卿未及逾年,巳忘大德,脅從蕃部,擅舉甲兵,攻逼城池,虔劉民庶,背恩肆惡,一至于斯。
料卿所為,良切興歎。
所以旋征師旅,俾命讨平,既除手足之親,已失輔車之勢,甯保全于歲月,暫假息于朝晡。
近者累上表書,頗引愆犯,且言違背,事出保忠,今備貢輸,乞加渥澤。
朕以好生為德,以禁暴為心,卿倘能誓改過尤,永堅忠節,朝廷爵賞,亦何吝焉。
眹不食言,爾宜自省。
今遣内侍押班張崇質賜卿器币、茶藥、衣物等,體朕意焉。
蓋王禹稱筆也。
繼遷以王禹稱草已诏,送馬五十匹為潤筆,禹稱以狀不如式,卻之。
至道元年春三月,李繼遷遣銀州五部押衙張浦來貢。
已巳,帝令衛士數百輩射于崇政殿庭,召浦觀之。
先是,李延信還,帝賜繼遷勁弓三,皆力一石六鬥。
繼遷意欲威示戎裔,非有人能挽也,至是,士皆拓兩石弓,引滿平射,有餘力。
浦大駭。
帝笑問浦曰:羌人敢敵否?對曰:蕃部弓弱矢短,但見此長巨人,則巳遁矣,況敢敵乎?乃以浦為鄭州團練使,留京師。
帝因謂浦曰:戎無可戀,繼遷何不束身自歸,永保富貴?繼遷因上表乞禁邊盜掠,從之。
夏四月壬寅,答趙保吉诏曰:先??邊郡,各謹封略,無敢相侵。
内屬戎入所盜羊馬錢物,今并巳還卿。
戎惟貪狼,尚恕其罪。
自今敢犯卿者,誅之也。
六月丙戍,遣合門使馮讷持诏以繼遷為鄜州節度使。
将移鎮,繼遷不奉诏。
丁亥,以張浦為鄭州刺史,充本州團練使。
秋九月庚午,趙保吉寇清遠軍,張延敗之,诏奪所賜名。
冬十二月,永安節度使折禦卿病,遼諜知之,韓德威複為李繼遷所誘,遂率衆入邊,以報子河漢之役,禦卿輿疾而行。
德威聞其至,頓兵不敢進。
會疾甚,其母親召禦卿歸就醫藥。
禦卿曰:世受國恩,強寇未滅,禦卿之罪也。
臨敵安可棄士卒自便,死于軍中,乃其分耳。
為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得兩全?言訖泣下。
翼日卒。
帝聞,痛悼久之。
二年夏四月甲戌,遣李繼隆等分道讨繼遷。
初,洛苑使白守榮自環慶護刍粟四十萬赴靈州,繼遷伏兵邀擊于浦洛河,守榮衆潰,僅以身免,運饷盡為繼遷所奪。
帝怒,命李繼隆為環慶十州都督。
部署将兵讨之。
五月,繼遷帥萬餘衆寇靈州。
陜西民運刍糧詣靈,度沙碛,為虜所抄掠及饑渴死者不可勝計。
圍城歲餘,地震二百餘曰,城中糧糗皆絕。
中使窦神寶潛遣人市籴河外,宵運以入,閑出兵擊賊,城卒不破。
時命輔臣陳靈州事宜,诏曰:靈州孤絕,救援不及,賊繼遷猖獗,未就誅夷,宜令廷臣各述所見利害。
時上初有意棄靈州也,會曹璨自河西還,言繼遷衆萬餘,方圖靈武,城中告急,使為繼遷所得,則頓兵不去。
帝乃悔之。
呂端因請發兵由麟府、鄜延、環慶三道以搗平夏,襲其巢穴,則靈武之圍解矣。
帝即部分諸将,複命繼隆出環州,容州觀察使丁罕出慶州,範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錦州刺史張守恩出麟州,五道進讨,抵烏白池,皆授以方略。
既而直趨平安、保安軍,獲李繼遷母。
上喜,召寇準與之謀,宰相不與也。
準出,呂端問準曰:陛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