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之一

關燈
使趙贊屯延州,姚内斌守慶州,董遵誨屯環州,王彥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

     三年夏四月,定難節度使李彜興遣使貢馬三百匹。

    帝方命玉工治帶,召其使,問彜興腹圍幾何?使對:彜興腰腹頗大,如合抱之木。

    帝曰:“汝帥真福人。

    ”即遣使赍帶賜之,彜興感服。

     乾德元年,夏,四月甲辰,夏州李彜興遣使來貢。

     五年,秋,九月庚子,定難節度使西平王李彜興卒,追封夏王,以其子行軍司馬克睿權知州事。

    冬,十二月戊辰,以權知夏州克睿為定難節度使。

     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夏,五月壬寅,定難軍節度使李克睿卒,贈侍中以其子繼筠襲位。

    帝征太原,繼筠遣将,渡河掠寇,境以張軍勢。

    四年,春,三月乙巳,夏州李繼筠乞帥所部,助讨北漢。

    秋,七月戊子,定難軍留後,李繼筠卒,弟繼捧嗣,繼捧初為牙内指揮,至是嗣繼筠為留後。

     七年,夏,五月已酉,夏州留後李繼捧來朝獻,其所領銀、夏、綏、宥之地,八州四縣入。

    六月乙亥,繼捧弟繼遷叛,走地斤澤。

    初夏州自思恭以來未嘗親朝中國,前月繼捧率其族入朝,帝甚嘉之,賜赍甚厚。

    繼捧自陳,其國諸父兄弟多,相怼怨,乞納其境中夏、綏、銀、宥四州,留京居之。

    帝為遣使如夏州,護繼捧缌麻以上諸親赴阙,以曹光實為四州都巡檢使。

    時繼捧入朝,其族弟繼遷留銀州,年十七,勇悍,有智謀,開寶七年曾授定難軍管内都知蕃落使,不樂内徙。

    聞使至,乃詐言乳母死,出葬于郊,遂與其黨數十人奔入番族地斤澤,距夏州東北三百裡,出其祖彜興像以示戎人,戎人皆拜泣。

    稍稍歸附诏書招谕,繼遷不出。

    冬,十一月己酉,以李繼捧為彰德節度使,帝嘗問繼捧曰:“汝在夏州,用何道以制諸部?”對曰:“羌人鸷悍,但羁縻而巳,非能制也。

    ”閏十二月,辛亥诏,赦銀、夏等州常赦所不原者。

     八年,冬,十二月壬午,朔诏綏銀夏等州官吏招誘沒界外民歸業,仍給複三年。

    靈州來貢,馬牛各二距之。

     雍熙元年春,三月丁巳,帝謂宰相曰:“夏州蕃部強悍難制者,皆委身歸順,凡得種族五萬餘帳。

    朕亦慮轉饷勞擾,止令赍茶于蕃部中貿易以給軍食,未嘗發民輸送也。

    ”壬申,帝幸含芳苑宴射,時劉繼元李繼捧皆侍坐。

    秋九月,知夏州尹憲與、汝州團練使曹光實選精騎夜襲繼遷,于地斤澤大破之,斬首五百級,焚四百餘帳,繼遷與其弟繼沖遁免,獲其母妻及牛羊萬計而還。

    于是賜李繼捧國姓趙,改名保忠,授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以讨繼遷,管夏、銀、宥、綏、靜五州。

    保忠至鎮數日,上言繼遷悔過歸款,帝以為銀州刺史、西南巡檢使。

    其實繼遷本無降心,複誘戎人為寇。

     淳化二年秋,七月,李繼遷聞翟守素将兵來讨,恐懼,奉表歸順。

    丙午,授繼遷銀州觀察使,賜以國姓,名曰保吉。

    趙保忠又薦其親弟繼沖,帝亦賜姓,改名保甯,授綏州團練使,封其母罔氏西河郡太夫人。

     冊府元龜一百六十六。

    後唐明帝大成四年二月丁亥,夏州行營都監安重益率師赴西軍,時夏州李仁福身亡,其子彜超擅稱留後,诏邠州藥彥稠總兵赴夏州,至此,因降敕書曉谕,夏、綏、銀、宥等州将吏百姓,曰:“近據西北藩鎮聞奏,定難軍節度使李仁福薨變,朕以仁福自分戎阃,遠鎮塞垣,威惠俱行,忠孝兼著。

    當本朝播越之後,及先皇興創之初,或大剿兇徒,或遙尊聖主,夙夜每勤于規救,始終罔怠于傾輸。

    爰今眇躬,益全大節,協和群虜,惠養蒸民,緻朕端拱無為,修文偃武,賴彼統臨有術,遠肅迩安。

    委仗方深,凋殒何早!忽窺所奏,深怆予懷,不朽之功,既存于社稷,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