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關燈
小
中
大
克麗絲汀·弗朗西斯若有所思地高聲說道,“瞧!——你又來了。
兩次了,咖啡一倒好,你就兩隻手抱着杯子,好象這樣抱着,使你感覺舒服一點似的。
” 坐在餐桌那頭的艾伯特·韋爾斯象隻活潑的麻雀似的,微笑起來。
“你的眼光倒比一般人敏銳得多哩。
” 她覺得他今晚好象又變得虛弱起來。
臉上又出現了一絲三天前的蒼白色,整個晚上他不時因支氣管炎而咳得很厲害,雖然并沒有因此而減少他的興緻。
克麗絲汀想,他需要有個人照顧。
他們是在聖格雷戈裡飯店的大餐廳裡。
他們到這裡已有一個多小時了,别的就餐者大多數已經離去,隻有少數還在喝咖啡和甜酒。
雖然飯店客滿,但大餐廳裡整個晚上客人稀稀落落的。
侍者管理員馬克斯小心翼翼地走到他們桌旁。
“還要點什麼嗎,先生?” 艾伯特·韋爾斯向克麗絲汀瞟了一眼,她搖搖頭。
“不要什麼了。
你随時可以把帳單送來。
” “是,先生。
”馬克斯向克麗絲汀點點頭,他的眼神使她确信他并沒有忘記他們今天早上的安排。
當侍者管理員走了之後,這個矮老頭說道,“說到咖啡,在北部探礦時,要是想活命的話,你決不會浪費掉任何東西,甚至你手中拿着的杯子裡的熱氣都舍不得浪費。
這成了一個習慣。
我想我可能把它忘了,不過有些往事有時還是值得回想回想的。
” “是因為過去日子過得不錯呢,還是因為現在生活更好了?” 他想了一想,“我認為,兩者都有點吧。
” “你告訴我你做過礦工,”克麗絲汀說。
“可我不知道你還是個勘探家哩。
” “有很多時候,一個人什麼都得幹。
特别在加拿大高地區——那是在西北地區,克麗絲汀,接近加拿大的邊界了。
當你孤零零一個人在那裡,隻有你和凍原——人們稱之為北極沙漠——從打标樁到火燒永久凍土,你什麼都幹。
如果你不幹,往往就找不到别的人幹。
” “你勘探的是什麼礦呢?” “鈾,钴,主要是黃金。
” “你勘探到什麼嗎?我指的是金礦。
” 他肯定地點點頭。
“許多人找到過呢,在大奴湖的耶洛奈夫附近。
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那裡就發現金礦,到一九四五年人們蜂擁去那裡淘金。
不過主要是這個國家的礦山太難開采了。
” 克麗絲汀說,“那兒的生活一定很艱苦吧。
” 矮老頭咳起來,呷了一口水,笑笑表示歉意。
“那時我夠苦哩。
你稍不留意,那就會在高地區送命的。
”他環顧了一下這個布置雅緻舒适的餐廳,水晶枝形吊燈把餐廳照得亮亮的。
“同這裡比,看來真是天壤之别哩。
” “你剛才說主要是金礦太難開采了。
總是那麼難嗎?” “并不總是這樣。
有些人的運氣就比别人好。
可是即使運氣好,也會碰到倒黴事的。
也許部分是由于高地區和不毛之地常跟人開着莫明其妙的玩笑。
有些你認為是強者的人——不僅僅是指身體而言——結果反而成了弱者。
有些人你以為可以完全信得過,你卻發現不能相信。
可是也有與此相反的事。
我記得有一次??”他停下不說了,因為這時侍者管理員走過來把一隻裡面放着帳單的盤子放在餐桌上。
她催他說,“說下去呀。
” “故事長着哩,克麗絲汀。
”他翻過帳單,仔細看着。
“我很想聽,”克麗絲汀嘴裡這樣說,心裡确實也想聽。
她想,随着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喜歡這個謙虛樸實的矮老頭了。
他擡起頭,眼睛裡似乎流露出感到有趣的神情。
他先朝餐廳那一頭的侍者管理員望了一眼,然後又看了看克麗絲汀。
他突然拿出一支鉛筆在帳單上簽了字。
“那是一九三六年,”矮老頭開始說,“大約在最末一批蜂擁去耶洛奈夫淘金的熱潮開始的時候。
我當時正在靠近大奴湖沿岸的地方勘探。
那時我有個合夥的,名字叫海米·埃克斯坦。
海米是俄亥俄州人。
他曾經做過服裝生意、舊車推銷員,我猜,還做過許多其他事情。
他有闖勁,而且能說會道。
可是他自有一種讨人喜歡的手腕。
我想,就是那種所謂的魅力吧。
他到耶洛奈夫的時候,身上隻有
兩次了,咖啡一倒好,你就兩隻手抱着杯子,好象這樣抱着,使你感覺舒服一點似的。
” 坐在餐桌那頭的艾伯特·韋爾斯象隻活潑的麻雀似的,微笑起來。
“你的眼光倒比一般人敏銳得多哩。
” 她覺得他今晚好象又變得虛弱起來。
臉上又出現了一絲三天前的蒼白色,整個晚上他不時因支氣管炎而咳得很厲害,雖然并沒有因此而減少他的興緻。
克麗絲汀想,他需要有個人照顧。
他們是在聖格雷戈裡飯店的大餐廳裡。
他們到這裡已有一個多小時了,别的就餐者大多數已經離去,隻有少數還在喝咖啡和甜酒。
雖然飯店客滿,但大餐廳裡整個晚上客人稀稀落落的。
侍者管理員馬克斯小心翼翼地走到他們桌旁。
“還要點什麼嗎,先生?” 艾伯特·韋爾斯向克麗絲汀瞟了一眼,她搖搖頭。
“不要什麼了。
你随時可以把帳單送來。
” “是,先生。
”馬克斯向克麗絲汀點點頭,他的眼神使她确信他并沒有忘記他們今天早上的安排。
當侍者管理員走了之後,這個矮老頭說道,“說到咖啡,在北部探礦時,要是想活命的話,你決不會浪費掉任何東西,甚至你手中拿着的杯子裡的熱氣都舍不得浪費。
這成了一個習慣。
我想我可能把它忘了,不過有些往事有時還是值得回想回想的。
” “是因為過去日子過得不錯呢,還是因為現在生活更好了?” 他想了一想,“我認為,兩者都有點吧。
” “你告訴我你做過礦工,”克麗絲汀說。
“可我不知道你還是個勘探家哩。
” “有很多時候,一個人什麼都得幹。
特别在加拿大高地區——那是在西北地區,克麗絲汀,接近加拿大的邊界了。
當你孤零零一個人在那裡,隻有你和凍原——人們稱之為北極沙漠——從打标樁到火燒永久凍土,你什麼都幹。
如果你不幹,往往就找不到别的人幹。
” “你勘探的是什麼礦呢?” “鈾,钴,主要是黃金。
” “你勘探到什麼嗎?我指的是金礦。
” 他肯定地點點頭。
“許多人找到過呢,在大奴湖的耶洛奈夫附近。
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那裡就發現金礦,到一九四五年人們蜂擁去那裡淘金。
不過主要是這個國家的礦山太難開采了。
” 克麗絲汀說,“那兒的生活一定很艱苦吧。
” 矮老頭咳起來,呷了一口水,笑笑表示歉意。
“那時我夠苦哩。
你稍不留意,那就會在高地區送命的。
”他環顧了一下這個布置雅緻舒适的餐廳,水晶枝形吊燈把餐廳照得亮亮的。
“同這裡比,看來真是天壤之别哩。
” “你剛才說主要是金礦太難開采了。
總是那麼難嗎?” “并不總是這樣。
有些人的運氣就比别人好。
可是即使運氣好,也會碰到倒黴事的。
也許部分是由于高地區和不毛之地常跟人開着莫明其妙的玩笑。
有些你認為是強者的人——不僅僅是指身體而言——結果反而成了弱者。
有些人你以為可以完全信得過,你卻發現不能相信。
可是也有與此相反的事。
我記得有一次??”他停下不說了,因為這時侍者管理員走過來把一隻裡面放着帳單的盤子放在餐桌上。
她催他說,“說下去呀。
” “故事長着哩,克麗絲汀。
”他翻過帳單,仔細看着。
“我很想聽,”克麗絲汀嘴裡這樣說,心裡确實也想聽。
她想,随着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喜歡這個謙虛樸實的矮老頭了。
他擡起頭,眼睛裡似乎流露出感到有趣的神情。
他先朝餐廳那一頭的侍者管理員望了一眼,然後又看了看克麗絲汀。
他突然拿出一支鉛筆在帳單上簽了字。
“那是一九三六年,”矮老頭開始說,“大約在最末一批蜂擁去耶洛奈夫淘金的熱潮開始的時候。
我當時正在靠近大奴湖沿岸的地方勘探。
那時我有個合夥的,名字叫海米·埃克斯坦。
海米是俄亥俄州人。
他曾經做過服裝生意、舊車推銷員,我猜,還做過許多其他事情。
他有闖勁,而且能說會道。
可是他自有一種讨人喜歡的手腕。
我想,就是那種所謂的魅力吧。
他到耶洛奈夫的時候,身上隻有